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该文研究的是两束相向超短超激光脉冲与中间薄膜靶相互作用之间产生快电子的一种简单自洽模型理论,由理论推知,当满足一定条件时,由于激光有质动力与靶电子的谐振作用,在靶表面的电子云层中的电子被强烈加速产生快速高能电子。  相似文献   

2.
随着超强脉冲激光技术的不断发鼹,利用超强激光脉冲与平板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超热电子的研究,在激光惯性约束中的“快点火”,医学中的射线治疗和台式激光加速器等领域广泛应用.木文用二维粒子模拟方法研究了超强短波脉冲激光与平扳等离子体薄靶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超热电子.以研究结果表明,在平板等离子体薄靶后表面所产生的超热电子,角分布较小,定向性好,能获得很高的能量。  相似文献   

3.
激光烧蚀Al靶产生的等离子体信号的飞行时间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快速存贮示波器(100MHz)对脉冲激光烧蚀固体Al靶产生的等离子体信号的飞行时间特征进行了测量.在YAG脉冲激光基频输出(脉宽10ns,波长1.06μm,能量108mJ/pulse)、烧蚀斑的直径为200μm、靶面上激光功率密度约为1×10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强激光对金属铝靶的毁伤效应及作用规律,进行了不同能量强脉冲激光烧蚀铝靶实验。采用纹影高速照相技术,观察了激光作用铝靶过程中形成的溅射产物和冲击波流场,获得了不同激光能量作用下铝靶的烧蚀特征。建立了强激光烧蚀铝靶的2维计算模型,对脉冲激光作用铝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激光脉冲能量对铝靶烧蚀深度的影响规律。对连续强激光大光斑烧蚀铝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有重力和无重力作用下烧蚀深度以及烧蚀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在重力作用下烧蚀深度小于无重力作用下的情况,而烧蚀面积大于无重力作用下的烧蚀面积。   相似文献   

5.
飞秒脉冲激光沉积法的动力学过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钛宝石飞秒激光器将最大峰值功率密度为1.14×1013 W/cm2的激光作用在Bi4Ti3O12陶瓷靶、Cu靶、FeSi2合金靶上,研究产生等离子体羽的颜色和形状一般规律:内芯均为白色对应于高温高压等离子体;紧跟内芯的是等离子体的复合形成中性粒子的区域;颜色单一的外层是温度较低的中性粒子和低温等离子体区.飞秒脉冲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呈cos4θ的角分布.在准分子脉冲激光沉积下衬底温度为500℃时-FeSi2薄膜的生长模式是Volmer-Weber模式,衬底温度为550℃时β-FeSi2薄膜的生长是Stranski-Krastanov模式.实验发现飞秒激光沉积技术能解决传统PLD法中产生大尺寸微滴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实验上使用大能量、亚ps激光脉冲大角度入射固体靶,获得了沿靶面方向定向传播、发散角仅有2°、峰值能量为3–4 Me V的准直、准单能电子束.实验发现激光对比度对靶面电子束的产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佳的对比度为5×10-6.在此最优化条件下,通过背向散射光谱分析发现,共振吸收激发的等离子体波加速可能是电子的主要加速机制.探针光阴影成像及等离子体自发光的精细结构显示,预脉冲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产生了尺度100μm左右的过临界密度预等离子体.这种等离子体的作用类似于等离子体反射镜,使得激光脉冲被限制在预等离子体区与靶面之间,因而最终造成了电子束沿靶面方向的导引.这种靶面电子束因其合适的能量范围、高度的准直性及沿靶面方向定向传播的特性有望在惯性约束聚变尤其是锥靶快点火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7.
战术激光武器具有改变战争形态的潜力,是各军事强国优先研发的新概念武器。以连续激光作为光源的激光武器因较长的打击点驻留时间削弱了其战术应用价值,而连续-脉冲复合激光能够提高毁伤效能,有效应对多种军事目标。建立了连续激光与毫秒激光复合损伤金属材料的理论模型,理论分析了连续-脉冲复合激光与钢板的热力学过程。以0.2 cm钢板为目标靶材,用2 000 W连续激光和10 J、脉宽500 μs脉冲激光进行复合毁伤模拟。靶材被连续激光照射3 s后出现明显熔池,后被脉冲激光照射产生不超过1.8×10^(-4) cm3的气化量,带来0.9 N的反冲力,剥离了熔池中的液态钢。建立了毁伤孔径与最低连续激光功率和最小脉冲能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用于指导复合高效激光毁伤系统的设计,避免连续激光在对目标金属过度加热时浪费能量。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了用脉冲激光法制备金刚石产品的发展过程 ,并总结了脉冲激光沉积 (PLD)、液体靶脉冲激沉积 (LYPLD)以及脉冲激光诱导液 -固界面反应 (PLIIR)等几种典型的实验方法、实验装置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在脉冲激光沉积法 (PLD)制备金刚石薄膜方面重点总结了最近比较新颖的液体靶脉冲激光沉积技术 ,而在金刚石纳米晶的制备方面综述了脉冲激光诱导液 -固界面反应法 ,此法在制备亚稳态纳米晶体方面显示出了较独特的优越性 图 4,参 1 6  相似文献   

9.
利用Nd:YAG脉冲激光烧蚀金属Cu靶,观测了在空气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通过改变激光聚焦点到靶面的距离,研究了激光聚焦位置改变时等离子体光谱空间演化规律;由NⅡ500.52 nm谱线的相对强度和半高全宽随激光功率密度的演化规律,讨论了空气中激光聚焦位置对等离子体光谱的影响. 结果发现,光谱的相对强度和光谱结构强烈地依赖于透镜与靶面间距离的现象可以从激光功率密度的角度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0.
利用Q-开关Nd:YAG激光器产生的1.06μm、10ns的脉冲激光聚焦在空气中的Cu靶上,观测了激光诱导的Cu等离子体发射光谱.采用激光能量为45mJ/pulse,分析了波长为440~540nm的空间分辨发射光谱.在局部热力学平衡(LTE)条件近似下,根据谱线的相对强度,得到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约在10^4K以上.给出了靶面附近电子温度和谱线半高全宽的空间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采用2×10 16 W/cm 2 的超短激光脉冲辐照铝靶,研究了激光偏振态对超热电珑子发射的影响.对s偏振光,向外传播的超热电子射流沿激光偏振方向发射,而对于p偏振光,超热电子射流方向靠近靶面法线方向.文中还通过观测靶背面的X射线韧致辐射,对p,s偏振光产生的向内传播的超热电子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飞秒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产生表面电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近相对论光强下, 对p偏振超强激光脉冲与固体靶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超热电子的角分布和能谱进行了研究. 实验发现, 超热电子的发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 靠近靶面方向、法线方向和激光的背向. 结果分析表明: 导致超热电子沿着靶面发射的原因是它受到靶前的鞘层电场与表面磁场的共同作用; 而沿着法线方向发射的超热电子的主要加速机制是共振吸收机制.  相似文献   

13.
脉冲激光沉积制备薄膜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脉冲激光沉积制备薄膜的原理、特点,国内外对脉冲激光沉积的研究应用情况及目前的最新研究方向。着重分析了脉冲激光沉积过程中各主要沉积条件,如激光能量密度、靶-基体距、真空室气压及基体温度等对薄膜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脉冲激光沉积制备薄膜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脉冲激光沉积制备薄膜的原理、特点,国内外对脉冲激光沉积的研究应用情况及目前的最新研究方向.着重分析了脉冲激光沉积过程中各主要沉积条件,如激光能量密度、靶-基体距、真空室气压及基体温度等对薄膜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寻找合成宏量原子团簇的新方法,以脉冲激光溅射多相反应体系,变换固体靶和气相、液相反应物的不同组成,合成得到不同产物。合成得到了全氯化多环芳烃和硅倍半氧烷。结果表明将激光溅射这一物理手段与与化学合成的反应条件相结合,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种类的原子团簇,是合成宏量团簇物质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避免考虑强脉冲激光烧蚀过程涉及的复杂物理问题,提出一种用蒸发和凝结理论计算烧蚀坑深度历史的方法。给出了一定靶面压力和温度历史下的烧蚀深度历史计算公式,分析了脉冲宽度对计算准确度的影响。用该方法计算了脉宽为20 ns,波长为1.06μm,峰值强度为500 MW/cm2的脉冲激光烧蚀铝靶过程中光斑中心靶面烧蚀深度的历史,计算结果与文献符合良好。激光脉宽越长,该计算方法越有效。  相似文献   

17.
利用纳秒激光在薄铜片上进行多脉冲打孔时,出现一种反常现象,在2个值处,随着单脉冲能量的提高,打1个孔所需脉冲次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根据环境气体分解消耗激光能量解释了第1处的反常现象,并首次提出了等离子体受光场力的作用,在激光作用初期,使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等离子体,阻挡了后续激光到达靶材,引起了第2处的反常现象。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一维粒子模拟对经由相对论电子束汤姆逊散射来产生阿秒X射线的两种方案进行了研究。第一种是激光驱动薄膜靶产生相对论电子束以及经过汤姆逊散射产生阿秒X射线,运用倍频探测光的方案可得到更短波长X射线。第二种方案添加了反射厚靶,通过厚靶对驱动激光的反射来减小电子束的横向动量但让其通过,而探测脉冲经过电子束汤姆逊散射后的多普勒频移因子提高,得到的X射线波长也明显减小,光子能量达到1KeV,反射光频谱也明显优与第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19.
当调Q巨脉冲激光聚焦到PZT压电陶瓷表面的银膜上时,观察到激光产生的冲击波间的调制现象,这表明在压电陶瓷中巨脉冲激光产生了非线性压电效应。  相似文献   

20.
王阳恩  李军 《科技信息》2009,(25):21-22
利用YAG固体激光器产生的脉冲激光照射到钢板表面,采用加速度计拾取激光产生的脉冲光声信号,对脉冲光声信号进行了功率谱分析,得出小于25kHz的低频激光光声信号是一个含有多种频率的复频信号,其功率谱峰所对应的频率大小与样品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