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UML的信息融合系统自适应敏捷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敏捷建模是面向实践的建模过程。研究了基于UML的自适应敏捷建模方法。结合信息融合系统分析,敏捷建模使用UML的一个子集,从域模型出发,进行健壮性和自适应分析,将系统动态建模和静态建模结合起来,快速、有效地构建系统模型。通过关联算法模块的建模证明:该方法可以大大方便设计人员和使用人员的沟通,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对信息融合系统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软件开发过程中传统的开发模式,由于传统方式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敏捷开发的概念孕育而生,通过对比,具体分析了极限编程和Scrum两种敏捷开发方法,提出了组合应用两种方法的一些策略,描述了使用的方法和适用场景,尽可能地发挥两者的长处,通过科学的项目管理,使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取得更好地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目前国际上最流行、最有效的敏捷项目管理方法之一的Scrum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Scrum方法,然后对3种Scrum类型进行了阐述,结合Scrum的流程,对其类型、特点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将敏捷建模(agilemodelingAM)与UML两者结合起来,对开发中用UML进行敏捷建模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UML和敏捷建模的JEMM(justenoughmodelingmethod)方法,也就是恰好够用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5.
复杂齿轮自动化及参数化有限元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复杂齿轮现有有限元建模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和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先把单个带有轮毂的轮齿分解为六个六面体子模型,再根据空间啮合原理及各子模型相互间的几何关系求出所有曲面上的离散点,最后用分层建模策略生成最终的有限元模型,整个建模过程可自动实现.该方法大大缩短了复杂齿轮的优化设计过程,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在效率、精度及模型的单元类型适应性等方面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对Agile软件开发的价值观和原则进行了概述,接着详细介绍了Scrum的实施流程和Agile软件开发中的关键实践,以及实施Agile软件开发对软件组织的益处,最后说明了单独使用Agile软件开发并不足以解决软件开发面临的问题,要通过结合CMM/CMMI成熟度模型不断提升软件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敏捷方法和RUP的软件过程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对Rational统一过程以及敏捷方法中的Scrum和极限编程作了简要概述,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进行了评估和比较;对三者进行结合和进化,提出了敏捷统一过程ARUP,为中小型软件企业提高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等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面向自顶向下设计的三维特征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现有三维CAD工具在自底向上产品设计建模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自顶向下的特征建模方法,包括六个层次,即功能层、概念设计层、装配层、零件层、特征层和B-rep层.在概念层设计上,用三维约束系统建立了自顶向下的设计环境,提出了以特征为核心的信息模型解决方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特征造型系统.运用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初步实现了一套面向自顶向下设计过程的三维CAD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9.
WITNESS环境下基于改进型IDEF3方法的离散事件仿真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WITNESS仿真环境下,复杂离散事件仿真建模过程中出现的大量顺序、并行、同步、冲突及因果依赖等关系,提出采用改进型IDEF3方法进行仿真建模.采用仿真规则与交汇点集成、行为单元与仿真信息数据集成的原则进行建模;同时在IDEF3方法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行为单元,达到了仿真单元的可重用和可重构性,大大提高了仿真建模的速度,减少了建模难度.最后,给出了在改进型IDEF3方法下进行离散事件仿真的框架,并在仿真软件WITNESS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详细描述了建模过程.  相似文献   

10.
敏捷虚拟企业(即动态联盟)是21世纪组织管理形式,在CIMS工程实施中,对虚拟企业的建模和优化工作的研究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地位和紧迫性。作者提出了一个适用网络化虚拟企业业务过程动态优化的一体化建模方法IEPU,该方法集IDEF0、扩展事件过程驱动链(EEPCs)、扩展Petri网(EPN)和标准化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UML)为一体,其在层次上是从上到下逐渐细化过程。符合从功能分析、详细设计到具体实施的生命周期。使用该方案可以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优势互补,最适合复杂企业特别是虚拟企业的建模、分析和优化。并着重对建模过程中EEPCs到EPN之间的转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