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潮流影响系数的输电阻塞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机组调度的方法,基于影响支路潮流最大的机组对消除阻塞最有利的思想,以机组调整量最小为目标进行阻塞管理.由于电力系统的非线性,机组出力在输电元件上的分配量与机组出力间存在特殊的非线性关系,通过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来分析发电机组出力或负荷变化时系统潮流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求解;根据提出的潮流影响系数的概念,描述机组出力变化对支路功率变化的影响程度.基于潮流影响系数以及支路潮流越限量,有效确定参与调整的机组及其出力调整量以消除阻塞.通过IEEE-RTS24节点及其他实际系统的分析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能源并网容量的增加,电网的调频波动现象加剧,为加快消除电网频率偏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机组出力变化量与最大调节速率关系的AGC指令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基于机组的实发功率历史数据,采用分段线性表示方法自动查找具有连续增、减变化趋势的数据段,计算每个数据段的出力变化量和对应的调节速率形成数据样本集合,从集合中筛选出可以描绘机组出力变化量与调节速率关系的样本点,由多项式拟合得到机组出力变化量与最大调节速率之间的关系式;然后,以负荷调节时间最小化为目标,考虑机组出力变化范围及机组不同出力变化量下对应调节速率的约束条件,得到电网AGC指令的优化分配结果;最后,通过仿真和工业案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也验证了机组在频率波动时能够快速响应,有效降低频率偏差。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变速风电机组旋转备用概念和实现算法,设置风电场出力上限,利用风电机组出力可控性,实现风电场间互补备用,减少常规机组提供的备用容量。采用 K-均值聚类算法对风电场历史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分析风电场功率预测偏差引起的风电系统备用需求的概率分布。设定电网安全运行置信度,计算常规机组所需提供的备用容量值。结果证明,风电机组旋转备用和良好的风场风资源互补性可以减少常规机组所需提供的旋转备用容量,多风场聚合为一个等值风场,可以减少调度出力给定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了一种阻塞费用计算规则.并根据当前机组出力方案,在市场交易原则和输电阻塞管理原则的基础上,给出下一时刻各机组出力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5.
径流式水电厂由于缺乏调节库容,其上游水位受短期天气变化影响很大,难于形成稳定的机组出力,无法发挥峰谷调节功能,这给电网调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在根据径流式水电机组出力受其上游水位直接影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实验获取参数,应用于数学模型并求解未知量,从而计算出在已知实时水位的情况下水电机组的实时储备出力的方法,为电网调度决策提供了一个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论述风电机组出力的准确预测对含大规模风电场电力系统的经济、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基于模糊信息粒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混沌时间序列的出力组合区间预测方法.首先用最大-最小贴进度的方法建立风速组合区间预测模型,然后在风速区间预测的基础上,通过风速与出力之间的关系-功率曲线,得到风电机组出力在未来时刻的变化区间.对提出的预测模型,使用甘肃酒泉某风电场和美国Wisconsin州Butler ridge风电场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该预测模型得到的风电机组出力变化区间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置信水平.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北方电网中大量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的风电,以及高比例的热电联产机组并存而带来的风电并网难题,提出一种综合热电负荷控制的方法,通过引入城市中广泛使用的空调热泵和集中供暖管道距离这两个因素来实现。根据上述提出的方法,综合热电负荷控制可按照以下方法实现:首先,在系统风电出力不足时,减少热电联产机组热水出力,增加热电联产机组的发电出力,等效补偿风电出力不足;其次,考虑到供暖距离导致的热水传输延迟,在风电出力过剩时,通过使用空调热泵消耗电能提供采暖供热,弥补热电机组采暖热水输出减少带来的终端用户采暖热水供给不足,同时可以消耗多余的风电出力。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系统增加风电并网容量,新增并网风电可达风电总发电量的13%,而且这种新的综合热电负荷的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节能潜力,在现有条件下,对所仿真的系统每日可减少标准煤耗917.28t。  相似文献   

8.
对计及风险的发电厂机组出力分配进行研究。在假设发电厂已经提出自身报价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使风险最小化而利益最大化的机组出力分配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参数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求得。通过一两机组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威布尔风速分布模型,给出风电出力偏差期望值,并分析风电出力偏差给常规机组和风电并网运行的经济性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考虑常规机组发电成本与风电场运行经济性的多目标经济调度模型,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以风电出力预测值作为基准来定量优化与评估风电接纳水平.算例表明,该模型能够平衡常规机组与风电场运行的经济性,从经济性角度评估系统接纳风电的能力并为电网调度和风电场运行与规划提供一种依据.  相似文献   

10.
提高机组总体效率达到增加机组出力的目的是水电站增容改造的主要课题。机组总体效率应当从水力、机械及电磁三方面综合考虑。转轮改造是增容改造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根据山西万家寨水电站水轮机运行实例资料,绘制5#水轮机工作特性曲线,并根据5#水轮机工作特性曲线和机组相关振动摆度分析了机组的最优出力范围.  相似文献   

12.
机组优化组合问题是一个典型的混合组合优化问题,机组组合的可行性判据对于该问题的求解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分析机组组合问题的各种约束,对机组出力上下限进行了调整,提出并证明了机组功率平衡、备用可行的判据,进而推出了机组组合的可行性判据.仿真结果表明该判据是判定机组组合是否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太平哨电厂原设计全厂发电4 × 40.25MW,欲提高出力至 4 × 43.00MW.在对该厂机组增容可行性进行论证的基础上,对原设计进行了校核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平哨电厂机组提高出力至 4×43.00 MW条件具备,全厂调峰容量可增加11MW.  相似文献   

14.
根据凝汽器运行特性确定其在满负荷下各温度平台、不同传热管清洁度下,循环水流量对凝汽器运行背压的影响,进而确定循环水流量与机组出力在各平台下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提高循环水流量能提升机组出力。在核电厂中,影响循环水流量主要因素为CRF泵的运行特性、凝汽器及附属设备阻力、海水潮位,其中钛管阻力特性和海水潮位为非控制因素,提高CRF泵转速可以提高CRF泵的扬程,从而提高循环水流量,根据CRF泵特性曲线,并利用泵特性的一般能耗规律,确定CRF泵转速与泵能耗、流量之间关系。绘制各边界条件下流量与机组出力曲线、流量与CRF能耗曲线最终分析从技术上是否存在优化循环水流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MPs型中速磨煤机在火电厂广泛使用,针对MPS型中速磨煤机出力不足的问题,结合MPs-255磨煤机实际运行过程中影响磨煤机出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对提高锅炉机组整体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50MW汽轮发电机组的增容改造的实施方案及运行情况。通过改造,机组的发电出力增加了10MW,同时降低了汽耗、减少煤耗,大大提高机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大型发电机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机组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降出力事件,提出了用三状态模型来评价发电机组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增大,并网风电场的机端电压稳定面临巨大挑战。研究了风电场内部各节点的无功电压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机组有功出力聚类分区的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策略:通过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获取风电场当前的电压指标与实际运行数据,计算出风电场的无功需求;以历史有功出力数据对场内机组进行模糊C聚类分区;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寻找最优无功分配方案,对每一区域进行无功电压控制。在MATLAB上进行仿真,与传统根据各机组无功容量进行分配的方案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改善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控制性能,减小风电场内机组机端电压的波动。  相似文献   

19.
李响 《科技资讯》2012,(28):50-51
由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主要设备故障造成机组实发功率受到限制时(协调控制系统在自动状态),为适应设备出力,协调控制系统强制将机组负荷减到尚在运行的设备所能承受的负荷目标值。协调控制系统的该功能称为燃机快速降负荷(RUN BACK),简称RB。故障严重时,燃机快速降负荷仍不能维持机组运行,则机组发自动停机指令自动停机。  相似文献   

20.
水轮机振动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是水电站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有设计、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等方面的原因。剧烈的振动可能导致水力机组结构破坏,降低运行效率和机组出力。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将严重威胁机组的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高转速和大容量机组来说,过大的振动和不稳定对机组的危害更加直接和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