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歌剧中的咏叹调是歌剧音乐的主要部分,是塑造人物性格、抒发情感,推进剧情的主要手段。本文以《不幸的人生》为例,分析了子君的音乐形象及如何通过演唱把握人物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柳儿”是普契尼在其未竞的“天鹅之歌”——歌剧《图兰朵》中成功塑造的歌剧形象,也是闻名世界的经典歌剧形象之一。《图兰朵》采用多种艺术手段对歌剧形象的塑造,完成了柳儿歌剧人物从卑微的柔弱女子上升为生动、鲜明、感人的歌剧形象,赋予了歌剧作品长久的艺术价值和魅力,使该歌剧作品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歌剧咏叹调《姑娘的秋波》出自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多尼采蒂的歌剧作品《唐·帕斯夸莱》,是整部歌剧中最受欢迎且极为经典的一首作品。这首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深入人心,艺术价值也非常高。本文将从咏叹调《姑娘的秋波》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两方面探讨《姑娘的秋波》这一经典曲目。  相似文献   

4.
因歌剧《弄臣》中的歌剧主题“诅咒”的戏剧发展的内在要求,曼图阿公爵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的塑造和形成的过程其实就是歌剧在舞台空间不断展现和发展的过程之一,要突现歌剧主题,对曼图阿公爵音乐主题的情感要求、发展和形成的基础、主题的内涵以及在歌剧主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详细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它是研究这部歌剧的艺术特性不可或缺的步骤,也为揭示这部歌剧在意大利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出有力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歌剧是一种由戏剧、音乐、舞蹈、文学、舞台美术等多种独立艺术综合而成的舞台艺术样式。歌唱作为歌剧的表现手段,它既表达人物情感,说明人物心意,还串联了故事脉络,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歌剧作为舞台艺术的独特本性,决定了演员在音乐形象塑造中的独特地位。演员的演唱不仅直接体现角色形象,而且其演唱技巧的发挥和对角色的驾驭能力又赋予角色形象以新的内容。民族歌剧的演唱,长期以来,在继承民族声乐理论与表演手段的基础上,不断借鉴美声唱法的长处,并结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汉语语言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6.
对威尔第歌剧音乐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性进行分析,探究作为歌剧史上划时代的歌剧大师所展现的艺术特性。以歌剧《奥赛罗》中第二主人公雅戈这一反面人物作为研究对象,以雅戈在歌剧中的音乐作为载体,从音乐主体、曲式结构、和声色彩等方面的分析入手,从中找到歌剧艺术在其创作和舞台演绎过程中的艺术“经脉”,为今天的歌剧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风萧瑟》是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一首非常著名的咏叹调,这首咏叹调在推动整部歌剧情节的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笔者目前掌握的相关材料来看,无论是对本首作品在剧中故事情节发展形势,即剧中人物的演唱环境分析、角色性格分析、音乐的本体写作分析还是人物情感与音乐两者相结合的演唱分析尚需深层次的挖掘,作为女高音,笔者试图从歌剧演唱的案头工作入手,对该片段回归到整部歌剧中,从事件发展的脉络对主人公情感的心理历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从音乐分析的角度,把握该片段的音乐元素,以便更好的塑造歌剧形象。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塑造最多的典型形象。而鲁迅塑造的孔乙己,叶圣陶塑造的潘先生,巴金塑造的高觉新,和钱钟书塑造的方鸿渐,最突出地表现了中国旧时代知识分子的弱点,他们是从心理上深刻反映我国封建制度崩溃前后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形象,是中外文学史上独有的旧时代总结性的弱点型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形象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分子形象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体现,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现代作家心态的佐证。正因如此,这四个知识分子典型,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四座知识分子形象的高峰。当然,这四个知识分子典型的塑造与作家的写作身份,包括文化环境、生活体验、视角视点、心理诉求以及审察生活的立足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紫姬是《源氏物语》众多妇性中最为光彩照人的一位完美女性,作者紫式部通过紫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紫式部心目中理想女性构想,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同时,紫姬这一形象的塑造,也最为深刻地体现了紫式部对女性命运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
胡安·鲁尔福是墨西哥当代著名作家,享有世界声誉。本文通过对其代表作《佩得罗·巴拉莫》的分析,说明其创作的历史感和创作上的独树一帜。佩得罗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墨西哥“卡西克”,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墨西哥革命前后农村的历史现实。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探索歌剧表演的二度创作为目的,以《原野》歌剧第二幕金子的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为表演实例,以塑造歌剧角色为重点,借鉴戏剧表演理论、声乐艺术心理学,从把握剧情,走进角色做起,全面实施与体验歌剧表演创作的实践过程,来谈谈对歌剧角色的内心探索。以期为声乐表演者提供可以参考的创造性表演观念与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2.
渠县农民作家贺享雍的中篇小说《末等官》,真实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的现实生活,深刻地揭示出当前农村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九十年代巴渠农村基层干部的典型形象。本文着重对这篇小说在刻划人物形象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咏叹调是歌剧中一种结构完整的独唱曲体裁,它的演唱处理,取决于正确的声音形象,剧情的发展变化以及塑造的人物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4.
叶芝笔下的拜占庭形象既是非殖民化过程中爱尔兰社会的集体想象物,又包含着叶芝个人的感悟和体验.分析这一形象的塑造过程,可以揭示爱尔兰民族自我建构及其代言人叶芝走向成熟的艰难历程.叶芝创作中的拜占庭形象深刻反映了世纪之交爱尔兰的精神冲突和内在焦虑.  相似文献   

15.
于正松 《科技信息》2007,(24):159-160
21世纪是品牌的时代,形象的时代。旅游目的地之间争夺客源的大战更多的要靠形象取胜。本文在对安阳市的形象驱动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为其定位为"殷都"古都品牌,并提出了塑造传播这一形象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中国现代经典的一部民族歌剧。歌曲《永远的花样年华》是歌剧中女主角金环的一个主要唱段,它热情讴歌了主人公金环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坚强不屈、追求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歌曲旋律优美、情绪起伏跌宕、音域宽阔、气息深厚,具有很强的戏曲表现性。音乐紧扣歌剧的主题内容,文词含义深刻,从音乐与文词的角度诠释了剧中英雄人物金环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7.
刘耘 《海峡科学》2006,(8):45-47
托尔金(Tolkien)在<魔戒>中塑造了众多迥异的英雄人物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弗拉多(Frodo).托尔金塑造的英雄弗拉多和传统理念中的英雄有较大的差异,为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光彩.弗拉多这一形象是作家创作心理的投射,和作家的人生履历密切相关,这也表明作家独到深刻的人生体验是其艺术生命力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8.
关洁 《科技信息》2011,(16):279-280
对于钢琴演奏学习来说,演奏技巧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而如何更好的表达音乐情感,塑造音乐形象并深刻的表现音乐的深刻内涵,使内心情感与音乐形象得到完美结合,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和丰富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音乐表现力。那么我们在学习中就要注重培养发展自己的内心听觉能力。本文就钢琴演奏学习中内心听觉的培养训练以及如何建立更加立体清晰的音乐听觉形象进行简单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9.
温晶晶 《科技信息》2010,(24):I0029-I0030
本文试在探讨如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塑造大学生的青年形象以及塑造大学生青年形象与学校品牌构建的良性互动。对青年的形象塑造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动态的系统工程。本文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为例,浅析了大学生青年形象塑造工的长效机制和学院品牌的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20.
挪威女作家温赛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Kristin Lavransdatter》带有浓郁的中世纪风格,塑造了一个十分矛盾的女性形象。这一形象的形成与作家的信仰和自身经历、民族文化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的影响等有密切关系,在这一形象身上,可以看到作家对女性命运、人和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