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半径经验分子轨道(MOPAC7.0软件包中AM1和PM3)方法,对一些有机金属汞化合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总能量和生成熟的比较可知,由于分子内的二级化学链的生成,分子cis-HlHgCHCHCl和o-C6H4HgCl2的能量较低,更稳定。对于含Ph-和CN-基团的一系列有机汞化合物,通过计算机其内旋转能垒中的初始构象和能谷构象可知,由于Hg与Ph-和-CN-之间的二级化学键的生成,其初始构象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合成新型结构和性质的含氮杂环胺类化合物与金属生成的配合物提供指导,对含氮杂环化合物二(2-吡嗪)胺(Hdpza)进行了构象计算研究,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化合物的稳定性、原子电荷布居、前线轨道组成及能量,得到了最稳定的分子构象信息。这些构象中2个吡嗪环平面的取向有3种方式:anti-anti、anti-syn及syn-syn,与实验得到单晶结构的分子构象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在小分子里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化学键,它能啦仿造想象中存在于大块金属里的化学键。这一成功的发现比现代的化学成键理论更进一步,因此,鲍令教授两次荣获诺贝尔王冠。这个化学键发现征即合有碳和硅的分子中的两个锡原子之间。但鲍令认为这种化学键并不少见,常常可以在合有锗,镓,铟和铊元素的化合物中发现。在中性原子中,带正电荷的原子核被围绕在外部的带负电荷的电子云中和。化学键是通过不同原子外部的电子云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对得到的,在共价键合中,电子云的形状和空间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所得分子的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4.
以厦门大学编写的《结构化学》为教材,已讲授结构化学课程四个学期,在多原子分子结构中有常见分子化学键小节,通常将常见分子化学键分为二元氢化物、各种氧化物、卤化物、稀有气体化合物等.针对常见分子化学键的学习与教学体会,谈谈个人看法与见解.希望各高校对大学生课堂教学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化学键极性程度的定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第一部分对化学键极性程度的定量判别方法做了简要回顾;第二部分作者定义了极化国子和变形因子两个物理量,计算了常见阳离子的极化因子及阳离子的变形因子大小,并提出了判断化学键极性程度的物理模型,计算了91个二元化合物分子中化学键的的离子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用MOPAC 7.0程序中的AM1方法全优化计算了58个标题化合物的稳定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这些分子的紫外可见光谱与分子轨道能级?化合物的生成热与元素电负性和原子半径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化学键的极性是研究分子结构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判断化学键极性的定量方法已不少于20种,但它们都以成键的两个原子作为考虑的对象,而没有考虑到分子中其它原子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复杂多元化合物中键的极性判断。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判别所有无  相似文献   

8.
中国煤中有机硫赋存状态、地质成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机硫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于煤的有机分子之中 ,由于其组成复杂和研究手段的局限性 ,关于煤中有机硫化合物的类型结构和丰度的细致研究仍是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本文详细讨论了有机硫的赋存状态、结构、形成机理和成因等 ,以加深对有机硫的认识 ,为脱除煤中的硫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碱基是遗传物质DNA和RNA的基本结构单元,与基因突变、癌症及遗传疾病许多健康问题息息相关.使用MELD精密从头计算及自编程序,计算了常见碱基分子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和尿嘧啶中沿各化学键方向上的单电子作用势,并根据单电子作用势势垒——Dpb对各化学键的强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H键的Dpb值明显高于C—H键的Dpb值,且胸腺嘧啶分子的C7—H键的Dpb相对于其他分子的C—H键明显偏低.由于Dpb可以用来表征化学键的强弱,因此,碱基分子中N—H键要强于C—H键,且胸腺嘧啶中的C7—H键最弱,在DNA中易被自由基或其他基团进攻,该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为进一步探讨碱基分子的相关性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张力学说的历史发展及研究现状,对各种评价环状烃及多面体烃张力的方法(如热化学法,键矩及键偏离参数法,Hellmann-Feynman力在张力有机分子及化学键研究中的应用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表征环状有机分子中张力与弯键特性的一系列计算公式,指出H-F力为从力途径研究有机分子的电子结构、张力、成键特征、反应性能、张力与稳定性的关系等化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杂环化合物的分子形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生物学有关的重要化合物多数为杂环化合物.使用MP2/6-311++G(3df,3pd)优化呋喃、噁唑和异噁唑的几何结构,并计算了分子处于电子基态的第一电离能.使用MELD精密从头计算程序中的SDCI/3-21+G^*,并结合我们自编的分子形貌程序,研究了这些分子中1个电子所受到的作用势,探讨了化学键区域内的作用势的势垒Dpb大小与化学键强弱的关系,得出Dpb是可以用来表征化学键强弱的1个物理量.同时,描绘出了这些杂环化合物的分子形貌,探讨了杂环化合物中的杂原子对五元环上电子共轭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Lorentz固态电子理论出发,导出一能隙的近似计算公式,表明固体的电子态和晶体结构决定了固体的能隙,对碱土金属复卤化物的能隙进行了计算,结果合理,同时考虑电负性差和原子间距,对传统化学键离子性进行了修正,计算结果和理论分析都表明,修正后的离子性能更合理地表征化合物的化学键性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微扰分子轨道法对有机共轭分子的离域能进行了计算,较满意地解释了苯、萘,蒽等化合物亲电取代反应活性的差异及轮烯具有芳香性必须符合休克尔规则的原因。本文认为,应用微扰分子轨道法解决某些有机化学理论问题,比用其他化学键理论更简单,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度泛函DFT中的B3LYP计算方法对乙二胺-Pt(Ⅱ)配合物催化烯烃聚合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链初始反应是乙烯与活性催化剂Pt(CHNH)2CH3+配位,然后越过115.31kJ·mol-1的能垒插入Pt—CH3键生成具有γ-agostic相互作用的中间体,再经过很小的能垒重排生成更稳定的具有β-agostic相互作用的中间体.链增长可通过路径A:乙烯与β-agostic中间体配位,插入,重排生成直链聚合物;或通过路径B:β-agostic中间体的β-H消去,丙烯旋转,重新插入Pt—H键生成异丙基配合物,然后乙烯配位,插入,重排生成支链聚合物.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乙烯插入是决速步骤.此外,还讨论了链终止和链转换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穴番系列化合物是由两个碗形或浅碟形cycloveratrylene(CTV)结构单元位于上、下端,再通过三条酯链-(CH2)n-(n=2~8)连接而成的笼状化合物,如图1所示.它具有空腔可调节、构象易变化、易化学修饰等特点,可通过对客体形成包封来识别客体分子,是一类新型的超分子主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用MOPAC7.0程序中的AM1方法全优化计算了58个标题化合物的稳定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这些分子的紫外可见光谱与分子轨道能级,化合物的生成热与元素电负性和原子半径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对锂原子用全电子6-311++g(d,p)基组,铅原子用sddall相对论有效实势基组研究了LinPb(n=7~9)二元团簇较低能量构型的几何结构,并讨论了能量最低的基态构型的化学键和稳定性.研究表明,掺入的铅原子与锂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并且成键的价电子对倾向于铅原子.Li8Pb二元团簇基态构型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OMO)之间的能隙比LinPb(n=7,9)二元团簇基态构型的大.此外,基于对LinPb(n=7~9)二元团簇基态构型平均原子化能、垂直电离能和垂直电子亲和能的计算分析,得出Li8Pb二元团簇的基态构型最稳定.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BEDSe-TTF)2[Fe(CN)5NO]中NO基团的具体指向对材料的总能量的影响,即其具体指向对(BEDSe-TTF)2[Fe(CN)5NO]的稳定态的影响.我们发现所有的NO基团平行于xoy平面而不指向任何有机分子时,(BEDSe-TTF)2[Fe(CN)5NO]是最稳定的.  相似文献   

19.
探究快速地获得丙氨酸三肽的稳定构象。利用Gaussian09程序包中的 H F/6-31G (d ,p )方法得到丙氨酸三肽势能面。固定二面角φ2、ψ2的度数,改变二面角φ1、ψ1,计算了丙氨酸三肽不同结构的相对能量,这些结构的相对能量的图像趋势大致相同,可知两组二面角之间影响不大。使用丙氨酸二肽稳定构象所对应的骨架二面角的组合,获得丙氨酸三肽的初始构型,使用B3LYP/6-31G(d ,p)方法优化获得其稳定构象。这种方法可为多肽分子寻找稳定构象提供1种简单而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有机气体麻醉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应用量子化学HF/6 31G**从头算法得到了18种有机气体的优势构象,在此基础上结合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相应优化构象的电子结构参数和几何结构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与有机气体的麻醉活性参数相关联. 结果表明:有机气体的麻醉活性与分子范德华体积、辛醇/水分配系数和分子最高占用轨道能的相关性较好,成功地建立了18种有机气体的构效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