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我们利用诱变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育出一个较早熟、高产和抗病的早籼新品种“红丰早”。一九七六年早造品比结果比对照种(广陆矮4号)增产11%,比当地推广的中熟当家种“珍珠矮”增产8.76%。全生育期114—118天,比“广陆矮4号”迟4—5天,比“珍珠矮11号”早10—12天。试种亩产一般能达700斤以上。现正在扩大试种中。  相似文献   

2.
激科选2号”是广东师院生物系水稻育种组一九七三年用氩离子激光器处理“科揭选17号”后经三代选育而成的早造早熟品种。几年来,经各地试种,经济性状表现较好,一九七六年早造分别在增城县新塘公社南埔大队。台山县大江公社农科站、台山附城中学农场及从化县鳌头公社白兔大队等地试种。经贫下中农鉴定“激科选2号”具有以下特点:1:早熟:全生育期,有效积温约2270℃,100—105天。比早熟种“广陆矮四号”(全生育110天)及”红梅早”(全生育期110—115天)早熟5—10天。2、耐寒:“激科选2号”苗期抗寒力很强,据一九七六年早造各地试种,均比当地当家品种抗寒。据台山大江公社农科站观察,当地当家品种“台珍92”与“激科选2号”同期播种,苗期遇上强寒潮及长时间低温阴雨天气,“台珍92”死苗率达20—40%,而“激科选2号”无死苗现象,移植后刚遇上寒潮,虽然停止生长,但不会死苗,而“广陆矮四号”则死苗严重。  相似文献   

3.
永和公社地处丘陵,土壤比较浅瘦,有一年三熟习惯,但晚造经常受寒露风影响,水稻产量比较低。冬种小麦、油菜比较迟,明年春收也推迟,往往推迟早造插秧季节,影响早造产量,造成一造推迟,全年被动,产量老是上不去。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中,为了把粮食生产搞上去,广大贫下中农迫切要求公社推广早熟高产的水稻良种,争取一造早,三造主动,全年粮食大丰收。去年冬,广东师院生物系的革命师生,到我社开门办学,了解到我们需要找个早熟高产良种后,便主动将刚育成的早稻良种“红丰早”引入我社试种,在师生们的直接支持和帮助下,今年早造在两个单位试种,面积16.5亩,整个试种过程,虽然受到严寒、旱灾、虫害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但也获得了平均亩产700.6斤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新会县环城公社农科站,于1959年早造(早稻)播种了用胚乳交换法杂交的一个组合,“矮仔占”+→“意粳4号”。“矮仔占”是广东一个矮型高产迟熟籼稻品种,“意粳4号”是一个外国大粒型早熟粳稻品种,粒大穗大,但不抗病。希望通过胚乳注射将“意粳4号”大粒、千粒重高、早熟等特性传递给“矮仔占”,育成穗大、粒大、高产、早熟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红皮洋葱新品种“西葱2号”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激光诱变选育出的红皮洋葱新品种“西葱2号”,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抽苔率低的特性。通过对该新品种的品比试验,研究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从而为生产上该新品种的应用推广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使其能更好的发挥早熟、高产、优质、抽苔率低的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6.
“铁梗青”是上海市农科院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引进的“中农1097”选系中选育出来的。近两年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并在上海郊区3000多亩大田上多点试种,表现早熟高产,秆硬不易倒伏,菌核病轻,是一个适应三熟制栽培的油菜新品种。特征特性:株高约150公分,分枝部位约30公分左右,叶柄长,叶色深,苔叶小,落叶早;蜡粉较多,菌核病轻,成熟时茎秆青秀,不易倒伏;5月28到30日成熟,比“胜利青梗”早熟  相似文献   

7.
过去,红薯曾以“高产之王”的美名帮我们渡过粮荒,倍受重视;后来初见温饱,曾一度受到冷落;如今又在发展“一优双高”农业中,以其高产、味美、加工面宽、效益高的特点重新崛起。该品种就是全国红薯专家雷书声研究员为适应市场需要,以“红旗4号×19—5”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我国目前特高产、特早熟、特抗病的红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白菜型油菜具有迟播、早收、生育期短的优良特性,是生产上不可缺少的油菜类型,尤其在我省沿江地区稻油三熟制上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自60年代中期起,育种研究严重削弱,生产上一直以60年代初育成的“武油一号”和“芜湖104”等老品种当家,品种严重退化,产量逐年下降。经过多年努力,育成推广了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的白菜型油菜新品种“863”(皖油七号)。1 选育过程及品种特性 育成情况:我们利用综合性状较好的贵池市地  相似文献   

9.
“早大白”是辽宁省培育成的一个超早熟马铃薯新品种,我所于1993年引入试种,经过脱毒、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该品种表现出熟期早、块茎膨大速度快、结薯大而集中、产量高四大突出特点。1995年春进行地膜覆盖早熟、栽培大田示范试验,平均公顷产量达31.5吨,比当地农家种红眼,增产21.2%。  相似文献   

10.
日本超级稻在粤北地区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超级稻在粤北地区试种的结果表明:该超级稻在粤北地区栽培的生育期适中,其生育期为127d,比对照品种优优4480的生育期130d,早熟3d,并且该超级稻还具有产量高、丰产性好等特点,其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2.6%,结实率比对照品种高12.6%,适宜在粤北地区作为早造种植,可以进行扩大试种.  相似文献   

11.
桑树新品种“育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在1953年采用“湖桑39号”作母本,广东荊桑为父本,进行花粉杂交,经过多年的培育、选择、反复鉴定而选育成功。其优点:一、早熟、丰产、抗病、生长势强。1.发芽早、成熟快、叶质充实。据调查,比现行早生品种“早青桑”提早发芽三天左右,叶质硬化亦较迟,适宜全龄用叶。2.发芽率高、发条力强。发芽率在85%以上,比现行品种“湖桑32号”发芽率提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舟山地区农科所,曾利用“电子流”技术处理稻麦萌动种子的胚部,使其产生诱变,育成新品种。1970年以来,已育成水稻“东海一号”、“珍电早”、“桂17”,大麦“牛电32”等新品种,在生产中试种证明,新品种不仅保持了亲本的特性,并且还具有早熟、增产的特点。同时还获得了不少有经济价值的突变系,为培育本地区早熟、高产、抗病、优质的稻麦良种,提供了试验材料。由于“电子流”诱变育种设备简易,操作方便、安全,为群众性辐射育种科学实验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3.
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以早熟大甜椒自交系为母本,以早熟巨角椒自交系为父本组配杂交,培育出了一种新型的早熟高产菜椒新品种牛角椒。这种新型菜椒成熟期特别早,不论是前期产量还是全年总产量,均比现有高产品种要高出25%以上。其主要特性有以下六点:  相似文献   

14.
为调节劳力,有利早晚两季高产,生产队都搭配一定比例的早熟品种。但早熟与高产有一定的矛盾(早熟不高产,高产不早熟)。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今年,我在白泉公社繁强种子队做了“以中代早”的试验。即在通常“品比”试验的基础上,按早熟品种成熟期作为供试品种的统一收割期,不论早、中、迟熟品种一律在同一“早熟天”收割、单晒、测产。收割期在7月27日,小区面积1,088厘,重复二次,将产量折算为亩产的结果是: 中熟“原丰早”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从全国各地引进了优质、高产最新品种22个,通过在宁夏引黄灌区试种后,鉴定其生态区域适应性、果穗优质性、丰产性、抗病抗倒以及各种综合农艺性状,尤其则重其果穗优质早熟性的选择,通过试种、试验示范从中选出最佳的优质高产品种,配以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为种植农户提供最优质的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为鲜食玉米果穗、籽粒深加工企业提供市场销售好的品种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与企业共同增收。更进一步地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为了适应茶叶生产的需要与省内外茶叶生产部门的迫协要求,我们将近几年来所选育与繁殖推广的一些新品种介绍六个如下,供各地试种与推广。1.福云十号:本品种以高产、优质、抗寒性强为主要突出点。其产量在幼龄阶段(5—8足龄)四年平均,亩产茶菁(一芽二、三叶)1942.0斤(折合干茶485.5斤),比同龄的福鼎大白茶增产79.9%,是福云58型无性系20个新品种中最高产的一个,第八足龄亩产达3256.7斤(折干茶814.1斤),比同龄福大增产65.6%(平均对照)—71.5%(相邻对照);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农科所经济作物组,从该省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出发,确定油菜育种工作以甘兰型油菜为主攻对象,以早熟、高产、抗病、耐严寒、优质为选种的主要目标,以早熟为近期主攻方向,兼顾中、晚熟品种和春播品种的选育。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现在已经选育出一批以早熟品种为主体的早、中、晚熟品种及春播品种互相配套的油菜品种。现将他们在油菜早熟育种方面的经验简要介绍如下,供我省广大贫下中农和油菜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早熟、优质、高产、抗病葡萄新品种“紫珍香”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徐桂珍和陈景隆等科技人员,以“沈阳玫瑰”为母本,用“紫香水”芽变作父本,采取有性杂交的方法,历经10年选育成功的欧美杂种四倍体鲜食葡萄优良品种,备受人们瞩目,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已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开发应用势头看好。它的主要特点是:早初在沈阳地区于5月初萌芽,6月上旬开花,7月末浆果开始成熟,8月20日至23日浆果充分成熟,从萌芽至果实成熟仅110天左右,所需有效积温约2400t,比“巨峰”早熟20天左右。优质果实黑紫色,长卵圆形,…  相似文献   

19.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农业学大寨”运动深入展开,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我县三熟制面积日益扩大,水田小麦也开始有了发展,并逐渐受到重视。夺取小麦三熟制全年高产,要解决小麦早熟高产的问题,又要解决早稻的迟种高产(并能适期收割)的问题。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选用迟熟早籼品种较能适应迟种,并获得较高的产量。但存在秧龄长占用秧田面积多,以及成熟迟影响后作等问题。1973年我们进行品种搭配试验,采用早熟品种,不仅当季能取得高产,而且有利于后季的种植,从而达到季季丰收,全年高产的目的。1974年我所小麦田早稻种植竹莲矮5.58亩,平均亩产846.8  相似文献   

20.
“粤选58”是广东汕头地区农科所于1973年从粤油551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花生优良品种。去年引入我县经多点试种,均表现早熟、抗病、高产,一般都比本地油子花生和小洋生增产一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