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大纲如是说,这一提法在如今如火如茶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冲击下,理应有新的内涵.且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提法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课程标准已不把目标局限于本学科的知识、能力的范围内,而是根据学科的特点,服务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针对原来的核心概念"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技能"的片面,"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就应运而生了.笔者以为,认识和理解好"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也是充分发挥语文育人功能的保证.即倡导学生在学习语文、学好语文中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2.
随行知先生就提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知情意整体教育"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完全可以运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相似文献   

3.
宋代大儒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用于语文学习十分贴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密切相连。纵观近几年语文高考题,"语文生活化"已然成为了非常清晰、鲜明的命题思路,这也是高考语文的一大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树立"生活语文化"的意识,把眼光由课堂引向生活,关注生活,擎起生活大语文。而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有三样东西是不可或缺的,即电视、电脑、手机。如何从我们所拥有的这些现代化设施中学习语文?如何充分利用电视文化、网络文化、手机文化来提升语文素养呢?一、充分利用电视文化学习语文(一)从广告中学语文。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淡化"读"的现象依然很普遍,它关系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读",是中学语文教师长期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其价值,激发兴趣,教师设计形式,注重阅读数量,对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积极开发利用好"人的课程资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全国推行的新课改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师具以下素养思想素养,人文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7.
面对语文教学受到的普遍的批评,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即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没有明显的成效,处于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勇敢的自我批判和大胆的创新精神,不断地尝试、探索,从而使语文教学做到与文化对话,与生活相亲,与时代共鸣,与心灵共振!  相似文献   

8.
崔娟芳 《科技咨询导报》2011,(7):143-143,145
在古诗词教学中,许多教师急功近利,采用"背"字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考试中错误频频.失分连连.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是始作俑者.无论是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它与学生素养、能力的关系来看,语文教师都必须引领学生充分诵读、品析古诗词,真正进入诗词世界,汲取营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全国推行的新课改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师具以下素养思想素养,人文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0.
纵观小学语文教学,最终都落实到"应用"上,即交际和写作这两方面,特别是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比重日增.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也直接决定了语文成绩的好坏,因此,所有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写作上都是不遗余力,但作文始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对老师如是,对学生亦如是.虽然老师花了大把大把的时间与精力,豪情万丈要把作文教学搞上去,但收效总是甚微,使得许多老师产生深深的挫败感和厌倦感.  相似文献   

11.
近日重读《中学语文教学》(2005.1)刊载的《“语文素养”模型的冷思考》一文时,突然有所感悟,忍不住想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话题谈谈个人的一点想法。叶老曾从德育、智育、美育三方面就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做过较全面阐述。语文素养既然包括德智美育的培养即可视同语文教学是对学生全方位的培育,这里“全方位”一域就关涉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部领域,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过程中需协调好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生活、学生与个体本身的相互关系,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尚德、明理、开智并践行在生活学习中。  相似文献   

12.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生活,从生活中去感悟、去发现,寻找作文的兴趣点,作文广阔的生活题材,纯朴、大胆、率真的儿童语言,激励性评价,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且能"表达真情实感"呢?本人进行了体验作文的实践与尝试.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贯彻落实课标精神,成为语文教师深思与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几年的努力,笔者在习作指导中,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5.
王珊珊 《奇闻怪事》2011,(12):36-39
语言文字素养是形成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最基本要素,良好的语言文字素养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从语言文字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出发,着重论述了语文教师语言文字素养的特点及提升语文教师语言文字素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全国推行的新课改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师具以下素养:思想素养,人文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8.
宋世禹 《科技资讯》2007,(5):111-111
当前,在全国推行的新课改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师具以下素养:思想素养,人文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9.
人们生活在一个"微时代"中,"微"信号不断产生。微课是"微时代"背景下新型的教学手段,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需要灵活的形式,微课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该文试图了解微课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使用情况,分析微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技术及教师层面分析原因,提出有效策略,从而更好地推广微课,提高其使用率,提高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质量,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微课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实施直接影响到教师角色的变化.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要顺应新课程的实施和语文教学的发展,通过准确的定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