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究超声成像技术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将2015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正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2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发现264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结果及诊断价值。金标准结果显示共264个病灶中,良性病变为197个,恶性病变为67个,超声弹性成像结果显示良性病变为193个,恶性病变为71个,良性准确率为97.41%(188/193),恶性准确率为87.32%(62/71),敏感度为95.43%(188/197),特异性为92.54%(62/67)。超声成像检测能较好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进行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超微血管成像(SMI)与彩色多普勒(CDFI)对乳腺肿物内血流显示的敏感性,并分别联合BI-RADS分级诊断标准,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对乳腺肿物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2例乳腺肿物患者(88个病灶)进行双侧乳腺超声检查,按照Adler分级标准,分别观察同一肿物在CDFI和SMI中检出血流信号的差异,以病理结果结合BI-RADS分级诊断标准进行评价,分析SMI成像结合BI-RADS对评估乳腺肿物中的价值.结果:根据Adler分级标准分别用CDFI与SMI对乳腺良恶性肿物的血流进行观察,CDFI血流检出率为79.55%(70/88),SMI血流检出率为85.23%(75/88),且CDFI及SMI两种模式下判断良恶性肿物Adler分级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7、P=0.02).在穿支血流方面,SMI对其的检出率更高,可作为肿物良恶性的诊断指标之一.与病理结果对照,SMI联合BI-RADS分级与CDFI联合BI-RADS分级诊断乳腺肿物的灵敏度分别为87.50%、82.50%,特异度分别为91.67%、89.58%,准确率分别为89.77%、87.5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9.74%、86.8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80%、86.00%, SMI联合BI-RADS分级诊断效能高于CDFI联合BI-RADS分级,但两者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显示乳腺肿物内微血管方面,SMI较CDFI更为敏感,SMI结合BI-RADS分级对诊断乳腺肿物性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83个病灶行非探头加压式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计算正常腺体组织与病变区组织的弹性应变率比值(SR),以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绘制ROC曲线并确定鉴别良恶性病灶的最佳诊断界点.结果 83个病灶中经病理诊断恶性病灶34个,良性病灶49个;恶性病灶SR为3.886±0.572,良性病灶SR为1.759±0.62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以3.26为最佳诊断界点时,诊断的敏感性为85.3%,特异性为91.8%,准确率89.2%.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常规超声(US)、实时组织弹性成像(UE)及应变率比值弹性成像(SR)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采用回顾性分析95个乳腺结节的US、UE及SR图像方法。常规超声采用BI-RADS分类判断结节性质,UE采用5级评分法判断结节性质,SR测量结节与周围同一水平乳腺的应变率比值,利用ROC曲线比较常规超声、UE、SR的曲线下面积(AUC),判定诊断效能。结果显示,常规超声判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7%(49/60)、80.0%(28/35)、81.1%(77/95)。UE判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7%(52/60)、80.0%(28/35)、84.2%(80/95)。良、恶性结节的SR平均值分别为(2.49±0.81)、(3.53±0.95),以3.14作为诊断良恶性结节的最佳截断值时,SR判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3.3%(56/60)、91.4%(32/35)、92.6%(88/95);US、UE、SR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8,0.833,0.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由此可知,US、UE及SR均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UE优于US,SR优于UE及US。  相似文献   

5.
老年乳腺癌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和BI-RADS分级及乳腺X线的应用价值进行解析。选取兰州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共72例。所选患者均经穿刺或手术治疗,有供参照的病理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对患者使用BI-RADS分级同时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患者经由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联合BI-RADS分级的诊断特异度为90.01%,诊断灵敏度为83.96%。其中假阳性率为9.94%,假阴性率为14.02%。诊断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乳腺癌患者使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联合BI-RADS分级进行诊断,其诊断结果在临床治疗与鉴别中,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与价值。能够提高老年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以及乳腺肿瘤良性、恶性判断准确率,从而对治疗结果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乳腺肿瘤超声的定量分级问题,从超声射频信号的角度提出了一种乳腺肿瘤分级的评价算法。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作为分级依据,将提取的超声射频(Radio frequency,RF)信号进行图像重建、图像分割并获取乳腺肿瘤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及其特征参数:熵和标准差。量化分析特征参数与病灶良恶性分级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对乳腺肿瘤的3级、4级、5级的分级,分类成功率达到84.9%。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射频信号对辅助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熵和标准差可以有效地实现乳腺肿瘤超声分级。  相似文献   

7.
乳腺X线BI-RADS 4级影像病理对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性分析191例数字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级病灶,共有77例病变最终获病理证实.对照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结果,通过卡方检验得出,良、恶性病变的肿块边界和钙化形态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为0.032和0.004.年龄,肿块形态、密度,钙化分布,结构扭曲等表现在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影像学特点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发现,仅钙化形态与良恶性结果有显著相关性,余影像学表现与恶性结果均无显著相关性.通过该影像-病理对照分析,为建立明确的BI-RADS 4的3亚组分类标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超声加权评分法对乳腺肿块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组62例,恶性组58例。两组均行乳腺常规超声和SWE检查,比较两组SWE最大值、SWE最小值、平均值和超声加权评分,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评分联合超声加权评分法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超声加权评分恶性组为(7.97±4.01)分,明显高于良性组(4.48±2.34)分(t=5.771,P<0.05);超声加权评分和SWE联合超声加权评分对乳腺肿块分级的诊断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E最大值、SWE平均值良性组低于恶性组(P<0.05);两组SWE最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SWE最大值、SWE平均值及超声加权评分均为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SWE最大值、SWE平均值和超声加权评分法诊断乳腺肿块的AUC为0.931,高于超声加权评分法的0.7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变性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拟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1例(116个肌瘤病灶)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子宫肌瘤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为1~5分.术后经病理检查判断肌瘤有无变性.将B超弹性图像评分与肌瘤病理检查有无变性的结果进行对比,并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判断弹性成像评分的价值.结果:病理检查报告未变性子宫肌瘤97个(83.62%),其中93个超声弹性图像评分为4分(95.9%);变性子宫肌瘤19个(16.37%),其中13个(68.4%)超声弹性图像评分为2~3分,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超声弹性评分4分作为判断子宫肌瘤未变性的标准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2,敏感性95.9%,特异性68.4%,准确性91.4%,以超声弹性评分≤3分作为判断子宫肌瘤变性的标准,其敏感性68.4%,特异性95.9%,准确性91.4%.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3分可以作为判断子宫肌瘤变性的初步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临床诊断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7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超声检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结果:观察组检测误差为1例,检测准确率为94.11%,对照组检测误差为6例,检测准确率为64.7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特异性为93.24%,对照组特异性为75.6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诊断检查结果对比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临床诊断中的对比研究,发现超声弹性成像能够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新华  张立文  高峰  王博博 《甘肃科技》2014,(9):115-116,124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ARFI)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定量的组织弹性参数剪切波速度(SWV)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2000超声诊断仪,对83例患者共107个甲状腺疾病术前行常规高频超声和实时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技术检查,所有病变均检测其SWV值,以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良性及恶性病变。甲状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SWV平均值分别为(2.08±0.76)m/s(范围:0.59~9.00m/s)和(4.47±2.58)m/s(范围:2.3~9.00m/s),两组甲状腺病变的组织弹性参数剪切波速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ARFI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断甲状腺癌提供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BI—RADS分类法与超声弹性成像改良5分法、面积比法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5例患者共196个病灶(良性146个,恶性50个)先进行BI—PADS分类,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改良5分法对病灶进行评分;测量病灶在灰阶图及弹性图中的长径和面积,计算面积比,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应用曲线,比较3种方法对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BI—RADS分类法、改良5分法、面积比法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其敏感性分别为57%、87%、89%,特异性分别为68%、89%、90%,准确性分别为73%、90%、89%,分别构建3种诊断标准的ROC曲线,BI—RADS分类法0.901,改良5分法为0.906,面积比法为0.959。超声弹性改良5分法与面积比法对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相似(P〉0.05),而改良5分法、面积比法均优于BI—RADS分类法(P〈0.05)。超声弹性改良5分法和面积比法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BI—RADS分类法,而超声弹性改良5分法和面积比法对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strain ratio,SR)比值法、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及两者联合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因乳腺肿块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就诊并行手术切除的90例女性乳腺患者,共112个乳腺病灶,术前应用弹性应变率比值技术和VTQ技术检查,获得每个肿块的SR比值、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值,以手术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以及两者技术联合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112个乳腺肿块,78个为良性,34个为恶性。弹性应变率比值法(2.43±0.99 vs 5.36±1.93)及VTQ技术(3.30 m/s±1.75 m/s vs 8.75 m/s±1.08 m/s)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SR比值(最佳截断值为3.10)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NPV)分别为0.940、90%(70/78)、94%(32/34)、91%(102/112)、97%(70/72)、80%(32/40),SWV值(最佳截断值为5.13m/s)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PPV、NPV分别为0.963、92%(72/76)、97%(33/34)、94%(105/112)、99%(72/73)、85%(33/39)。SR比值法与VTQ技术曲线下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786,P0.05)。两者联合后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PPV、NPV分别为97%(73/75)、100%(37/37)、98%(110/112)、100%(73/73)、95%(37/39)。结论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和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均对乳腺良恶性肿块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弹性应变率比值法与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相当,两者联合后可以提高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与钼靶X线对乳腺肿块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同时行乳腺钼靶X线及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220例。总结其超声声像图和钼靶X线的特点,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20例中良性92例,恶性者128例。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对乳腺恶性肿块诊断敏感性为95.3%,特异性71.7%,阳性预测值82.4%,阴性预测值91.7%,准确性为85.5%。结论:乳腺超声和钼靶X线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DCE-MRI提出了一种利用双侧乳腺对称区域的TIC定量特征识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的方法.使用三维区域生长算法提取乳腺的病灶区,基于病灶区及其对侧乳腺对应的ROI的TIC曲线分别提取29个特征,并定义双侧差异特征参数,经SFFS方法筛选后得到7个有效特征.使用SVM进行特征训练,基于交叉验证方法得到分类结果.本研究随机选取回顾性病例112例(良性67例,恶性45例),得到肿瘤良恶性平均分类准确率为88.39%.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乳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有较高的准确率,对辅助医生进行乳腺病变组织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应用空芯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诊断乳腺乳头状病变的组织学低估及预测因素.方法 收集经CNB诊断为乳腺乳头状病变且行手术切除的180例患者194个病灶,对比CNB与手术病理的结果 ,计算组织学低估率;并结合临床、超声及CNB病理特征,分析组织学低估的预测因素.结果 180例患者共194个病灶纳入研究,组织学低估率为11.3%(22/194).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低估与不典型乳头状病变、肿块直径≥15 mm、有乳头溢液、导管扩张有关(P<0.05),与年龄≥40岁、月经状态、乳腺癌家族史、肿块是否可触及、肿块内部回声、形状、边界、血流信号和BI-RADS分级无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块直径≥15 mm、不典型乳头状病变是组织学低估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经CNB诊断为乳腺乳头状病变的患者应行手术切除病变,其中肿块直径大于15 mm、不典型乳头状病变的患者组织学低估率高,应行扩大切除,以降低乳腺癌保乳手术切缘阳性率及再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和有限元法,分析了不同乳腺组织模型的应变图,分别对不同弹性模量和不同硬度弹性图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弹性模量较大的肿块,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对于硬度较大的良性病变和硬度较小的恶性病变,则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在乳腺肿瘤超声诊断中,医师通过手工缓慢加压形成一个超声图像序列.针对乳腺肿瘤病例的单一图像进行识别,存在被干扰而改变的特征,而且不能反映特征在序列中的变化情况.临床研究也显示,乳腺超声图像序列之间的特征变化是判别其良恶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这个问题,基于手工加压程度变化的评估,提出了5个新型的基于弹性的归一化特征参数,并且联合形态和纹理特征,综合进行病变分析.SVM分类器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肿瘤良恶性,为医师诊断提供必要的辅助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9.
探讨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测定对~(18)F-FDG PET/CT发现直结肠FDG局灶性高代谢灶癌变判断的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56例意外探测到结直肠局灶性高摄取灶病例,同时行血清CEA测定,将肠镜及病理结果作为标准分组。各组血清CEA水平数据汇总后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计算血清CEA水平测定的诊断效率。结果表明:56例结肠局灶性高代谢病灶中,结肠镜及病理检查出结肠癌及腺瘤共43例,阳性预测值(PPV)为76.8%;其中直结肠癌26例,腺瘤17例,其余13例(23.2%)为炎性及生理性改变。结肠癌组、腺瘤组及良性病变组(炎性和生理性摄取)的血清CEA水平分别为(15.0±17.1)μg/mL,(2.23±0.96)μg/mL,(2.51±0.90)μg/mL,恶性病变组与腺瘤组及正常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F=8.277,P=0.001。结肠癌组与癌前病变组及生理及炎性组之间P值分别为0.001和0.001。血清CEA水平探测局灶性浓聚灶结肠癌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4.6%、83%和83.9%。说明~(18)F-FDG PET/CT偶然发现结肠局灶性高摄取病灶中癌前病变和恶性病变阳性率很高,血清CEA水平对局灶性直结肠偶发FDG浓聚灶的恶变诊断具有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显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91例经手术和 /或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乳腺疾病的高频超声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1例中 ,高频超声显像与手术和 /或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 93.4% (85 / 91) ,其中副乳腺、急性乳腺炎 /乳腺脓肿和男性乳腺增生症诊断符合率为 10 0 % ;乳腺病诊断符合率为 85 % ,良性乳腺肿块诊断符合率为 88% ,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 93%。结论 :高频超声显像可以显示乳腺内微小病变以及病灶内细微结构 ,诊断符合率高 ,是一项新的乳腺疾病早期诊断和乳腺癌普查的无创性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