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公共关系学的理论进入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人们已不陌生,但对它的理解和实践却大相径庭。 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家最缺什么”调查中,公关能力被认为是企业家最缺的三大能力之一(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和公关能力)。企业家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由于公关能力的缺乏,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影响。因此,一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公关能力,另一方面,求助于公关顾问,发展自己,发展企业,继而提高经济效益。喔喔奶糖不惜巨资(年薪200万元)聘请了一名台湾公关顾问,取得了显著效益。 “好酒也要会吆喝”,这是公共关系学的一个信条。许多企业有“好酒”(好产品),但不“吆喝”,或不会吆喝,成为滞销产品。因此,如何“吆喝”,从而使潜在公众,化为知晓公关,继而成为情感公关和行为公关,以赢得公众,使企业  相似文献   

2.
“公众至上”的社会效益是公关之本。然而在我国近年的公关活动中,却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公众至上”这一宗旨。公关活动若能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吸取营养,将能促进公关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日本企业的内部公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关系(简称“公关”)在19世纪末对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长足发展的美国诞生。尔后进一步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二战前后传遍了欧美先进国家,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和现代企业的四大支柱(资金、设备、人才、公关)之一。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即公共的或公众的关系交往,其根本目的就是紧紧围绕、建立和维持一个社会组织自身的形象和信誉(形象和信誉指两方面而言:对外指组织整体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内指组织本身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和美誉状况)。其基本职能是“协调关系、完善舆论、树立形象、优化环境”。日本…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企业公共关系成了当前我国社会的热门话题,也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企业公关如何帮助企业走出低谷?如何通过开展企业公关来搞活蕴藏在大中型企业内部机制与外部环境中的活力?如何真正发挥企业公关的功能与作用?如何推动我国企业公关更扎实更健康地向前发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公关教育。最近邓小干同志在讲话中强调:“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可见,国  相似文献   

5.
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已成为业内同仁的共同追求;然而,由于在公关主体的定位上面的局限性,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不高。而唯有走个体公关的路,以“公关智慧”为教学的核心内容,才能实现公共关系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在公共关系教学实践中切实地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公共关系宣传有三种目标,其中情绪目标最为关键。公共关系主体为了与公众建立感情联系,经常采取“移情”规津.作者依据心理学移情规津,把公关宣传中的移情现象分为四种类型,并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对移情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使公共关系宣传活动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提高公共关系宣传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营销界就“营销”的深度理解有很多种声音,诸如“营销就是传播”、“营销就是沟通”等等。“传播”也好,“沟通”也罢,公关都不失为一种优秀的传播与沟通工具,并且具有广告传播、人际沟通等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公关作为一种行销“武器”,在营销领域的作为日益增大:新闻行销、活动行销、事件行销、媒体行销等操作手法已大行其道,而大型公众活动作为沟通社会组织与公众的“传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发生了—系列改革性的变化,其中之一,是在专业设置上,更趋向于对应用型人材的培养。在此形势下,文秘(公关)专业应运而生。文秘(公关)专业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自与理工专业的应用型人材有质的区分。理工专业的  相似文献   

9.
公共关系的教学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对此研究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教研课题。公关案例四步教学法是由理论到实际(案例)到学生的积极讨论与思考,最后再上升到理论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政府治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技术系统理论(Socio-Technical System Theory)能够有效识别信息技术赋能中政府治理创新的要素及其协同运作机制。本文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构建信息技术赋能的政府治理创新理论分析框架。选取上海“一网通办”和丹麦数字政府建设案例,总结并分析两者信息技术赋能中不同类型的政府治理创新模式,解释并论证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框架的合理性,探究实践中社会技术系统各要素及协同机理,为政府治理创新理论研究及具体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一个有关文学释义的纲领性理论命题。围绕这个命题,中国古代的文论家和批评家对文学解释活动中的解释者(主体)与解释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解释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深入而辨证的探讨;既充分尊重接受者和解释者的主体意识——“意”,又强调文学解释活动最终不能背离对作者和文本原意——“志”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还把文学解释活动看成是解释者之“意”与解释对象之“志”通过“逆”的方式相互交融而形成新的意义过程。正是在这基础上,“以意逆志”的文学释义方式所蕴涵的解释学思想能与西方解释学理论展开深层对话,两者互取长处,在内在旨趣上形成中西融合。  相似文献   

12.
氧化还原理论来自实践,反过来又去指导实践。人们通过实践认识到冶金的原理就是把金属阳离子从金属矿物或其它自然界存在的金属化合物中还原为金属原子。因此,除用焦炭作还原剂冶炼铁、锌等不太活动的金属外,又选择还原性更强的铝作还原剂来冶炼难熔又较活动的金属(如铬、锰等),对一些更活动的金属(如钾、钠、铝等)就采取在阴极上电解这  相似文献   

13.
一、公关写作是一个特定的文体概念 所谓“特定的文体概念”是指公关写作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就是说,它不是一个在文体意义上与一般文章体类有着根本不同特征的特殊文体,自身并不具备独有的文体品性。只有在特定意义(即功能意义)上,公关写作才作为一种概念被使用,认识这一点,对于确定公关写作文体范畴的划分依据,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公关写作在一般文章写作的分类体系中属于应用写作范畴。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85年深圳大学率先设置公关专业以来,我国高校公关专业教育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回首既往,笔者认为有一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引起公关教育界的重视,这就是:公关专业应加强传播学的教学。美国公关专家F·P·塞特尔在他的《实用公共关系学》一书中指出:“专业化公共关系的核心,在于通晓如何传播。……公共关系人员必须是传播专家,虽然公共关系人员也必须精通管理及营销,但传播的专业知识是成功的钥匙”。为什么传播在专业化公关中如此重要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明确公关与传播的关系。我们知道,公共关系实质上是社会组织通…  相似文献   

15.
学习型组织理论源于上世纪90年代,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斯特教授在系统动力学原理基础上提出,由他的学生彼得·圣吉博士完善的。在其著名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圣吉博士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这一理论受到了普遍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管理实践之中。“自我超越”是要将整个组织的学习意愿与能力建立在每个员工自主学习、自我超越的基础上,一个团队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超越”应该成为人人无法遏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历史唯物史观的考察,指出工程是在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实践活动,工程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直是直接生产力。工程活动是先于科学活动出现的。研究认为,有关自然的知识和活动应分为科学、技术、工程三元,科学活动的主要特征是“探索”、“发现”,技术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发明”、“创新”,工程活动的主要特征是“集成”、“构建”。从现代知识意义上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之间存在相关的知识链(知识网络),工程与产业的关系更直接、更紧密。工程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存、繁衍和发展,为了建设家园及美好地生活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智慧的凝聚和所追求理想的一种体现。从哲学视野看,工程活动的成果往往体现为构筑一个新的存在物,即在一定边界条件下优化构建起来的集成体。工程集成包涵了诸多技术要素的集成,也包括了技术要素与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素在一定条件下的优化—集成。在新世纪的背景条件下工程是创新活动的重要领域,也应是哲学思考的新领域,哲学的超越和工程的超越存在着诸多“交集”和“并集”,因而,工程需要哲学,哲学要面向工程,工程界与哲学界互动,是中国工程哲学兴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吴平湖 《广东科技》2001,(11):29-32
在众多的营销战略理论里面,最广为企业和管理人士所接受的是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的4Ps模式理论,即把市场营销的手段归结为四个要素,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广告促销(Promotion)。  相似文献   

18.
组织创新是推动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关键要素,对企业生存及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制度”与“人”要素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变革导向人力资源管理与领导变革行为的构件为条件,并考虑外部威胁的影响,开展对组织创新的组态分析。研究发现:在构件层面,变革导向人力资源管理与领导变革行为对组织创新的影响同时存在替代和协同效应:通过替代效应产生未面临外部威胁时实现高组织创新的四条路径;通过协同效应产生实现高组织创新的两条路径,其中存在外部威胁时,个性化支持需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员工创新活动是组织创新的核心要素,组织创新气氛是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而组织创新气氛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机制是研究的重点,在分析组织创新气氛和创新行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假设,认为员工目标取向对组织创新气氛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有调节作用。同时,剖析现实背景,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另一假设,认为员工心理资本在组织创新气氛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Kauffman提出的NK模型,借助其核心思想——系统内部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对系统的整体适应性存在直接影响,从计算组织理论视角,对创新组织的适应性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发现创新组织的个别创新活动与其相关的若干活动共同交互作用,对组织的整体创新适应性做出贡献,共同交互的活动数恰当(K=6)时贡献最大。同时,创新组织的整体适应性需要随着内部活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创新组织适应性行为最强时,需要几个关键活动(K=6)有效的交互作用。总之,适应性造就了组织创新活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