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美好的思想情感需要通过精妙的语言表现。而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的职业语言。高水平的教学语言,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语文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要深入挖掘文章中美的东西,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写作本质上就是学习用书面语言表情达意,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俗话说,言为心声。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的积累、情感的酝酿、知识的储备、思想的砥砺,是语言的内核,是语言的根底,是言语活动的原动力。如果一味地以语言加工语言,其结果必然形成学生作文语言的“软骨症”。因此,记叙文写作中的语言描写必须根植于生活、融合于情感、繁衍于知识、锤炼于思想。  相似文献   

3.
教学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形象的语言,能将死知识变为活知识;具有情感的语言,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生动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振奋学生的精神,使教材化难为易,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张新春 《海峡科学》2004,(11):69-71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因此本课教学以英语课教学原则为依据,以“动态真实原则”为指导,采用现代信息技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陶冶学生的性情,就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文学美、情感美、音韵美和童趣美,用美的语言来塑造美的课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要通过多种形式同时进行。教师在授课中伴随有声语言,眼神表情,音容笑貌等,这就是体态语言的具体体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是交流师生感情,沟通知识信息的另一种重要语言。教师的体态语言伴随着教学全过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从知识、情感、意念等方面塑造着学生。  相似文献   

8.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沟通情感、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语言教学的实效性体现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上。语言能力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和提高的。高师现代汉语教学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学生语言素养不尽如人意。就是因为传统语言教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语言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缺乏实践操作和情感体验。对此现状。高师现代汉语教学应加强师生的语言实践环节。将语言知识生活化、教学手段趣味化,评估标准素质化,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语言应该有自己美不胜收的方面.抑扬顿挫应是教师语言的节奏美,诙谐、幽默应是教师语言的机智美,声情并茂应是教师语言的情感美,逻辑严密应是教师语言的理性美,启迪心灵应是教师语言的道德美.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而文化又影响制约着语言交际。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应用。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掌握并应用语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加强英语国家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是非常必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徐桂玲 《科技信息》2012,(34):22-22
语言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运用情感语言,去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健康的、昂奋的情绪体验,情感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是师生交流的桥梁,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重构权力关系的工具,直接决定着当事人对纠纷解决机制的选择。调解语言依托于具体生活情境,传递着地方性知识,追求当事人的平等性;法庭对抗语言依托于法律规则,彰显着普适性知识,追求正义的实现。调解语言与法庭对抗语言的比较实质上是两种话语空间的比较。认真审视调解语言对于探求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价值取向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传授人类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培养技能,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接受知识形成技能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但其中教师的语言修养,运用语方的艺术往往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而且能给学生以情感的陶冶。  相似文献   

15.
影响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有诸多因素。大致可分为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类。语言因素指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非语言因素有:(1)文化背景知识、(2)一般常识和各类学科技术的基本知识、(3)心理情感因素等。本文主要论述非语言因素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和外语教师应怎样处理非语言因素才能使学生的听力得到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教学的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接受能力,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养时所指出的:“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课堂的语言艺术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好的课堂语言都是富有特色的。在这里我只就启发性、趣味性语言谈一下我的看法及在教学实际中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陈冰 《科技咨询导报》2012,(22):193-193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互相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课堂教学的成功,靠的是语言的魅力,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其实,语言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情感投入、尝试错误、探索纠正、总结经验、反复实践的过程。教师要大胆放飞学生,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中学习。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地学习与探索,不断地运用与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直觉,有良好的语感的人,能快速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语感是当今语文教学的关键。可以从丰富生活体验,扩大语言实践;强化语境概念,联系语境培养语感;加强诵读训练,增加词语积累;学习语言知识,增加文化修养,提高语感层次;联系思维训练,提高语感水平等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