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中国文论界有两大热点问题,即“失语症”问题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尽管这两个问题背后所隐藏的建立中国特色的文论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实现目标的途径却有所不同。“失语症”论者在批驳当前文论话语完全西化的时候,所使用的理论武器却恰恰是他们所反对的西方文论话  相似文献   

2.
“文化诗学”在学理上有多种思想来源,较难对它进行理论定位.可如从其批评实践上,则能看出它有三个要义:一是注重大众性情;二是注重话语权力;三是注重震颤效果.对历史现实的关注是其批评观的重要表现,循着知识话语的权力走向,瓦解历史与文本的界限,产生了各种撼动常识层的功效.“文化诗学”在学术系谱上多种倚靠关系所呈现出来的灵活性,在表层上似乎适合中国语境,可实质上由于中国文化没有能产生真正结构力量的知识生产主体,“文化诗学”的操作观仅有启发作用.但以这种启发过程为契机,其牵动的思想方法特别是追溯话语权力的走向却又能告诉中国学人还有许多深层次的基础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3.
<正>不忘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学报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为办刊方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的"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明确要求为指引,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建构的“中国形象”与西方“中国形象”话语谱系有着明显的联系与区别。针对西方“中国形象”话语的负面成分。例如“黄祸说“”以及中国妇女形象等问题,林语堂在建构自己的“中国形象”时作了修改;同时,林语堂也借鉴了西方“中国形象”的合理成分。这一借鉴隐含了现代性的观照。林语堂的“中国形象”建构策略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很好的范倒。  相似文献   

5.
蔡克勇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6):F003-F003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全书作继在全国第一个提出“第二课堂”观念,被教育界和全社会所广泛接受并付诸实践之后,再一次厚积薄发,以高度责任感前瞻中国教育,写就60余万字巨《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启示和机遇。从“去中心化”、“解构与多元性”等后现代思潮观念入手,可以反思中国汉诗在当下的境遇与发展。中国新诗自胡适等人开始,在西方现代性的冲击下所形成的新汉语思维和话语结构依然无法摆脱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的这个潜藏的思想编码的影响,不管走得多远,也不管你是否愿意,新诗必然要回归传统诗学的视野之中,因此,我们在关注新诗的同时,更要关注当下的传统诗词,真正做到“还历史以真实”面貌,让现代旧体诗回归文学史的整体框架之中,这才符合我们进步的历史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及官方推崇和评价系统技术支持导致量化标准成为学术评价的优先选择,而传统文化的特点也制约了同行学术评价在我国高校的推行。高校学术研究要朝着“质量学术”、“精品学术”、“大师学术”的方向努力.因此学术评价制度也应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君 《漳州师院学报》2006,20(4):107-114
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也是新文化运动在学术上的主要代表。他的文化观以民主和科学为指导,着力探讨了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东西文化关系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特色明显,是值得我们研究和珍惜的一份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9.
文化诗学在我国作为一种文学新论的提倡,是西方话语嫁接后的本土再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文论的激活与再生,是文学理论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历史现实基础、学理建构的思路及学理要义的认识等方面中西文化诗学均存在一定差异。而作为一种实践模式的运作,文化诗学关键在于双向建构中激活传统。其要点在于:重建语境,再现诗意的自觉追求;让古与今,继承与创新形成张力,促成"通变";积极主动参与到世界文化多元共存与重组的新格局中。  相似文献   

10.
1985年由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位学人率先提出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这不仅仅是一个扩大的文学史分期问题。事实上20世纪文学的不同阶段除了它们各自的个性特征外,更多地具有世纪的共性特征。总体说来,20世纪是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一个在东西方文化大碰撞,大交流中形成现代文学的民族意识(包括现代思维和现代审美意识)的进程;一个以文学表现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新旧变更的时代激流中获得新生并崛起的过程。把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  相似文献   

11.
我们祖国在世界上素称文明古国,学术昌明,文化攸久。在古代时,科学技术不特不次於任何国家,而且都走在前面。毛主席说过:“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国既是这样一个文化发达的古国,为什么生物进化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没有占到一定的地位呢?是不是中国古时的思想家们完全没有注意到事物发展的问题呢?其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文化,数百年来,不同的学科由于研究文化的侧面不同,对文化提出了各种界说,在古汉语中,“文化”的基本含义是文治教化;英语中的culture来源于拉丁文cutura,原文是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的意思(盛炎,语言教学原理1996:78)。有些学者把“文化”说成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有的则认为,“文化”是特定发展阶段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邓炎昌指出:“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在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及导入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已经引起外语教学界的关注。通过调查和测试发现:理工科大学的学生汉语能力不够,对母语文化还没有准确、深刻的把握;英语能力偏低,缺乏表达母语文化所必需的英文词汇。探讨了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提出必须加强大学英语教材的建设,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教授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并将中国文化内容纳入考试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是蔡元培先生将“思想自由“的西方大学理念与传统中国文化加以融合后提出来的。时间虽已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但“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仍然不乏新意,对当今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是蔡元培先生将“思想自由“的西方大学理念与传统中国文化加以融合后提出来的。时间虽已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但“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仍然不乏新意,对当今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明晰、系统的理论体系的“文化诗学”,在最先举起这一理论旗帜的美国,至今也还处于正在建构或尚待建构的过程之中。我国对于“文化诗学”的理论探讨,更是近年来才开始起步的工作。就在这样的国内外学术态势下,《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和福建漳州师范学院联合发起、召开了我国第一次文化诗学学术研讨会。这是一次全国性、小规模、高层次的学术会议。中心议题是:文化诗学的理论特色、学术空间和研究方法。这次盛会由漳州师范学院文化诗学研究所承办,由集美大学艺术教育学院协办。会议于 2000年 1…  相似文献   

16.
英国文化传统对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存在着深层的联系,特别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英国的绅士文化传统以及绅士文化传统下的“学术金本位”思想和折中调和的思维方式对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产生了强烈而深远的影响,使英国高等教育呈现出渐进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漳州师院学报》2019,(2):135-138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第二课堂,是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把革命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仅是新时代坚定革命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而且是革命文化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回归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新时代革命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既在以文化人中感召青年一代,又与时俱进地构建革命文化的当代话语体系,并在立德树人中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努力塑造自觉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吾国思想变动剧烈之时代,厥惟先秦与近百年,而最应辨析者莫过“科学主义”、“民粹主义”二端。曰科学主义者,持狭隘之工具理性为准衡,然则正心诚意之说,慎独中行之诫,一弃之通衢,人心危亡,系于一线。曰民粹主义,则以平等哲学抗论孔子等差之义。则必舍贤而从众,初则为价值堕落,文化衰亡,继则为泰半之横暴。而笼统言之,其能匡圣学未逮之擅场处,一曰现代启蒙精神,二曰自由民主意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还,西潮渐退,儒学复兴,反思五四,重省传统文化之举,蔚为风尚。至公元二〇〇四年甲申,《甲申文化宣言》指出“捍卫世界文明之多样性”、“保护各国、各民族之文化传统”、“实现多种文化形态之公平表达与传播”等,言二十世纪之诗,亦当至此而作一结束也。  相似文献   

19.
华夏采珍     
2004:中国考古四大成果2004年,是中国考古手段展现最为充分、成果最为丰硕的一年。周公庙:“新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在周秦汉唐四朝京畿故地———陕西省,考古队2004年4、5月份在岐山县周公庙遗址进行考古调查时,钻探发现了一处西周时期最高等级的大型墓葬群,22座墓葬中拥有4条墓道的高等级墓葬达10座,轰动了海内外社会各界。考古学家将这一发现与20世纪初发现殷墟遗址相提并论,称其为“新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二里头:“已知的最早宫城”地处河洛核心地带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因1959年的科学发掘成为世界瞩目的“二里头文化”,在夏代…  相似文献   

20.
秦始皇焚书与隋文帝废学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颇具影响的事件;对于秦始皇焚书,历史早有论定,而对于隋文帝废学则各有评说;只有深刻透视中国古代皇权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之关系,立于思想话语权力与政治话语权力的斗争和融合的视界,才会在历史事件的比较中创获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