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模糊理论在模式识别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式识别领域中,基于模糊集理论和模糊逻辑的模糊理论方法比基于传统集合理论和逻辑方法要更加接近人的思维和推理。模糊理论提供了一个较恰当的框架来表示人的不精确概念和推理方式。当把模糊理论引用到模式识别领域时,判断的标准“真”或“假”就变成了相对的概念,这就有可能构造这样一个智能识别系统,帮助我们在模糊的信息环境中作出精确的判断,本文主要介绍模糊理论在模式识别领域中应用的一些基本方法;给出的形状识别以及空调控温系统的具体例子说明了在模式识别中引用模糊理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小脏手:刚出来的时候没有衣服,在这个信息输入框中输入“@物品女子上衣”和“@物品女子长裤”两个指令,可以得到女子上衣和女子长裤。现在穿上衣服,这样子好了。泡泡:黑色的衣服,黑色的裢子,好像黑社会的蛊惑女哦。小脏手:是啊,千年里面的帮派有点象黑社会哦。泡泡:那你是大哥还是小弟呢? 小脏手:我是和平主义者……泡泡:是吗?那你从来都不  相似文献   

3.
在模糊逻辑归结原理的基础上,用(0,1)中的两个实数表示一个命题“真的程度”和“假的程度”,从而提出了直觉模糊逻辑,本文提出直觉模糊逻辑的归结原理,并证明其完备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证明有关模糊逻辑函数的一些定理和并不可约元的充要条件。之后定义了模糊逻辑函数的“互素并不可约元”的概念,以及建立了在主析取范式“互素并不可约元”的条件。最后给出简化模糊逻辑函数的方法,应用它化简模糊逻辑函数,比采用[1]和[2]介绍的方法,化得更简。从而使模糊逻辑函数的化简问题,得到较理想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模糊”家电产品,即利用“模糊”电脑技术控制的新一代家用电器产品。传统电脑的设计理论是对事物作出明确的判断,而“模糊”电脑则可进行“稍微”、“大概”、“多少”等边界模糊的判断,因而更接近人的思维方式。专家们预测,在家电革新浪潮中,传统家电将逐步被淘汰,而“模糊”家电产品则会迅速进入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是城市交通管理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采用智能计算机技术是现代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重要手段。基于智能计算技术的城市交通控制中的模糊控制技术,是常采用的一项技术。模糊逻辑的城市交通控制最初的研究对象是单交叉口或简单的交叉口组,然而真实的城市交通控制的对象和内容将会更为复杂,不确定因素和子系统间的相互耦合作用会越来越多,如何解决不足,产生了一些模糊控制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7.
“模糊”家电产品,即利用“模糊”电脑技术控制的新一代家用电器产品。传统电脑的设计理论是对事物作出明确的判断,而“模糊”电脑则可进行“稍微”、“大概”、“多少”  相似文献   

8.
国外模糊技术、模糊家电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仇烈保,岳云坐了1/4世纪“冷板凳”的模糊逻辑理论于1990年大放异彩,使人为之一震。日本人率先把模糊逻辑应用于家用电器等产品,各种各样的“模糊”产品,如模糊电冰箱、模糊摄像机、模糊空调等等,魔术般地涌向市场,人...  相似文献   

9.
一类模糊神经元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假定人脑是这样一种结构,它的“硬件”是神经网络,而它的“软件”是模糊思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类模糊神经元.模糊神经元是对 McCulloch-Pitts 神经元扩展而得到的,即将神经元的2个状态(0 or 1)扩展到[0,1]的连续区间上.这类模糊神经元能将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很好地结合起来.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用它进行模糊神经控制.这样的控制是模糊控制,柔性较强,但它们的结构却是神经网络结构,因而具有双方的优点.Mamdani 模型、真值流推理等均可以用这类模糊神经元构成的模糊神经网络很容易地实现.  相似文献   

10.
模糊逻辑是一种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建模和控制复杂过程的革命性方法,在系统建模与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矩阵半张量积理论可以将模糊逻辑表达式转化为代数表达式,借鉴代数系统的经典控制理论与方法来进一步研究模糊逻辑。首先介绍了以矩阵半张量积理论为框架的模糊逻辑的理论研究进展,如模糊关系矩阵、模糊关系方程、模糊关系不等式与分层模糊控制等,其次介绍了基于矩阵半张量积框架下的模糊控制理论的应用,最后给出了基于矩阵半张量积理论的模糊逻辑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1.
模糊控制表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模糊控制技术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控制,不需要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在一些复杂的非线性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比经典控制方法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在模糊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其求解方法是个很复杂的任务,为此本文提出了“模糊截集”的概念,通过“模糊截集”简化了模糊控制表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传统数学和逻辑都是以精确性著称的,这种精确性建立在经典集合论和二值逻辑的基础上,但对于类属边界和性态不确定的事物及其概念,运用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是无法解决的。美国控制论学家扎德提出模糊集合理论。他认为,要解决上面的难题,就必须超越精确数学和二值逻辑的视野:外延精确的概念通常用普通集合来描述,模糊概念应该用相应的模糊集合来描述。扎德的模糊逻辑理论中,隶属度和隶属函数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是用数学方法描述模糊性的关键。模糊逻辑在人工智能和解决高级管理决策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利用神经模糊系统从实验记录的曲线或者数据中挖掘模糊逻辑规则的方法。首先根据生产控制系统的实验记录的曲线或者数据,初步确定一个“if…then”模糊逻辑规则模型;然后利用具有非线性特性的神经网络和模糊推理中的模糊逻辑运算,构造了一个神经模糊系统;通过有导师的误差反向传输学习,将训练后的神经模糊系统的网络联接权的变化结合为模糊逻辑规则的变化和修改,从而实现了从实验记录的曲线或者数据中推理、归纳的模糊逻辑控制规则。  相似文献   

14.
由于UML难以表示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大量不确定和模糊的信息,因此前人提出了模糊UML。与UML类似,模糊UML是半形式化语言,缺乏精确的语义。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用模糊描述逻辑形式化表示模糊UML类图的方法,扩展模糊描述逻辑f-SHOIN(D)为其逻辑基础,详细描述模糊UML类图中的类、属性和各种关系转化为模糊描述逻辑表达的形式化过程,最后用实例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直觉模糊逻辑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补”、“与”、“或”及“蕴涵”算子的定义,并利用区间值模糊集与直觉模糊集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利用经典的模糊逻辑算子构造直觉模糊逻辑算子的三个定理。从而得到了构造直觉逻辑算子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无需验证其运算的封闭性,因而简单易行。文中用此方法构造出了一系列新的直觉模糊逻辑“补”、“与”、“或”及“蕴函”算子,将K.Atanassov最早提出的直觉逻辑模糊逻辑算子推广到了更一般情形。  相似文献   

16.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7.
扰动模糊逻辑及其"与","或"算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扰动模糊命题逻辑的概念,定义了扰动模糊命题的运算,然后将一维模糊逻辑算子推广到二维的扰动模糊逻辑算子中去,提出了扰动模糊“与”“或”算子,同时对这些逻辑算子的性质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而使模糊逻辑的概念及性质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周文渊 《青年科学》2008,(Z1):71-71
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小胖墩的脖子总是脏脏的、黑黑的,总也洗不干净。有时在腋下也有。这就是"黑棘皮病",是体内胰岛素过多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直觉模糊逻辑算子组与经典算子组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1]对经典模糊逻辑“非”、“与”、“或”及“蕴涵”算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文[2]、[3],[4]分别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非”、“与”、“或”及“蕴涵”算子的定义,并讨论了它们的性质.从而使经典模糊逻辑算子的概念及性质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本文在此基础上从代数的观点来讨论 直觉模糊逻辑算子组(D,T,┴,φ,h)与经典模糊逻辑算子组([0,1],T, ┴,φ,h)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真度测度区间的兼容性和推理结果的逻辑语义一致性为评价指标,在模糊逻辑知识体系和二值逻辑知识体系间严格定义了一种模糊知识体系逻辑扩展能力评价模型,并给出对典型加权模糊逻辑的详细评测过程,这个模糊知识体系的逻辑扩展能力评价模型,可对各领域模糊知识体系对二值逻辑知识体系扩展的合理性程度进行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