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小农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经过了从共耕制到合作制理论的根本转变,最后形成了经过合作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本文试图对列宁的共耕制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以便了解当时列宁是怎样设想改造小农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问题的,从而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列宁合作制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写于1908年的重要哲学著作。在这部名著里,列宁分析和批判了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系统地阐明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列宁的论述,生动地体现了“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五节说的是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的问题。列宁指出,关于真理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客观真理的问题;一为绝对真理和相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些杂志和报端讨论灌输理论的文章和言论越来越多,探讨的问题越来越广。这些讨论不仅涉及灌输的方法,更涉及灌输的原则;不仅涉及灌输的渊源,也涉及灌输理论。本文所及的是怎样理解列宁的灌输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巾怎样坚持这一理论。一、列宁的灌输理论提出的原因列宁灌输理论的提出,最早见于列宁的名著《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一书。该书是列宁在1901年底到1902年初写成的。书中彻底揭露了机会主义的思想根源,指出了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觉悟的伟大意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基础。该书在苏联党的建设和苏联革命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影  相似文献   

4.
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对马克思的第二个解读者。从文献上说来,列宁思想直接的继承者是恩格斯,他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受恩格斯著作的影响,其中,对于唯物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如此。直接的受到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终结》的影响。列宁在继承马恩的辩证法思想的同时,深入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于唯物辩证法的贡献是有着深远意义的。本文试图较系统的梳理和探究列宁对于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贡献。  相似文献   

5.
列宁在新经济政策中提出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思想,这种思想集中地体现在租让制和对外贸易上。列宁在《租让制》这篇著作中阐明了对外开放政策的历史条件,目的、内容和意义。遗憾的是由于列宁的过早逝世,使这一政策和思想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实践和发挥。但是列宁对外开放政策的光辉思想仍然在照耀着建设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列  相似文献   

6.
艾宏扬 《孝感师专学报》1998,18(1):36-40,66
合作制组织是一种经济制度,它的兴起是广大农民及其它经济主体在受人民公社高度集中的体制的束缚和压抑之后作出的理性选择。合作制组织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合作制的产权所有制是一种公有制的形式,合作制组织中的劳动形式是一和中社会化的联合劳动,合作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组织所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7.
合作制组织是一种经济制度,它的兴起是广大农民及其他经济主体在受人民公社高度集中体制的束缚和压抑之后作出的理性选择。合作制组织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合作制的产权所有制是一种公有制的形式,合作制组织中的劳动形式是一种社会化的联合劳动。合作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组织所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8.
列宁论述了帝国主义时代的独具特色的全球化思想,《列宁全球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一书以世界历史理论的新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框架系统解读了列宁的全球化思想。该书构建了列宁关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现实依据、发展阶段、基本内容、精神实质、研究方法、历史地位、当代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等完整独特的研究体系;系统阐释与解读了列宁早期、革命与建设三个不同时期的全球化思想的内容、特征、代表作及其辩证关系;强调了该研究对于科学认识当今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重要借鉴意义。该书是健全与完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研究的创新之作,开拓了列宁思想及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王娜伟 《科技信息》2009,(32):I0063-I0063,I0065
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学界对灌输的认识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灌输过时论、灌输无用论、灌输强制论等。关于陷入这些误区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真正原因在于对灌输的认识定位不清,没有正确理解列宁灌输思想的内涵。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这些误区的分析,使我们重新认识并正确理解列宁的灌输思想。  相似文献   

10.
列宁所制定的科学的反映论原理,是列宁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他的哲学著作如《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谈谈辩证法问题》、《哲学笔记》等,以及对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赫尔岑、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的分析,从科学的反映论哲学的高度,非常精辟地阐明了文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文艺究竟应该反映什么?这实际上就是如何理解文艺的本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列宁没有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是结合现实斗争和具体作家的创作,在阐明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的基础上,把文学艺术看作  相似文献   

11.
斯大林在有关著作中正确地阐释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必要性和性质的思想、关于苏维埃是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的思想以及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党和工会关系的思想,但忽视了列宁关于加强法制的思想和改革国家机关的思想。在列宁工农联盟的理论上,他忽视了列宁关于必须实行小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和不能违背大多数人意志的思想,忽视了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关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的重要思想。在列宁民族理论上,他正确地阐释了列宁关于民族问题上“两个历史趋向”的思想,但忽视了列宁关于在无产阶级国家大民族对小民族进行让步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列宁关于矛盾辩证法的思想,堪称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一颗璀灿的珍珠。它对十月革命的实践和一代共产党人曾经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是举世公认的。 列宁对于矛盾辩证法的研究当然并不是目的本身。二十世纪初的俄国,是帝国主义各种错综复杂矛盾的结合点,正处于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前夜。为了揭露社会沙文主义的反辩证法的诡辩理论,清除党内机会主义庸俗化理论,从理论上武装布尔什维克党,统一全党的思想,以便进一步对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进行深入的科学分析,揭示新的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特点,制定出科学的战略和策略,列宁毅然放下手头的其他工作,集中很大精力,从事辩证法的研究。在这一期间,列宁不仅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阐释,而且对古希腊的朴素辩证法思思,特别是黑格尔的矛盾辩证法思想,进行了认真的“发掘”、“拯救”和“清洗”,发现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精华。列宁对矛盾辩证法的研究,给马克思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宝贵财富,充分体现了他杰出的理论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尤其是探索诸如俄国这样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一直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关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列宁后期思想的发展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建设这条主线。早在1918年春天,列宁就意识到他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论述的巴黎公社分配原则在俄国这样“最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是行不通的,多次提出“我们应该研究走向社会主义这极端困难的新道路的特点”,以便帮助工人阶级找到通往社会主义的最可靠的途径。重温列宁论述,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实践中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族语言问题是列宁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科学地回答前苏联解体过程中一些人对列宁这一思想的怀疑,本文考察了列宁关于处理民族语言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并提出了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在我党的历史上,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告诉我们,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是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促进革命事业胜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刘少奇选集》上卷收集的少奇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工会工作中的两个问题》、《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论党》等著作,对列宁确立的这一组织原则,作了多方面的阐发,丰富了这一原则的思想和内容。第一,刘少奇同志提出了权力不应过分集中在个人身上,“凡事须经过大多数人的会议  相似文献   

16.
《科学导报》发表赵元的《列宁的边角批注学习法》一文值得一读,现摘登如后,供小朋友学习参考。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列宁是博览群书的革命家,不论是和平时期,还是在被监禁和流放的时期,他从未间断读书学习,并独创了一套边角批注学习法。边角批注,就是一边读书一边在书的边角空  相似文献   

17.
一合作制有广义的合作制和狭义的合作制两层含义。马克思说:“由于社会的必然性,在合作制成为势在必行的地方就出现了工厂。由于谁也不能单独生产出任何东西,于是就使得合作制成为一种社会必然性。”马克思在这里论述的合作制,是广义的合作制,即同小生产相对立的大生产,由独立劳动而成的联合劳动。狭义的合作制可以理解为一种介于小生产与大生产之间的过渡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合作制即把合作制作为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对立的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是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编者按: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作了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毛主席说: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毛主席在谈到社会主义制度时说:总而言之,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  相似文献   

19.
国内和国际理论界对列宁的土地及相关问题研究涉及列宁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和实践探索、苏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实路径、解决苏俄土地问题的思想理论等若干方面。确立分析框架,探讨列宁土地问题思想的历史条件、理论来源、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及当代价值是我们主要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实践者,列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宪政的概念,也没有对宪政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理论阐述,但他关于民主与法治的诸多论述中已经明显地包涵了丰富的宪政思想,在实践上亦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作过巨大努力。宪法至上是列宁宪政思想的前提;民主政治是列宁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法治是列宁宪政思想的核心原则;保障人权是列宁宪政思想的最终目的。列宁的宪政思想及实践,对我国现阶段的宪政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