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计算钡星重元素丰度的参数化模型,利用此模型很好地拟合了8颗钡星的重元素丰度,说明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对最佳拟合参数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强钡星的s-过程分量系数明显大于弱钡星的s-过程分量系数,强钡星和弱钡星的中子辐照量、重叠因子没有明显区别,它们的s-元素超丰程度不同主要是因为钡星系统轨道周期不同。  相似文献   

2.
采用角动量守恒的星风吸积模型,计算了5颗钡星的重元素丰度,并和观测结果作了比较.探讨了钡星的形成机制和中子俘获在重元素核合成方面所起的主导作用,及金属丰度对强钡星和弱钡星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探讨钡星的形成机制,采用了Yutaka Komiya(2007)建立的双星星风吸积模型,计算了4颗钡星的s-元素丰度,并和观测结果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中子辐照量在重元素核合成方面起主导作用,同时检验了Yutaka Komiya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银盘的金属丰度梯度可以为银河系的结构和化学演化模型提供直接的观测约束, 但是关于银盘是否存在金属丰度梯度以及梯度如何分布目前仍无定论, 需要确切知道银盘的不同星族成分是否给出相似的丰度梯度. 我们基于近年来两个大样本恒星的观测工作, 从其共有的恒星样本中选取出恒星年龄比较一致(年龄差别在3 Gyr以内)的4004颗恒星样本, 用运动学标准区分恒星的星族成分, 确定了3855颗薄盘星和146颗厚盘星, 分别讨论了薄盘和厚盘恒星的金属丰度[Fe/H]与轨道偏心率e、径向平均轨道半径Rm以及最大银盘法向距离Zmax的关系. 结果表明: (1) 银盘恒星的轨道偏心率随金属丰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 厚盘恒星的轨道偏心率(e>0.25)明显大于薄盘恒星(e<0.20), 但当[Fe/H]>-0.3以后银盘恒星的轨道偏心率几乎保持不变; (2) 沿银盘径向, 薄盘总体上存在明显的金属丰度梯度, 但这一丰度梯度分布由内到外是不连续的, 内盘(Rm<8 kpc)丰度梯度接近于0, 外盘(Rm≥8 kpc)丰度梯度为-0.12 dex/kpc. 厚盘几乎不存在径向金属丰度梯度; (3) 沿银盘法向, 厚盘和薄盘存在明显的金属丰度梯度, 大小分别为-0.15 dex/kpc和-0.25 dex/kpc, 而且薄盘和厚盘的法向丰度梯度都表现出随银河系演化而逐渐变陡的趋势. 我们的结果支持关于银盘形成和演化的坍缩机制.  相似文献   

5.
s-过程核合成参数化研究与铅星产生的物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重元素核合成理论和一些最新的AGB星核合成模型,利用参数化方法计算了AGB星核合成的产量,得到了不同中子数密度(初始金属丰度)、脉冲周期、重叠因子下[Pb/Ce]的数值,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铅星产生的物理条件,进而解释了已观测到的各金属丰度下AGB星Pb丰度离散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AGB星演化的模拟,得到在不同金属丰度下的AGB星的初终质量关系及初始质量和初始金属丰度对AGB星重叠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目前已测得的贫金属星中重元素钡和铕的观测丰度,利用通常的最小二乘法确定了[Eu/H]和[Ba/H]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并利用F-检验法和相关系数r检验法对回归效果作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贫金属星中[Eu/H]和[Ba/H]之间确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星系形成早期的极贫金属情况下,重元素钡和铕可能都是由r-过程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考虑δr≠0和偏心率e二次以上的高次项,采用星风质量吸积的角动量守恒模型,并根据由此模型推出的星风吸积质量及轨道参量变化方程,重新计算了ζCap系统在星风吸积过程中吸积的物质质量和轨道参量的变化,从而进一步证实在分离双星系统,钡星通过星风吸积模型与其伴星发生了质量传输.  相似文献   

9.
以内禀AGB星重元素丰度的演化和外赋AGB星重元素超丰的计算为基础,计算了外赋AGB星较重s-元素丰度、较轻s-元素丰度、重s-元素和s-元素丰度的比与平均中子辐照量的关系,从理论上定量解释了外赋AGB星s-元素与金属丰度的逆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颜色分别采用单星星族模型和双星星族模型对206个星系的年龄和金属丰度进行了确定,并将2种结果和Gallazzi等人用谱指数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样本星系的年龄比较老,金属丰度比较高;使用双星星族模型拟合得到的星族年龄和金属丰度比单星星族的偏大;使用颜色拟合得到的星族年龄比谱指数的偏小,金属丰度偏大.  相似文献   

11.
用整个系统的角动量守恒条件代替切向动量守恒条件,考虑轨道偏心率的二次以上的高次项和潮汐作用的影响,重新推导了星风质量吸积和轨道根数变化方程,在新的轨道根数变化方程的基础上计算了Ba星的星风质量吸积及轨道根数的变化,并和没有潮汐作用的情况作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潮汐作用使轨道周期较小的Ba星系统的能量减小,所以系统轨道的半长轴和轨道偏心率减小;潮汐作用对长周期的Ba星系统的影响很小;其大小依赖于恒星半径和2星距离的比。  相似文献   

12.
BaO晶体中的Ba超微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额Ba对于一个激活良好的氧化物阴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在BaO晶体中可以有两种存在形式:氧缺位和Ba超微粒子。当BaO晶体中的氧缺位浓度超过临界值的时候,就开始有Ba超微粒子的形成和生长。从Ba超微粒子的角度讨论了文献中报道的与含有超额Ba的BaO晶体有关的各种实验结果。BaO晶体在2.0eV光子能量附近的光吸收是由Ba超微粒子引起的,而氧化物阴极具有较低的逸出功是因为有氧缺位的存在。氧化物阴极与S-1阴极有着类似的光电发射机理。  相似文献   

13.
硫酸钡重量法可用来测定硅铝钡中钡。实验人员可采用酸溶解试样,将不溶解的试样残渣回收,并选用EDTA络合干扰元素。在酸性条件下,钡与硫酸根形成硫酸钡沉淀。用此法得到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根据目前贫金属星中元素钡和锶的观测丰度 ,发现二者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 ,采用通常的最小二乘法拟合出 [Sr/H]和 [Ba/H]的线性回归方程 ,并利用 F-检验法和相关系数 r检验法对回归效果作了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5.
简要地回顾了脉冲星、中子星和夸克星的研究历史;总结了当前(特别是笔者所在研究小组)对于夸克星研究的进展并指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讨论了区分普通中子星和夸克星的可能途径;给出了一些夸克星候选体以及未来可能的观测检验。  相似文献   

16.
以X-ray亮度为标准,选取了16颗G型的年轻类太阳恒星进行了测光观测,并通过眦软件经行了测光处理,获得了9颗年轻类太阳恒星的自转周期.结合一些T Tauri型星、零龄主序恒星的自转周期,X-ray亮度得到自转较快的类太阳恒星与自转较慢的这些恒星比较,前者具有更强的X-ray辐射.但是,当恒星自转极快时,却并未发现自转和X-ray辐射强度之间的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