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整个系统的角动量守恒条件代替切向动量守恒条件,考虑双星系统的轨道偏心率e的二次以上的高次项,并且考虑潮光作用对轨道根数变化的影响,重新推导了轨道根数变化的方程。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δr≠0,用整个系统的角动量守恒条件代替切向动量守恒条件,推导了星风吸积质量及轨道参量变化方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Ba星系统在星风吸积过程中吸积的物质量和轨道参量的变化,并讨论了逃逸物质附加切向速度对各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整个系统的角动量守恒条件代替切向动量守恒条件,且δr ≠ 0,考虑轨道偏心率的高次项,推导了星风吸积质量及轨道参量变化方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 Ba星系统在星风吸积过程中吸积的物质量和轨道参量的变化,并讨论了影响Ba星污染因子的 因素.  相似文献   

4.
用整个系统的角动量守恒条件代替切向动量守恒条件,将星风吸积与盘吸积两种质量吸积一起来,考虑双星系统的轨道偏心率e的二次以上的高次项,重新推导了吸积质量及轨道参量变化方程。  相似文献   

5.
钡星的形成机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是对重元素核合成及星系化学演化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Ba星的重元素是超丰的,但其光度太低,认为还未演化到AGB阶段,并且没有观测到^99Tc核素。研究表明,Ba星应该属于双星系统,其重元素超丰来自双星吸积,它的伴星已经经历了S-过程核合成,而且由在以前发生的同其伴星(以前是AGB星,现已演化为白矮星)的质量传输过程中,从伴星那里获得了富含重元素的物质,这样造成了Ba星的重元素超丰。  相似文献   

6.
考虑δr≠0和偏心率e二次以上的高次项,采用星风质量吸积的角动量守恒模型,并根据由此模型推出的星风吸积质量及轨道参量变化方程,重新计算了ζCap系统在星风吸积过程中吸积的物质质量和轨道参量的变化,从而进一步证实在分离双星系统,钡星通过星风吸积模型与其伴星发生了质量传输.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8M⊙和2.8M⊙早期AGB星外部湍流应力与引力的比值在几个演化点上随质量的分布,发现在恒星外部存在一个湍流应力与引力的比值能达到几十的区域,该区域的位置随演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此位置以外的壳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Nieuwenhuijzen H.et.Al给出的恒星质量损失率的变化规律完全相同.在此基础上拟合出早期AGB星的质量损失率与出现最大湍流应力位置以外的壳层质量之间的关系式,提出湍流作用对星风的主要影响应体现在湍流作用大的区域在恒星外壳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两个星风吸积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KOMIYA和LIU的2个星风吸积模型计算了富碳极贫金属星(CEMP星)和CH星表面C丰度与轨道周期P终值的关系、污染因子R同轨道周期P终值的关系,以及轨道半长轴A随伴星质量M2的变化。从而对2个星风吸积模型进行了比较。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个星风吸积模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以13C(α,n)16O及22Ne(α,n)25Mg作为双脉冲中子源,对于低质量AGB星,采用无分叉s-过程反应通道,结合最近恒星演化的计算结果,在各物理参量合理取值范围内,计算了AGB星He壳层内、表面重核素的丰度,在此基础上将星风吸积模型同内禀AGB星核合成模型结合起来计算外赋AGB星重元素的超丰;以此为丰度初始条件,计算了再生AGB星重核素的丰度的演化  相似文献   

10.
在参数化热脉冲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星风质量损失,拟合了三颗铅星(HD187861、HD224959和HD196944)和两颗非铅星(LP625-44与LP706-7)的表面丰度,计算结果都能很好地重现观测数据.同时还发现:在考虑星风质量损失的情况下,三颗铅星的平均中子辐照量均超过2(mb)-1,富氮中间壳层中约80%的物质重复经历s-过程.而对于非铅星,星风质量损失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1.
利用星风吸积模型,计算了钡星的初始质量和AGB伴星的金属丰度对弱钡星和强钡星超丰因子的影响,计算了弱钡星和强钡星重元素(Y,Nd)丰度随轨道周期终值的变化,并和观测值作了比较.由此得出结论:强钡星和弱钡星的区别主要是金属丰度不同(即年代不同),而不是轨道距离;弱钡星和强钡星相比,属于较年轻、质量较大、金属丰度较丰富的星族;这就意味,s-元素的核合成在低金属丰度星族更有效产生.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δr≠0,用整个系统的角动量守恒条件代替切向动量守恒条件,将星风吸积与盘吸积两种质量机结合起来考虑,推导了吸积质量及轨道参量的变化方程。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提出的利用3种中子俘获过程的典型元素丰度观测值研究不同金属度下不同核合成过程对重元素丰度的贡献的方法的基础上,计算了近太阳金属丰度恒星的重元素的平均丰度,并将计算结果与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新的s-过程核合成模型和分叉s-过程反应通道,分别取太阳系重元素丰度,太阳系纯r和s-main分量的重元素丰度作初值,计算了太阳金属丰度3MTP-AGB星表面重元素丰度,结果表明,不同初值得到不同的表面元素丰度分布。  相似文献   

15.
贫金属星对于我们了解元素起源和宇宙的化学演化具有关键意义。本文将描述这些稀有天体的发现历史,分析它们的光谱确定其表面化学丰度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它们的丰度模式来阐释其起源与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