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王永祥教授带领科研团队首次发现脊髓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可对慢性疼痛产生有效镇痛作用,这一受体成为治疗慢性疼痛的新潜在性镇痛靶点分子。  相似文献   

2.
通过小鼠醋酸扭体实验、角叉菜胶诱导的炎症性疼痛模型和紫杉醇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等3种小鼠急慢性疼痛模型评估了马来酸氯苯那敏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在上述3种小鼠模型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均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发挥镇痛作用.因此,马来酸氯苯那敏能有效抑制小鼠急慢性疼痛.  相似文献   

3.
胰升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高通量筛选细胞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GLP-1受体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将GLP-1受体质粒和报告基因质粒(3×CRE/3×MRE/SRE-LUC/pGL3)按照1∶5的比例共转染到CHO细胞中,建立GLP-1受体激动剂筛选细胞株。利用GLP-1内源激动剂探索和优化每孔细胞接种密度、荧光素酶表达时间、Bright-GloTM试剂用量、DMSO浓度等筛选条件,建立可靠的筛选方法。当细胞数目为4×104个/孔,激动剂孵育时间为8 h,Bright-GloTM试剂4倍稀释,每孔DMSO终质量分数小于1%时,系统Z′-因子为0.75。利用此模型对中药提取物库进行检测,发现有5个样品显示出活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用于GLP-1受体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  相似文献   

4.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镇痛药物多具有成瘾性和耐受性等副作用,大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而芋螺毒素具有疗效好、不成瘾、副作用少等优点,因而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有多种芋螺毒素正被进行临床前及临床试验,其中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的新药就达9种之多,本文介绍了具有镇痛活性的芋螺毒素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氟哌啶醇是特异性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可降低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并影响吗啡的镇痛效应。实验中观测到,氟哌啶醇可显著地提高小鼠抗热刺激的痛阈,并与阈下镇痛剂量的吗啡产生显著的协同镇痛效应,说明降低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可增强吗啡的镇痛。氟哌啶醇镇痛强度和镇痛持续时间明显强于吗啡。  相似文献   

6.
氟哌啶醇与吗啡合用对醋酸导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测阈下镇痛剂量的吗啡与氟哌啶醇合用后对醋酸导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ip)药物20min后,再ip0.7%醋酸致痛,记录注射醋酸后小鼠出现扭体的时间和20min内的扭体次数。结果 阈下镇痛剂量的吗啡(1.25mg/kg)与氟哌啶醇(0.625mg/kg)合用后,显著地抑制醋酸导致小鼠扭体次数和延长扭体出现的潜伏期。结论 氟哌啶醇与吗啡合用后可产生明显的协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选铁苋菜抗炎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热板和醋酸扭体疼痛模型,考察铁苋菜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炎症模型,考察铁苋菜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结果 铁苋菜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明显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痛阈值和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与正...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板法、甩尾法、扭体法对厚朴各活性部位进行镇痛活性研究.实验结果显示:热板法试验与甩尾法试验各剂量组均未显示出明显的镇痛效应,扭体法试验中小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可推断厚朴的镇痛机制主要为外周镇痛而非中枢镇痛.  相似文献   

9.
为对岗梅感冒灵颗粒流浸膏进行药效学研究,采用药理学模型对岗梅感冒灵颗粒流浸膏进行小鼠毒性、大鼠解热、小鼠抗炎、镇痛等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岗梅感冒灵颗粒流浸膏毒性小,可抑制2,4-二硝基苯酚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显著提高热刺激痛阈值,使扭体潜伏期延长,扭体次数减少。研究表明岗梅感冒灵颗粒流浸膏毒性低,具有解热、抗炎、镇痛作用,是一安全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10.
研究黄杜鹃根的化学成分及镇痛的作用机制,为揭示黄杜鹃根镇痛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色谱对黄杜鹃根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利用1H NMR、13C NMR、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综合成分结果联合网络药理学分析黄杜鹃根镇痛作用的主要靶点和关键通路。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得到9个化合物:3个二氢查尔酮类化合物,分别是4’-O-甲基根皮苷(1)、根皮素4’-O-葡萄糖苷(2)、根皮素(3);3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是齐墩果酸(4)、白桦酸(5)、熊果酸(6);3个脂肪酸类化合物,分别是棕榈酸(7)、硬脂酸(8)、山嵛酸(9);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9个化合物主要作用在MAPK1、MAPK3、MAPK8、IL-6、CASP3等靶点,通过调控花生四烯酸代谢、炎症介质对色氨酸通道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镇痛作用。该研究初步阐明黄杜鹃根的化学成分及潜在的作用机制,为筛选黄杜鹃根镇痛的药效成分及深入阐明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组、GLP-1组、H2O2+浓度10 nmol/L GLP-1组、H2O2+浓度100 nmol/L GLP-1组、H2O2+浓度1 000 nmol/L GLP-1组.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观察细胞骨架F-actin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的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H2O2组细胞骨架破坏明显,细胞内ROS含量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加入GLP-1后,细胞骨架破坏受到显著抑制,ROS含量减少,凋亡率降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2O2组p-m TOR表达降低,GLP-1可以提高p-m TOR表达,使蛋白水平趋于正常;加入GLP-1受体拮抗剂艾塞纳肽(9~36)后,GLP-1不能上调p-m TOR表达.H2O2作用后,CAT、SOD2和GPX1基因表达降低,而GLP-1可以逆转这些基因表达的降低.结论:GLP-1通过上调抗氧化应激酶对抗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且可能是通过活化m TOR通路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中药舒益欣的抗炎、镇痛、抑菌作用.采用鼠耳肿胀法测定其抗炎作用效果,以冰醋酸致痛,采用扭体法研究镇痛作用,并采取试管连续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舒益欣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所引发的小鼠扭体反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证明了舒益欣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细胞表面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受体为靶标, 利用噬菌体筛选技术, 通过Exendin-4竞争性洗脱筛选GLP-1受体激动剂, 得到了12肽模拟物EPA. 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 EPA和Exendin-4均可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活性, 在40~200 μmol/L内, EPA比Exendin-4的活性高5%~25%; 在100 mmol/L高浓度葡萄糖毒性下, EPA通过抑制bax基因和上调bcl 2基因表达及抑制Caspase 3活性来抑制胰岛β细胞的凋亡; EPA是具有高活性的Exendin-4短肽模拟物, 可通过bcl-2/bax…Caspase 3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的凋亡.  相似文献   

14.
以细胞表面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受体为靶标,利用噬菌体筛选技术,通过Exendin-4竞争性洗脱筛选GLP-1受体激动剂,得到了12肽模拟物EPA.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EPA和Exendin-4均可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活性,在40~200μmol/L内,EPA比Exendin-4的活性高5%~25%;在100mmol/L高浓度葡萄糖毒性下,EPA通过抑制bax基因和上调bcl-2基因表达及抑制Caspase-3活性来抑制胰岛β细胞的凋亡;EPA是具有高活性的Exendin-4短肽模拟物,可通过bcl-2/bax…Caspase-3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胃胶囊对试验动物幽门结扎型溃疡、胃肠排空及镇痛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适当剂量灌胃给药的方法,随机分成4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观察健胃胶囊对大鼠幽门结扎型溃疡面的抑制率、对小鼠胃体内甲基橙残留量的影响与给予刺激剂15min内各组小鼠发生"扭体"反应次数.结果:健胃胶囊有明显抑制大鼠胃部幽门结扎型溃疡面、增加小鼠胃体甲基橙残留量、减少小鼠对刺激剂发生"扭体"反应次数.结论:健胃胶囊具有防止幽门结扎所致胃溃疡的发生、调节胃肠蠕动功能以及明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一种L细胞产生的内源性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GLP-1及其类似物通过激活其受体,在调节胰岛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胰岛素释放、降低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特别是有关GLP-1及其类似物激活其受体引起的下游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有大量的报道,现就GLP-1及其类似物调节β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及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复方威茯的急性毒性作用,并观察其抗炎镇痛作用。以最大给药量方法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等,14 d后处死解剖,观察小鼠主要脏器组织病变情况。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观察复方威茯抗炎作用。以冰醋酸致小鼠扭体、热板致小鼠疼痛探讨复方威茯镇痛作用。结果在急性毒性实验中,未见小鼠有中毒症状或死亡,外观表现未见异常,解剖后未见脏器异常;复方威茯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和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P0.05或P0.01),可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可提高热板致小鼠疼痛的痛阈值(P0.05或P0.01)。说明复方威茯无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贵州科学》2021,39(2)
目的:探讨淫羊藿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数据库(TCMSP)筛选淫羊藿的有效化学成分,并收集对应的作用靶点;使用DisGeNET数据库获取BPH相关靶点,并筛选淫羊藿有效化学成分与BPH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3.6.0软件和String数据库绘制"淫羊藿有效化学成分-BPH-靶点"和PPI网络图;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出淫羊藿有效化学成分22个,与BPH交集44个靶点。"淫羊藿化合物-BPH-靶点"网络中degree值前3名的核心化学成分为quercetin(槲皮素)、kaempferol(山柰酚)、luteolin(木犀草素),PPI网络中degree值前3名的核心靶点为TP53、ESR1、IL6。GO富集与KEGG通路分析主要涉及雌激素反应、腺体发育、蛋白激酶结合等过程和HIF-1、p53、PI3K-Akt、JAK-STAT、VEGF、ErbB等信号通路。结论:淫羊藿中的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等化学成分,TP53、ESR1和IL6等核心靶点,雌激素反应、腺体发育、蛋白激酶结合等过程和HIF-1、p53、PI3K-Akt、JAK-STAT、VEGF、ErbB等信号通路是淫羊藿治疗BPH的潜在作用机制,为后续深入研究其具体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浸尾实验、热辐射实验、辣椒素和福尔马林脚掌致痛实验以及Von-Frey动物行为学实验,探究白芷水提液(ADE)的镇痛作用,并通过原代细胞培养和钙成像技术探讨白芷水提液的镇痛作用机理。结果发现,白芷水提液可有效抑制热浴浸尾和热辐射引起的伤害性热痛以及由辣椒素或福尔马林诱导的疼痛。然而,在Trpv1基因敲除小鼠中,白芷水提液不能缓解因热刺激或辣椒素引起的小鼠疼痛行为。此外,在小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中,白芷水提液能显著抑制由辣椒素刺激引起的钙离子内流。可见白芷水提液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与抑制TRPV1通道功能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延长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在血浆中的半衰期,实验构建了编码GLP-1和白蛋白的融合蛋白基因,并在毕赤酵母中获得高效表达.发酵液经超滤后,分别采用了阴阳离子交换法和染料亲和法进行纯化.结果表明,用染料亲合法纯化能够有效地去除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弱酸性绿色化合物.经电泳鉴定纯度可达到95%,回收率可达到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