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在满足带宽需求的前提下找到时延最短的任播路径集合,研究基于带宽和时延两个约束度量的服务质量任播路由算法.为解决带宽和时延约束问题,提出一个适用于该非确定性多项式问题的多项式时间近似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当网络规模增加或客户带宽需求较大时,该文算法时延增加相对较小,因此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健壮性.与包括最短路径优先任播路由算法和最大带宽优先任播路由算法的启发式算法相比,在带宽受限大型网络中该文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认知异构蜂窝网络的上行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基于带宽和功率约束的资源分配算法,并使用改进的群智能算法求解.根据认知无线电技术特性推导出认知家庭用户的带宽和功率分配取值范围,在满足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s,QoS)的前提下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其他用户,以提升网络中用户的传输需求和缓解网络上行接入负载的压力.针对樽海鞘群算法存在收敛精度低、收敛慢等缺陷,将疯狂算子和动态精英学习因子分别引入领导者和跟随者中,以提升算法寻优效率和寻优精度.将改进的樽海鞘群算法求解基于带宽和功率约束的资源分配算法.仿真实验表明,引入带宽和功率约束的资源分配算法能有效提升网络性能,且在保证用户QoS条件下,能有效提升系统效益和用户接入公平性.  相似文献   

3.
SCTP协议是新兴的传输层协议,在当今负载日益增加的网络环境下,它具有的多宿主和多流机制对如何充分利用带宽资源实现多路径传输和负载均衡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比较了OSI传输层中常用负载均衡算法,并基于ARD算法,通过修改算法权重的方式提出新的IARD算法.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当使用I-ARD算法能更有效地改善负载均衡的传输性能,降低接收数据包乱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各种典型复杂网络的同步能力进行研究,发现一般用来表征网络同步能力的结构参数只适用于部分网络,而边介数标准偏差能够很好地表征网络同步能力,即负载分布均匀性才是影响网络同步能力的主要因素.并指出文献中报道的复杂团簇网中的反常同步现象其实是由于网络负载分布均匀性的破坏而引起的.这项研究将有利于对复杂网络上同步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韩晓冬  高飞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8,38(11):1182-1187,1204
传统的网络路由并不能达到多播网络中"最大流-最小割"定义的Shannon容量限,而网络编码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在增大吞吐量的同时还可以均衡网络负载,提高带宽利用率.但是当网络中存在恶意攻击时会引入错误数据包,在线性网络编码操作下会带来数据包的"错误扩散",不仅影响网络性能,还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如何在优化网络传输性能的同时提高通信网络的安全性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基于同态校验的线性网络纠错编码机制进行差错控制,拟解决多播网络中的污染攻击问题,对安全性能以及传输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同态校验的网络纠错编码能够在不破坏数据包编码规则的前提下及时地进行错误的检测和纠正,得到较好的差错控制性能,能够对抗网络中恶意节点引起的污染攻击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IP网络中带宽约束和时延约束条件下的路径选择问题,提出基于业务量工程的带宽约束和时延约束的服务质量路由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比较SPF,SDPF和SEDPF三种算法在相同的物理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的链路带宽资源下的性能.结果表明,在链路带宽不均衡情况下SEDPF算法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给出约束最优化问题的一个强适定性定义.并给出了最优化问题是强适定性的一个充分性条件是适定性的最优化问题的约束更具有局部误差界.讨论了它与一类罚函数方法的收敛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由于对等网络(P2P)业务占用了大量的带宽资源,一些网络出口对P2P流量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然而,因为负载均衡的广泛存在,网络出口链路不止一个.通过分析BitTorrent这种大量使用的P2P业务的流量特征,证明在网络出口采用CISCO CEF的基于目的地配置的负载均衡方式时,只对负载均衡的2条链路之一控制BT带宽,将导致另一条链路的BT带宽增加.因此,如果希望网络出口BT带宽下降,应该在负载均衡的每条链路上都限制BT带宽.  相似文献   

9.
针对QoS组播路由问题,建立链路负载不对称网络模型,以平衡网络负载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带宽和延时约束的QoS组播路由遗传算法(BDMGA)。 通过对该算法的收敛性分析和与其他算法的性能比较研究表明,该算法构建的组播树费用较低,且算法具有很强的均衡负载能力,可有效避免链路拥塞,提高网络运行性能。此外,在小规模的网络上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收敛到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10.
黄孙琴 《科技信息》2012,(32):279-279
通常的代理服务器选址问题是在给定的网络上,如何合理地放置代理服务器,使得整个网络的最大时延最小或总花费最小,其实在实际中会很自然地碰到它的一类逆优化问题,就是当代理服务器已在给定的网络上放置好且不能移动时,如何改进网络(如增加网络带宽,提高服务器的负载能力、处理速度等),使得改进后的网络运行更有效。本文研究在一个已放置了P个代理服务器的树状网络上,如何在不超过预算的情况下,使用户到代理服务器的最大时延最小的逆优化问题,给出了一个多项式时阎算法,并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对等网络(P2P)业务占用了大量的带宽资源,一些网络出口对P2P流量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然而,因为负载均衡的广泛存在,网络出口链路不止一个。通过分析BitTorrent这种大量使用的P2P业务的流量特征,证明在网络出口采用CISCO CEF的基于目的地配置的负载均衡方式时,只对负载均衡的2条链路之一控制BT带宽,将导致另一条链路的BT带宽增加。因此,如果希望网络出口BT带宽下降,应该在负载均衡的每条链路上都限制BT带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在有严格带宽要求和有弹性带宽要求两种业务共存的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网络中提供动态负载均衡,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平衡算法——TeXCP(traffic engineering with explicit congestion control protocol)的QoS路由算法.该算法利用TeXCP的自动调节和平衡负载的能力将best effort业务调整到适当的路径上以满足高优先级QoS业务请求的带宽,同时避免了传统的快速重路由方法可能导致的网络拥塞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集成两类业务需求,通过平衡瓶颈链路的利用率减小了网络的拥塞,在保证QoS业务带宽要求的同时,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13.
现代通信网正朝着支持多种类别的多媒体业务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网络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当前网络优化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网络的呼叫阻塞率(CBP)对大规模网络中的虚通路进行动态带宽分配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网络优化方法。但是,如何在指定CBP和业务流负荷下求得带宽值是目前虚通路带宽分配中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带宽查表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快速建立指定业务负荷下带宽和CBP之间的关系表格来精确地查找所需分配的带宽值。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带宽分配算法相比,本文的带宽查表分配算法精度高、计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数据中心因其部署便捷在应急数据处理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为满足集装箱数据中心对网络带宽和容错性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3级Clos结构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网络,记为DPClos.DPClos能够充分利用Clos结构和双端口服务器的特点,为集装箱数据中心提供2倍网络带宽容量.DPClos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小于4,且不同层次链路之间负载均衡.双层网络结构赋予DPClos良好的容错性能,当20%设备故障时数据流的成功到达率仍超过85%.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DPClos结构能够满足集装箱数据中心对网络性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在WDM网络中,业务带宽的需求远低于一个波长所提供的带宽,业务量疏导可以聚集低速业务到大容量的光路中从而有效地利用波长带宽资源.目前,大多数关于业务量疏导算法的研究没有考虑网络故障.本文综合考虑网状网生存性及业务量疏导,基于圈覆盖算法对网络进行分层,使网络结构产生分簇,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感知的业务量疏导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6.
MPLS网络流量工程中的动态在线路由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MPLS网络流量工程中的动态在线路由算法NORA.该算法在网络拓扑结构基础上定义了链路关键度,根据链路的带宽利用率定义了链路繁忙度,利用链路关键度、链路当前可用带宽及链路繁忙度确定链路权重,并依据该权重运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思想为到达的LSP建立请求选择权重优化路径.该算法在动态建立有带宽保证路径的同时可以均衡网络负载,并降低LSP建立请求服务拒绝率.仿真实验表明,与SPF及MIRA算法相比,该算法在降低LSP建立请求服务拒绝率以及均衡网络负载等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ATMVP/VC技术的动态带宽分配和网络自愈机制,该方案在确保网络业务的可恢复性前提下,将呼叫接纳控制、VP带宽分配、网络逻辑空闲容量分配集成一起,使网络吞吐量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在多粒度传送网中,可以通过业务量疏导将大量业务数据疏导进光层,从而有效提高带宽利用率和降低能耗。基于此,首先描述了一种能量感知的网络模型,并根据多粒度传送网的实际工作情况,引入网络行为的概念,分析了多粒度传送网的能耗情况。然后提出了能量感知自适应IP层优先疏导算法,引入了"旁观节点"的概念,旨在适当的时刻将网络中度数较低的节点调整为"旁观节点"状态,以使网络重载时新到来的业务能够不经过这样的节点。最后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仿真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基准算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网络路径的有效带宽是计算机网络性能评价与流量工程中QoS验证中重要的度量参数,可广泛应用于根据网络条件进行视频分层传输,区分服务中的带宽分配,服务器选址和拥塞控制中,但由于有效带宽不仅与路径的链路带宽有关,而且随背景流量改变而动态变化,这使得端到端有效带宽的测量相当困难,从Cruz流量模型出发,提出有效带宽的估计可以通过对流量进行延时分析实现,给出了有效带宽估计的边界,并分析了实际测量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 A T M 的无源光网络( A P O N) 上行信道的传输是采用时分多址接入( T D M A) 方式来共享光纤的,根据光线路终端( O L T) 的指示,各光网络单元( O N U) 发出的信号占据不同的时隙。为了有效利用带宽,给出了一种具有多优先级业务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最少业务量损失算法,它通过分级允许控制为各优先级业务分配相应的带宽。当有一新的连接要求时,它通过计算损失业务目标函数 Q 来调整带宽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