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分析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指出多义化过程是借助隐喻和转喻两个认知手段来实现的,并通过Anderson的语义网络理论和Stein等的准确添加理论探讨多义词习得的有效途径,进而得出对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并指出运用隐喻思维是多义词习得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范畴理论之一,它兼容了经典范畴和家族相似范畴观的优点,它所体现的原型效应为基本层次范畴和多义范畴研究提供了理据。文章以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为切入点,意在通过原型理论对我们研究多义词的形成和教学方法所给予的启示来揭示原型理论在人类认知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原型理论与英语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实验,探讨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多义词习得影响的研究发现:通过原型意义比衍射意义更有利于准确快捷地猜测多义词的其他语境意义,而且更有助于长时记忆.因此基于原型范畴理论上的多义词习得是成功的.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充分关注多义词的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4.
辐射性和链性多义都是基于家族相似性和原型范畴理论,但是它们的语义变化方式不同,辐射性多义有共时也有历时变化,而链性多义多经历了历时变化,词的原始义与在尾的引申义发生了“连锁联结”现象,词的非认知理据丧失或变得模糊。语义和句法是不同的范畴,它们的范畴化和非范畴化也应区别研究,保留结构的辐射性多义发生语义范畴化,改变结构的辐射性多义发生语义范畴化和句法范畴上的非范畴化,但是它们都没有发生语义非范畴化。链性多义的首尾意义发生语义非范畴化,但在句法范畴上没有发生非范畴化。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多义词,而且有助于理解多义词的范畴化和非范畴化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空间介词多义网络形成的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词多义性不仅是一个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下对空间介词多义网络形成的认知机制进行分析,论证意象图式、隐喻、家族相似性以及原型在空间介词语义生成过程中的认知作用,以揭示人类认知过程的规律性,同时也为多义词范畴的扩展延伸提供一个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胡桂玲 《科技信息》2012,(30):201-201
一词多义现象在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中都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现象之一,但多义词的词义并非是任意的,毫无规律可循的,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理据的。文章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运用原型理论,以动词"过"为例来分析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的关联模式和内在联系,探索其词义扩展的理据及其内在规律,从而有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的理解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语义理论认为多义结构中的各种意义是不符合客观真值条件的,索绪尔的符号理论认为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是任意的,没有必然、本质的联系.因此,用传统的语义理论无法完整地解释语言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从独特的人类认知视角,发现了词义扩展中多义词的各种意义之间存在着理据性,认为一词多义现象主要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多义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体现出人类的认知规律,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多义词产生的原因,揭示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的认知手段--隐喻和转喻,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语境对言语接收的语义制约①潘世松语义具有多义特征。词有其多义性,称为多义词;句子也有多义性,称为多义句。具体言语环境里,言语接收者对一个多义词或多义句意义的获取是单义的。因为语境对语义的言语接收具有制约作用。也就是说,特定语境框定言语接收者对多义的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支点,探讨了如何将其运用于英语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原型范畴和基本词义的讲授,才能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词汇意义的讲解应以原型意义为中心,再向边缘意义扩展。重视多义词的讲解,可以使学生认识词的不同意义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了解词的扩展的依据和规律性以及创建语境学习单词。词汇教学本身是一个范畴体系,应以原型范畴理论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