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综述了近十年来颇受关注的一类新型分子筛材料,即以氧化硅为基质、开口孔大于12元环的晶体微孔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在催化反应上应用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有机模板剂结构、矿化剂类型和杂原子种类对大孔型硅基晶体分子筛合成的影响,并探讨了这类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考察实验影响因素以在最佳条件合成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高水热稳定性材料。通过降解NaY分子筛形成其前驱体,以CTMABr(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合成介-微孔分子筛。XRD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材料的孔壁含有沸石结构单元,在750℃,100%水蒸汽中处理2h后介孔结构依然存在。研究认为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材料是一种高水热稳定性的孔壁含有沸石结构单元的介孔材料,且与直接制备分子筛前驱体的过程相比,降解微孔分子筛制备前驱体有沸石回收和成本低廉两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实验影响因素以在最佳条件合成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高水热稳定性材料。通过降解NaY分子筛形成其前驱体,以CTMABr(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合成介-微孔分子筛。XRD和FT IR表征结果表明材料的孔壁含有沸石结构单元,在750?℃,100%水蒸汽中处理2?h后介孔结构依然存在。研究认为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材料是一种高水热稳定性的孔壁含有沸石结构单元的介孔材料,且与直接制备分子筛前驱体的过程相比,降解微孔分子筛制备前驱体有沸石回收和成本低廉两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孔丹  赵峥嵘  王向宇 《河南科学》2014,(10):1983-1986
微孔磷酸铝分子筛AlPO4-5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磷酸盐分子筛,其优良的催化性能已得到广泛的肯定.其凝胶的组成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组成和性质.以三乙胺为模板剂,拟薄水铝石、分析纯磷酸为原料,180℃下晶化36 h水热合成AlPO4-5分子筛.并以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电子显微技术对其进行形貌表征.分别考察了水量改变、模板剂量改变及水量和模板剂量同时改变对AlPO4-5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微孔晶体合成反应数据库的数据挖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据挖掘中的查询和决策树技术对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的微孔晶体合成反应数据库进行了数据挖掘研究,针对微孔磷酸铝和硅铝酸盐两类合成反应体系,通过数据挖掘找出模板剂的参数特征,预测出适用于合成十二元环和十元环微孔磷酸铝和硅铝酸盐的分子筛一系列新的有机胺模板剂,采用分子力学方法计算了预测的有机胺模板剂与分子筛骨架的作用能,根据计算结果,最后确定有望成为合成这些特定结构分子筛的新模板剂,针对十二元环磷酸铝AlPO4-5的合成,根据数据挖掘的结果,安排了合成实验,结果采用预测的二乙醇胺作新的模板剂首次合成出了很好的AlPO4-5晶体,为定向合成研究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MCM 4 1中孔分子筛具有极高的BET比表面积、均一的中孔结构等特点 ,可广泛用于催化、吸附脱附、分离和传感技术等领域。从合成方法、合成条件的影响、辅助添加剂对分子筛的改性以及合成机理等方面对MCM 4 1中孔分子筛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分析了MCM 4 1中孔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差、酸性弱等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重点介绍了MCM 4 1中孔分子筛增大孔径的几种方法———改变合成条件、添加增孔剂、水热合成后处理、改换模板剂等。对MCM 4 1中孔分子筛在石油化工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应在改善MCM 4 1中孔分子筛的热稳定性及水热稳定性、开发合成更大孔径分子筛、研究新型模板剂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7.
MCM—41中孔分子筛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CM-41中孔分子筛具有极高的BET比表面积、均一的中孔结构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催化、吸附脱附、分离和传感技术等领域。从合成方法、合成条件的影响、辅助添加剂对分子筛的改性以及合成机理等方面对MCM-41中孔分子筛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分析了MCM-41中孔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差、酸性弱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重点介绍了MCM-41中孔分子筛增大孔径的几种方法-改变合成条件、添加增孔剂、水热合成后处理、改换模板剂等。对MCM-41中孔分子筛在石油化工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在改善MCM-41中孔分子筛的热稳定性及水热稳定性、开发合成更大孔径分子筛、研究新型模板剂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模板剂,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ZSM-5分子筛。考察模板剂用量对微波水热法合成ZSM-5分子筛物化性质的影响,采用XRD、BET、SEM、NH3-TPD等手段对合成样品的微观结构、孔结构及表面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表征,在MTO工艺中评价合成分子筛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模板剂用量对合成ZSM-5分子筛晶相组成、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及表面酸性质具有较大的影响。改变模板剂用量会影响分子筛结晶度和孔结构,可通过模板剂用量调控制备不同酸性质ZSM-5分子筛。模板剂用量为n(TPAOH)∶n(Si O2)=0.35时,ZSM-5分子筛孔结构和表面酸性适中,形貌规整,MTO催化性能最佳,甲醇转化率为98.4%,低碳烯烃收率为75.39%。  相似文献   

9.
磷酸钛微孔晶体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过渡金属配位环境、价态的多样性以及多种金属氧簇的形成,使过渡金属磷酸盐微孔材料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还原态金属的存在将提高微孔材料氧化催化性能.但是作为磷酸盐的重要成员,磷酸钛微孔晶体的发展严重滞后,采用金属钛粉为原料,控制反应速度并创造还原性氛围.利用不同有机胺为结构导向剂,合成了3种新型结构的混合价磷酸钛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和3为具有12元环孔道结构的微孔晶体、计算表明,3种化合物中均含有三价钛,化合物2和3中存在2种钛原子,分别为3价和4价,化合物1中只有一种钛原子,价态为3.5,磁性测试显示,化合物1中钛的有效磁矩为0.867.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采用新型模板剂对介孔分子筛改性的研究较多,但以纯天然化合物为模板剂的研究甚少。主要研究以柞蚕丝肽为改性材料,掺杂到传统的模板剂CTAB中,通过水热法合成MCM-41介孔分子筛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柞蚕丝肽的分子量〈3500和柞蚕丝肽/CTAB为1:4时,MCM-41介孔分子筛产品的BET比表面积可达422....  相似文献   

11.
Zheng N  Bu X  Feng P 《Nature》2003,426(6965):428-432
Natural porous solids such as zeolites are invariably formed with inorganic cations such as Na(+) and K(+) (refs 1, 2). However, current research on new porous materials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use of organic species as either structure-directing or structure-building units; purely inorganic systems have received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in exploratory synthetic work. Here we report the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three-dimensional sulphides and selenides containing highly mobile alkali metal cations as charge-balancing extra-framework cations. Such crystalline inorganic chalcogenides integrate zeolite-like architecture with high anionic framework polarizability an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obile cations. Such structural features are particularly desir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ast-ion conductors. These materials demonstrate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up to 1.8 x 10(-2) ohm(-1) cm(-1))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moderate to high humidity. This synthetic methodology, together with novel structur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may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icroporous and open-framework materials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areas such as batteries, fuel cells,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and photocatalysis.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近年来国际上较为活跃的超分子化学领域,在配位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和性质研究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依据超分子自组装与配位化合物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状况,紧密结合本研究组的近期工作和最新进展,分析探讨了氨基硫脲系列超分子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和组装,及其组成-结构-非线性光学性质,为后续新型功能性超分子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提供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Metal nanoclusters with a core size smaller than 2 nm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Among the studied metal nanoclusters,gold and silver hav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by size-controlled synthesis,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ies investigations.Recently,considerable research effort has been devoted to the investiga- tion of copper nanoclusters.In this review,we highlight recent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copper nanoclusters in terms of synthesis methods,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and their novel optical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4.
S H Joo  S J Choi  I Oh  J Kwak  Z Liu  O Terasaki  R Ryoo 《Nature》2001,412(6843):169-172
Nanostructured carbon materials are potentially of great technological interes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atalytic and hydrogen-storage systems. Here we describe a general strategy for the synthesis of highly ordered, rigid arrays of nanoporous carbon having uniform but tunable diameters (typically 6 nanometres inside and 9 nanometres outside). These structures are formed by using ordered mesoporous silicas as templates, the removal of which leaves a partially ordered graphitic framework. The resulting material supports a high dispersion of platinum nanoparticles, exceeding that of other common microporous carbon materials (such as carbon black, charcoal and activated carbon fibres). The platinum cluster diameter can be controlled to below 3 nanometres, and the high dispersion of these metal clusters gives rise to promising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oxygen reduction, which could prove to be practically relevant for fuel-cell technologies. These nanomaterials can also be prepared in the form of free-standing films by using ordered silica films as the templates.  相似文献   

15.
模板电化学合成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板电化学合成是一种简单直接地制备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介绍几种常用的模板材料、国内外模板电化学沉积在制备功能纳米材料上的应用,综述了模板电化学制备纳米线阵列、纳米管、纳米导电聚合物以及纳米核壳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制备新型复合纳米结构有序阵列、开展纳米器件的研制是模板合成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这样的有序阵列在光学、磁学、催化及电化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单分子磁体是涉及合成化学、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等边缘学科的一个新颖课题。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物理功能单分子磁体是近年来化学研究的一个热门方向。由于二价钴离子具有高达三个未成对电子,并且具有很大的单离子各项异性行为,因而成为构筑单分子磁体的一类重要金属离子。本文主要介绍了钴基单分子磁体的结构、制备方法、磁性、直流和交流磁化率、低温时不同振荡频率下的磁滞回线等几个方面,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后摩尔时代的推进,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器件正接近其性能极限.除了不断引入新的器件结构外,设计具有半导体特性的金属量子结构为微电子器件的性能提升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而打开金属带隙,使其具有栅极可调半导体输运,是实现其应用的关键.以此为目的,自20世纪末以来,多种金属量子结构便逐步被设计与开发,其输运特性的有效调控也被学术界广泛研究.本文回顾了零维量子点、一维纳米线/纳米管、二维材料/人工二维晶格/超导薄膜等不同维度金属量子结构的研究进展;针对这些结构体系,介绍了其各自的能隙调控思想,总结分析了可控输运特性的实现方法与内在机制,对比展示了材料结构的电学性能及应用前景.基于目前报道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未来预期的研究方向:开发金属量子结构中输运与自旋关联特性,设计同时传输电荷与自旋信息,且具有栅极可调输运带隙的全金属沟道材料、结构与器件.  相似文献   

18.
微孔有机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在非均相催化、吸附、分离和气体存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它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全部由有机分子的构建块组装而成的微孔(孔径小于2.0nm)固体.依据设计策略的不同,主要可以分成以下4种:(1)通过交联反应阻止链密堆积的超交联聚合物;(2)通过刚性和扭曲基团阻止链密堆积的自具微孔聚合物;(3)通过大共轭?-体系刚性结构组建的共轭微孔聚合物;(4)通过适宜的官能团发生可逆地缩合反应来制备的共价有机骨架聚合物.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背景,重点介绍自具微孔聚合物和共轭微孔聚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