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无碱脱臭Ⅱ型工艺 ,在较低的操作空速下对安庆催化裂解 (DCC)汽油进行了脱臭试验。对安庆预碱洗DCC汽油的分析表明 ,其硫醇以C4 及C5硫醇为主 ,另外还有C6~C8硫醇及大于C8的大分子硫醇。对脱臭汽油先进行萃取浓缩 ,再用气相色谱对其进行检测 ,无硫醇硫存在。由此可知 ,安庆DCC汽油中存在干扰硫醇硫测定的物质 ,使分析值偏大 ,这是安庆DCC汽油硫醇硫含量不合格及硫醇硫看似难以脱除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催化裂化汽油中硫醇性硫和碱性氮化物分布规律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剂抽提及色谱-质谱法,对催化裂化汽油及脱臭后FCC汽油中硫醇性硫及碱性氮化物的分布与含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不同催化裂化原料的FCC汽油中硫的种类和分布大致相同,都存在大量丁硫醇。脱臭后FCC汽油中异构的小分子硫醇和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硫醇含量较多。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剂抽提及色谱质谱法,对催化裂化(FCC)汽油及脱臭后FCC汽油中硫醇性硫及碱性氮化物的分布与含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不同催化裂化原料的FCC汽油中硫醇的种类和分布大致相同,都存在大量丁硫醇。脱臭后FCC汽油中异构的小分子硫醇和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硫醇含量较多。苯硫酚的存在对硫醇的脱除和汽油的腐蚀都不利。不同催化原料的FCC汽油中碱性氮化物种类和分布也大致相同,主要由苯胺、吡啶两种物质组成,其中苯胺占90%以上。脱臭前后FCC汽油中碱性氮化物种类和分布基本没有变化。在现有脱臭条件下,碱性氮化物对脱臭催化剂活性和寿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无碱液活化剂脱臭(ASFA)的精制过程完全克服了Mcrox过程的缺陷。AFSA)过程能有效地应用于硫醇含量大、分子量高的直馏馏分(汽油、煤油、柴油)和二次加工汽油的精制。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过程无废液排放,与应用最广的Merox过程相比,脱臭效率高,催化剂寿命长、活性高。  相似文献   

5.
轻质油品脱臭工艺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论述了轻质油品脱臭方法的发展。介绍了石油大学炼制系在轻质油品脱臭研究中,在硫醇的氧化机理和新工艺-无碱液脱臭,液-固-活化剂脱臭和微碱脱臭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活性剂在无碱脱臭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实验表明,无碱脱臭工艺中活化剂有两种作用:(1)碱催化的作用,即活化剂的存在加速硫醇的氧化。在硫醇氧化的过程中,活化剂本身不断消耗和再生。(2)表面活性剂作用,在反应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增加硫醇在活化剂相中的溶解度,又可以作为清洁剂,洗涤活性炭表面上吸附的毒性,使催化剂床层维持高活性、长寿命。  相似文献   

7.
大蒜脱臭方法及其系列保健产品开发和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蒜(Allium Sativum L.)采用加热、添加剂处理及加入矮味剂等方法进行了脱臭实验,利用定硫法测定了大蒜脱臭前后的蒜素含量,比较了不同脱臭方法的效果,并对大蒜脱臭系列保健产品的开发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汽油脱臭过程中,油品中的过氧化物能导致催化剂磺化酞菁钴的活性逐渐降低,其作用机制是过氧化物氧化催化剂中的二价钴生成了催化活性较小的三价钴,使催化活性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
双核酞菁钴磺酸铵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的脱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尿素法合成了双核酞菁钴磺酸铵;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双核酞菁钴磺酸铵在液-液催化氧化法中对催化裂化汽油脱臭的最佳工艺条件碱液质量分数为10%,催化剂加入量为1.0 g·L-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min;与磺化酞菁钴和美国进口脱臭催化剂ARI 100-EXL的脱硫醇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核酞菁钴磺酸铵对汽油的脱臭效果明显优越于磺化酞菁钴催化剂,与进口催化剂的脱臭效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0.
处理含硫氮恶臭气体的工程菌的获取与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离、纯化得到12株去除硫化氢和氨气的菌株.对其脱臭效能的试验可知,异养硫氧化菌的脱硫效率优于自养硫氧化菌,自养、异养硫氧化菌和亚硝化混合菌的脱臭效果要优于单一的硫氧化混合菌或单一的亚硝化混合菌.确定所有的分离出的自养、异养硫氧化菌和亚硝化混合菌作为脱臭工程菌.分析其高效的原因是专性自养亚硝化菌在特定的基质上与异养硫氧化菌混合培养,有助于自养的亚硝化菌对氨的作用,另外,多种菌之间的协同作用,减轻了中间产物的负反馈抑制,使底物的利用更彻底,系统运行更稳定.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基于我国国情和现有的使用情况,选用摩托丰汽油机和电喷机,测试乙醇汽油对这两种汽油机的排放、动力性和油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无铅汽油相比,能明显降低发动机CO和HC的排放,对NO_x排放影响变化趋势并不单一,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NO_x排放又有所降低;电喷机燃用乙醇汽油随乙醇量增大,尾气排放的三种主要污染物有明显下降;摩托车汽油机燃用乙醇汽油总油耗率高于普通无铅汽油3%~5%左右。  相似文献   

12.
乙醇-汽油燃料汽油机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0#无铅汽油为基础油,按照体积分数5%、10%、15%和20%的甲基叔丁基醚-汽油混合燃料中的氧含量,配制出相应氧含量的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研究了电喷汽油机燃用不同掺混比乙醇-汽油混合燃料时的非常规排放特性,以及三效催化器对其的净化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汽油机任何参数的情况下,随着乙醇掺混比的增大,苯的排放量明显降低,尤其当乙醇体积分数为9.826%时,最大降幅接近50%;同时对甲醛排放也有改善作用,但排气中的乙醛和未燃乙醇浓度却相应增加.三效催化器对苯和甲醛的净化效率较高,其中苯的平均净化效率为87%,催化后排气中未检测出甲醛,而对乙醛和乙醇的净化效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汽油机燃用甲醇及甲醇汽油的性能,在一台4G15S汽油机上对甲醇及不同体积比例甲醇汽油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燃用93#汽油相比,M15、M85及M100功率增加;M15有效燃料消耗率平均上升4.43%、M85平均上升46.53%、M100平均上升57.26%;M15、M85及M100的HC与CO排放随甲醇体积比例增加而降低;而甲醛排放随甲醇体积比例增加而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高原地区在汽油机上进行了纯汽油与E10乙醇汽油的动力性、经济性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E10燃料的稳定性良好;燃用E10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后,能保持发动机的原机动力性;在海拔2000米左右动力性有微量下降,燃料消耗率有微量上升,但随着海拔的进一步升高,动力性反而有所上升,燃料消耗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汽油中杂质的慢介电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油产物中含有微量杂质时频域介电谱无法觉察,但会引起显著的慢介电谱.时域方法可检测出汽油中10mg/kg的杂质硫和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直馏汽油加氢裂化的一般规律和机理,同时介绍了经济发达国家对生产液化石油气的研究进展,诸如:催化剂的开发、工艺过程的改进、反应条件的确定以及不同原料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7.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研制的世界首架酒精燃料飞机,2004年10月10日在巴西圣保罗试飞成功,这是巴西飞机在世界上首次采用酒精燃料发动机,业界认为这表明巴西将推动酒精燃料用于航空领域。  相似文献   

18.
利用现有消声器设计理论,针对某款小型汽油发动机的消声器进行结构设计,应用仿真软件Fluent对该消声器的速度流场、压力场和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同时将该消声器结构中隔板穿孔孔径大小对消声器空气动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多组数据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消声器隔板穿孔孔径大小对压力损失影响较大,孔径过小,会引起较大的压力损失;而且孔径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压力损失的变化较小,此时,改变孔径大小来改变压力损失将没有多大的意义.通过优化设计,隔板穿孔孔径为6mm时压力损失最小,并对优化后的消声器进行实际噪声测试,结果表明,该消声器降噪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以膨胀石墨和活性炭为吸附剂,汽油为吸附质,设计吸油实验,让吸附质通过装有吸附剂的吸附管柱,测定膨胀石墨的吸附性能及其再生处理方法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附重量比与石墨目数的关系是膨胀石墨的石墨目数越大,对油的吸附性能越强;吸附量与汽油辛烷值之间的关系是辛烷值越小,其吸油量越大;膨胀石墨再生处理方法中,真空抽滤法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再生方法,可以用于油的回收及膨胀石墨的再生利用;膨胀石墨的吸油量比活性炭的吸附量高13倍左右.  相似文献   

20.
应用配气机构模拟计算软件AVL-TYCON对国内某四缸汽油机配气机构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原机配气机构存在的进、排气门升程丰满系数较低,进排气凸轮与挺柱间的最大接触应力大等不足.本文根据其不足之处,通过重新设计进、排气凸轮型线,解决了原机配气机构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配气机构的可靠性和寿命,而且提高了充气效率和发动机整机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