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内蒙古镜内13种野豌豆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系统报道了1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观察结果表明,野豌豆属植物花粉的形状,萌发孔及外壁饰纹等特征在种内是稳定的。此外,利用花粉形态特征,对复合种的分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报春花科5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报春花科3属5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报道了花粉形态特征。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在分类学上的意义。结果表明花粉形态、大小和萌发沟及外壁雕纹可作为属和种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3.
周俊英 《山东科学》2002,15(4):41-4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苍耳属(Xanthium L.)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报道了花粉的形态特征,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的分类意义,如果表明苍耳属花粉粒形态和表面雕纹可作为分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东鸭跖草科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鸭跖草科3属4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报道了花粉形态特征,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在分类学上的意义。结果表明,该科花粉粒大小、形状和表面雕纹可作为属、种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5.
泡桐属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泡桐属五种植物花粉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花粉为中等大小,近球形均具三孔沟,表面纹饰为网状.5 个种之间在花粉大小,网状纹饰,内孔明显与否存在差异,说明花粉的一些形态特征指标可以作为泡桐属植物种之间分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扫描电镜首次观察了内蒙古境内5种冰草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发现其花粉在表面蚊饰、孔缘、孔盖及孔缘的纹饰等4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编制了冰草属植物花粉形态分种检索表,同时也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在种间关系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凌霄属植物的花粉形态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凌霄属(Campsis Lour.)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报道了花粉形态特征,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在分类学上的意义。结果表明,该属花粉粒大小、形状和表面雕纹可作为分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刺槐属(Robinia)植物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刺槐属(Robinia)植物的花粉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报道了花粉形态特征,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刺槐属花粉具有属内一致性,均为长球形,具3条萌发沟;其花粉大小和表面纹饰的形态结构特征表现出种间,种与变种、变型之间的差异,可以作为分类依据,同时给出了花粉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我国石蒜属六种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我国石蒜属LycorisHerb。六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其中三种植物的花粉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该属植物花粉舟形或肾形;萌发孔为远极单沟;在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外壁具网状纹饰,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外壁外层是由覆盖层和柱状层组成。根据花粉形态及其他器官特征,对本属植物的种间区别及其分类地位也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贺兰山5种国家级保护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扫描电镜(SEM)对贺兰山5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均与其所属科或属的总体性状相一致,而同属豆科(Leguminosae)的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野大豆(Glycine soja),其花粉形态主要在大小和表面纹饰的细微性状存在差别;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us)的花粉形态符合蔷薇科(Rosaceae),除地榆属(Sanguisorba L.)外的总体特征;贺兰山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var.alashanensis)的花粉形态与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 L.)其他种的形态大致相同,但纹饰表现非常强烈;四合木(Tetraena mongollcus)在我国是蒺藜科(Zygophyllaceae)的单种属植物,其花粉形态与蒺幕科其他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西部荒漠半翅目昆虫多样性及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西部荒漠是内蒙古昆虫区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该地区复杂和特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半翅目昆虫种类的多样性和区系性质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野豌豆属一新变种及其花粉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录了豆科野豌豆属一新变种-狭柳叶豌豆Vicia venosa(Willd.ex Link)Maxim.var.ich-hsinganica Soyolt var.nov.,并描述了其花粉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四川老鹳草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分布在四川的8组30种老鹳草属植物进行了花粉形态观察,并结合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研究了它们的一些系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3%,草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4.6%。到1989年底,有6种鹤在内蒙古地区分布,并均有繁殖记录。但近十年来的考查表明,目前仅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在内蒙古地区繁殖。在繁殖季节,灰鹤曾多次见于呼伦贝尔盟,但从未见卵或雏鸟。内蒙古东部地区是丹顶鹤和白枕鹤的主要繁殖地。内蒙古大草原是我国蓑羽鹤的主要繁殖地。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沙蒿根围AM真菌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7月和10月分别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元上都、黑城子和大河乡样地采集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根围土壤样品,利用形态学和微形态学特征分离鉴定沙蒿根围AM真菌种类,研究了AM真菌物种多样性.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3属20种,其中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2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4种,球囊霉属(Glomus)14种.3属AM真菌在3个样地均有分布.3个样地共同优势种是黑球囊霉(G.melanosporum)和网状球囊霉(G.reticulatum).AM真菌物种丰度、香浓-威纳指数和均匀度在时间上表现为4月<7月<10月,空间上表现为元上都<黑城子<大河乡.扫描电镜下不同属种孢子表面纹饰特征差异明显,可作为AM真菌分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内蒙古齿爪盲蝽亚科(Deraeocorinae)昆虫进行区系分析.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内蒙古齿爪盲蝽亚科昆虫可分为古北界种类、古北东洋两界共有种类和古北、新北两界共有种类,其中以古北界种类占绝对优势,有13种,占总数的76.47%;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内蒙古齿爪盲蝽亚科昆虫主要归属于东北、华北、蒙新3个区,其中分布于华北区的种类最多,共有15种,占总数的88.24%;在内蒙古地带性植被带中,属于草原带的种类最多,有16种,占总数的94.12%.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五种豆科(Leguminosae)植物花粉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观察了内蒙古五种豆科植物的花粉形态,该五种分别属于黄耆、棘豆和雀儿豆等三个属。黄耆与棘豆属花粉形态比较一致;花粉粒一般长球形,具3-孔沟;外壁具小穿孔状雕纹。花粉粒大小与穿孔直径的大小因种而异。雀儿豆属的花粉形态比较特殊,明显区别于前两个属;花粉粒扁圆球形。极面观近三角形;具3-孔沟,外壁在沟间区具近脑纹状纹饰,在沟界极区具小疣和小穿孔。具近脑纹状纹饰的花粉前人在山羊豆族里尚未发现。此外,作者根据本文结果结合前人的工作探讨了花粉形态对该三属的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确认了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有19种(包括3种栽培植物),1变种;把V.sativa L.和V.angustifolia 合并,同意《Fl.Siber.Centr.》(vol.2,1979)中将V.amoena Fisch.ex DC.的2个变种,以及V.cracca L.的3个变种;确定了V.megalotropis Ledeb.在内蒙古有分布;而V.bungei Ohwi。在内蒙古没有分布;更正了《内蒙古植物志》(ed.secund.vol.3,1989)中一些种的不确切分布。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外来入侵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野外调查和文献研究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分布的外来人侵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外来入侵植物共有22种,全部从国内其他地区扩散而来.从外来入侵植物在内蒙古的分布变化看.牛膝菊和光梗蒺藜草已表现出蔓延趋势.最后,对内蒙古外来入侵植物的深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