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四齿席夫碱配体甲氧基水杨醛肟构筑了2个新型的六核Tb(Ⅲ)和Dy(Ⅲ)配合物[Tb_6(HL)_8L_4(EtOH)_2(NO_3)_2(4,4-bpy)]·2(4,4-bpy)(1)和[Dy_6(HL)_8L_4(EtOH)_2(NO_3)_2(4,4-bpy)]·2(4,4-bpy)(2)(L为3-甲氧基水杨醛肟).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与2均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a=1.097 3(2)nm,b=1.700 6(3)nm,c=2.045 3(4)nm,Z=2,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a=1.097 3(2)nm,b=1.700 6(3)nm,c=2.045 3(4)nm,Z=2.配合物由甲氧基水杨醛肟与稀土离子构筑三核单元,通过4,4-bpy桥联成为稀土六核簇合物,并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2.
在0.03mol/L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pH9.0),Fe3-NR在NaNO2存在下,于-1.15V(vs,SCE)处产生灵敏的极谱催化波,极谱波峰电流与铁离子浓度在5.0×10-8~8.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8mol/L.测得铁(Ⅲ)与中性红(NR)配合物的组成为1:1,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方法可用于水样中痕量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偕胺肟-钐(Ⅲ)配合物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偕胺肟纤维为基体纤维,与三氯化钐溶液反应,生成俯胺肟-钐(Ⅲ)配合物纤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偕胺肟-钐(Ⅲ)配合物纤维的形貌.研究偕胺肟-钐(Ⅲ)配合物纤维的荧光性质,结果显示:在λcx=300 nm激发波长下,偕胺肟.钐(Ⅲ)配合物纤维在475 nm处出现荧光发射峰,且随配合物纤维中钐含量的增加而发生改变.对不同钐含量的配合物纤维样本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并与原纤维(PAN)、偕胺肟纤维进行了比较.找出了荧光强度强、力学性能好的钐含量配合物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荧光纤维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比较研究一系列氨羧配体与稀土元素配合物极谱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可用于分析测定的Eu(Ⅲ)-MTB配合物吸附波.在乙酸-乙酸钠-邻苯二甲酸氢钾(pH3.60)缓冲溶液中,其峰电位为-0.83伏(对s· c· E),Eu~(3+)在2.0×10~(-7)~3.0×10~(-6)M范围内,波高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下限达5.0×10~(-8)M.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测得Eu(Ⅱ)-MTB配合物中Eu:MTB为1∶1.  相似文献   

5.
以水杨醛和三乙基四胺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合成多胺类Schiff碱配体,并得到了该配体的晶体结构,将配体与Mg(NO_3)_2·6H_2O作用合成三水杨醛三乙基四胺合镁金属配合物.通过测定其熔点、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等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所合成的镁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金属配合物可使牛血清蛋白的荧光发生猝灭,且在1×10~(-6)~7×10~(-6)mol·L~(-1)浓度范围内为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6.
以水杨醛肟为原料,经钠汞齐还原得到2-氨甲基-苯酚,再与水杨醛反应合成了配体L(L=bis(2-hydroxybenzyl)-amine).使用L配体和Co(NO3)·6H2O在水-甲醇溶液中制备了钠桥联的1维链状Co(Ⅱ)配合物[Na(methoxide)CoL2]n,解析了其晶体结构,应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技术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用电子光谱、荧光淬灭光谱和循环伏安的方法,研究了(苯丙氨酸缩5-硝基水杨醛)铜(1)和(组氨酸缩5-硝基水杨醛)铜(2)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均以插入模式与DNA作用;配合物与DNA作用强弱为:配合物(2)>配合物(1).  相似文献   

8.
在pH7.00的NH4Ac-NH3·H2O的缓冲溶液中,四环素与铕(Ⅲ)生成二元配合物并发射出铕(Ⅲ)位于612nm处的特征荧光.加人2,6-二乙氧摹-β-环糊精后,体系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且增强的荧光强度与四环素的浓度成正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四环索的线性范围是3.64×10-7-1.60×10-5 mol·L-1,检出限为1.10×10-7mol·L-1.研究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该方法成功地用于血样和尿样中四环素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基于水杨醛缩碳酰胺合铜(Ⅱ)[Cu(Ⅱ)-SAU]、水杨醛缩碳酰胺合镍(Ⅱ)[Ni(Ⅱ)-SAU]的金属配合物为中性载体的阴离子选择性电极.实验结果表明:以水杨醛缩碳酰胺合铜(Ⅱ)[Cu(Ⅱ)-SAU]为中性载体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水杨酸根离子(Sal-)具有良好的电位响应特性,且呈现反Hofmeister行为,其选择性序列从大到小为:Sal-,ClO4-,I-,SCN-,NO2-,NO3-,Br-,SO24-,SO23-,Cl-.在pH=4·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该电极具有最佳的电位响应,在1·0×10-1~9·6×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1·4mV/dec(25℃),检测下限为8·1×10-6mol/L.采用交流阻抗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并将电极用于样品分析,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γ-氨丙基修饰、Schiff类金属配合物修饰对MCM-41六方孔道结构的影响.方法 用元素分析,IR,UV-Vis等方法对所得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荆,Na_2SiO_3·9H_2O为硅源,用水热合成法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介孔分子筛MCM-41,采用嫁接法使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介孔分子筛MCM-41在无水乙醇中回流12 h,反应得到γ-氨丙基功能化的MCM-41,使该产物与所合成Mn(Ⅲ),Fe(Ⅲ)配合物进行化学组装.结果 合成了4个Schiff配体N,N-双(5-氯水杨醛)缩乙二胺,N,N-双(5-溴水杨醛)缩乙二胺,N,N-双(5-硝基水杨醛)缩乙二胺,N,N-双(5-氯水杨醛)缩邻苯二胺,5个Mn(Ⅲ),Fe(Ⅲ)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用IR,XRD等谱学技术对组装产物进行了初步的表征.组装产物的IR光谱呈现出金属配合物的schiff碱配体相应基团的特征吸收且特征峰位移不明显,配合物成功固载到MCM-41上.XRD谱表明所有组装产物仍保持六方孔道结构.结论 γ-氨丙基修饰、Schiff类金属配合物修饰对MCM-41六方孔道结构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pH6.0,200 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使用紫外差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Cu(Ⅱ)与N,N‘-乙烯-二[2-(2-羟基苯基)苷氨酸](EHPG)的结合.结果表明Cu(Ⅱ)可与EHPG形成1∶1的稳定配合物,其在265 nm处的摩尔吸光度为(5.462±0.035)×104cm-1.mol-1.L.配合物条件结合常数为:logKCu-EHPG=15.62±0.18.  相似文献   

12.
应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pH=8.25的缓冲溶液中甲基百里酚蓝(MTB)-Nd(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发现MTB-Nd(Ⅲ)-DNA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0 nm,比MTB和MTB-DNA红移5 nm.DNA对MTB-Nd(Ⅲ)有增色效应.通过双波长物质的量比法、平衡透析物质的量比法研究,测得MTB-Nd(Ⅲ)-DNA三元复合物的结合比为n(MTB)∶n(Nd(Ⅲ))∶n(DNA)=10∶40∶1,MTB-Nd(Ⅲ)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K=5.38×106.  相似文献   

13.
用单扫描极谱法研究了Cu~2和双水杨醛乙二胺形成络合物的条件及反应机理.在pH=4.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Cu~2与双水杨醛乙二胺络合并在-0.34V和-0.75V(vs.SCE.)两处产生两个灵敏的极谱还原峰.其峰电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Cu~2的浓度有线性关系.其检出下限均可达到1.0×10~(-8) mol·L~(-1).对电极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测定出两波的电极反应表面速率常数(K_s)_1和(k_s)_2分别为3.4s~(-1)和4.8 s~(-1).  相似文献   

14.
链霉素在0.2mol/LNaoH溶液中,经水浴加热,进行分子重排,消去反应生成麦芽酚后。用HAC—NaAc缓冲溶液调PH为5.0—6.9,麦芽酚与Fe(Ⅲ)形成稳定的紫红色配合物,其Fe(Ⅲ)与试剂的组成比为1:2。配合物在405—460nm的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其摩尔吸光系数e=4.2×10~3mol.1~(-1).cm~(-1),Sandell灵敏度S=0.013μg/cm~2。Fe(Ⅲ)浓度在0-6.2μg/ml范围内遵守朗伯——比耳定律。经试验建立了高选择性测定微量Fe(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桑色素(Morin)为配位体,研究了Zn(II)与其形成的配合物在汞电极上的极谱行为和极谱波的性质,确定了Zn(II)-Morin配合物的组成。在pH=4.7的0.1 mol.L-1HAc-NaAc底液中,Zn(II)-Morin配合物在2.0次微分极谱图上产生良好的吸附还原波。其峰电位为-1.14 V,峰电流与Zn2 在7.5×10-8~4.3×10-6mol.L-1的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7.5×10-8mol.L-1。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以水杨醛缩硫代氨基脲合铜(Ⅱ)为中性载体,制备了一种对碘离子(I-)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的离子电极,其选择性大小依次为:I-,Sal-,ClO-3,H2PO-4,2,SO2-4,SCN-,Cl-,NO-3,NO-SO2-4.该电极在pH2 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具有最佳的电位响应,在1 0×10-1~8 0×10-5mol/LI-浓度范围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4 0mV/pI-(25℃),检测下限为4 0×10-5mol/L.采用交流阻抗和紫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以及配合物本身的结构对电极电位响应行为的作用机理.将该电极用于药物含碘量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以Tris-HC l缓冲溶液作为研究介质,在pH=6.75的环境下,应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探讨了苏木素(HE)和铒(Ⅲ)形成的配合物Er(Ⅲ)(HE)3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并用摩尔比法和双倒数法求得金属与配体的结合比为1:3,Er(Ⅲ)(HE)3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结合常数为Kθ25℃=1.87×104L/mol。以吖啶橙(AO)作为分子探针探测了Er(Ⅲ)(HE)3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情况,发现配合物能使AO-DNA体系发生动态荧光猝灭,Er(Ⅲ)(HE)3配合物与AO对鲱鱼精DNA具有嵌插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新试剂2-(2-噻唑偶氮)-5-磺丙氨基苯酚(TASPAP)与镉(Ⅱ)的显色反应性能.在pH =8的Clark-Lubs缓冲溶液中,TASPAP与镉(Ⅱ)形成配合物,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50 nm波长处,镉(Ⅱ)的量在0~60 μg范围内符合郎伯-比尔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30×104(L·mol-1·cm-1),灵敏度较高,该方法用于镉离子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3,5-二叔丁基水杨醛肟的制备方法,并提高其产率,试验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3,5-二叔丁基水杨醛肟的产率。最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3,5-二叔丁基水杨醛肟的最佳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室温反应10 h,调p H值为4,产率可达94. 8%.本制备方法与已报道的类似合成方法比较,在保证产率的前提下,提高了原料使用和制备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铋(Ⅲ)-邻苯二酚紫-抗坏血酸(Bi(Ⅲ)-PV-AA)体系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测定微量铋的方法.以5.0mol/L KOH为支持电解质,该体系有一灵敏导数极谱波.峰电位为-0.79V(vs.SCE).峰电流与铋的浓度在5.0×10~(-8)~1.1×10~(-6)mol/L成正比.应用循环伏安、脉冲极谱等方法确证了该极谱波属于络合吸附波.确定了吸附型体的络合比为Bi(Ⅲ):PV:AA=1:1:1.对其电极反应做了初步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