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以含硫量为 0 .75 %的常压渣油为原料 ,在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反应装置上对自行研制的催化裂化 (FCC)汽油USY/ZnO/Al2 O3 添加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当添加剂质量分数达 30 %时 ,该添加剂对催化裂化汽油具有良好的脱硫效果。与使用纯的FCC催化剂相比 ,在温度为 5 0 0℃和剂油比为 5的条件下 ,添加该添加剂后汽油中的硫由 1385 μg/ g降到了 96 2 μg/ g ,脱硫率高达 30 .5 %。尽管添加这种添加剂后由于烯烃含量的显著下降使汽油辛烷值略有降低 ,但该添加剂对催化裂化产物分布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总体而言 ,这种添加剂对汽油的性质也没有不良影响。而在高温与高温水热条件下 ,由于ZnO和USY发生固相反应会导致该添加剂失活。  相似文献   

2.
以含硫量为0.75%的常压渣油为原料,在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反应装置上对自行研制的催化裂化(FCC)汽油USY/ZnO/A1O3添加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添加剂质量分数达30%时,该添加剂对催化裂化汽油具有良好的脱硫效果。与使用纯的FCC催化剂相比,在温度为500℃和剂油比为5的条件下,添加该添加剂后汽油中的硫由1385μg/g降到了962μg/g,脱硫率高达30.5%。尽管添加这种添加剂后由于烯烃含量的显著下降使汽油辛烷值略有降低,但该添加剂对催化裂化产物分布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总体而言,这种添加剂对汽油的性质也没有不良影响。而在高温与高温水热条件下,由于ZnO和USY发生固相反应会导致该添加剂失活。  相似文献   

3.
成果推广     
汽车专用液化气生产技术该项目是根据汽油的各种化学性能辛烷值含量高低对发动机影响而设计开发的 ,是在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用于汽车成功的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科技新产品。它是经过化学配方来改变石油液化气的燃烧性能和化学性能 ,达到适应汽油机并为之完全接受的燃烧条件 ,使其在燃烧中能经受较高的压缩比 ,而不致发生爆震 ,可以提高汽油机车的热效率。使用该产品只需对各种汽车进行很简单的改进即可。改进过的汽车既能使用该专用液化气 ,又能使用汽油。使用该专用液化气和压缩天然气的各种效果均优于汽油。经检测各种性能完全达到标准 ,是…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MMT(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ETBE(乙基叔丁基醚),TAME(甲基叔戊基醚),DMC(碳酸二甲酯),纳米燃油添加剂,物理添加剂和生物添加剂等新型汽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抗暴性能,使用现状,并指出汽油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日前,江苏宜兴万兴化工有限公司的美洁牌汽油清净剂通过了江苏省科委组织的省级鉴定。美洁牌汽油清净剂是该公司和北京清华大学华实科技服务中心共同开发。该产品是一种具有清净、分散、抗氧、破乳、防老、防锈性能的多功能汽油添加剂。按规定指标添加美洁汽油清净剂的车用汽油即成为高清洁汽油,能有效地抑制燃油系统内部沉积物的生成,防止燃油喷嘴堵塞,又能对已生成的氧化沉淀迅速分散、清除,还能提高并改善发动机燃料的润滑性能,进而可确保发动机动力性能正常发挥,节省汽油、减少排放尾气中HC、CO等有害物,对净化城市空气、保护环境有…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强细水雾的灭火性能,实验研究了一种表面活性剂类添加剂对细水雾扑灭汽油池火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纯水细水雾,使用添加剂可以有效缩短细水雾灭火时间,增强灭火稳定性。随着添加剂浓度的增大,灭火时间逐渐缩短并趋于稳定值,灭火稳定性则呈下降趋势。实验中添加剂的最大有效质量分数为6%,相比纯水的灭火时间缩短约70%,灭火稳定性提高25%。灭火增强机制分析认为添加剂通过提高细水雾吸热蒸发能力,促进泡沫层形成以及表层汽油乳化,增强了细水雾对火焰和汽油的降温、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无铅汽油添加剂MMT的性能和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并进行了MMT感受性测试。对油样的辛烷值感受数据及每种组合下的辛烷改进成本评估。  相似文献   

8.
低碳烷基胺与邻羟基苯胺抗爆性能的理论研究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汽油抗爆剂是汽油中一种重要添加剂,它对于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具有特殊作用.选取有机抗爆剂中的低碳烷基胺与邻羟基苯胺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对能量、电离势、前线分子轨道和自由键轨道等多个影响其抗爆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理论计算和比较研究,从理论上了解了邻羟基苯胺和低碳烷基胺抗爆性能与其微观特性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均匀设计的润滑油15W/40SH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汽车机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中国研发高级别润滑油的紧迫性。为了达到高级别润滑油的性能要求,合理选择基础油和添加剂,在均匀设计的基础上安排多因素试验,对试验结果用逐步回归技术进行处理,分析了基础油对添加剂的感受性和添加剂之间的配伍性,得出了15W/40SH级润滑油的优化配方,最后与同类进口成品汽油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该配方调制出的汽油机油的极压性、抗磨性及抗氧性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公交车用天然气(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使用汽油发动机润滑油出现的积炭多、早期磨损、换油周期缩短等问题,结合公交车用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的工作特点,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了基础油对清净分散剂、抗氧抗腐剂、降凝剂等功能添加剂的感受性及添加剂之间的配伍性;运用正交试验进行方案设计,通过对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确定出了公交车用15W/40 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润滑油的优化配方。结果表明:新研制的15W/40 CNG公交车用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润滑油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清净性、抗氧抗腐性和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1.
燃油添加剂对降低汽油机油耗和有害排放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降低汽油机主要有害排放物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其燃油中投放添加剂,文中分析了燃油添加剂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并在EQ6100台架试验中采用了优化成分组合的汽油机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可使碳氢化的降低30.1%,一氧化碳降低20%,且油耗降低2.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新型燃油添加剂对汽油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新型多效燃油添加剂(代号MAZ)对车用汽油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文中介绍了燃油添加剂的功用和基本工作原理,并在汽油机试验台架上,进行了一系列燃油中添加剂在等同工况下的外特性试验和负荷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燃油添加剂MAZ能有效改善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排气中CO,HC的排放分别减少11.6%~19.6%和22.9%~25.2%.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四球试验机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自行合成的三种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含氮硼酸脂与羧酸脂合成的复合脂的减摩抗磨性能明显优于含氮硼酸酯或羧酸脂的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水基润滑添加剂。该复合脂作为润滑添加剂应用于水基合成切削液,能使切削液的润滑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掺加不同的外加剂对氯氧镁水泥复合路面砖的性能进行改性,得出复合型外加剂可以极大地降低氯氧镁水泥复合路面砖的吸水率和翘曲变形,提高软化系数,明显改善返卤程度。  相似文献   

15.
汽油辛烷值改进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对无铅、高辛烷值、低蒸气压、低芳烃和高含氧量的汽油的需求量增加,以醚类为代表的汽油辛烷值改进剂的研究受到重视。文中对汽油辛烷值改进剂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论述。简述了甲基叔丁基醚、乙基叔丁基醚、叔戊基甲基醚及二异丙基醚等醚类添加剂的特点、生产工艺及发展趋势。同时,也简述了醇类、酯类、羰基锰化合物及金属茂化合物等其它几类改进剂的特点及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双层镍的层间电位差是影响双层镍抗蚀性能的根本因素.选用不同的有机物作为半光亮镍添加剂,由它制得的双层镍层间电位差互不相同.本文通过测试双层镍的层间电位差,阴、阳极极化曲线,微分电容,循环伏安曲线及电子控针X-射线显微分析.找出有机添加剂影响层间电位差的规律,并对其作用机理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选用结构较复杂,分子体积较大的有机物作为半光亮镍添加剂时,可得到层间电位差较大的双层镍;(2)这些有机添加剂主要是通过吸附影响阴极沉积过程的;(3)不同有机物使半光亮镍沉积层的组成和性质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层间电位差.  相似文献   

17.
在双滚子试验机上进行模拟齿轮试验。结果表明,随润滑油中极压添加剂含量的增加,金属表面抗胶合能力提高,这是由于添加剂量的增加,使反应膜面积增加的缘故。对试件表面进行显微分析看出,载荷不同时,添加剂中不同元素在起主要作用,故添加剂多为复合型。文中还讨论了反应膜的生成与破坏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制内燃机润滑油,采用计算机知识推理的方法来选择基础油和添加剂。知识的表示以传统的基于规则的知识表示为基础,结合面向对象的以及模糊的知识表示方法,为每种添加剂建立规则库。以添加剂类型规则库中的规则头以及研制油的性能要求分别得到两个证据集合,以两集合的贴近库作为其匹配度,从而选择出符合要求的添加剂类型。以该类型添加剂中的每种添加剂性能指标形成的评判标准论域集合与选择该添加剂的模糊评判论域集合为基础,应用麦德姆尼方法推出模糊关系矩阵,用研制油的评判集合及模糊假言推理得到结论,在多个结论的情况下,对结论冲突进行消解,最终选择出最优的添加剂。实践表明,这种推理方法得到的添加剂与大量人工分析得到的结论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二仲辛基二硫代磷酸钼加入150~#中性油和10~#汽油机油中的基本性能。对其进行了抗摩、减磨及抗氧化试验。试验表明,油溶性二仲辛基二硫代磷酸钼作为滑润油添加剂,能够有效地降低滑动表面的摩擦和磨损,提高承载能力。特别是低浓度二仲辛基二硫代磷酸钼,直接加入全配方的10~# 汽油机油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减摩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