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10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宣布美国政府对伊核协议的新立场。特朗普在讲话中指责伊朗没有遵守伊核协议的"精神"并"在多方面违反协议"。因此,他表示此次不会向国会证实伊朗履行伊核协议承诺。他还指责协议未能完全、永久限制伊朗的核发展计划,伊朗则利用协议获得大量资金。特朗普同时表示,如果政府不能与国会及美国盟友达成新的解决方案,美国也做好了退出伊核协议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正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伊朗总统鲁哈尼在第73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期间"互呛"。特朗普大力抨击伊核协议,威胁对伊施加更多制裁;鲁哈尼则批美方逆多边主义潮流的做法显现"智力不足"。与此同时,与会的其他主要大国都主张维护核协议。自今年5月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该协议能否存续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对美国来讲,特朗普政府旨在通过"最大压力"政策迫使伊朗做出选择,要么在核能力、弹道导弹、中东事务上做出重大让步,要么面临政权崩溃的风险。对伊朗来讲,  相似文献   

3.
正伊核协议(正式名称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是2015年7月14日伊朗与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德国共同签署的国际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2018年5月8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实施"极限施压"政策,全面制裁伊朗。拜登政府上台后,于2021年4月6日在维也纳启动重返伊核协议的谈判,通过欧盟作为中间人,迄今同伊朗已进行过六轮间接谈判。谈判气氛一度相当乐观,伊方代表数次表示成功"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朗核协议,并重启已对伊朗豁免的制裁。至此,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朗核协议的靴子终于落地,并毫无悬念地掀起巨大波澜。那么,美国为何执意退出核协议?伊朗是否有违反核协议的行为?伊朗核协议是否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看,伊核协议尚未被撕毁,但特朗普政府的确在做"撕"的工作,而且其不仅针对核协议本身,更在于改变美伊关系发展轨道,破坏执行核协议的氛围与条件。而对伊朗而言,核协议执行过程中虽有诸多不顺,但毕竟从中有所收获。因此,无论特朗普如何挑衅、如何制造撕毁协议的声势,伊朗总统鲁哈尼始终强调核协议的多边性、合法性,没有一气之下也抛出退出协议的论调。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份国际协议就好像是美国和伊朗之间的一场临时婚约,双方本来感情基础就不牢,不过是为了利益而结合。  相似文献   

6.
<正>自4月以来,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迅速升级。美国先是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定为"外国恐怖组织",后又吊销中国、印度、土耳其等继续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权,5月初更向波斯湾派出航母战斗群。5月8日,伊朗通知美国以外的其他伊核协议签署方,伊朗决定减少履行伊核协议下的"部分承诺"。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伊朗并不是要退出伊核协议,并表示欧洲有60天时间与伊朗举  相似文献   

7.
正11月5日,特朗普政府如期启动了针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如果说8月出台的第一轮制裁只是一种预演,针对的主要是伊朗的非能源贸易,那么此轮制裁可以说是重头戏,因为对准的是伊朗的能源、金融、航运等核心领域。不仅如此,此轮制裁的正式启动也标志着自5月退出伊核协议后,美国已经全面恢复因签署伊核协议而对伊朗豁免的所有制裁。六个要点从现有的公开信息来看,这轮制裁主要涉及六个要点:第一,美国财  相似文献   

8.
<正>自2018年5月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后,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不断升级,伊朗与外界的经贸关系受到了严重冲击。美国的制裁很大程度吓跑了欧洲与伊朗做生意的公司,中国、印度、俄罗斯与伊朗的能源贸易、经济合作出现显著倒退。从周边来看,伊朗与土耳其、阿联酋等国的经贸合作水平也在大幅降低。但令人意外的是,伊朗与伊拉克之间的经济合作似乎获得了某种"制裁免疫"。去年11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为何一边哄朝鲜,一边鄙视伊朗?特朗普愿意不顾一切去见金正恩,还达成协议,另一边却对伊朗核协议嗤之以鼻。这事最后还能让特朗普落得一个诺贝尔和平奖?"如果能够获得同朝鲜与美国在新加坡达成的一模一样的协议,伊朗一定会兴奋不已,然而美国并不愿这么做。"曾担任美国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军控与防扩散事务顾问的乔恩·沃尔夫斯索尔表示。同样是因谋求发展核武器而令国际社会格外担忧的国家,同样是曾经被美国列入"邪恶轴心"黑名单的国家,伊朗和朝鲜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那里得到的待遇却大相径庭。今年5月8日,特朗普不顾英法德等盟  相似文献   

10.
<正>经过两天的"加时"谈判,伊核问题各方4月2日在瑞士洛桑达成初步协议。伊朗同意收缩核活动,美欧同意在核查后解除制裁。4月2日晚,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欧盟以及伊朗在历时八天的谈判后终于就全面解决伊核问题达成初步协议。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与伊朗外长扎里夫当天共同出席发布会,宣布与会各方通过了一份联合行动计划,并就计划中的关键问题达成一致。莫盖里尼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4月开始的伊朗核问题谈判已经断断续续10个月了,期间美国边谈判边追加对伊朗的制裁,伊朗边谈判边加速发展核能力,美伊双方迎头相撞的前景越来越真实。拜登政府一名高级官员预言,如果谈判没有进展,伊朗还在发展核能力,伊核问题将在2022年第一季度演变为危机。目前谈判的目标是各方重新回到2015年的核协议,但是六年来在美国与伊朗"边谈边干"的政策操作下,重回核协议似乎在刻舟求剑。拜登政府的伊朗问题特使罗伯特·马利说,  相似文献   

12.
正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这被国际上视为美国放弃国际责任的又一重要举动。但事情恐非"退群"这么简单,而是涉及中东地区复杂的利益博弈背景。伊朗核问题上的各方心思伊朗核问题的实质不是核问题本身,而是伊朗在中东的地区地位问题,即外界是否承认伊朗在中东地区存在合法的国家利益。所以美欧及一些中东国家对伊朗核问题的讨论往往与伊朗的地区影响力和中东地区安全问题相关联。一些国家认为伊朗无权涉足伊拉  相似文献   

13.
自1月20日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和伊朗都展示出了重返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的意愿。从美方动作来看,新一届美国政府将以外交为主要手段,试图联合欧洲与中东地区盟友共同应对包括核、弹道导弹、“地区冒险主义活动”和“人权”等在内的“伊朗问题”。其中,拜登政府将通过重返伊核协议规制日益升级的伊朗核活动视为外交工作中的优先事项,并明确表示如果伊朗重新遵守伊核协议承诺,美国也会这样做。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总统拜登在竞选和就职前后,曾数次表态愿让美重返伊朗核协议。但从目前情况看,美对伊朗政策调整幅度仍很有限,并未扭转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持有的"敌视与对抗"主基调,在重启伊朗核协议谈判这一关键议题上,更是不断抬高要价,人为设置障碍。对此,伊朗政府坚守原则底线,积极调整博弈策略,与美巧妙周旋,为未来可能重启的谈判进程夯实力量根基,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伊朗,分别与伊朗总统鲁哈尼和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举行会晤。谈及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普京表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是一份积极的协议,有助于国际和平与稳定,国际原子能机构是唯一有权确认伊朗是否遵守该协议的机构。他说,俄罗斯反对任何改变这一多边协议的单边行动。某些国家不承认这一多边协议的行为不可接受。他强调,俄罗斯反对将伊核问题与包括国防在内的其他事务相联系。  相似文献   

16.
正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1月16日宣布,国际原子能机构当天发布报告,证实伊朗完成了开始执行伊核全面协议的必要准备步骤。这意味着伊核全面协议当天将开始正式执行,国际社会将解除针对伊朗的相关制裁。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16日签署行政命令,解除此前对伊朗的制裁。欧盟委员会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和伊朗外长扎里夫同日宣布,鉴于伊朗履行了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承诺,与伊朗核问题有关的经济和金融制裁按照全面协议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18年5月美国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重启对伊朗制裁后,伊朗对外展示了令人惊讶的战略忍耐和克制。近几个月来,伊朗一直致力于与核协议剩余方合作,挽救核协议并尽量减少美国重启制裁的影响。但是,随着2018年11月美国启动更加严厉的第二轮制裁,特别是欧盟未按计划推出帮助伊朗规避美国金融制裁的"特殊目的工具"后,伊朗维持现状的决心似乎出现了动摇。2018年12月初,伊朗试射了一枚  相似文献   

18.
<正>3月29日,在万众瞩目中,新一轮伊朗核问题外长会在瑞士洛桑拉开帷幕。虽然与会各方未能在最后期限(3月31日)达成初步协议,但各方决定"加时"两天,最终在4月2日达成了框架协议(参阅本期"时事概览")。按照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此前设定的时间表,各方计划于今年3月31日前达成初步协议,再以此为基础展开技术细节方面的谈判,最终在今年6月30日前达成全面协议。此前,在2013年11月,有关各方达成了阶段性协议,并把全面解决伊  相似文献   

19.
正特朗普上台以来,美欧裂痕呈现出了不断扩大之势。5月8日,美国不顾欧洲盟友轮番"劝阻",执意退出了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5月16日,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就美欧关系表示:"看看特朗普总统最近的一系列决策,有人甚至会想到,有这样的朋友,还要敌人干嘛?!"5月31日,美国宣布将从6月1日起对产自包括欧盟在内的主要盟友的钢铝加征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新总统拜登上任伊始,国际社会普遍期待困境中的伊核问题能迎来转机。不妨再看一下伊核问题的前世今生。一、伊朗的核计划伊朗素有通过发展核技术振兴国力的愿望。亲美的巴列维王朝在上世纪50年代启动核计划,在70年代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保障监督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