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阐述了高原环境特点致使工程机械的性能明显下降,影响到整机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经济性。文中以高原环境的特点出发,通过在高原公路建设中的经验,对高原环境中工程机械使用技术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原寒区对工程机械性能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福 《甘肃科技》2009,25(10):44-45
由于高原气候、环境特点,使得工程机械及其电器、仪表、材料的性能明显下降,突出地表现为:功率大幅度下降,启动困难,材料损耗大等。直接影响到整机的可靠性、耐久性、经济性和使用效率,甚至许多机械无法进行正常工作。因此,以高原环境特点出发,通过在高原施工中的经验,总结了高原环境对工程机械动力系统的影响情况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纵横》2005,(3):64-64
ZLG50G高原型特种装载机是一种适应于高海拔、高寒严酷环境,以铲装、运输松散物料为主的多用途工程机械,整机的动力、经济、热平衡性、低温起动、排放等性能与原零海拔水平相同。该项研究包括:机电一体化及人机工程新技术应用、20MPa高压液压系统等,保持整机高原使用功率基本不下降,解决了高原使用整机性能下降问题。研究中探讨了柴油机、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原沙漠环境下工程机械设备温差大、液压油温过高或过低的问题,介绍了一套自动控制油温和超限保护的装置。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提出工程机械用柴油机应对高原环境的技术对策。功率恢复的增压技术是应对高原环境的关键,同时本文还从柴油机进气系统、散热系统、低温及冷启动运行、柴油机橡胶件与密封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成思琪  成健 《科技资讯》2011,(14):132-132,134
描述了高原环境特点,根据有关高原电工产品技术标准,确定了高原3200m~3800m风力机的电气爬电距离和空间距离;根据高原环境特点,2MW(G3.8)风力机主要部件电器容量选用方法,采用3000m以下降容,3000m~3800m采用空气温度补偿。同时确定了高原2MW(G3.8)风力机电气系统采用全功率变频器加鼠笼电机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任广玉 《科技信息》2011,(17):141-141
由于工程机械作业的环境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绝大部分的工程机械作业都是在野外进行的,对于自动化的产品环境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专用的控制器在工程机械这一个行业中的发展前景比PLC还要好。伴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高速发展.工程机械自动化的水平也得到了逐步的提升,但是,特我国的工程机械自动化水平与国外的工程机械自动化水平相互比较,我们会发展,我国的工程机械自动化水平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就目前来说,我国国内的大型工程机械生产制造厂家已经开始自主的进行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的研发。其自动化的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在这里,笔者先通过对当今的机械自动化中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随后对当前的机械自动化产业现状进行展开.并且对其发展方向进行谤视.本文中,笔者就对工程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技术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8.
彭程 《科技资讯》2005,(22):73-74
同一种型号的工程机械.由于设计水平.制造质量,使用环境以及使用维修单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各不相同.其使用寿命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研究工程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直至运行、保养和维修全过程,目的在于延长机械的寿命,减少成本。由于广西路桥各处均使用大量日本机械.所以以之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9.
刍议工程机械产品形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广 《科技资讯》2010,(10):48-48
工程机械产品的形态设计是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地表现工程机械产品的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等特点,是工程机械产业中的重要环节。论文阐述了对工程机械产品的发展及形态进行了概述,并从功能、人机、美学等角度来归纳总结工程机械产品的形态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原地形面积广阔,海拔1000m以上的高原占国土面积的58%。青藏高原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高原,具有独特的气候特点,表现在: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下降,空气密度减少,含氧量降低;平均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年低温期长;长年冻土地带面积大,冰雪冻土层厚。气候干燥,降水量低,蒸发量高,日照辐射强,风沙尘大,紫外线辐射强烈等。  相似文献   

11.
桥梁工程建设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差、系统调配复杂、资金流动量大的特点,需要准备大量的施工原料、机械、人力资源.因此,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会面临自然环境、安全施工等多种风险的影响.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建立了基于改造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接近理想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的桥梁施工方案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对风险进行评价研究,提出最优施工方案,以减少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2.
拖拉法又名水平定向非开挖钻进技术。近几年拖拉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污水管道穿越河流、道路及不宜开挖的工程实践中。该技术具有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施工安全、高效、综合成本低等独特的优越性,在污水管道铺设工程中得到广泛重视。结合工程应用经验,介绍了工程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以期为拖拉管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九五”期间,三峡工程水轮发电机组、部分输变电设备、部分专用施工机械等成套设备处于采用引起技术、消化吸收和实现国产化的关键阶段;永久船闸、升船机的水工机械及大型金属结构等主要立足于国内进行科技攻关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进并进行研制.因此,“九五”期间进行以上项目的科技攻关,重点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结合技术引起,消化吸收并大胆创新,为我所用,对三峡工程达到一流技术、一流质量、一流施工和对实现我国水电制造业和输变电制造业技术进步及其加速实现国产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是为体现专业特色而设置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包含了理论、实验和应用三部分。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中,建立初步的工程概念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阐述了基于CDIO理念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与实践内容。  相似文献   

15.
石料作为一种填料,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尤其是在公路路基工程中。在论述国内外学者对石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压实特性等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填石路堤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初步方法;并指出了国内外对于填石路堤施工工艺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城市道路建设中绿化的作用与任务,着眼于环境保护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出绿线概念,总结了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强调了绿化设计时应以其服务功能和对象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7.
弯丝机是一种进行折弯的专用机械,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对钢筋的折弯。本文讨论的弯丝机是一种特殊折弯设备,对包有药芯的金属管进行折弯,这种金属管是由特殊的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刚性,使用传统的弯丝机极易导致金属管折断。根据实际的工作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弯丝机。为了解决物理模型成本较高的缺点,将建好的弯丝机三维模型导入Adams。根据所要求的动作过程添加相应的驱动和约束,在虚拟环境中通过对弯丝机的折弯机构进行模拟运动及运动学仿真,得出弯丝机工作机构的位移和速度曲线,验证了机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刘铸 《科技信息》2009,(25):312-314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对于路面平整度要求越来越高,而沥青路面在营运过程中由于环境、气候、交通荷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类病害,需要及时地进行养护维修。影响沥青路面的因素很多,单是路面平整度,就与施工人员素质、路基施工质量、桥头涵洞两段及桥梁伸缩缝的处理、路面底基层及基层的施工、路面施工机械的选用及路面材料的质量有关。而这些恰恰就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原因。表现的主要类型有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和乳化沥青混合料路面等.因其具有造价相对较低、行车舒适、修复方便,能够利用石化企业副产品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面层处理。针对这些情况.本文从促进相关沥青路面的平整早期破坏的原因及再生技术和保护等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9.
工程机械齿轮加工中,滚刀的地位尤为重要,采用常规定制专用滚刀模式,面临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以工程机械终传动配对齿轮为例,阐述了动态仿真在加工齿轮轴新产品滚刀代用中的应用,为公司加快新产品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再生工程机械化施工系统的运行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工程机械化施工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研究了系统中铣刨、搅拌、摊铺和压实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依据再生工程中铣刨机、搅拌设备、摊铺机和压路机等主要机械的运行规律,分析了各子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特征,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定量计算,得到各子系统在稳态时的状态概率表达式,从而推导出子系统中需要服务的运输车数、等待服务的运输车数、运输车辆的等待服务时间等状况指标。最后,基于施工系统的理想工作状态,建立了施工系统初配机群配置方案合理性的数值判断标准。研究表明,各子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机群合理性判断标准可为建立再生工程机械化施工系统优化配置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