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农抗120产生菌刺孢吸水链霉菌北京变种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四烯类化合物,通过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采用核磁共振仪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所分离的四烯类化合物具有四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特征紫外吸收谱,并与四霉素B的结构相同.经体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四烯类化合物对农抗120的活性指示菌清酒酵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白粉病化合物C30997的产生菌YIM30997的初步分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株YIM30997是从云南省滇西北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抗白粉病类抗生素产生菌.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及基于16SrDNA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菌株YIM30997归属于链霉菌属,可初步定为链霉菌的一个新种,命名为绿蓝链霉菌(Streptomycesvirdocyaneussp.nov.).  相似文献   

3.
3个链霉菌新种的多相分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筛选产生活性物质的过程中,发现4株具有抑菌、杀虫等生物活性的链霉菌.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程序进行了分类鉴定,并与链霉菌属已知相关菌种进行了比较,将YIM32065^T和YIM33176定名为多形链霉菌新种(Streptomyces polyformus sp.nov.),YIM35551^T定名为抗霉链霉菌新种(Streptomyces antifungus sp.nov.),YIM30823^T定名为灰白链霉菌新种(Streptomyces griseoalbus sp.nov.).  相似文献   

4.
快中子诱变抗生素菌种,应用于点青霉、红霉素链霉菌等已有报导。链霉素是个已生产了二十多年的老抗生素,生产水平已经很高,而且很不容易再提高。该菌种已经过常用的各种理化因子处理,但至今尚未见到快中子诱变灰色链霉菌的报导。我们用静电加速器产生的快中子辐照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作过十多批处理,经过两年多的菌种选育,证明适当剂量的快中子辐照能诱发灰色链霉菌的菌落形态、色素、生理特性、营养缺陷和产量等的突变,选育到年平均增产26.7%的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5.
从链霉菌中发现新抗生素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文兵  王锦  段学辉 《江西科学》2004,22(4):293-296,300
到目前为止,链霉菌是微生物中产生抗生素最多的菌种,据报道,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每年由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几乎呈现指数增长,并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最高峰,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增加幅度下降。收集到的数据显示一条S形曲线,比对数方程预测的曲线要平缓得多,在不断优化参数后为这条曲线建立1个较好的数学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可以估计链霉菌中还有多少没有被发现的抗生素,同时也便于预测不远的将来新抗生素产生的趋势。此模型估计在这类菌种中能产生的抗菌化合物的总数量约100000多种,而这只是迄今为止未发现抗生素中很微小的一部分。曲线中斜率的减少是由于筛选方法的减少,而不是由于新抗生素的枯竭,如果这种趋势任其发展下去,在近10~20年内斜率将会趋近于零,但如果不断地探索新的筛选方法,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发现新抗生素的速度是不会下降的。  相似文献   

6.
Williamson反应是合成醚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但该法需先把醇或酚转化成相应的钠盐以后才能进行反应,这是它的不足之处.近年来,人们用相转移方法合成醚类化合物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据文献报导,用季铵盐作相转移催化剂,醇和酚在碱性条件下可直接与卤代烷反应生成相应的醚.这无疑是对Williamson制醚法的一个重要改进.此  相似文献   

7.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2)与金黄色葡萄球苏,枯草杆菌之间有相互抑制作用,链霉菌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但大肠杆菌则对链霉菌无抑制作用,细菌的存在能诱导链霉菌提前产生可溶性紫色色素,Streptomyces sp.2在5度下,YM,YG,YA培养基上产生细胞自溶的最短培养时间为2天,全部细胞自溶需要5天,在37度下及培养基上全部自溶的时间为8天,Streptomyces SP.1在55度或37度,培养基上细胞全部自溶的时间超过14天,Streptomyces SP.2孢子萌发的时间为4小时左右,产生的菌丝有分节现象,其细小分枝产生在菌丝及孢子的任何部位,低浓度(4mg/L)氨苄青霉素对链霉菌的孢子萌发及生长无影响,链霉菌菌丝在生长延伸时表现出相互靠扰和吸引,形成网络结构,各细胞间相互直辖市,形成一定形状,大小的菌落,在菌落的特定部位产生孢子,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8.
一株耐盐性链霉菌的鉴定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厦门海岸潮间带红树林根系海泥分离到一株链霉菌S-111-9,能在含6~8%NaCl的高氏合成一号琼脂上生长;产生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酵母菌及霉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其孢子丝直至波曲,偶而有螺旋,孢子圆柱形,表面有皱折;气生菌丝浅粉红色;基内菌丝褐色,无可溶性色素,该菌应归入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粉红孢(Roseosporus)类群,而形态和生理特征与该类?的相近种华美链霉菌、玫瑰褐链霉菌和烟薰链霉菌有显著差别,可认为是一新种,?定名为厦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xia-baiensis n.sp.Zhou)。  相似文献   

9.
土霉素是土霉菌产生的一种抗菌素,土霉菌是放线菌中的龟裂链丝菌。土霉素可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略溶于水,但不溶于醚及石油醚中。土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素,可以治疗许多疾病。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立克次体、大型病毒及某些原虫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是防治猪病的一种很好药物。同时土霉素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及酶、维生素等,能提高猪的成活率,刺激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阿维菌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由于可以产生杀虫抗生素---阿维菌素而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多年来该菌得到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其基因组序列也已测定.文中综述了阿维链霉菌中阿维菌素生物合成代谢途径方面的研究,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放线菌新种自溶链霉菌能够产生一种称为自溶霉素的抗肿瘤活性产物.虽然自溶霉素具有成为抗肿瘤药物的良好前景,但是自溶链霉菌遗传操作方法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对自溶霉素生物合成的研究.本工作对自溶链霉菌中各种遗传操作方法进行了探索.优化了PCR扩增的反应体系和程序,建立了外源DNA导入的方法,确立了构建基因敲除突变株的最佳方案.此外,也摸索了自溶霉素发酵和HPLC检测的适宜条件.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自溶链霉菌基因almRⅠ和almRⅡ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在自溶霉素生物合成过程中起正调控作用.自溶链霉菌遗传操作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放线菌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徐州工程学院周围多点取土样,筛选得到一株对多种细菌、真菌(尤其是引起棉花病害的真菌,如棉花立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棉铃红腐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放线菌菌株,命名为SC-4.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以及菌株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其为淡紫灰链霉菌类群中的灰褐链霉菌.通过硫酸铵沉淀获得样品,再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获得4个组分,其中组分2对棉花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该研究对于新型生物农药的开发以及棉花病害生物防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Sanglifehrin A的产生菌淡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olus DSM 9954,通过筛选,得到其菌丝培养基为TSB, 生孢培养基为ISP-4,抗性实验显示淡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olus DSM 9954对所选抗生素都较敏感. 利用原生质体转化和接合转移都成功地构建了两种遗传转移系统,并且从接合转移成功的链霉菌转化子中回收质粒pKC 1139,经EcoR Ⅰ单酶切电泳,验证了质粒确实通过接合转移从大肠杆菌转移至宿主链霉菌, 这为研究Sangl  相似文献   

14.
2-(1,3-亚丙二硫基)亚甲基环己酮(1)与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加成得α-羟基烯酮二硫缩酮类化合物(2).在各种开链脂肪醇存在下,(2)经酸催化的取代-环合芳构化反应生成酚醚类化合物(3).  相似文献   

15.
对一株土壤中筛选出的可以产抗菌活性物质的链霉菌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该菌的抗菌谱,发现该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性真菌及细菌有拮抗作用,但对植物病原性真菌的抑制效果低于植物病原性细菌.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抑菌谱等系列比较,发现该链霉菌菌株与链霉菌属的黑胡桃链霉菌(Streptomyces nogalater)的特征基本相符;通过16S?rDNA序列比对,发现该菌株16S?rDNA与黑胡桃链霉菌的16S?rDNA同源性达99%.根据多项分类原则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分析,将该菌株暂归入黑胡桃链霉菌类.  相似文献   

16.
曲张链菌素属于安莎类抗生素,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在从壮观链霉菌NRRL2494菌株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和鉴定了多组分曲张链菌素的基础上,探索和优化了外源DNA通过接合转移进入壮观链霉菌NRRL2494菌株的操作方法和培养条件.以游离型质粒pJTU1278为载体,在体外构建了一个曲张链菌素酰胺合酶基因svaF敲除的质粒,通过接合转移转入到壮观链霉菌NRRL2494野生型菌株中,所获得的svaF基因缺失突变株失去了产生曲张链菌素的能力.该遗传操作体系的成功建立和优化,使得在体内分析和鉴定曲张链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的功能成为可能,同时也为建立其他类似放线菌的遗传操作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2-(1,3-亚丙二硫基)亚甲基环己酮(1)与2-甲基烷丙基氯化镁加成得α-羟基烯酮二硫缩酮类化合物(2)。在各种开链脂肪醇存在下,(2)经酸化的取代-环合芳板化反应生成酚醚类化合物(3)。  相似文献   

18.
将携带有厦门霉素生物合成的整合质粒p LMO09404,通过供体菌大肠杆菌ET12567(p UZ8002)与受体菌白色链霉菌及吸水链霉菌FR-008进行接合转移,将得到的接合转移菌株经PCR验证后进行发酵,发酵液经HPLC和质谱检测.结果显示,厦门链霉菌来源厦门霉素基因簇可以在白色链霉菌及吸水链霉菌FR-008中异源表达.  相似文献   

19.
Fleming 1929年发现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以来,至今人们已发现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有9000多种田,其中大部分由链霉菌产生,且卡那霉菌产生的卡那霉素等医用和农用商品抗生素就有70多种.人们以uv等物理因素辐射诱变,化学诱变,杂交,转化,原生质体融合等诸种不同方法提高各种抗生素产生菌的产量与质量. uv诱变育种与重组频率高,重组范围大的其他几种方法相比,虽有不足之处,但由于该方法具有辐  相似文献   

20.
从福建师范大学校园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产生菌213—4。它的孢子丝单叉分技,形成螺旋。孢子呈椭圆形,表面呈不规则突起、疣状。经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等的研究和比较,认为213—4菌株是吸水链霉菌的一株变种,定名为吸水链霉菌抑糜酶剂变种(S. hygroscopicus Var. Chymostaticus n. V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