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涤纶仿真丝连续碱减量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LMV092型平幅连续碱减量机通过对连续碱减量工艺生产中的工艺参数(烧碱浓度,汽蒸温度,汽蒸时间,助剂,携液率)对涤纶织物的减量率及减量效果影响的研究,找到了一定的规律,另外,还讨论了在连续碱减量工艺生产前后的预处理工序,预定形工序,水洗工序。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改性涤纶在催化剂存在下的碱处理反应机理,以及碱处理条件如温度、碱浓、催化剂浓度和碱处理时间与纤维减量率的关系。导出了减量率与时间、温度的关系式。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纤维的表面形态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高吸水涤纶的碱减量不仅与纤维组成,纤维结构,还和处理条件有关。催化剂的引入可大大减少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温度。因此可节省能源,降低单耗和改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3.
基于强碱对涤纶纱线具有显著的减量作用,用NaOH溶液对涤纶纱线进行处理,以减少纺织加工过程的静电问题.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碱处理的NaOH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涤纶纱线的碱减量和强度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50g/L,反应温度80℃,碱处理时间2h.以苯胺为原料,对碱减处理过的涤纶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涤纶复合导电纱线.对比研究了过硫酸铵与苯胺单体的摩尔比和硫酸浓度对纱线导电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过硫酸铵/苯胺单体摩尔比1∶1,硫酸浓度1mol/L,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15~25℃.最佳工艺条件下,涤纶纱线的电阻约为300Ω/cm.  相似文献   

4.
从涤棉碱减量的原理出发,通过实验分析并探讨了影响碱减量的NaOH的浓度、反应时间、促进剂SN用量和温度等,为碱减量工艺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生产效率并简化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织物的传统染色工艺,利用耐碱的分散染料在碱性条件下对PLA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处理液pH值对PLA织物减量的影响,以及PLA织物的中性染色及碱性染色产品的K/S值及减量率;讨论了碱性染色温度和碱剂用量对PLA织物K/S值和强力的影响;对比了PLA织物有无还原清洗工序的碱性染色产品的色牢度,以及碱性染色与传统染色的工序、配方及产品的颜色深度。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液pH值的升高,织物的减量率逐渐增加且碱性条件下更有利于PLA织物的减量;碱性染色织物的减量率及K/S值均高于中性染色产品;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和碱剂用量增大,染色织物颜色逐渐变深且断裂强力下降;PLA织物碱性染色产品色牢度好且染色后无需还原清洗;碱性染色比传统染色方法所得织物的颜色更深且碱性染色工艺更加节省能源、水以及时间。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浓度碱对涤纶织物进行减量处理,使涤纶织物具有柔软手感、柔和光泽、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产生的碱减量废水具高COD、高p H、水质水量变化大、生物降解性差等特点,因此处理难度较大。该文通过分析碱减量废水来源、水质特点、不同的废水处理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对碱减量废水处理工艺和回收对苯二甲酸(TA)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国产海岛纤维长丝与涤纶高收缩丝交织纬编双罗纹织物为研究对象,探讨海岛丝织物的热定型工艺.研究热定型工艺参数对纱线及织物的性能影响以及对后道碱减量处理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海岛丝与涤纶高收缩丝交并的双罗纹织物较佳热定型条件为190℃和1min.  相似文献   

8.
采用83.3 dtex/72f涤纶三叶有光丝制成仿真丝面料,对面料进行碱减量处理和低温等离子处理,并对面料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经过低温等离子处理的涤纶仿真丝面料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吸湿透气性和染色性能,具有超真丝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在简单实验的基础上绘制碱减量曲线,并由此合理制定减量升温工艺以及预测碱减量程度的方法和原理。经实验验证其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涤纶织物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受到各种工艺条件的复合作用,从而使得产品在外部形态及结构尺寸上不断发生变化.为了确切反映染整加工中每道工序对织物形态的影响,实验模拟了不同品种的涤纶长丝织物的染整工艺,分别考察各工序处理后织物缩率的变化.结果发现,各个工序对织物的缩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织物在整个染整工艺过程中的总缩率随着热定型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影响织物收缩的因素包括热、湿和碱,其中热、湿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在考察明胶生产工艺、废水水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改进的磷酸氢钙清洁回收工艺。在浸灰工段后设一沉淀池,沉淀分离石灰沉渣,将上层饱和的氢氧化钙浸灰废液送至浸酸工序,处理浸酸废液,调液外排,造成了难于治理的明胶生产废水高碱、高钙、高悬浮有机物污染。实验证明,该改进工艺能消耗大量的浸灰废液,有效降低明胶生产废水的高碱特性,对悬浮COD的去除效果与使用普通净水剂效果相当,且对磷钙复合肥的收率无重大影响,所排废液不再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钙污染也得到一定控制,与原废水相比生化处理难度大大降低,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高浓度焦化废水经生化处理后COD难以达标并浪费大量资源。采用实验室自制的无机絮凝剂PAC和助凝剂PAM对焦化废水原水进行了预处理。结果表明,PAC+PAM的投加量分别为2.5 g/L和0.025 g/L,搅拌时间8 min,温度25℃,pH值为6时可取得最佳的絮凝效果;对COD的最佳去除率为37.5%。GC-MS分析结果表明,焦化原水经PAC和PAM混凝预处理后主要去除物为苯酚类有机物,可采用碱沉淀法对其进行分离和资源化回收。  相似文献   

13.
The removal of surface oligomers from polyester fiber was investigated by an Ultrasonic / Alkali System.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 of alkali, temperature, time and ultrasonic frequency were discussed. It was found tbat Ultrasonic / Alkali System could decrease remarkably surface oligomers content of polyester fiber dyed by HIP without influencing the dyeing properties of the fiber.  相似文献   

14.
贵金属氧化物电极电解处理有机废水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经热分解法制备所得Ti基IrOr-Ta2O5涂层电极及掺杂Sn,Pb的三元氧化物电极电解处理染料厂废水及模拟有机废水进行了研究.COD测试结果表明,使用IrO2-Ta2O5/Ti电极可以电解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随电解时间增加废水COD值降低,高COD值时电解效率高,COD值很低的有机废水中加入NaCl对电解去除有机物有很好的促进效果.电极掺杂第三元素Sn,Pb可以促进电解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与IrO2-Ta2O5/Ti相比,PbO2/IrO2-Ta2O5/Ti电极电解废水的COD去除率提高了11.2%。  相似文献   

15.
生产7-ACA(头孢菌抗生素中间体)过程中排出的废水,是一种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实验采用Fenton氧化和Fe/C微电解两种方法预处理此类废水,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比二者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法对COD去除率为46.1%,处理后废水的ρ(BOD)/ρ(COD)提升至0.36,反应时间为1h;Fe/C微电解法对COD去除率为44.7%,处理后废水的ρ(BOD)/ρ(COD)提升至0.43,反应时间为1.5h。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厌氧生物脱硫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单相上流式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启动条件和稳定运行的全过程。利用人工配水成功启动和稳定运行的UASB反应器在硫酸盐容积负荷1.8kg.(m3.d)-1,COD容积负荷5.0kg.(m3.d)-1时相应的硫酸盐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5%左右和35%左右。温度低于20℃或者硫化物浓度高于300mg/L时都会抑制硫酸盐还原,导致硫酸盐和COD去除率降低。温度高于20℃或者硫化物浓度低于300mg/L时,硫酸盐去除率可以保持稳定在90%以上。反应器功能微生物驯化富集成功后,可以保持稳定的硫酸盐和COD去除率,提高进水负荷对其影响不大,能短时间内提高到较高的进水负荷。合理的对反应器进行气体吹脱可以有效脱除废水中游离的H2S降低硫化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硫酸盐去除率和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采取动态半连续流中温厌氧消化试验,进行污泥减量化及资源化的中试研究。对系统进行每天定量投配生污泥,考察不同停留时间污泥系统中pH值、VFA、碱度、固相及液相COD的参数变化情况以及COD、VSS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锦州石化公司剩余活性污泥有较好的消化性能,消化周期为20~25d,COD去除率为70.3%,VSS去除率为55.6%,1kgCOD产气量为0.33m3。污泥混合物实现了剩余污泥的减量化与资源化。  相似文献   

18.
气田水的治理是油气田废水治理的难点之一,其处理方法较多。实验首次尝试采用双氧水氧化与活性炭吸附联合作用的方法处理川中遂121井气田水,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气田水中污染物含量,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81.8%。与先用双氧水氧化,然后用活性炭吸附分步法处理比较,该法不仅操作简单,节省时间,而且可以提高处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特制高功率超声波发生器对某维生素C制造厂的污水及污泥进行处理,研究超声波对难降解有机废水好氧生化降解效率及污泥减量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制超声波发生器对好氧接触氧化池进水进行高功率较长时间(2 860 W,5 min)超声处理,可去除56%的COD,B/C比从0.13提高到0.22;对推流式曝气池进水进行超声(2 860 W,2 min)处理,可去除33%的COD,B/C比提高一倍以上(从0.11提高到0.23);并且超声处理降低了接触氧化池之后的二沉池剩余污泥的沉降体积,促进了污泥井中混合剩余污泥中某些易被生化降解的物质由固相转移到液相,进而达到污泥减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