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黑土剖面是黔中高原岩溶化盆地剖面,深390cm,未达基岩.采样71块,获孢粉17769粒,有71个科属,以本本花粉为主,其次为草本花粉,蕨类孢子较少.自下而上划分为二个孢粉组合带.反映出古植被变化为落叶阔叶树为主的常绿、落叶针阔叶混交林,附近山地有松林及云杉林一常绿、落叶针阔叶混交林及喜冷湿的莎草较多.古气候变化由温凉一温暧偏凉湿.其地质时代,经~(14)C测定,孔深390cm处为24500±1800a.B.P.;深310cm处为21260a.B.P.,属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2.
本文列表介绍了滇黔桂多孔菌多样性情况。对其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滇黔桂多孔菌有259种和变种,隶属于72属。滇黔桂多孔菌的优势属是木层孔菌属,有24种和变种(占9.3%),其次是多孔菌属,有22种和变种(占8.5%),第三是栓菌属,有20种和变种(占7.7%)。从属的区系成分上可分为:1.广布成分(66.7%),2.泛热带成分(9.7%),3.热带亚洲—热带美洲成分(1.4%),4.北温带成分(20.8%),5.中国特有成分(1.4%);从种的区系成分上可分为:1.广布成分(27.8%),2.热带成分(34.0%),3.热带美洲成分(10.4%),4.热带亚洲成分(10.8%),5.北温带成分(13.9%),6.东亚成分(0.8%),7.中国特有成分(2.3%)。表明了滇黔桂的多孔菌是以热带成分为主(55.2%)。  相似文献   

3.
本文列表介绍了滇黔桂虫草属资源52种和变种的情况,对其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虫草属是一个广布的属。从种的区系成分上可分为:1 广布成分(36 6%),2 热带成分(5 8%),3 亚洲成分(3 8%),4 东亚成分(26 9%),5 中国特有成分(26 9%)。表明了滇黔桂的虫草是以广布成分为主(36 6%),其次是中国特有成分和东亚成分,初步表明了中国是虫草的一个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择代表性地段,设置第三纪孑遗植物缺萼枫香群落样方,开展群落学调查,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外貌及结构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生长维管束植物177种,分属65科128属,科属组成较为复杂.在该地区,物种的区系地理成分丰富多样,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并含有较多古老属种.群落外貌由中、小型草质单叶的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其中落叶成分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群落垂直结构分化明显,可以分为乔木层、亚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树冠分布较为连续.天目山缺萼枫香群落是以落叶成分为主的、由中小型草质单叶的高位芽植物决定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具有古老性和残遗性.缺萼枫香林集中分布在中亚热带南部和中亚热带北部,种类组成表现较强的替代规律,随纬度升高落叶成分比例增加,常绿树种由适生冷凉气候的种类替代,常伴生有丰富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应进一步研究缺萼枫香林群落的演替规律和演变历史,探讨枫香属植物的起源和进化以及冰期对第三纪森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珍贵植被资源——楠木与楠木杂木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产紫楠,红楠及华东楠三种楠木。紫楠与落叶树组成落叶常绿阔叶混交的杂木林,分布北、中亚热带地区。红楠与多种常绿阔叶树组成常绿的杂木林,只分布在中亚热带地区。暖温带的云台山有红楠个别植株的自然分布。华东楠只见于中亚热带宜兴,溧阳山地,星散分布。两种楠木杂木林区系组成复杂,含有多种江苏境内稀有的珍贵树种和优质材用树种。这些珍贵的植被资源,现在不但残存很少,而且多已濒临绝灭的边缘。亟须开展此项珍贵树种种源的研究和抢救工作。 樟科的楠木类树木大多是珍贵材用树种,主要分布于中,南亚热带地区。江苏由于地处东经116°22’—121°55’、北纬30°46’—35°72’,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三个生物气候带,年均温13°—16℃,最冷月均温-1.5—3.3℃,绝对最低温-8.7—-2.33℃,年降水量700—1200毫米,境内自然分布有紫楠、红楠与华东楠三种楠木。前两种楠木与其它树种组成杂木林,区系组成复杂。江苏境内这多种稀有的珍贵树种和优质材用树种,是十分珍贵的植被资源。可惜现在已很少残存,急待采取抢救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安徽歙县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安徽县清凉峰苔藓植物区系。从1877份苔藓植物标本中,鉴定出417种(包括亚种、变种、变型),隶属于62科,169属,并根据种的分布范围划出下列区系成分:1.欧亚—北美成分(97种,23.26%);2.东亚—北美成分(9种,2.15%);3.欧亚大陆成分(19种,4.56%);4.东亚成分(179种,42.9%);5.北半球广布成分(6种,1.43%);6.中国特有成分(20种,4.79%);7.新热带成分(9种,2.15%);8.旧热带成分(63种,15.1%)。进而提出,清凉峰苔藓植物区系以东亚成分为主,区系组成表现为泛热带植物区系向北渗透过渡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赣南师范学院黄金校区木本植物多样性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卫亮  陈慧  刘仁林 《江西科学》2012,30(2):140-151,175
赣南师范学院黄金校区木本植物种类丰富,有70科150属237种。根据各科所含种数统计,划分为4个等级:大型科(≥20种)、小型科(10~19种)、寡种科(2~9种)、单种科(1种),校园木本植物中寡种科所占比例最高,单种科次之,分别占总科数的57.1%和35.7%。各属所含种数进行统计,将其分为3个等级:多种属(≥6种)、寡种属(2~5种)、单种属(1种),单种属所占比例最高,寡种属次之,分别占总属数的64.3%和33.3%。从长势看,以蔷薇科Rosaceae、棕榈科Palmae、桑科Moraceae、榕属Ficus、含笑属Michelia等类群所含种类多且生长较好,是校园栽培最成功的类群。另外,本校区木本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性质显著,热带成分共79属,占总属数的52.8%;间断成分有32属,占总属数的22.1%。中国特有分布植物有8属,比例较低,仅占该类型中国特有属数的3.1%。热带、亚热带成分在校园生长较好,少部分东亚成分和温带成分在校园表现出较适应的生长势。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莽山的植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湖南宜章县莽山林区位于湖南南端,与广东乳阳林区毗邻,地处北纬24°54′48″-25°03′,东经112°43′-113°00',总面积约2万公顷。山深林茂,人烟稀少,是我国东南部基本上属原生型常绿阔叶林及中山针阔混交林最大面积的保存地。常绿阔叶林(Laurisilva,下简称为常绿林)在全世界以中国面积最大,而中国东南部又以南岭山脉最盛。莽山石坑崆海拔1,922米,是南岭一高峰。森林苍郁,树种复杂,植被区系与生态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典型意义。 本文主要是根据1964、1965及1979年的调查总结而成。计采集植物标本1800余号,并对1万米~2样地乔木(胸径>3厘米)作每木测定,分层分级统计。森林样方为10 × 10米,每个工作单位取5-20个样方,计500-2000米~2。由于乔木组成复杂,故采用curtis的重要值指数(Importance Index Value-I.V.I,即相对密度De%+相对频度F%+相对显著度Do%=300 ~[1,14,15])来表示各种树种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9.
模糊聚类在松属种间生理差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松属8个树种的净光合速度,蒸腾速率,气孔阻力和叶温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某些树种存在相似的生理特性;具有相似生理特性的树种对环境有相同的生理需求。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对参试树种按生理特性分成三类;第一类,Pn和Rs较大,E较小,宜生长于光照强,二氧化碳浓度高,水分要求不高的立地;第二类与第一类相反,第三类为居间类型。居此,在造林生产中根据树种的生理特性,适地适树,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云南糯扎渡保护区电站建设水淹区植被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水电站建设水淹区的植被资源决策数据和信息,利用3S技术对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水淹区的植被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被淹没的植被类型和面积分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313hm^2,占保护区面积的2.8%;落叶季雨林443hm^2,占33.5%;思茅松林10hm^2,占0.2%;竹林385hm^2,占41.2%;干热河谷稀树草丛73hm^2,占65.2%;灌木林9hm^2,占2.2%。在水电站建设水淹区的植被资源调查中3S技术展现了速度快、精度高且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