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气流受限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基本特征.而肺功能检查对评估气流受限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检测指标,建立更加有效的判定及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模型.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填补缺失值以及剔除脏数据.然后,利用因子分析、决策树分析及其优化方法,选取13个主成分,建立了最大树深度为3、最小父节点为10、最小子节点为1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大量实验,验证本模型的有效性,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准确率达到83%,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以肺部持续性气流阻塞和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疾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和某些类型的哮喘均属于COPD的范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倡议》将COPD定义为:“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状态。这种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加重并与肺脏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相关。”(2013年克利夫兰临床肺动脉高压峰会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其越来越高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成为了全球主要的健康问题。目前,COPD是第四大死亡原因,但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将成为第三大死因。[1]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最新的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指常见的一种以气流明显受限作为特征性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因其患病人数居多,病死率偏高,故将其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an ease,AECOPD)与稳定期.在COPD急性加重期因起病较急故可导致肺功能迅速恶化,反复性发生急性损伤从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那么,关于AECOPD目前公认其80%是由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集束化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前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后50例为试验组,给予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实施集束化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在自我效能、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面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罗惠珍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4):52-52,81
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由于肢体功能活动受限,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因此,对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术后辨证施护,使患者早日康复,达到生活上自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疗效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4年期间就诊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及其他有关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测评或自评,主要观察指标为生活质量情况、疾病了解程度、参与康复训练及规律用药情况,进行干预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结果:系统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明显改善(P 0.01),观察组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规律用药的比例比健康教育前提高(P 0.01),观察组规律用药及康复训练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规律用药程度、康复训练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疗效,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更年轻的时期进行衰老相关问题的评估和干预,对于延缓衰老进程、延长健康寿命、减轻老龄化的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尽可能早地加强对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为代表的老年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控,才能真正从长远上控制老年时期这些疾病的进展及并发症,切实减轻全社会的负担.因此,将45~59岁的人群定义为亚老年人群.针对这部分人群,借鉴老年综合评估的方法,建立亚老年的健康评估体系,并据此进行系统性的干预,这对于老年医学的发展、个人、家庭及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更年轻的时期进行衰老相关问题的评估和干预,对于延缓衰老进程、延长健康寿命、减轻老龄化的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尽可能早地加强对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为代表的老年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控,才能真正从长远上控制老年时期这些疾病的进展及并发症,切实减轻全社会的负担.因此,将45~59岁的人群定义为亚老年人群.针对这部分人群,借鉴老年综合评估的方法,建立亚老年的健康评估体系,并据此进行系统性的干预,这对于老年医学的发展、个人、家庭及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允萍  刘巍 《甘肃科技》2011,(14):137-138,159
探讨了动态肺功能检测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经动态肺功能检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相关数据,绘制包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1/FVC)在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曲线并拟合曲线趋势模型;并对临床诊断的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各100例进行24h动态肺功能检测以评价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支气管哮喘患者白天的PEF值、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FEV1/FVC均高于夜间及凌晨,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指标在白天与夜间和凌晨相比,则无明显差异;动态肺功能检测结果表明,在临床诊断的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中,误诊率分别为8%和10%。动态肺功能检测技术能更客观地反映气道功能的昼夜自然变化及气流受限的可逆性和严重性,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62例COPD患者的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0.7%的患者治疗依从性好,回归析分检验示COPD治疗依从性与病程、定期复查、疾病认知水平、医患关系、家庭经济水平相关.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为中下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是疾病认知水平、医患关系、病程、家庭经济负但、定期复查,改善医患关系与加强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白细胞介素-16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19例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6例COPD缓解期患者以及10例正常对照者的痰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痰液白细胞介素-16水平,以探讨IL-16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COPD气道为症的临床意义。结果,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痰IL-16水平和缓解期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或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价值,为更好地选择NIPPV的临床应用适应症提供依据。方法对79例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或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动态观察NIPPV治疗前和治疗后2—4h、24h、3d及5d动脉血气、意识、治疗后患者的转归、NIPPV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79例患者经NIPPV治疗,与治疗前比较,68例患者PaCO2明显降低、pH升高,均脱机出,有效率达86.1%;7例改为有创通气,4例放弃治疗。结论BiPAP无创通气是治疗COPD并重症呼吸衰竭或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的有效手段;意识障碍并非无创通气的绝对禁忌。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daily life,yet remains underdiagnosed and undertreated.This study aims to discover potential protein biomarkers for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PD.Fifty-seven COPD patients and 40 controls were divided into a training set(30 COPD patients,20 healthy controls) and a test set(27 COPD patients,20 healthy controls).Serum proteomic profiles were measured using 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A classification tree was established using Biomarker Pattern Software(BPS).Next we screened distinct proteins pres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AECOPD),stable COPD and healthy controls,in order to establish diagnostic models for classification of COPD.Twenty peak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OPD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P < 0.05).Two proteomic peaks(3167 and 5477 m/z) were chosen by BPS to establish a classification tree in the training set.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is classification tree were 92.59% and 90.00% respectively in the testing set.Furthermore,differently expressed proteins were detected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AECOPD,stable COPD,and healthy controls.Two protein profiles(3167 and 4645 m/z) could distinguish between stable COPD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Three protein profiles(3167,2963 and 2973 m/z) could distinguish between AECOPD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Three protein profiles(5476,14039 and 2831 m/z) could distinguish between stable COPD patients and AECOPD patients.SELDI-TOFMS Proteinchip technology is a quick,easy and practical,high throughput analytic method.It shows the diagnostic models established by distinguished proteomic peaks can discriminate COPD patients from healthy control and can identify different stages of COPD.It will provide a highly accurate approach for diagnosis and clinical staging of COPD.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蒙药组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疗效,招募稳定期患者153例,94例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茚达特罗格隆溴铵(西药组),59例给予加味阿嘎日、赞丹-20、清肺润泽丸等(蒙药组)。治疗3个月,蒙、西药组肺功能和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无显著差异;圣乔治呼吸问卷(SQGR)症状评分组间差异显著(校正后P=0.021)。与基线相比,蒙药组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下降6分,显著高于西药组(校正后P<0.001); CAT评分下降2分及以上比例与降低或不变比例显著高于西药组(P△CAT≤-2=0.001,校正后P 降低/不变=0.035);蒙药组SQGR疾病影响评分降低11.19分,西药组降低6.98分,蒙药组的下降值显著高于西药组(P=0.014)。证实了蒙药组方可显著缓解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呼吸道症状,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G5振动排痰仪与人工叩背排痰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中的排痰护理效果.方法 将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G5振动排痰仪机械叩击组(简称机械组)和人工叩击组(简称人工组).比较2组患者排痰护理7 d前后日排痰量、血气分析值和体温、血常规恢复正常天数.结果 排痰护理前两组日排痰量、O2、CO2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对60例确诊为重度COPD患者分成2组:分别吸入舒利迭(实验组)、爱全乐(XCNm)。根据St.George呼吸疾病问卷(SGRQ)的方法对临床症状问卷调查及体征检查评分。结果在试验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FEV1、FEV1/FVC和FEV1/预计值和SGRQ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在试验结束时,试验组上述各指标的值较对照组高(P〈O.05)。结论:舒利迭能增强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使症状明显减轻。是目前床治疗重度COPD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对60例确诊为重度COPD患者分成2组:分别吸入舒利迭(实验组)、爱全乐(对照组)。根据St.George呼吸疾病问卷(SGRQ)的方法对临床症状问卷调查及体征检查评分。结果在试验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FEV1、FEV1/FVC和FEV1/预计值和SGRQ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试验结束时,试验组上述各指标的值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舒利迭能增强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使症状明显减轻。是目前床治疗重度COPD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贫血患者与炎症的关系。方法根据贫血标准对27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进行调查,对其中合并贫血的COPD患者(贫血组)40例和非贫血的COPD患者(非贫血组)4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行肺功能(FEV1%)检查,测定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质IL-6、IL-8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并计算其相关性。结果贫血组患者的炎症指标IL-6、IL-8、TNF-α水平高于非贫血组(P<0.05),CD4+/CD8+T细胞比例低于非贫血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合并贫血可能与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用振动排痰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氧饱和度及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医用振动排痰机组(简称机械组)和人工叩击组(简称人工组),比较2组患者排痰治疗7天前后日排痰量、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体温与血常规恢复正常的天数。结果排痰治疗前两组日排痰量、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排痰治疗1周后,两组日排痰量均明显减少、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0.01);而机械组与人工组比较,减少日排痰量、PaO2升高和PaCO2降低幅度比人工组更明显(P〈0.01);患者体温和血常规恢复正常天数机械组比人工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医用振动排痰机对COPD患者排痰的效果和改善缺氧状态明显优于人工叩击排痰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