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用新型Briggs-Rauscher化学振荡测定橙皮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橙皮素对四氮杂大环镍催化的Briggs-Rauscher(BR)化学振荡体系(KIO3-[NiL](ClO4)2-H2SO4-H2O2-MA)的扰动建立测定橙皮素的新方法.其中,四氮杂大环镍配合物[NiL](ClO4)2中的配体L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4,11,-二烯.分析结果表明,当橙皮素的浓度在1.5×10-6~1.58×10-4 mol·L-1之间时,抑制时间与加入橙皮素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文章对各组分浓度的影响进行探讨,从而获得最佳检测浓度,同时运用循环伏安对其扰动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邻、间、对苯二胺对酒石酸-丙酮-Mn2+-KBrO3-H2SO4双有机底物化学振荡体系的扰动.结果表明,邻、间、对苯二胺的浓度分别在5.00×10-7~3.75×10-5,1.00×10-5~1.00×10-3和5.00×10-6~1.00×10-3mol.L-1范围内时,体系振幅的变化量与所加入邻、间、对苯二胺浓度的负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0.999 0和0.998 9,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50×10-8,1.00×10-6和5.00×10-7mol.L-1.对可能的扰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比较了多种碱性染料后选乙基紫制成了乙基紫——鹅脱氧胆酸溶于辛醇的液膜电极和该活性物与季铵——胆酸按3∶1混合制成的混合液膜电极。前者在1×10~(-4)—5×10~(-3)mol·L~(-1)间对鹅脱氧胆酸根有Nernst响应,后者线性下限可扩展到3×10~(-5)mol·.L~(-1)。灵敏度有这样高的同类电极尚无报导.电极对脱氧胆酸根、甘氨鹅脱氧胆酸根等胆汁酸根也有响应,亦可单独测量之。将电极应用于ca~(2 )与鹅脱氧胆酸结合情况的测定及胆汁酸盐CMC的测量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电极的PVC化试验结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时B-Z体系非平衡定态的扰动.结果表明,在出现分岔现象的临界温度时体系对磺胺的扰动最为敏感,电势的变化值与所加磺胺浓度的负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3.16×10-6~7.94×10-9mol·L-1,最低检出限为3.75×10-9mol·L-1.  相似文献   

5.
利用不同浓度的酪氨酸对溴酸钠-苹果酸-[CuL](ClO4)2-硫酸化学振荡反应体系的扰动,得到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测定酪氨酸的方法,其中[CuL](ClO4)2的L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4,11-二烯.研究结果表明,当不同浓度的酪氨酸加入到振荡反应体系时,振荡振幅的改变值ΔAm与酪氨酸浓度的对数值lg{[Tyr]0}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235×10-6~2.677×10-4mol/L,相关系数r=0.99918;振荡周期的改变值ΔT与酪氨酸浓度的对数值lg{[Tyr]0}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7.444×10-7~4.534×10-4mol/L,相关系数r=0.99361.此外还研究了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组成浓度对该振荡反应的影响,同时初步探讨了酪氨酸扰动化学振荡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鸟嘌呤对B-Z化学振荡体系的扰动.结果表明,鸟嘌呤的浓度在2.5×10-8~1.4×10-4mol.L-1范围内时,体系周期的变化量与所加入鸟嘌呤浓度的负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7,检出限为2.5×10-9mol.L-1.同时,对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7.
报道一种利用不同浓度的苯酚对大环二价铜配合物催化的B-Z化学振荡体系的扰动来检测苯酚的方法.大环铜配合物[CuL](ClO4)2是一种类似卟啉环的化合物,其中L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十四-4,11-二烯.实验表明苯酚可以造成大环二价铜配合物催化的B-Z振荡体系的振幅急剧增大.苯酚浓度的对数在2.0×10-7~2.5×10-3M的范围内与振幅的增加值呈正比例的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4 5.讨论了苯酚对体系扰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针剂头孢曲松钠对经典的B-Z化学振荡体系的扰动,结果表明头孢曲松钠的浓度与扰动后振荡周期的改变量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6.15×10-7~5×10-3mol/L,最低检测限为6.25×10-8mol/L.探讨了针剂头孢曲松钠对化学振荡反应扰动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9.
应用生物功能化色谱技术——毛细管电泳法研究对氨基脲敏感的胺氧化酶(SSAO)与其底物苯甲胺、抑制剂2-溴乙胺之间的相互作用.活性检测表明,SSAO酶经固定化到脂质体上之后,仍然保留有70%~85%的活性.将有活性的固定化酶添加到磷酸盐缓冲液中,随着缓冲液中固定化酶浓度的增加,pH=5时,特异性底物苯甲胺的有效淌度从4.06×10-4cm2.V-1.s-1下降到0.81×10-4cm2.V-1.s-1,pH=7时,则从3.91×10-4cm2.V-1.s-1下降到0.29×10-4cm2.V-1.s-1.若将抑制剂2-溴乙胺与固定化酶同时添加到电泳缓冲液中,随着抑制剂浓度从10-6mol.L-1上升到10-1mol.L-1,苯甲胺的有效淌度则从1.42×10-4cm2.V-1.s-1上升到2.22×10-4cm2.V-1.s-1.  相似文献   

10.
水丝蚓对水田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的生物扰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珠作为示踪颗粒,研究水丝蚓扰动对水田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的影响,探讨底栖动物在水层-底栖界面耦合过程中的生物扰动作用。水丝蚓扰动10d后,沉积物表层示踪颗粒有31.6%向下迁移,最大迁移深度为6.3cm,垂直迁移率为1.048×10-3g-1.cm-2.d-1。6cm深处的示踪颗粒分别有32.0%和21.1%在扰动后向上和向下迁移,向上和向下最大迁移距离分别为4.1cm和3.4cm,垂直向上和向下迁移率分别为1.061×10-3g-1.cm-2.d-1和6.998×10-4g-1.cm-2.d-1。水丝蚓对水田沉积物颗粒的垂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中,研究了牛磺酸对封闭体系中的B-Z振荡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磺酸的浓度在4×10-6-4×10-1 mol/L范围内振幅变化值(ΔE)与牛磺酸浓度(c)的关系符合方程:ΔE=14.062c0.126,R2=0.990 1,最低检测限达10-6 mol/L.  相似文献   

12.
阿司匹林对B-Z化学振荡体系的影响及其分析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中,研究了阿司匹林对封闭体系中B-Z振荡反应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溶液浓度在5.00×10-6~5.00×10-1mol/L范围内,振荡反应的振幅变化值(ΔE)与阿司匹林浓度(c)的关系符合方程:ΔE=34.7c0.154,R2=0.999,最低检测限达10-6mol/L。  相似文献   

13.
对苯二酚在碱性条件下对Cu催化H2O2和NaSCN的化学振荡反应(以下简称铜体系)的干扰,考察了在2.24×10-6-5.45×10-5mol·L-1和2.24×10-6-2.87×10-5mol·L-1范围内,对苯二酚的浓度与振荡反应的周期的改变△T1、△T2之间的关系 结合铜体系振荡反应的机理,提出了对苯二酚干扰振荡反应的机理,为其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根据磷酸苯酯在碱性磷酸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的苯酚对化学振荡体系(溴酸钠-硫酸-苹果酸-大环铜配合物)产生的干扰作用,首次建立一种分析测定磷酸苯酯二钠二水(DPPD)的新方法.其分析结果表明:当磷酸苯酯二钠二水的浓度在2.0×10-6~6.0×10-4mol.L-1范围内时,其浓度对数与振荡体系的振幅的改变值△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 49.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间苯三酚对Cu(Ⅱ)-H2O2-NaSCN振荡体系(简称铜体系)的影响,并考察间苯三酚浓度在1.268×10-3~1.296×10-4mol·L-1范围内,间苯三酚的浓度与振荡反应周期的改变值△T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可初步解释间苯三酚对铜体系振荡反应影响的机理,为其分析测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5套 37℃的扰乱试验实施在 3台厌气完全混合反应器中。三反应器分别处理着以丙酸、丁酸和混合脂肪酸为基质的废水。扰乱由脉冲添加丙酸、丁酸或甲酸来建立。结果表示 ,扰乱立即导致了相应的酸和氢分压(pH2 )的浓度积累。但所有反应器能完全地恢复在 2 0 0h之内。混合液相中丙酸和丁酸的积累没有导致pH的重大变化。但是 ,PH2 的增加限制了丙酸和丁酸的转换 ;各自的阈值分别为 2 1× 10 - 4及 1 1× 10 - 3atm。异丁酸和二高分子羟基酸 ,valerate和caproate ,被检出存在于一些被扰乱的反应器流出水中。对于丁酸异构化pH2 的作用是非决定性的。实验数据的热力学分析表示 ,valerate和caproate的形成或归结于pH2 的增加或独立于pH2 的增加。在后者 ,形成直接地归结于混合液相中丙酸或丁酸的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7,14-二甲基-5,7,12,14-四乙基-1,4,8,11-四氮杂十四环-4,11-二烯合铜CuL(ClO4)2参与的化学振荡反应。以新处理的乙腈作溶剂,测得了[CuL]3+/[CuL]2+电对的还原电位为1.24V。振荡反应的诱导期和波形随丙二酸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丙团替代两二酸,振荡反应明显地受到抑制。丙烯酰胺能够立即淬灭振荡,[I-]≥2.0×10-3mol·dm-3时,化学振荡被完全抑制。该体系组份浓度的振荡范围已经获得。  相似文献   

18.
间接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在无荧光性的铈(Ⅳ)体系中加入抗坏血酸后生成有特征荧光的铈(Ⅲ)离子,体系中再加入一定浓度的甲醛溶液后,新体系的荧光性得到更大强度的增敏.据此建立了一种间接测定痕量铈(Ⅳ)离子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铈(Ⅳ)离子浓度在1×10-6 mol/L~1×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2×10-8mol/L.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根据龙胆酸与Tb-EDTA在碱性溶液中能形成三元配合物产生铽的敏化荧光,建立了检测龙胆酸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新方法。在所选定的最佳条件下,龙胆酸的浓度在4.0×10^-8~4.0×10^-6mol.L^-1范围内与体系相对荧光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测限为6.9×10^-9mol.L^-1。用该法不经任何分离测定了血浆、血清、尿样中龙胆酸的回收实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应用自制的纳米复合氧化物对碳糊电极进行修饰,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213型铂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研究海洛因对Belousov-Zhabotinsky (B-Z)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按质量比2:1制备的纳米复合氧化物/石墨粉纳米铁酸钴碳糊电极的振荡曲线规则、周期稳定、振幅较大、电极重现性好、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