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作者提出的四种新相(C,D,E和F相)的边界问题,文中利用同伦群正合序列的标准代数拓扑方法,研究了有限长柱面边界条件对于超流~8He系统的四种新相的拓扑结构的影响,给出了相应表面缺陷的拓扑量子数.文中,提出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假设,使问题的讨论更简明、更严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在圆膜状和球面边界条件下,超流~3He系统诸相的纯表面缺陷的拓扑结构,给出相应的点缺陷和线缺陷的拓扑量子数.本文发现,边界条件对于~3He系统的拓扑结构的影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Mermin讨论过无限长柱面边界条件对超流~3He系统(?)相(偶极子锁闭)的表面拓扑结构的影响.我们发现,他对序参量空间中表面子集A的选取有问题.本文对此作了进  相似文献   

4.
在对无闭轨Lienard系统完整拓扑分类72种的基础上,证明了其中与结构A+B+C+D+0相对应的16种拓扑结构,即结构α3β4-1,…,α3β4-4以及结构α3β6-1,…,α3β6-12都是可以实现的,并给出每一种拓扑结构具有实现性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继续文献[1]的工作,讨论各向同性的双超流体混合溶液的不可逆过程.我们用线性热力学方法研究这种溶液的超流动力学方程的耗散项及其各种耗散系数.I.M.Khalatnikov用守恒定律推导了~4He、~5He两种超流体溶液的动力学方程,但没有讨论其中的不可逆过程.七十年代,实验证实了~3He的超流动性,于是除已知的~4He、~5He超流外,至少增加了~3He-A、~3He-B、~3He-A_1这三种不同性质的超流态.此外理论上证明还存在着~3He↑、D_1、D_3以及中子星中的质子、中子超流动性.关于~3He、~4He双超流体溶  相似文献   

6.
周薇  李德华 《江西科学》2005,23(4):315-316
液态4He在Tλ=2.17 K时发生相变,由HeⅠ相进入HeⅡ相,表现出"超流"等奇特性质."超流"现象从本质上是一种量子效应--玻色凝聚,可以用玻色凝聚的统计力学理论以及"二流体模型"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用厚 TiDx 靶测量 D(~4He,~4He)D 弹性反冲激发函数的方法.测量了2.7~4.5Mevθ=30°的激发函数.本文还将测量结果与卢瑟福反冲截面进行了比较,发现在该能区内.D(~4He,~4He)D 弹性反冲微分截面比卢瑟福反冲截面大很多.  相似文献   

8.
用平均场理论研究了二维质量不相等费米气系统的零温特性,该系统具有equal-Rashba-Dresselhaus(ERD)型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和Zeeman场。在该系统中存在三种不同的超流相(US-0相、US-1相、US-2相),我们通过数值分析能隙方程和粒子数方程组成的自洽方程组,发现二维费米气系统的质量相差越大,Zeeman场对超流序参量Δ的抑制作用就会越强。在弱吸引相互作用区域,随着自旋轨道耦合强度的增加,US-2拓扑超流相会逐渐收缩。自旋轨道耦合强度一定情况下,质量比0λ≤1时,只有在弱吸引相互作用区域存在US-2拓扑超流相;当质量比λ1时,在弱相互作用区域和强相互作用区域都存在US-2拓扑超流相。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广东省河源断裂带碳酸泉的形成机理,全面认识碳酸泉形成过程,为碳酸泉的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河源断裂带地区采集了5组碳酸泉样品及18组非碳酸泉样品,开展了水化学特征分析及δD、δ~(18)O、~(14)C、δ~(13)C和~3He/~4He多种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碳酸泉主要水化学类型为Na-Ca-HCO_3型。δD、δ~(18)O同位素分别介于-43.32‰~-41.72‰和-7.06‰~-6.55‰,位于大气降水线附近,表明其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高程在1 000~1 300 m。通过~(14)C法测年及修正后的δ~(13)C年龄校正模型计算得到碳酸泉的年龄在21~26 ka。碳酸泉点δ~(13)C的变化范围在-1‰~2‰之间,R/Ra(样品~3He/~4He与大气~3He/~4He之比)比值介于0~2.5,表明河源断裂带碳酸泉中的CO_2为幔源与变质混合成因,并以变质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四川溲疏属植物20种,5变种及1栽培变型,每种均有文献考证、学名订正、特征集要及产地和生境,新分类群D.leiboeneie P.He et L.C.Hu, D.piloea var.longiloba P.He et L.C.Hu,D.jinyangensis P.He eL L.C.Hu及D.longifolia var.deneitomentosa P.He et L.C.Hu均有详细拉丁文描述并附模式标本照片,还记录了两个四川省新分布种:D.bodiaieri Rehd.,D.rehderiana C.K.Schn.,对伞花亚组Subsect Cymosae Rehd.中建立的新系(Ser.Multiradiatae P.He,Ser.Pauciradiatae P.He)作了拉丁文补充描述。  相似文献   

11.
采用1,2-二(4-吡啶)乙烯,硫氰酸铵和乙酸钴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配位聚合物[Co(bpe)4(CNS)2]n(bpe=1,2-二(4-吡啶)乙烯,CNS=硫氰酸根),并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四方晶系,空间群为14;晶体学参数:α=1.5897nm,b=1.5897nm,C=1.5446nm;β=90°,V=3.903nm^3,Z=4,R1=0.0784,wR2=0.1908。晶体的基本构建基元包含一个钴(Ⅱ)原子,四个1,2-二(4-吡啶)乙烯,两个无序的硫氰酸根,其中每个Co(Ⅱ)原子与四个1,2-二(4-吡啶)乙烯相连形成了具有菱形格子的[4,4]二维网,有趣的是,沿C轴加角为90。的的二维网又互穿构筑了2D→D的配位聚合网络。  相似文献   

12.
结点关系结构是一种可有效地简化三维空间实体间复杂关系的拓扑结构。通过二元性转换,将三维空间中实体及其间关系转换成点与边的简单二元关系,并将其所有的拓扑属性保留下来。首先介绍了结点关系结构的二元性、图论及层次数据结构,在此基础上详述了结点关系结构的两种数据模型,最后讨论了结点关系结构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综述介绍了离散群几何学的一般理论及若干新进展,其中包括我系研究生新近得到的一些有趣结果。文中列举了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并提供了部分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4.
脂肪醇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结构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分子拓扑理论,采用了2个拓扑指数.将这2个拓扑指数用于脂肪醇定量结构-保留关系的研究,发现它们与25种脂肪醇在6种固定相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存在优良的相关性,表明2个拓扑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由此得到了新的定量结构-保留关系模型,并建立了6个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均高于0.98,在固定相SE-30上的平均相对偏差仅为1.30%.这些方程可用于脂肪醇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硫醚、硫醇色谱保留指数的QSR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醚、硫醇在不同极性固定相上色谱保留指数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影响硫醚、硫醇化合物Kováts保留指数的四个结构参数:分子极化效应指数MPEI、有效拓扑立体效应指数ETSEI、碳原子个数N及Wiener的路径数P3.并用这4个参数建立定量模型,预测硫醚、硫醇在不同极性固定相上Kováts保留指数,其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预测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表8,参19.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电磁理论中的对偶对称性以及对偶变换做了简要回顾,然后讨论了与电磁相互作用相联系的Aharonov-Casher和He-McKellar-Wilkens相位之间的对偶对称性。并在宇称不守恒但具有相对论不变性的条件下,给出了一般情况下描述Aharonov-Casher和He—McKellar-Wilkens相位之间对偶对称关系的拉格朗日量,从而建立了统一的、不依赖于模型的描述Aharonov—Casher和He—McKellar-Wilkens相位之间对偶对称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