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对阳城自然保护区林火活动的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及蔓延做出有效预判,为保护区林火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基础性建议。【方法】利用2001—2016年阳城自然保护区林火燃烧面积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Pettitt突变点检验等方法,对保护区林火活动的趋势、周期和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6年阳城自然保护区燃烧面积呈增加趋势;燃烧面积的主周期为12月,并于2010年4月发生突变。【结论】2001年以来阳城自然保护区林火活动主要集中春夏和初秋季节;林火活动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大,受相对湿度和风速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边疆。省内森林资源丰富,是欧亚大陆北方森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带性植被属于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混交林,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地,全省森林面积共1919万hm^2,活立木总蓄积是150.亿m^3。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木林火灾在发挥有利作用的同时也在危害着我们宝贵的森林资源,因此,采取科学的方法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近三十年的林火资料分析,绘制了黑龙江省森林火灾的分布图,并根据不同的火灾发生原因分别制图,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而且探讨了林火发生的时空规律。  相似文献   

3.
林火是国际减灾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生物多样性、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火灾是对森林健康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之一.阐述了当前林业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的森林火险天气预报预测模型,分析他们的特点,为我国林火预报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地铁区间隧道中,列车头部和尾部发生火灾时采用纵向通风烟气控制模式可使疏散人群与烟气分离,但列车中部发生火灾时,下风向人员将不得不在烟气笼罩下撤离.采取集中风道排烟或增设服务隧道的烟控方式虽安全性较高,但土建投资也高.本文提出的隧道纵向分区烟气控制模式利用防烟隔板将隧道划分成行驶区和疏散通道2个防烟分区,列车发生火灾时可组织乘客就地疏散,采取适当通风方式既能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又能减少火灾对隧道和线路的危害.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向疏散通道正压送风能阻止烟气的侵入,利用烟气下沉前的时间经疏散门进入疏散通道内,再向两端车站及站外撤离,乘客疏散过程可在无烟的环境中进行;待乘客进入疏散通道后再启动行驶区一侧的排烟系统,可以避免长时间火灾高温对隧道结构和线路的损害,消防人员也可从行驶区的上风侧或以疏散通道为屏障尽量接近火场.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HYSYS软件引入到安全阀火灾工况的模拟中来,得到了改进的HYSYS静态模拟方法和HYSYS动态模拟方法。最后采用图解法、改进的HYSYS静态模拟和动态模拟法对胜利埕岛油田中心三号平台三相分离器分离器安全阀火灾工况下的最大泄放量、气体分子量、绝热指数和泄放温度、安全阀泄放面积等关键参数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压力容器安全阀火灾工况分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讨钢棒在闪光对焊时的温度场分布。针对钢棒在闪光对焊时的特点,将钢棒简化为二维轴对称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技术对钢棒在闪光对焊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模拟时综合考虑了热源加载、相变潜热和随温度变化的热物性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工业CT探测器由CsI(Tl)闪烁体和光电二极管器构成.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探测器的探测效率与输出电流的大小,通过最佳探测效率求最佳晶体长度.模拟所用X射线能量为10~240keV,CsI(Tl)晶体的有效面积为1.1mm×1.1mm,长度范围为0.3~0.8cm.得到最佳晶体长度为0.5~0.6cm,探测器输出的平均电流的量级为10-10 A.  相似文献   

8.
利用圆柱形燃烧室的二维简化模型对其内部的流动和传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在稳态,层流,烟气流速恒定且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使用SIMPLER算法模拟后得到了模型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并进一步分析了圆柱形燃烧室几何形状对其综合性能的影响,得出了进一步优化圆柱形燃烧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聚苯乙烯类保温材料极易燃烧,在火灾中产生大量烟气对人造成伤害,因此对聚苯乙烯外保温材料火灾的烟气运动规律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FDS模拟某学生公寓外保温材料火灾,对聚苯乙烯外保温材料火灾烟气的特性和运动规律进行数值研究,分析了烟气温度场分布、烟气浓度等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阅读了钢筋混凝土抗火方面的大量文献,简要归纳了钢筋混凝土抗火研究的内部温度场、高温力学性能、构件及结构抗火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火灾下的国际标准温度-时间曲线,并总结了一般的求解温度场问题的各类方法;提出了一些问题,包括标准温度-时间曲线很难符合构件实际火灾条件;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在于开展计算机模拟抗火研究,并开发有效的抗火性能数值模拟软件。  相似文献   

11.
以Google Earth为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属于一项较新的技术,可以应用在诸多领域,通过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通过KML语言制作地标文件,将林业防火专题数据作为专题图展示在三维影像图上,完成了由防火专题数据库中读取信息,经过处理写成地标文件的尝试,为利用Google Earth来实现森林防火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具有非常直观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黑龙江省火灾多发地区大兴安岭呼中区为研究区域,通过该地区呼中嘎啦河气象站点2年内6、7月份的天气实测数据,以数学建模的方法对该地区火蔓延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出火蔓延区域进行预测,进而作为该地区火灾预防、抢险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关于流变断裂学理论的新见解,特别是作者提出的“变质量断裂模型”的正确与否,本文对裂尖塑性流变区的实验研究进行了阶段性的报告。文中提出了“光塑性实验新方法”,在国防科大和兰卅石油机械研究所的支持下,利用现代高科技成果对塑料试件随外载连续而不可逆的色度场进行了数字图象分析和红外扫描研究后,使我们能定量地给出裂尖塑性区随裂纹扩展的变化情况及对应的温度场,应力应变场和热耗散值。文中给出了部分由计算机处理后的彩色图片和计算结果。这些新的方法和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走在国内外前列,它不但为断裂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而且在弹塑性力学,有限元计算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等方面都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混沌动力学模型在火灾损失预测中是否具有实用价值,以消防部提供的湖南省1990 2001年的火灾损失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混沌动力学模型对2002年的火灾损失数值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统计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混沌动力学模型在火灾预测中具有计算量小、精度较高的优点,可以在实际过程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湖北省江汉平原为例,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AHP方法、LMDI分解模型等重点考察该区域土地利用特征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1995年以来该地区耕地、林地、草地和自然保留地面积减少,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以耕地和水域为主的用地结构变化相对平稳;(2)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AHP方法确定不同时期的价值密度修正系数,发现各地类修正系数均以2007年为基准呈现随时间增长的趋势;(3)利用改进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发现各地类生态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不同时期各地类价值贡献基本呈现耕地、水域最多,林地、自然保留地次之,建设用地与草地最少的特征;(4)利用LMDI模型考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分解效应,研究显示人口增加、土地结构变化与价值密度提高具有增值效应,对价值变化的效应比重分别为13.12%、9.23%、90.70%;人均土地面积降低对价值变化具有减量效应,所占比重为-13.06%,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三类因素的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介绍突变理论在火灾轰燃领域的应用,论文以腔体为例,描述了热平衡方程建立、无量纲化、微分同胚转换、势函数确立、二维空间的突变分岔集及其分析等环节,并对尖点突变和燕尾突变模型的应用作了分析。燕尾突变模型中包含三个控制变量:u,v,w,比尖点突变模型多一个,模拟计算得出的轰燃热烟气层温度与实际情况更相符,能很好解释腔体火灾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17.
自然场景中文本检测易受光照、复杂背景、多语言文字、字体及尺寸等因素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tti视觉关注模型与多尺度最大稳定极值区域(maximally stable extremalregion,MSER)结合的自然场景文本检测算法.首先利用改进的Itti视觉关注模型提取文本特征图,并采用不同结合策略得到各尺度文本显著图;然后结合多尺度的MSER区域得到3种文本候选区域.根据文字与生成文本框的几何规则合并文本候选区域得到文本行;最后利用随机森林分类器除去非文本区域得到最终文本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自然场景图像中的文本检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30年来图们江跨国界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图们江跨国界地区为研究范围,采用1976年、1991年、2000年和2010年4期遥感影像,应用分类决策树法(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进而利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土地利用相对变化度等方法对4期土地覆盖分类结果图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林地和草地为主要的土地覆盖类型,其次为耕地.其中,混交林在林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旱地在耕地中占有较大比重.1976-2010年,图们江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各类型面积变化幅度巨大,其中面积增加最多的是旱地,其次为建设用地,针叶林减少面积最多.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表明,针叶林面积在逐渐减少,建设用地一直在增加.中朝俄3国土地利用差异很大,且朝鲜一侧的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程度大于中国和俄罗斯,俄罗斯一侧的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贡献率方法对2005—2010年闽清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特征和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10年,闽清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水域的减少,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增加的趋势.(2)2005—2010年闽清县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718 8下降至0.715 7,局部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3)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呈负向发展,其中林地锐减对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20.
选取海口市建设用地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年海口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采用ENVI作为技术手段,运用渐变尺度研究法VCM,然后通过GIS空间分析与SPSS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叠加运算,获取研究区土地变化等级图.结果表明:1)在建成区周围1.5-9km以内的缓冲区,建设用地面积一直在呈下降趋势,在9-12km范围内,出现一个小峰值.可见,海口市建成区周围建设用地空间格局与距离建成区远近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建设用地发展模式呈跳跃式发展.2)在以高速公路中心线为基线的缓冲区范围内,随着高速公路缓冲距离的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可见,高速公路周围建设用地总面积与距离高速公路远近的空间关联性不是很强,并且在4.5km以外,建设用地面积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