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染色技术测定6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标本的CD44v6、VEGF、C-erbB-2和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示CD44v6、VEGF、C-erbB-2及nm23在NSCL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6.2%、78.5%、63.1%及73.8%,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上述四项指标阳性率与NSCLC的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组CD  相似文献   

2.
斜纹夜蛾NPVp74基因的克隆及部分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含p74基因的AcNPVEcoRⅠ-P片段作探针,与SlNPV基因组在非严格条件下进行Southern杂交,将SlNPVp74基因定位于4900bp的SlNPVXhoⅠ-P片段.对SlNPVXhoⅠ-P片段中的一段940bp的DNA片段进行序列测定,通过internet经BLAST与Gen-Bank中的database比较分析发现,序列中的一段243nt序列与AcNPVp74基因有60%的同源性,一段81nt序列与AcNPVp74基因的同源性高达79%.与CfNPVp74相比,2段264nt和100nt序列分别有60%和71%的同源性.测得序列中的部分序列与BmNPV、OpNPVp74基因也有高达58%~78%的同源性.同时,这部分序列编码的氨基酸与AcNPV及OpNPVP74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也有很高的同源性.结果表明所测序列的一部分为SlNPVP74蛋白C-端的编码序列.  相似文献   

3.
以人免疫缺陷病毒2(HIV-2)的原病毒基因组为模板,通过套式PCR扩增得到了HIV2的一段特异性膜抗原蛋白基因片段;随后将此片段克隆入诱导表达载体pGEX-5X-1,获得了重组表达质粒pGEX36-ENV.IPTG对重组表达菌株诱导后,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菌株有特异性表达蛋白带产生。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外报道的JEV(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基因组全序列,针对JEV E基因5′端设计合成一对特异引物,以日本脑炎病毒内蒙古分离株M73-1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获得366bp的JEV E基因cDNA片段。将此片段重组于质粒pUC19中,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PCR扩增,酶切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JEV M73-1 5′端126个核苷酸序列与JEV日  相似文献   

5.
斜纹夜蛾NPV多角体基因的克隆和部分测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SINPV基因组作了酶解分析,测得其基因组大小为145kb,并用双酶法确定了SINPV基因组的HindⅢ和PstⅠ物理图谱。以含AcNPV多角体基因的质粒pAC-Ⅰ的SalI-C片段为探针,对SINPVDNA酶切片段southern转印杂交结果,初步判断多角体基因定位于PstI-B/C/D片段、BglⅡ-C/D片段、BamHI-B/C片段和EcoRI-A/B片段上,且SINPV与AcNPV多角体蛋白基因有64%的同源性,而以大肠仟菌质粒pUC19为载体对SINPV的多角体基因试克隆,得到带有BglⅡ-PstⅠ双酶切片段的2个克隆子。对这两个杂交阳性克隆子之一的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插入片段与BmNPV多角体基因上游序列亦有一定同源性。  相似文献   

6.
测定中国特有植物光西风筒化的ITS区序列,分析了其结构特征,G+C百分含质量及序列变异性,并比较了光西风筒冠花与其他被子植物的ITS区序列特征。光柄筒冠花的ITS区和5.8S DNA的总长度为609个核苷酸。其中ITS-1为207bp,ITS-2为236bp,5.8SrDNA为166bp;总的ω(G+C)为59.11%,其中ITS-1为64.25%,ITS-2为57.63%和5.8SrDNA为53  相似文献   

7.
利用启动子探针型质粒pKK232-8从卡介苗染色体DAN的BamHI酶切片段中克隆到4个具启动功能的DNA片段,测定各重组子对氯霉素(Cm)的抗性,其中含3.3Kb外源片段的重组质粒pBCG2大肠杆菌转化子在LM培养基上对Cm抗性可达170×10-6g/mL,作了该片段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对pBCG2利用SalⅠ位点,亚克隆出4种部分重叠的具启动功能的DNA片段,这4种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BCG2-1,pBCG2-2,pBCG2-6和pBCG2-8,并分析了其中插入片段的大小及其转化子对Cm的抗性.将pBCG2-2的SalⅠ外源片段插入到分枝杆菌启动子探针型穿梭质粒pEQ3,获得一个可在卡介苗中表达lacZ基因的重组子pEB22.斑点杂交实验证明,具有启动功能的DNA片段来源于卡介苗的染色体DNA.结果表明克隆到一个对大肠杆菌和卡介苗均具启动子活性的DNA片段  相似文献   

8.
2株甲型肝炎病毒蛋白酶2A核苷酸序列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甲型肝炎病毒2个不同株感染的KMB17细胞中提取总RNA,经RT-PCR特异性扩增出此2毒株病毒蛋白2A基因,将2个2A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上,经DNA序列测定,得到2个2A基因的核心苷酸序列,序列比较发现它们及与HAV野毒株相对应序列有突变存在,H2株与HM175相比有一个点突变,同源性为99.72%;与HM175比较,H2株和L8株第3197位核苷酸均由A突变为G,相应的氨基酸由丝氨酸  相似文献   

9.
应用动态灰色模型(GM)的灰色关联分析(GIA)为单道扫描(SCS)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选择内标(ISTD)。经发射强度序列的GIA计算和关联度序列优化后,Ge219.87被指定为内标。应用内标法和无内标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样GB07232的各元素的分析结果的相对百分误差范围分别为:0.8% ̄7.5%和2.5% ̄17.5%。变更系数(CV)范围分别为:0.7% ̄2.9%和2.0  相似文献   

10.
以人免疫缺陷病毒2( H I V2) 的原病毒基因组为模板,通过套式 P C R 扩增得到了 H I V2 的一段特异性膜抗原蛋白基因片段;随后将此片段克隆入诱导表达载体p G E X5 X1 ,获得了重组表达质粒p G E X36 E N V. I P T G 对重组表达菌株诱导后, S D S P A G E 结果显示重组菌株有特异性表达蛋白带产生  相似文献   

11.
AcNPV增强子hr5增强HBsAg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形成包涵体(OOC+)并能利用人工合成启动序列和多角体XIV启动子表达外源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pSXIVVI+X3将多角体基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和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的增强子hr5部分序列同时插入无包涵体的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nNPV-SVI-G基因组中,得到两株高效表达HBsAg基因又形成包涵体的重组病毒TnNPV-shr35-OCC+和TnNPV-shr26-OCC+.对重组病毒的酶切鉴定、DNA斑点杂交和Southernblot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及其相应的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已正确插入病毒基因组中.插入顺序中,hr5增强子是插入HBsAg基因下游,多角体基因与HBsAg基因方向相反.125Ⅰ-固相放射免疫检测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HBsAg基因在昆虫离体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并保留了抗原活性.TnNPV-shr26-OCC+和TnNPV-shr35-OCC+表达的HBsA吕蛋白与没有插入增强子序列的重组病毒TnNPV—HBs85-OCC+的比较,分别提高了40%和46%.  相似文献   

12.
设计并构建了三种起始密码子ATG上下游不同序列的人GM-CSF原核表达质粒,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验证后,使它们分别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人GM-CSF.结果表明:pLGM3对GM-CSF的表达量比pLGM1高约6倍,比pLGM2高约3倍.  相似文献   

13.
环状芽孢杆菌中具有强启动活性DNA片段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曾用启动子探针型载体pSUPV1从环状芽孢杆菌C-2菌株(BacilluscirculansC-2)中克隆到一个具有强启动功能的2.4kb片段BC6.对该片段作作的进一步缺夫分析表明,其3’端约0.7kb片段具有单独的基因启动子功能,序列分析表明BC6片段3′端有典型的原核生物的基因启动子结构,现有BC6的5’端的1.2kbXhiI片段的重组于pBR322的EcoRI位点,观察其对两侧具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氨基环丙羧酸(ACC)合酶基因的LE-ACC2克隆具有成熟果实特异表达和乙类诱导表达的特点。完成了2.0kb区段的全序列测定,并用改进的DNaseⅠ法对该基因5′端2.0kb区段进行系列缺失。通过转基因植物和基因瞬间表达系统对ACC合酶基因5′湍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对含5种不同缺失自然的转基因番茄的果实、叶片、茎组织中的GUS活性组织检测表明,5种片段均能特定地在成熟果实中激活下游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对伪狂犬病毒湖北地方株(PRV HB株)糖蛋白H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比较了该序列与PRV Ka株及NIA-3株三之间的同源性。结果显示,克隆片段长1396bp,G+C含量75.6%包括糖蛋白H(gH)N端283个氨基酸编码区及上游调控序列和胸苷激酶端13  相似文献   

16.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egt基因的克隆和部分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AcMNPVegt基因中的保守区部分片段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确定SlMN-PVegt基因的位置在PstⅠ4970bp和XbaⅠ2600bp的片段上.采用双链DNA序列分析方法测序,在2600bp片段上的EcoRⅠ位点两侧得到594bpDNA碱基序列,用计算机DNASIS和PROSIS软件,将594bpDNA碱基序列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AcMNPV和SliMNPV的egt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比较,其同源性分别为45%和86.5%.  相似文献   

17.
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血清Ⅰ型Rispens株接种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待出现80%以上细胞病变后收获,提取细胞和病毒的总DNA,以此为模板,根据B抗原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一条约2.85k的特异性条带,双酶消化后克隆至质粒pUC19,酶切分析表明该病毒的B抗原基因上HindⅡ、EcoRⅤ、BamHⅠ、EcoRⅠ的酶切位点分布与RB1B株、GA株的  相似文献   

18.
纯化高迁移组染色体蛋白-17(HMG-17),建立检测抗HMG-17自身抗体的ELISA方法,探讨抗HMG-17抗体与临床疾病的关系。用水煮沸法提取,甲酸-吡啶缓冲液酸化和SephadexG-150凝胶过滤技术,自小牛胸腺组织中分离HMG-17,用此纯化物包被,方阵滴定,建立测定抗HMG-17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核和临床标本检测。纯化的HMG-17抗原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呈现一条分子量约9200的蛋白带;建立的ELISA方法批内平均变异系数(CV)为5.8%,批间CV值为9.6%,ELISA抑制试验最高抑制率达87.2%;临床检测结果表明,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和干燥综合征(SS)患者中分别有17.4%~37.3%的抗HMG-17抗体的阳性检出率(P<0.01或P<0.05),而在其他自身免疫病和内科疾病者中,抗HMG-17抗体均为低水平。抗HMG-17抗体ELISA测定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便于常规检测,该类抗体的存在似与某些自身免疫病(尤其是SLE)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9.
使用VG ESCALAB5电子能谱仪对不同产地的CoFe-γ-Fe2O3磁粉的表面进行了研究,对不同CoFe-γ-Fe2O3磁粉表面Co,Fe元素的可能价态和组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包钴包亚铁磁粉采用的工艺。  相似文献   

20.
采用SOL-GEL方法分别在Si和含有SiO2的衬底上制备出PZT铁电薄膜,并获得了MFS和MFOS结构.利用MOS结构常用的C-V特性分析方法,对MFS和MFOS结构进行了高频C-V特性测试分析,研究了F/(O)S的界面特性,结果表明,金属/PZT/SiO2/Si的MFOS结构具有较低的界面态,可实现极化存储,并可望制成铁电场效应晶体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