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利用着生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监测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苏州河8个断面着生生物在不同季节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密度、群落结构与水质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着生生物种类数以夏季最多,优势种密度以夏、秋季最大,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与水质指标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经相关性分析表明:水体中氮、磷含量分别与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藻类密度和总生物量四项指标呈显著负相关, CODcr、BOD5与四项生物指标均无相关性.各断面污染程度为上游赵屯、黄渡断面污染最轻,武宁路桥、北新泾断面污染最重,反映在群落结构上是上游以自养性藻类为主,中、下游以异养性动物为主.以上结果表明着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能反映水环境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香溪河库湾春季藻华生长的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2~5月在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及其支流布置了17个断面,对藻类生长指标叶绿素a、相关环境因子及水动力因子进行同步监测,据此分析水华期间叶绿素a浓度和相关环境因子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在监测时段内属于重富营养水平,库湾内叶绿素a、环境因子及流速分布具有较显著的空间差异,香溪河的藻类生长可能主要受NO3-N和SiO3-Si的影响,各分区对藻类生长有显著影响的因子各不相同.香溪河库湾流速较小,藻类在香溪河的生长体现出较大的空间异质性,而这种空间异质性与流速的空间的差异性有着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旨在为湖库型水体水质评价提供多途径的评价方法和掌握人工基质上着生藻类群落时空变化特征,在丹江口水库陶岔(中线工程取水口)和台子山(湖北和河南交界处)2个典型水域采样点设置了自制水泥板和聚乙烯聚酯薄膜2种人工基质采样点,于2015年9月-2016年10月对着生藻类进行了6次连续监测,研究了着生藻类的种类组成和水质变化.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共检出着生藻类6门27科46属181种(或变种),其中硅藻为全年优势群,占着生藻类总种数的55.81%;绿藻和蓝藻分别占37.21%和6.98%.着生藻类群落存在时空差异性;人工基质种类对着生藻类种类组成影响不大,对着生藻类密度影响明显,同一采样点以水泥板为基质的着生藻类密度约为以聚乙烯聚酯薄膜为基质的着生藻类密度的1.2倍.着生藻类污染指示种4门12科13属17种(或变种),其中中营养型指示种占总指示种的78.57%.着生藻类香农威尔多样性指数为2.12,水质营养状态指数(EI)为38,水体处于中营养型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大连西中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经济海藻的生态学特征,共布设了4个采样断面,于2011年7月、2012年4月、2012年10月和2013年1月进行了采样调查,研究了大型底栖经济海藻的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和多样性.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经济海藻44种,隶属于4门21属,其中绿藻门12种,褐藻门9种,蓝藻门1种,红藻门22种.经济藻类种类和数量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表明,藻类种类数呈现春季>夏季>冬季>秋季的特点,各季节红藻门种类数最多,其次为褐藻门和绿藻门,蓝藻门最少.优势度分析表明,角叉菜为主要优势物种,随着季节变化,优势种组成有所不同.各采样断面生物量的分布特征体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群落的水平结构特征表现为各断面的经济海藻种类在不同季节具有一定差异性;垂直结构特征表现为低潮带分布的经济藻类种类最多,以红藻为主;其次为中潮带,以褐藻为主;高潮带分布的藻类最少,以绿藻为主.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指数均高于秋、冬季,且各采样断面的物种多样性呈现出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2017年12月对遵义市主城区常见的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等2种行道树树皮着生藻类进行采集、鉴定和统计分析。初步检出树皮着生藻类共18种,以蓝藻和绿藻种类为主。其中,二球悬铃木检出15种树皮着生藻类,种类组成表现为蓝藻>绿藻;香樟检出10种树皮着生藻类,种类组成表现为绿藻>蓝藻。2种行道树树皮着生藻类优势种均为颗粒粘球藻(Gloeocapsa granosa)和点形粘球藻(Gloeocapsa punctata)。树皮着生藻类平均密度为(1.05±0.17)×10~5 cells·cm~(-2);其中,在二球悬铃木和香樟树皮上分别为(0.94±0.10)×10~5 cells·cm~(-2)和(1.16±0.11)×10~5 cells·cm~(-2)。树皮着生藻类密度在不同树种之间和采样朝向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球悬铃木和香樟树皮着生藻类群落的Shannon-Weaver指数(H′)分别为1.13和1.33;向水侧和背水侧的H′分别为1.11和1.19。  相似文献   

6.
2014-2015年5月至10月,对黑龙江上游呼玛至黑河江段进行了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底栖动物93个分类单位,分别隶属于6门9纲15目31属.黑龙江上游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主要以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为主,占绝对优势的是水生昆虫幼虫和软体动物;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分布存在差异,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72.59ind/m~2,水生昆虫的密度在全年占优势地位,占底栖动物密度的73.17%;春季的平均密度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毛翅目昆虫的幼虫石蚕Phryganeidae phryganea、纹石蚕Hydropsychidae hydropsyche等清洁种大量出现;冷水指示种的出现,较好地指示了黑龙江上游水温较低的特点.根据实验结果推断,黑龙江呼玛至黑河江段的水质污染程度较小,水质整体上趋于清洁,达到一、二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7.
2014年对黄河兰州段水体的浮游藻类调查结果表明,该段藻类的数量不同,随月份与水温变化差异明显,丰水期是藻类的爆发期,藻类数量最多达到63 700个/L;枯水期藻类数量最少10 800个/L.硅藻在藻类群落中占有优势地位,与黄河水体富含泥沙的特性息息相关,而绿藻类和蓝藻类在各断面的优势种属中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兰州段各采样点氮磷比介于56~282之间,磷成为藻类生长的主要营养制约因子.藻类数量与水温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级型指数法对鲍邱河在三河市区域内上游断面和下游断面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月份上游断面的水质为劣Ⅴ类,下游断面和五月份的水质受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汞和石油类的影响均为劣Ⅴ类,两断面的水质下游好于上游,五月好于三月.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羊草草原内亚气生藻类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草原生态系统内,亚气生藻类是常见且重要的组分之一.亚气生藻类在羊草草原内的分布规律与羊草草原的植物群落类型、自然地理状况,尤其是草原受到的干扰强度有直接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护状态下的割草草场分布有较多的亚气生藻类(28种),其次是火烧草场,而重牧状态下的草场亚气生藻类的种类最少,只有10种.亚气生藻类在草原中生长时往往形成藻类结皮,藻类结皮的存在对土壤温度、土壤的含N量、土壤的保水性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金沙江典型河段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于2014年秋季(10 月)在石鼓至宜宾江段布设6 个断面进行浮游藻类群落监测。通过显微镜观察, 共鉴定出浮游藻类6门30属52种, 其中硅藻的物种数、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占65.38%, 74.07%和80.65%, 是优势门类。浮游藻类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都呈现坝上逐渐降低、坝下逐渐升高的规律, 石鼓最高, 向家坝最低。多样性分析表明, 攀枝花的浮游藻类群落多样性最高, 溪洛渡和向家坝均较低。浮游藻类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表明, 总氮是影响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优势属现存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包括尖针杆藻Synedra acus 和曲壳藻Achnanthes sp.在内的6种硅藻与水位正相关, 与水温负相关, 是适合在低温下生活的藻类, 小环藻Cyclotella sp.则适合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网状空星藻 Coelastrum reticulatum、栅藻Scenedesmussp.、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 和小环藻Cyclotella sp.的现存量与总氮显著正相关, 能够指示水体中的氮浓度; 近缘桥弯藻Cymbella affinis 和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的现存量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 能够指示水体中的磷浓度。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泗河水体中TN和TP的空间变化规律,利用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对其水体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泗河水体中TN的平均质量浓度为6.22mg·L-1(NO-3-N占34.20%),TP为0.33mg·L-1.泗河水体中氮、磷空间分布特征明显,TN和NO-3-N的空间分布比较一致,均由上游开始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NH+4-N稍有不同,无明显的变化趋势;TP和SRP含量由上游开始先降低后升高,分别至泗河大桥断面(1-8#)和金口坝断面(1-9#)达到最高值,然后又逐渐降低.总体来看,泗河处于"富"营养状态(EI=48.757).其中,3个断面(15.80%)处于"中"营养状态,13个断面(68.42%)处于"富"营养状态,3个断面(15.80%)处于"重富"营养状态.综合分析表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是泗河污染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6-2015年黑河干流(张掖段)4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黑河干流(张掖段)水质状况,并对该段水体的水质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干流(张掖段)各断面水质均符合目标水质类别,总体状况为优,水质呈明显好转趋势.黑河干流(张掖段)空间差异性较大,区域分布特征明显,沿程水质平均污染指数呈抛物线型变化,莺落峡断面水质较好,高崖水文站断面水质较差,蓼泉桥、六坝桥断面水质有所好转.影响黑河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有机污染因子和营养盐类因子.  相似文献   

13.
赤水河上游水质时空特征分析及其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赤水河上游流域5个监测断面开展2010—2012年丰水期(7月份)、平水期(10月份)、枯水期(1月份)的水质时空分析,并借助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识别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污染源解析,为赤水河上游流域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赤水河上游流域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水质结果差异并不明显.2)茅台站污染最严重,其NH_4~+-N和粪大肠菌群水质指标均超出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其余各监测断面水质指标均达标.3)选取丰水期进行污染源解析,其主要污染源为农田径流面源污染,其次是煤矿源和白酒工业源污染,主要污染物有高锰酸盐指数、粪大肠菌群、BOD_5和COD_(Cr).研究可为赤水河上游水环境治理制定针对性措施并提供决策依据.建议流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高污水处理率,并重视白酒生产厂排出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自然状态下沙漠土壤作为对照,对五年生芨芨草地不同土层土壤藻类进行培养和鉴定,分析沙漠人工种植芨芨草后土壤藻类的变化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沙漠人工种植笈芨草以后,土壤藻类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分布范围明显加深。土壤中藻类以蓝藻最多,绿藻次之,也有少量硅藻和裸藻分布。从垂直分布来看,土壤藻类集中分行在结皮层,随着土层的加深,藻类逐渐减少,10cm以下无藻类分布。沙漠人工种植芨芨草对于促进土壤藻类生长,改善土壤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辽阳市两大水库的水资源保护及管理现状,采集分析了辽阳汤河水库、参窝水库的共计12个监测点位枯水期(2009年4月)、丰水期(2009年7月)、平水期(2009年10月)的浮游植物、叶绿素a、底栖动物和粪大肠菌群等生物指标,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汤河水库所有监测断面的粪大肠菌群检测值均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其中枯水期和平水期底栖动物和着生藻类均为清洁水,丰水期底栖动物和着生藻类为轻污染。参窝水库所有监测断面的粪大肠菌群检测值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均为轻污染。  相似文献   

16.
常州市运河水和饮用水的致突变研究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84年1月、3月和9月,取京抗大运河常州-武进段四个断面的水样,作Ames试验.结果是:上游的河水厂断面为阴性,其余三个断面都是阳性,其中石化厂断面尤为严重;检测丁堰断面运河水不同组分的致突变性,表明致突变物主要在碱性组分.结果还表明,所检水样的致突变作用一般不受S9活化系统存在与否的影响,致突变物主要是移码型的.另外,常州市第二水厂源水和出厂自来水的Ames试验结果表明,在源水加氯处理过程中会产生致突变物,从而增加饮用水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7.
疏浚对苏州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在1999年10月~2001年7月,对苏州河上游黄渡和华漕两个断面底泥疏浚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黄渡和华漕两个断面的大型底栖动物均以软体动物和寡毛类为主,疏浚前黄渡软体动物为6种,寡毛类为3种.水蛭1种,华漕软体动物为1种,寡毛类为4种,疏浚以后两个断面的种类数增加,黄渡增加1种,华漕增加了4种,华漕恢复的迹象叫明显;疏浚后两个断面的生物量和密度均低于疏浚前,但在疏浚后,的一年内,密度呈持续上升趋势.疏浚后华漕的多样性指数一直高于疏浚前同期,黄渡在疏浚半年后逐渐恢复并且超过疏浚前水平.说明苏州河上游底泥疏浚有利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以塔里木河流域上中下游典型河流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典型湿地土壤种子库的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等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各湿地类型的植被群落物种匮乏,伴生种较少,各典型湿地萌发的物种数为10-13种,土壤种子库密度为240-933粒/m2,属于较低水平;2)不同河流湿地断面土壤种子库密度为上游湿地最高,中上游其次,下游最低;3)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为:上游各土层间无差异,中游和下游0-5 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土层;水平分布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9.
群落监测是生物监测的方法之一 .由于群落监测是利用直接取自环境中的生物信息 ,反映长期污染对生态系统的伤害情况以及变化状况 .近年来 ,利用水生生物对水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的研究工作进展较快[1— 7] ,但有关着生生物群落与水质监测的相互联系的研究报道不太多 .本研究主要对上海市苏州河的着生生物群落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状况进行连续观察、分析 ,拟找出群落变化与水质监测的相互联系 .1 方法及材料1 .1 采样点布设及研究方法在苏州河选取三个断面 ,即上游的黄渡 ,中下游的长寿路桥 ,下游的浙江路桥 ,每个断面设两个点 ,以载玻片作人工…  相似文献   

20.
黑河上游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位观测及大范围多尺度采集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地黑河上游土壤含水量数据,得到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并运用旋转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黑河上游土壤含水量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在黑河上游,影响土壤含水量的主要因子是地形因子,土壤物理属性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地形因子中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含水量在坡向作用下呈现北坡高于南坡的趋势,海拔与土壤含水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