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天地遥感     
方晨 《科学世界》2013,(8):42-47
2013年5月24日,中科院遥感地球所三亚卫星接收站正式揭牌,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直接获取能力首次伸展到了南部海疆。三亚卫星接收站与北京密云、新疆喀什的卫星接收站一起,形成了接收国内外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的公共服务平台。什么是遥感?100多年前,人类就开始尝试着从高空用相机拍摄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每当人类飞得更高,总不忘在新的高度用影像记录下地球的模样。1858年,法国人纳达尔(Nadar)驾驶气球在巴黎上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幅航空照片。50年后的1909年,美国的莱特(Wright)兄弟完成了首次驾驶载人动力飞机自由飞行后没几年,就带着一位摄影师飞上天,拍摄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公布[关注指数:★★★★★]11月12日,依据嫦娥一号卫星拍摄数据制作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公布,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张。加拿大无毛猫被正式确认为新猫种[关注指数:★★★★]11月7日消息,长相独特、一度被人厌恶的加拿大无毛猫(即斯芬克斯猫)已被英国正式承认是一个新的猫种。中国大学校长轮岗[关注指数:★★★★]12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贵阳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说,中国将首次对月球精确“画像”,测绘覆盖全月球的三维月球图像。欧阳自远说,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的首项科学目标,便是为月球“画像”,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体图像。虽然个别国家已做过类似的工作,但立体图像  相似文献   

5.
正自2004年起,中国的航天工程师们相继送了四位"嫦娥姐姐"升天,今天,让我们来看看那些肩负重大科技使命、为我们探访月球的"嫦娥姐姐"们。嫦娥一号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中国首位"月球使者"——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2008年11月12日,依据嫦娥一号卫星拍摄数据制作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公布,成为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清晰、完整的月球影  相似文献   

6.
选取影像覆盖区域的地物分别作为亮目标和暗目标,选取非影像覆盖区域的同名地物为目标物,基于经验线性(ELC)法对Hyperion影像进行大气校正.结果表明,包含大部分植被信息的混合像元中绿色植被光谱特征清晰可见,植被绿色反射峰、近红外波段反射平台以及短波红外小反射峰等现象十分明显.运用该方法对缺乏实时资料的卫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月3日早上10点26分,中国航天局(CNSA)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成功在月球背面实现了软着陆,成为首台安全降落在月球背面的人类探测器,第一张月球背面的地面照也在着陆后不久通过中继卫星"鹊桥"传输到了地球。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本科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结合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设计了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校园土地分类实验项目。以2015 年9 月20 日高分二号( GF-2) 卫星拍摄的吉林大学中心校区卫星影像为实验数据,通过使用不同的光谱指数以及支持向量机( 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 分别对影像中的建筑物、植被、水体、平地和操场等地物进行提取,进而得到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校园地物分类图,并对分类结果中各种地物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将统计结果与真实的地物参数进行对比,近而改善该方法的分类精度与可靠性。实践结果表明,该实验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自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以来,人类的足迹虽没有再越出过地球引力场。但宇宙飞船却接二连三、愈飞愈远,到了1979年,空间探测工作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1979年初,美国的金星先锋号(Pioneer Venns)与苏联金星号(Venera)先后把大批观测结果传递回来。三月五日美国的航行者1号(Voyager 1)经过了18个月的飞行,行程达六亿八千万公里,到达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附近,拍摄了一万多张照片,完成了一系列实验,然后借木星的引力,正转向土星飞去。7月9日航行者2号(Voyager 2),经历了22.5个月,九亿三千万公里路程,到达木星,补充航行1号之观测,然后用同样方式奔向土星,预计  相似文献   

10.
面向全球变化探测的月基对地观测覆盖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变化的空间观测需求出发,设想了一个依靠载人月球基地的对地观测望远镜,通过模拟地球静止轨道,太阳轨道和月球轨道,利用逐点计算法,从空间、时间和角度三个方面分析月球对地观测的覆盖特点,同时与现有的静止轨道卫星和日地L1点对地观测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月基对地观测具有良好的时空覆盖性能,尤其是角度覆盖度优点突出,有助于完善多角度遥感以及全球能量平衡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3S技术的东洞庭湖湿地植被的分布与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10年环境一号卫星影像提取东洞庭湖湿地植被分布图,依据同时期的MODIS13数据合成增强植被指数(EVI)年最大值图与年平均值图,结合东洞庭湖高程,讨论东洞庭湖湿地植被及其生物量空间分布,并从水文因素及植被生长特性等方面分析其原因,推论出芦苇与湖草等植被的最适宜生长区域.结果说明,东洞庭湖植被及其生物量分布与高程及水环境有很大的相关性,在高程30m以上且远离水域区域,主要生长着对水分要求不高的防护林;芦苇适合生长在27m高程以上且靠近水域的区域,湖草适合生长在高程为23~27m间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覆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许多方面作为重要参数输入。本文利用Landsat-7卫星提供的1999年ETM+遥感影像和Landsat-5卫星提供的2007年TM遥感影像,以定西市安定区为研究区域,对遥感影像进行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提取,并根据像元二分模型原理计算出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从结果中可看出研究区西南部植被覆盖有所增加,东北部植被覆盖有所退化。  相似文献   

13.
引言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除了流星体以外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古来人们一直在观测它,欣赏它在夜里发出的清秀的光辉。十七世纪初望远镜发明以后,经常有人用望远镜观测月球,绘制了详尽的月面图,给各个环形山以及月面上其它结构物起名字。十九世纪开始以来还对月球进行光度测量、偏振测量、照相、分光观测和颜色测量。本世  相似文献   

14.
太阳爆发屡屡给地球造成了重大灾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国宇航局。(NASA)的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SDO)所拍摄的太阳照片吧。  相似文献   

15.
搭载在月球侦察轨道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LRO)上的微型无线电频率(MiniatureRadioFrequency,Mini.RF)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Radar,SAR)观测系统主要通过以固定入射角观测所得的圆极化比(Circular Polarization Ratio,CPR)来研究月球表面的物理性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Mini—RFCPR影像中都可以发现沿距离向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对于一个具有15km刈宽的典型Mini—RFCPR影像,CPR沿距离向的系统性增长会达到0.2-0-3,这可能会对雷达影像的地质解译带来误导.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系统性的CPR梯度有可能是由原本被认为固定的、但实际上沿距离向变化的局部入射角引起的.为了消除这种由入射角引起的CPR梯度,本文首先提出了三种模型用以拟合CPR与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接着再用一种基于沿距离向入射角的校正模型进行影像校正.以月球北极地区Baillaud撞击坑坑底的CPR影像为例,校正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保证原有CPR影像统计特征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了系统性的梯度.这一方法可以为较大区域CPR影像的无缝镶嵌以及更为准确地解译月表的地球物理性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月球探测的进展与我国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简述月球探测的历程与趋势的基础上,强调当代月球探测的总体目标为:(1)研究月球与地月系的起源和演化,特别是月球大气层与磁场的消失,矿物与岩石的分布和形成环境、月壤和内部层圈结构的形成以及月球演化的历程;(2)探测月球的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的开发利用及对人类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我国不载人月球探测划分为绕、落及回三个阶段。为了全球性、整体性重新认识月球,绕月卫星探测的科学目标为获取全月面三维影像,探测14种有用元素的全球分布与丰度,探测月壤厚度并估算^3He资源量以及太阳活动对空间环境的影响。“落”为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就位探测和月球车巡视探测,建立月基光学、低频射电和极紫外天文观测平台。“回”为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就位探测和取样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与恢复能力的监测及评价方法,更清晰、准确地了解城市植被覆盖情况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方法提取湖北省襄樊市遥感影像,对SPOT和TM卫星遥感数据进行生态因子归一化指数分析,通过对影像数据的正射校正、图像融合、影像配准、大气校正等一系列操作,统计植被覆盖度(NDVI指数)、土壤指数及坡度环境因子等相关参数,形成生态因子归一化指数,再对归一化后的环境因子进行进一步加权处理,得出生态环境评价结论.结果湖北省襄樊市78%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处于良好和一般状态,其中约21%区域为优等环境地区,主要分布在森林集中区域及庄稼长势极好的平原;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一般状态的区域大部分为耕地;评价指标最差的是城市水源地、居民地、城市交通用地,主要为人口分布密集地区,比例约为13%,其生态系统自身功能和自我恢复能力较弱.结论生态因子归一化指数方法,适用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并评价恢复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中国连云港市东海县地区植被进行植被覆盖度的研究及分析,以高分六号(GF-6)卫星数据为原始数据源,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 NDVI)和像元二分模型分析方法的传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不同置信度法来获取像元二分模型数据中所对应的纯土壤像元(Ssoil)值和纯植被像元(Sveg)值,从而对植被覆盖度进行遥感估测分析。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的估测结果对置信度的取值非常敏感,在选取置信度时,应结合数据源的卫星特征、影像特征、地域特征等合理选择,置信度应控制在2%~10%;高分六号卫星影像能较好的估测出植被覆盖度,东海县植被覆盖等级主要呈西高东低的空间状态,这也为后续高分六号卫星在林业应用方面提供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遥感对地观测领域中,往往需要对生态或地质环境进行长时间跨度的监测.然而,仅通过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影像来实现在长时间跨度范围内对同一位置区域的覆盖是较为困难的.因此,之前的研究多采用单图像超分辨率算法来对低分辨率影像进行重建.但单张低分辨率影像中的信息是有限的,所以该类算法的重建结果往往较为平滑和模糊.实际上,对于同一位置区域而言,通常可以获取到来自不同卫星在不同时间段拍摄的多幅分辨率不同的遥感影像.其中的高分辨率影像可以作为低分辨输入在重建过程中的参考影像.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约束的参考图引导的遥感影像超分辨率网络.该网络首先通过一个基于位置编码的纹理转换模块来实现参考图像与低分辨率图像之间的相似特征块匹配.同时引入位置约束,即根据低分辨率输入中邻近元素所对应的参考相似块的聚合度来对转换后的参考图像进行编码,从而提高匹配的准确度.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特征自适应融合模块,该模块有效提高了网络在进行跨尺度特征融合时的特征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网络的重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新近的超分辨率方法,该网络在4×和8×超分辨率任务上均表现出了更为优越的重建性能...  相似文献   

20.
遥感服务于气象、气候领域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建立地表过程模式与遥感数据之间的联系,利用过程模式的可靠输出参数来模拟卫星影像,并与真实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本文建立了一个以通用陆面过程模式(CLM)相关参数为地表输入信息,以再分析大气廓线为大气输入信息的卫星影像模拟系统,以期通过模拟数据与真实卫星数据的比较,为模式背景场、强迫场的修订及预报精度的提高服务.模拟结果表明,对于由植被和土壤等组成的自然地表,模拟的热红外卫星信号主要取决于过程模式输出的地表温度,模拟的地表方向性辐射温度与模拟的大气层顶部表观辐射温度相关性高达0.99.模拟到的表观辐射温度与AVHRR影像对应的辐射温度差异比较大,最大值超过30 K,大多数像元温差分布在-20~20 K之间.温差在高海拔地区普遍比较大,这可能是由于CLM对高海拔地区的温度估计偏低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