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棉织物的纳米TiO2和ZnO紫外屏蔽整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丙烯酸酯为黏合荆,氨基硅为柔软剂,运用纳米TiO<,2>和ZnO复合粉体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探讨黏合荆对纳米粉体悬浮液分散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研究柔软剂与纳米紫外屏蔽荆的作用机理,用紫外透射率分析仪对织物的紫外透射率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经浸轧法整理的棉织物具有优异、耐久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基于编码结构的圆柱体空腔,在墙体透射与隔声理论分析和物理建模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发现该结构能对空气中的高频声场进行有效的隔离,当外部声压较高时,模型内部声压仅为极低,且外部声压约为内部声压25倍.同时发现,当入射激励在不同位置时,其被屏蔽的区域也不同,可以拓展至实现特定区域的声屏蔽功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钛酸正丁酯为前驱物,水为溶剂,冰乙酸作稳定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稳定的TiO2水溶胶;简述了紫外线屏蔽整理原理及溶胶-凝胶原理;探讨了稳定的TiO2水溶胶对苎麻织物进行紫外线屏蔽整理的效果,结果表明:紫外线屏蔽整理效果较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整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智能代理的EAI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代理并屏蔽代理类型差异的企业应用集成实现方案,结合企业应用的不同类型,使代理的调用过程透明化、智能化。同时,对集成系统中几个主要支撑模块的功能结构进行了阐述,并对实现原理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讨论说明。  相似文献   

5.
针对局域网非屏蔽双绞线电磁信息泄漏的现状,分析了非屏蔽双绞线的传输机理,给出了计算传输信号的耦合模型;分析了非屏蔽双绞线电磁泄漏的测试结果,对处理非屏蔽双绞线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将伪随机屏蔽序列偶应用于低相关区(LCZ)序列偶集的构造中,提出一种低相关区屏蔽序列偶集的构造方法.基于伪随机屏蔽序列偶,通过不同的移位序列和正交矩阵,采用交织方法生成具有一定长度、序列偶数目和低相关区长度的LCZ屏蔽序列偶集,对构造方法进行了理论证明和举例说明.该构造方法也可基于广义伪随机屏蔽二进序列偶构造LCZ屏蔽...  相似文献   

7.
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备CaCO3/聚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UV-Vis、SEM和TG分析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无机组分质量分数低于8%时,所得纳米复合材料是透明的,纳米CaCO3对紫外线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并使复合材料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碳纤维长丝屈曲排布对电磁波屏蔽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所提出的屈曲排布模型制作了碳纤维屏蔽材料,探讨了辐射源频率、屈曲波幅和行间距对其在微波段电磁波(EMW)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源频率因素影响显著,且屈曲排布碳纤维屏蔽材料在1.4~2.0GHz频段内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屈曲波幅和行间距对屏蔽性能影响显著,屈曲波幅为2 H(H为厚度)和行间距为5mm的试样,在测试范围内屏蔽效果相对最优;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对屏蔽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氯仿在悬浮TiO2体系中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用光还原沉积法制备的掺铂TiO2纤维和商用TiO2作为催化荆,对氯仿进行光催化降解。通过测定Cl^-浓度发现不同通O2方式对氯仿的光降解有很大影响,O2的存在,促进了氯仿的降解;并进一步对溶液中的溶氧量(DD)测定,发现DO值呈线性下降且氯仿降解过程中有氧降解和无氧降解2种机理是共存的;同时发现上述2种催化剂的反应现象大相径庭,并结合了有机质液相吸附理论对其反应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纤维状微观结构是其高光催化性能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珍珠层中的蛋白质及其与碳酸钙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对珍珠层中蛋白质及蛋白质对碳酸钙结晶控制作用的研究得出珍珠层中含各种各样的功能蛋白质,不同种类动物形成的珍珠层中所含的主要蛋白质种类不同,它们各自独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对珍珠层中无机相的成核、结晶、形貌等的控制作用明显存在,但是,目前体外的仿生矿化实验不能复制珍珠层中无机相的形貌,这种控制作用的详细机理仍不清楚,人们对其认识还处于初步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新型纳米无机抗菌剂TiO2和ZnO的广谱抗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代表菌株,采用三角瓶振荡法及纸片扩散法,对2种新型纳米无机抗菌剂:纳米TiO2和纳米ZnO进行了广谱抗菌性研究,并通过与日本的纳米无机抗菌剂及有机抗菌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新型纳米抗菌剂不仅对所有代表菌株表现出很好的广谱抗菌性能,而且其抑菌能力强于日本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抗菌剂的抗菌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dicofol was investigated on TiO2 nano particles (TiO2-NPs) under UV light irradiation. It was shown that dicofol could be completely degraded into inorganic chloride 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0.25 mg/mL TiO2-NPs, 2 h irradiation of 400 W high pressure mercury lamp with a wavelength of 365 nm and air at a rate of 100 mlJmin. The effects of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amount of TiO2-NPs, irradiation time and the intensity of light, were studied. The apparent photodegredation rate constant was 0.167/min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dicofol wa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以TiO2纳米材料对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作用的研究进展。讨论了TiO2的水热法制备及结构表征,阐述了纳米TiO2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机理及其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光催化效应降低白酒中甲醇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国家对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规定中对甲醇含量的具体要求,对食用白酒进行了去除甲醇的实验研究。将二氧化钛粉固载于玻璃微珠上制成固定式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对白酒进行光催化反应,研究了其中甲醇降解的情况。对光催化剂涂层厚度和TiO2溶胶配比对降解甲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还对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甲醇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无机纳米抗菌剂用于医用无菌纱布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无机纳米抗菌剂的杀菌机制,其相对于传统的抗菌剂具有优良的综合品质,指出使其与医用纱布进行复合以制备安全、高效、广谱的抗菌纱布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还介绍了无机纳米抗菌剂与纱布进行复合的方法以及作者目前的一些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新型无机固体超强酸 SO_4~(2-)/TiO_2-ZrO_2的制备方法,并用它代替通用的硫酸、对甲苯磺酸作为合成马来酸二正丁酯的催化剂,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由TiO2、TiO2/H2O2、H2O2以及在水溶液中通入空气等光催化条件组成几种不同的光催化体系,在254nm、2.4mw/cm2紫外条件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染料,研究光催化过程中氧与过氧化氢对氧化钛光催化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染料时,在0.1%的氧化钛水溶液中添加0.02%的过氧化氢,能够提高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速率6倍以上;通入5L/min的空气,由于氧分子与氧化钛表面电子的作用,减少了光催化过程中的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几率,增加了活性羟基自由基的生成,也能够提高光催化速率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基于超声波雾化技术制备纳米TiO2粉体及其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2年日本的Fujishima和Hondal[1]发现TiO2单晶电极光分解水以来,多相光催化反应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1976年Ftank等将半导体材料用于催化光解污染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TiO2半导体的带隙能为3.2 eV,当用波长小于400 nm的紫外光照射时,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使TiO2具有光催化活  相似文献   

19.
This work reports the Au nanoparticles (NPs) deposited on TiO2 nanotubes (NTs) which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a simple two-step anodization method. This fabrication process is notable for a simple and inexpensive method for obtaining pure TiO2 NTs and Au NPs deposited TiO2 NTs. The prepared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ESEM), X-ray diffraction (XR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I-V curve. We found that the size of Au NPs can be controlled by changing the bias voltage during the deposition. The photodetectors of Au NPs/TiO2 devices showed good wavelength selectivity with high photocurrent as compared to pure TiO2 NTs devices. Subsequently, Au NPs deposited on TiO2 NTs at bias voltage of 70 V was potentially used in fabrication of UV photodetector. At this applied voltage, a high density of Au NPs was uniformly deposited on TiO2 NTs. As a result, it enables a high photocurrent and great responsivity in UV reg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u NPs deposited TiO2 NTs device shows good promise for UV photodetectors with possibility to fine-tune properties in both UV and visible regions and is worthy of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20.
以TiO2为代表的半导体多相光催化反应已有许多报道,但其在降解过程中的反应机理还在不断研究中。该文将具有不同Zeta电位的TiO2,通过光照、通电以及紫外光照射等不同的催化反应条件,得出TiO2-3.0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的Zeta电位对半导体光催化反应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