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稀土合金GdCo2与Gd6Fe23的磁熵变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氩气气氛中用溶炼法制备了GdCo2 和Gd6Fe23 二种稀土合金.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它们的磁化曲线,从而计算出磁熵变,估计出磁热效应.此工作能够为设计磁冰箱提供初步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在龙门山褶皱冲断构造的前锋带上,选取了一条典型的断层相关褶皱构造剖面进行磁组构研究.沿着剖面在不同构造部位的23个采样点中钻取了224个定向岩芯样品,所有样品均采自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中.通过磁组构研究,在断层相关褶皱中鉴别出6种特征的磁组构类型: (1)沉积磁组构;(2)初始变形磁组构;(3)铅笔构造磁组构;(4)弱劈理磁组构;(5)强劈理磁组构和(6)拉伸线理磁组构.研究表明,大多数磁组构显示出弱应变特征,属于褶皱前夕的平行层缩短(LPS)的纯剪变形结果;在断层弯曲褶皱中的磁组构基本上都是弱应变的初始变形组构,背斜前翼比后翼应变略强,断层下盘没有显示出有限应变.断层扩展褶皱的三角剪切带是有限应变最为集中的地区,其中的磁组构特征大致符合运动学模拟的预测结果.磁组构所指示的构造应力场在整个剖面上基本是一致的,主要为NW-SE向的挤压缩短,这与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的区域挤压应力方向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应变波通过铁磁性杆件时,由于压磁效应,可以激发出不均匀的磁流.本文用实验证实了这种现象,而且给出了一维杆件中的磁流产生电场的计算方法和模拟结果.运用磁流理论得到的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应用具有磁性和抗体双重靶向功能的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磁微球,设计出新型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借助微平面电感线圈,实现在液相环境中,加电流时磁微球吸附,去电流时磁性微球解析并重新分布,解决传统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的不足.着重研究片上磁分离机理,梁上微电感线圈结构,微磁场对磁微球的吸引,设计并优化出满足新型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所需线长200μm、宽10μm、线间距厚10μm、1μm的钛金材料蛇形微平面电感线圈.通过生物磁分离实验,验证了设计及优化的结果,实现了用于生物分子分离的片上磁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种先进的前处理技术,实现了在整域中利用二维有限元法计算不饱和情况下由于水轮发电机转子偏心造成的作用于转子上的不平衡磁拉力(即单边磁拉力),使不同偏心下计算出的磁拉力具有可比性.给出了单边磁拉力随偏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规律,讨论了同一偏心下,激磁发生变化后单边磁拉力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步进电机静态特性的一种较简便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在分析电机的磁路时,将电机齿部的饱和效应和气隙比磁导法结合起来考虑,建立起电机的等值磁网络方程.求解磁网络方程,可求出电机各部分的磁共能和电机总的磁共能,最后利用虚位移原理分析电机的静态特性.提出的方法解决了在不具备磁参量数据库情况下估算电机静转矩的问题,为混合式步进电机的设计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永磁同步电动机中,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性能、效率和稳定性受到永磁体磁性的直接影响.为保证永磁同步电机的高鲁棒性,需要对永磁同步电动机中的永磁体信息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本文选择旋转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和永磁体磁链为状态变量,建立一个能够实时提供准确永磁体磁链信息的EKF(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用性并表明EKF滤波系统能准确地在线监测出磁链信息.  相似文献   

8.
在驾驶员疲劳状态下,应用心率变异性(HRV)功率谱分析,评价穴位碰刺激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调整作用.健康志愿人员26名,每人参加两组模拟驾驶实验,A组为磁灸组,B组为对照组,时间均为90min.对磁灸组志愿者,在执行驾驶任务1h后,施加磁刺激30min.实验过程中实时记录实验者心电信号.执行任务过程中,实验者心率变异性表现出明显的线性趋势.磁灸组施加穴位磁刺激后,实验者表现为交感神经活动性降低,迷走神经活动性提高,精神紧张及疲劳程度降低.穴位磁刺激有利于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精神疲劳.  相似文献   

9.
尿素-NaBr低温熔盐体系中Er-Co合金的电沉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稀土元素内层4f电子的数目从0~14逐个填充,造成它们之间在光学、磁学、电学性能上出现明显差异.衍生出种类繁多的高新材料[1].稀土铁族金属合金具有优良的磁性、磁光性并可应用于磁性元件及磁光记录材料,目前多采用蒸镀和激光溅射法制备.但设备成本高、生...  相似文献   

10.
基于铁磁性材料在磁场作用下具有的磁、力学特性,推导了磁致伸缩无损检测技术在管道中检测导波模型.在静态偏置磁场和通过传感器激励线圈交变电流形成的交变磁场作用下,管道中产生弹性导波,由弹性导波运动方程,推导其位移表达式,由位移求出应变.根据逆磁致伸缩效应,应变导致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其变化引起穿过接收线圈磁通量的改变从而推导出感应电压表达式.由此建立了作用在激励传感器线圈上的电流与接收传感器输出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为磁致伸缩效应用于无损检测提供了检测理论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统计理论计算了量子环中电子的热力势 和磁矩,研究了温度对量子环磁矩随磁场振荡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一定时,强磁场作用下的量子环磁矩主要随磁感应强度B的倒数1/B作振荡,而弱磁场时则随B作振荡。对Au量子环,强磁场作用下磁矩随1/B的振荡周期为 ,而弱磁场作用下磁矩随B的振荡周期为 。而磁场一定时,量子环的磁矩随温度成非线性变化。其中磁场较小时,磁矩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为负;而磁场较大时,则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为正,而一般情况下,磁矩会随温度升高而变号。磁矩随磁场的振荡随温度升高而减弱。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静磁场理论,建立了磁编码器多极磁鼓的表露场分布均匀磁化模型,得到了磁编码器多极磁鼓的表露场分布表达式,为多极磁鼓的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智能循迹中磁条在不同的安装方式下导航测量的磁条部位会有所不同,为了确定磁检测传感器系统在磁条不同安装方式下对其精确有效的测量位置,提出了基于磁感式传感器的磁条空间磁场分布测量。采用了PNI(Pacific Nanotechnology Incorporated)磁感式传感器对磁条空间的磁场分布大小进行测量,在基于QT5的RS232串口上位机界面上,对使用的传感器在不同参数设置的情况下进行了工作性能的检测与分析,选取合适的测量参数设置。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测量磁条横截面360°的变化磁场的结果是稳定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个表征强磁性纳米材料磁稀释体系磁化强度的新方法,该方法不同于传统的Gouy法.采用永久磁矩和未偶电子为零的无磁性物质为磁稀释体系,将纳米材料的强磁性稀释后,用Gouy磁天平表征了不同粒径系列的强磁性纳米材料CoFe2O4的磁化强度,探讨了纳米材料粒径与磁稀释体系磁化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谊方法具有样品用量少、数据准确、重现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磁编码器多极磁鼓表露场分布的均匀磁化理论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磁编码器多极磁鼓的表露场分布,得到了多极磁鼓的表露场分布的数值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磁流体的Shliomis体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Shliomis体积满足的解析关系式,理论分析了磁性颗粒浓度、环境温度和外磁场强度与方位对磁流体的Shliomis体积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进行了定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磁流体的Shliomis体积随磁性颗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远离磁流体熔点温度时趋于稳定值;随外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外磁场和磁矩方位夹角有关.纵观各种因素,磁流体的黏度对其Shliomis体积的影响起着关键的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磁流体中固体磁性颗粒磁矩的弛豫现象.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强磁性纳米材料磁化强度的表征方法,采用永久磁矩和未偶电子为零的无磁性物质作为磁稀释体系,将纳米材料的强磁性稀释后,用Gouy磁天平表征了强磁性纳米材料NiFe2O4磁化强度,探讨了纳米材料粒径与磁稀释体系磁化强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起重永磁吊的磁路设计程序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宁 《长春大学学报》2000,10(2):8-10,24
通过对已研制出的十几台起重永磁吊的工业样机的研究,总结出了趣重产吊的磁路设计程序,用磁导法优化设计了宽1m、长1.7m、吸力为40t的用于起运型钢类钢材的常温方形稀土起重永磁吊的磁路。使其吸重比、吸重成本比、工作磁极面上残余磁场强度均达到较优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单个磁偶极矩产生的磁场,引出等效体磁荷密度和面磁荷密度的概念,进而分析了应用这些磁荷模拟磁质磁化场、永磁体磁场和载流线圈磁场的可能性,从而为电磁场的数值计算提供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频率、磁场对Fe73.5Cu1Nb3Si13.5B9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及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强,随着磁场的增强而减弱;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随着磁场的增强而增大,当频率低于30 kHz时,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大,当频率高于30 kHz时,非晶薄带的磁感应效应变化幅度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