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下排气中温分离器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宽筛分的特点,从循环倍率和密相区吸热量、燃烧分额、出口温度及分离效率等关系深入分析了密相区热量平衡,对中温下排气分离器内三维速度场进行分析研究,并以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设计为例,提出了宽筛分,中、低循环倍率,中温下排气分离器,Ⅱ型布置的循环流化床的构思。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宽筛分的特点,从循环倍率和密相区吸热量、燃烧分额、出口温度及分离效率等关系深入分析了密相区热量平衡,对中温下排气分离器内三维速度场进行分析研究,并以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设计为例,提出了宽筛分,中、低循环倍率,中温下排气分离器,п型布置的循环流化床的构思。  相似文献   

3.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倍率及其对燃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循环流化床锅炉及其循环倍率 ,分析循环倍率的诸定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对影响循环倍率的若干因素如燃煤性质、分离器分离效率、煤颗粒直径、流化气速等作了探讨 ,并进一步讨论了循环倍率对锅炉燃烧效率的影响 .  相似文献   

4.
一台75 t/h平面流分离器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出力不足,飞灰含碳量高,运行中床温较高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平面流分离器分离效果较差,炉内未能组织起大量细颗粒的有效循环。为改善锅炉的性能,根据用户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条件,结合该锅炉的特点,使用旋风分离器部分代替平面流分离器。改造后的运行实践证明,锅炉出力有了较大提高,物料循环系统工作正常,主循环回路温度分布合理,改造后的锅炉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预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力性能,对不同负荷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份额分布进行了研究。依据大量变工况试验获得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固体物料浓度沿炉膛高度的分布,通过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的建模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燃烧份额的分布,透视出流化床锅炉负荷由大到小,运行状态由循环床到鼓泡床间的迁移变化。得出了燃烧份额随负荷的变化规律,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性能和动态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锅炉燃烧的特点是反馈慢、迟滞性大,而循环流化床锅炉则要求控制迅速、反应灵敏,因此对自控要求很高。文章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自控系统的设计原理与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75t/h 水冷方型分离器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平衡热态测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自行设计的测试方法对第一台采用入口带有加速段的水冷方型分离器专利技术的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平衡系统进行热态测试,包括分离器的分级分离效率、烟气对固体物料的携带率、固体物料循环量等。测试结果表明:该锅炉水冷方型分离器的分级分离效率与相同当量直径的常规圆形旋风筒的分级分离效率相近,但阻力下降约一半;该炉的固体物料循环量达到设计值并有一定调节裕度,完全满足燃烧和传热的要求。测试结果为该炉型的进一步放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平面流分离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及其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力不够是20世纪90年代初投运的第一代中国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问题。为改善75t/h平面流分离循环床锅炉的性能,在原分离器的位置空间采用入口带有加速段的方型分离器代替平面流分离器,适当调整受热面,保留现有炉型和钢构架。改造后的运行实践证明,锅炉出力可以稳定达到额定值,物料循环系统工作正常,主循环回路温度分布合理,改造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特点,以75 h/t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为例,通过深入现场,吸取锅炉设计制造专家及熟练操作人员的控制经验,提出了炉内燃烧控制系统参数的处理优化方案,完善循环流化床锅炉实现燃烧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410t/h Pyroflow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过程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小室模型建立了引进410t/h Pyroflow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的流动过程数学模型。模型模拟了循环流体床内的“核心-环”流动结构,考虑了给料爆裂,固体颗粒摩损以及床料的宽筛分特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流动性能,高温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对循环流化床流体动力特性、燃烧特点和技术关键进行比较,以便于更好地在电站锅炉设计和运行中应用这一新型的燃烧技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架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系统论述农产品现代流通面临的机遇、挑战、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给出了其建设思路、建设方向、建设目标、建设部署和建设重点,粗略勾画了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繁育的框架。  相似文献   

13.
PDCA循环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PDCA循环的动力特性分析,揭示了PDCA循环发生变异的原因,提出了MSPDCA原理,改进并完善了传统的PDCA管理模式.为PDCA环无变异运转建立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泵中V带传动的可靠性设计与传统设计比较,不仅根数少、尺寸小、质量轻,而且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脉冲示踪法,研究气液两相循环流化床停留时间分布,并从整个循环体系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中,分离出提升管的停留时间,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6.
多相循环流化床流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影响多相流态化各个参数(包括全床平均气含率、全床平均固含率和液体循环量)的因素,细致地讨论了气液两相及固体颗粒加入时,气含率、液体循环量的变化规律,并且通过实验结果发现,固体颗粒加入后,不会改变全床平均气含率和液体循环量的变化趋势,但是液体循环量显著减少,并且从整个系统能量守恒的基础出发,建立了数学模型,用于对整个多相循环流态化系统进行模拟,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获得的数据平均误差小于5%,可较好地描述多相循环流化床流动规律.  相似文献   

17.
CFB锅炉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流化床燃烧 (CFB)技术是国际 80年代在锅炉上得到成功应用的清洁煤燃烧技术 .提高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贯穿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历史 .围绕分离器的形式和整体布置 ,循环床燃烧技术已经历了三代的发展 ,作者认为冷却型紧凑布置的循环床燃烧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对循环条件下钻柱的受力进行了分析,详细推导了由钻柱重力、钻井液静压力和流动压力引起的钻柱轴向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有效轴向力与流动压力梯度相关,而与流动压力的大小无关.给出了液流对管壁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循环条件下钻柱强度校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浊度高、含盐量高的水质特点,采用澄清/过滤/超滤/反渗透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淡水含盐量小于20mg/l,满足锅炉预脱盐补充水的要求,可以作为锅炉补给水水源,浓水用于冲灰,实现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20.
1.INTRODUCTIONWheat straw is the main raw material for paper-making in northern China, and its black liquor is blamed for contributing serious pollutions to the environment[1]. A technical breakthrough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field of chemical recovery for wheat straw pulping afte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developments and practices. Wheat straw pulp chemical recovery projects with the pulping capacity of 75~100t/d have been put into production gradually in recent years. Evaporation of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