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采用滴汞电极2.5次微分电分析法(卷积伏安法)直接测定食物中锌,与阳极溶出法相比,试液不必经过分离,富集步骤,处理好试液即可直接测定,手续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在选定的氯化铵一氢氧化铵底液中,锌具有明晰的还原峰,峰电位为-1.27V(对SCE),食物中常见一些元素都不干扰锌的测定,对福州地区二十种食物测定结果较为满意.样品测定回收率为 87.0-104%.  相似文献   

2.
直接复分解法合成葡萄糖酸锌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复分解法合成葡萄糖酸锌。通过滴加乙醇降低它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从而得到它的晶体.通过红外光谱测定和熔点测定对葡萄糖酸锌进行表征,并通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等客观条件对葡萄糖酸锌产率的影响.从而得出合成葡萄糖酸锌的较佳条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合成葡萄糖酸锌的各种方法,并对其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述评.其中间接合成法具有流程短、费用低、产品纯度高的优点.本文在制取葡萄糖酸的基础上,在适宜条件下使其与氧化锌反应制得葡萄糖酸锌.通过红外光谱和熔点测定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得出合成葡萄糖酸锌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4.
葡萄糖成对电解之阳极液制取葡萄糖酸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葡萄糖成对电解后的阳极氧化产物葡萄糖酸进一步制取葡萄糖酸锌的方法和最佳条件。葡萄糖酸锌的最好收率超过了90%,为电解氧化葡萄糖进而制取葡萄糖酸锌的工业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以葡萄糖为原料,用恒电势电解的方法,直接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进而制取葡萄糖酸锌的方法。该法工艺流程短、能耗低、副产物少。  相似文献   

6.
黄酒中微量铜,锌的电位溶出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H3-NH4Cl(pH9.2及pH5.6)底液中,采用玻碳电极镀汞膜作工作电极,经阴极电解富集后,铜(Ⅱ)在-0.48V(vs.SCE),锌(Ⅱ)在-1.08V左右呈现良好的氧化溶出峰.峰高对浓度的线性范围:铜为0.1~2.5μg/20mL,锌为0.2~4.6μg/20mL.用该方法直接测定了黄酒中的微量铜和锌.  相似文献   

7.
P507萃取锌,镉的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2-乙基已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酯(简称P507)的磺化煤油溶液从硫酸体系中萃取锌、镉。应用斜率法确定其萃合物组成,井测定出表现萃取平衡常数。通过萃合物及P507的红外光谱确证其萃取机理为酸性络合萃取。  相似文献   

8.
用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修饰铅笔芯电极研究锌的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特性。测得锌在PAN修饰的铅笔芯电极(PCPE)上,于-0.92V处有良好的溶出峰。峰电流ip与锌离子浓度在4.0×10-7~4.0×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以测定植物中的微量锌,与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并初步探讨了该修饰电极对锌的富集和溶出机理  相似文献   

9.
刘爱萍 《甘肃科技》2006,22(11):236-236,239
目的:为了解缺锌小儿贫血患病率及锌铁在体内相互作用.方法:选择150例缺锌小儿,最小4个月、最大7岁,进行贫血患病率调查,所有患儿在就诊时同时进行血清铁、血清锌检查,将低锌合并贫血患儿分两组,分别服用葡萄糖酸锌和葡萄糖酸锌与补血糖浆同时服用,三个月后再复查上述指标.结果:低锌患儿贫血发生率与正常儿童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用葡萄糖酸锌的贫血低锌患儿三个月后血清铁与初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锌与初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服用葡萄糖酸锌和补血糖浆的患儿三月后血清锌、铁与初诊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剂量同时补锌、铁对缺锌小儿合并贫血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湿法炼锌浸出渣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常规搅拌浸出及机械活化浸出方式下,温度、酸度及浸出时间等对锌焙砂酸浸渣中锌、铁浸出率的影响,考查了铁酸锌的浸出行为.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及酸度有利于酸浸渣中锌的浸出;机械活化浸出可明显改善铁酸锌的浸出行为,提高锌的浸出率,并改善锌、铁选择性浸出分离的效果,相同条件下,锌的浸出率可比常规搅拌浸出提高16%~25%.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化学浴沉积法制备了片状氧化锌纳米粒子。在室温下,利用X射线衍射谱,扫描电镜和光致发光谱对氧化锌纳米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锌纳米片最强的衍射峰与<001>晶面相对应,显示出与普通氧化锌不同的明显的择优取向;片状氧化锌的尺寸为1000 nm×600 nm×60 nm;结果显示,刚制备的氧化锌的光谱包括一个紫外发光峰和一个蓝绿发光峰。片状氧化锌的生长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量的乙酸锌前驱体在75℃通过水热分解反应沉积为氧化锌;第二阶段,氧化锌在低温下溶解,也称为老化阶段。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研究了在含氰基咪唑类离子液体中从辉铜矿中提取铜.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JSM-5600LV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辉铜矿Cu(I)的溶解是离子液体中的氰基和酸共同作用结果.本实验体系采用N-氰乙基-N’-正丁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是通过增大空间位阻适度降低Cu(J)与氰基的配位作用,利于氧化亚铜和铜的制备.  相似文献   

13.
产后风湿病,俗称"月子病",多因妇女产后体虚、感受风寒湿邪、营卫失调,营血不足所致。以改良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产后风湿病患者62例,总有效率为93.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文冠果外皮对水体中锌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吸附法是最经济有效的去除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方法.为研究文冠果外皮对水环境中的锌离子的去除效率和去除机理,本文以文冠果外皮为吸附剂,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动力学、锌离子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对水溶液中锌的吸附量与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模型拟合、离子交换实验和远红外光谱分析(FTIR),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文冠果外皮是一种理想的锌吸附剂:适应pH值范围宽(3~6),达到吸附平衡时间短(30 min),吸附容量大(最大值为18.656 mg.g-1),去除效率高(60%~90%);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离子交换实验和远红外波普扫描分析表明离子交换和络合反应是主要吸附机理,主要的交换离子为K+,Ca2+,Mg2+和Na+,参与络合、螯合反应的官能团主要有-OH、-NH、-COO-、-C=O.  相似文献   

15.
对葡萄糖酸钙结晶后母液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钙结晶后母液含固体物质4.46%,粗蛋白质0.68%,粗脂肪0.35%,总糖0.80%,还原糖0.60%,葡萄糖酸钙3.04%。白陶土吸附去除母液中蛋白、色素、多糖等杂质,浓缩后加甲醇与乙醇混合物至10%(V/V)让葡萄糖酸钙结晶析出。离心、乙醇洗涤、减压干燥后得葡萄糖酸钙。  相似文献   

16.
阐述以葡萄糖酸钙、浓硫酸、氧化锌为主要原料合成葡萄糖酸锌的新方法。详细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结晶条件、结晶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并对最终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醋酸铬(Ⅱ)水合物制备实验进行了探讨,改进了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节省了原料盐酸和锌粒的用量,提高了产率,实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