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张鼐  李英剑 《甘肃科技》2023,(9):97-102+107
为了解新市民健康素养和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差异,分析影响新居民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因素的差异。通过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为调研地点,以成人医学素养快速评估(REALM)量表为主要依据设置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参与者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高学历、未婚的新市民倾向于使用互联网或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搜寻健康信息;而年龄负向影响新市民的互联网或SNS搜寻健康信息行为;高学历、已婚、高收入的新市民更倾向寻求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作为实际使用的健康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5年安徽省蚌埠市45-60岁居民健康信息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三阶段抽样,选取蚌埠市3个农村社区和3个城市社区,采用《中国居民健康信息素养自评量表》对受访者开展健康信息素养状况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06份.结果对结果进行百分制归一化后,蚌埠市45-60岁居民健康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为55.61分.年龄(β=-0.13)、文化程度(β=0.26)、职业类型(β=0.15)和家庭年均收入(β=0.19)是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蚌埠市45-60岁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还有待提升,应制定针对性的健康信息策略和提供高质量的健康信息服务以提高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遵义市城乡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的认知、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的现况及其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满意度,供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和疫情防控工作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星及纸质问卷,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 对遵义市城乡居民新冠疫情防控KAP及其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特征居民间KAP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603份,总知晓率为79.43%。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对COVID-19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居民对COVID-19持积极态度的比例为87.23%,不同特征的居民对COVID-19的态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病毒的防护措施采取良好行为比例为93.37%,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间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越低的居民对COVID-19的认知越低于文化程度高的居民OR=0.647(95%CI 0.548,0.764);低认知居民采取良好防护行为低于高认知居民OR=0.531(95%CI 0.328,...  相似文献   

4.
了解济南市某社区老年人保健品应用的现状,探讨其盲目应用保健品的原因,为正确选择保健品及健康教育提供支持。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6月对山东省济南市某社区的25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应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老年人保健品的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老年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选择保健品的动机。116名(45.3%)社区老年人存在盲目使用保健品行为,其中保健品用药数量、来源和了解途径是老年人保健品选择的影响因素(P0.05);心理因素是导致老年人盲目选择保健品的的重要原因。社区老年人存在自行使用保健品现象,安全用药知识相对匮乏,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宣传保健品知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安庆市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对健康意识的预测效应。方法采用自编的《社区老年人健康意识问卷》和《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问卷》,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50名老年人调查研究。结果进入健康意识总分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有媒体、交流,且它们的显著性水平都达到0.01以上,预测力为49.4%。结论健康教育途径中媒体方式是影响健康意识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人格诊断问卷(PDQ-4+),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ERSA),青少年心理弹性问卷(HKRA),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尊量表(SES)对683名中学生B群人格共病偏离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B群人格共病偏离人数为70人,占调查总数的12.5%;B群人格共病偏离中学生心理弹性5个维度,情绪弹性的2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但在自尊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支持(OR=0.660,P0.01),情绪控制(OR=0.444,P0.001)和情绪恢复能力(OR=0.575,P0.01)是中学生B群人格共病偏离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因素,并分析GDM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476例进行产前随诊的孕妇,于孕24~32周进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血糖检测结果筛查GDM,通过问卷收集信息并随访至分娩,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的影响因素,并比较GDM组(69例)和非GDM组(407例)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差异,分析GDM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孕妇年龄高(OR=1.085,95%CI 1.004~1.173)、居住郊区(OR=1.914,95%CI 1.004~3.650)、孕前体质量指数(BMI)高(OR=1.110,95%CI 1.000~1.231)、糖尿病家族史(OR=3.583,95%CI 1.961~7.588)是GDM的危险因素;GDM组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26.1%)高于非GDM组(6.9%),GDM组的产后出血发病率(37.7%)高于非GDM组(25.6%),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GDM组的巨大儿出生率、新生儿败血症、胎儿窘迫、剖宫产及胎盘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均高于非GDM组,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DM对不良妊娠结局存在影响,应对孕妇尤其是高龄、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进行早期筛查,及时干预,避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在人群中,尤其是农村地区,普及孕妇合理平衡膳食和健康妊娠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政府发布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信息质量影响着消费者的信息搜寻行为,并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基于宁波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政府信息质量与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政府信息的了解程度明显低于需求程度;政府发布信息的及时性、易解性和重要性显著影响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且均为正向影响。此外,家庭结构和消费者个体的受教育水平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其信息搜寻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女大学生对月经知晓情况、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女大学生月经期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取样本,利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利用Epidata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和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大学生月经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学习、同学或朋友、父母或师长和书籍杂志,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二者在课堂学习(χ2=13.620,P=0.020)、书籍杂志(χ2=11.684,P=0.033)、互联网(χ2=7.968,P=0.041)这3种知识来源渠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学专业女大学生月经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9.56%,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月经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1.09%,二者在"月经"概念(χ2=10.263,P=0.027)、月经周期(χ2=14.274,P=0.013)、月经经期(χ2=12.827,P=0.038)这3方面的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Logsitic回归分析,女大学生是否学医、年龄和独生子女因素会影响月经知识的知晓,OR及其95%的可信期间分别为1.980(1.345~2.916)、2.827(1.382~5.785)和0.604(.367~.992)。结论:女大学生对月经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高校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0.
了解石河子某社区居民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采用整群抽样抽取2888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显示,社区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为22.8%,71.5%的居民对健康行为持积极态度,65.4%认为有必要预防,37.8%已采取预防措施,其中锻炼身体和平衡饮食使用频率最高。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与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与性别无关;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优于一般人群,一般人群好于高危人群。由此可知,石河子社区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较低,高危人群知识、态度、行为均需改善,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康行为转化率,尤其是对老年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在社区老年居民中的健康素养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将《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应用参考,并将相关研究对象和现状进行确认,并将老年慢性病应用其中,促进调查问卷的完善,选取该社区年纪在65岁以上的老年居民,对其健康素养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有效分析。结果 所有老年人中,在基本知识和理念方面的所占概率为12.00%,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所占的比例则为14.00%,而在基本技能方面所具备的健康素养比例为30.00%,老年人在健康素养问题回答方面的回答,其结果显示,正确率在30.00%以下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慢性病预防。结论 在给予患者社区健康干预后,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得以增加,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老年的人健康行为,将其健康素养进行提高,有利于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进行有效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合适的康复期癌症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从本院随访室已电话取得联系的癌症康复期患者共374人进行了健康教育信息需求问卷调查。结果收到有效问卷360张,并进行整理统计。76%的患者需要医务人员为他们提供健康教育帮助;对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提高生活质量知识的需求为最多,其中如何减少情绪困扰(90.1%)、康复(76.2%)、疾病症状控制(59.3%)和营养支持(56.8%)为病人首要需求,另有12.8%患者希望获得性健康信息。不同年龄、生存期对健康教育需求有差异,不同生存期、文化程度和不同职业者所需求的内容不同。结论癌症患者康复期健康教育应走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和心理、生理、行为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儿童哮喘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小儿哮喘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9a3月~2020a5月至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简称上海十院)就诊患儿为研究对象,哮喘组与非哮喘组各200人.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 儿童超重或肥胖(OR=2.845,P=0.004)、婴幼儿湿疹(OR=2.118,P=0.043)、过敏性鼻炎(OR=5.912,P<0.001)、家族哮喘史(OR=3.302,P=0.005)、被动吸烟(OR=2.743,P=0.002)、饲养宠物(OR =6.251,P<0.001)、种植花卉(OR=8.967,P<0.001)增加儿童哮喘发生风险,母乳喂养(OR=0.151,P<0.001)降低儿童哮喘发生风险.另外,家中饲养宠物(r=0.175,P=0.013)、种植花卉(r=0.255,P<0.001)与儿童哮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哮喘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与哮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识别哮喘发生或恶化的危险因素对儿童哮喘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成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具有暴露时间长、影响因素多、证据和结果难以测度等特点。为了在两者之间建立较为直观的关联,研究引入了健康行为作为中介变量以评估社区建成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群健康的影响水平和调节方向。根据来自上海市115个社区的老年人(N=3431)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针对密度、设计、住房、绿地、公共设施与区位等建成环境要素的健康影响,构建了以体力活动和社会活动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模型。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和社会活动是观测建成环境健康影响的有效中介变量,通过健康行为的中介效应可以更加清晰地揭示建成环境要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基于不同建成环境的基底条件,健康行为的调节方向相似,但调节程度不同。对于以上海为代表的特大城市高密度人居环境而言,通过优化建成环境的品质促进社会活动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佛山市敬老院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和健康行为,为社区老年人的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3年对佛山市5间敬老院共304名老年人进行口腔自我保健知识及健康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两次牙的占32.6%,更换牙刷的频率为3个月内定期更换一次仅占11.6%,日常使用过牙线清洁口腔仅占4.6%。2)就医行为:调查的老年人中60.5%对自己的口腔健康不满意,但仅有4.7%的人会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检查。3)接受口腔健康信息宣教的途径:不知道或认为所在社区没有进行过关于口腔健康信息宣传的占83.7%。4)对口腔保健知识及常见口腔疾病的防治知识的测试结果普遍较差。结论佛山市敬老院老年人的口腔保健知识贫乏,应加强对老年人口腔健康教育信息的宣传,建立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社区中老年人空间行为轨迹的规律并识别其异常空间行为轨迹,建立了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和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算法(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ST-DBSCAN)的社区老年人异常空间行为轨迹分析模型.首先,利用社区内老年人空间轨迹定位数据,采用ST-DBSCAN聚类算法对连续空间轨迹进行聚类分析,提取老年人的动态行为链.其次,针对两种常见的异常轨迹模式(出行轨迹偏离日常轨迹和停留时间过长),利用DTW算法对老年人的动态轨迹进行异常模式识别.最后,结合异常轨迹模式、老年人背景信息、气象信息,建立社区老年人异常行为风险分析模型,分析老年人在出现轨迹异常情况下的安全风险,并基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开源轨迹数据集GeoLife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识别老年人出行时的异常空间轨迹,分析其安全风险.研究成果可以为居委会、社区物业、养老机构等部门的老年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住房一级市场买方搜寻行为的特点,该文采用北京市消费者购房行为的调研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法分析了搜寻持时和搜寻频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网络信息渠道对买方搜寻的作用。结果表明:年龄对于搜寻频率的影响呈现出U形特征,40岁左右买方的搜寻频率最低,而家庭人数较少的买方搜寻频率相对较高;租房者、男性购房者和家庭人数较少者的搜寻持时较短;网络信息渠道对买方搜寻行为有显著作用,一方面能降低买方的搜寻频率,另一方面会增加搜寻持时。为了改善网络对买方搜寻的作用,建议规范房源信息的在线发布机制,建立统一的住房信息平台,同时加强对房地产类网站的监管及对虚假信息的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水平.方法在吉林市丰满区的11个社区内随机选取148名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中开展控制高血压知识讲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健康教育前后两组的认知得分、健康相关行为得分及血压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的认知得分和健康相关行为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的认知得分、健康相关行为得分、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及有效控制血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校学生在线健康咨询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使用"问卷星"设计和制作调查问卷,并对成都市两所大学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在线健康咨询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问卷回收443份,回收率为88.40%,有效442份,有效率为99.77%.感知收益(β=0.368,P0.001)、网络信任(β=0.147,P0.05)和医生信任(β=0.129,P0.05)正向影响使用意愿;感知风险(β=-0.018,P0.05)、平台信任(β=0.141,P0.05)对使用意愿的直接影响未得到支持;网络信任和医生信任在感知风险与使用意愿的关系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在感知收益与使用意愿的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增加公众对网络环境和网上医生的信任以及提高患者潜在的利益是提高在线健康咨询服务的使用意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整群随机抽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49周岁的农村育龄妇女,调查其生殖健康状况.通过直接作用的PLS路径模型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体知识、个体态度、个体行为、家庭因素和社区因素是影响生殖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间接作用的PLS路径模型,得到了以个体知识、个体态度和个体行为为内生潜变量的3条影响路径.建议加强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升社区生殖健康服务机构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改善农村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