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为更好地监视和验证网络流量,针对已有的软件网络嗅探器存在的问题,在详细分析软件网络嗅探器的基本原理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新的简单实用的网络嗅探器,并在Windows XP系统下使用Visual C++ 60编程实现。给出了运行结果,并与已有的嗅探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网络嗅探器具备数据捕获以及对数据包的分析等基本功能,简单实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析、量化半实物网络仿真中通信包转换及其对通信性能的影响程度.设计基于OPNET的半实物网络仿真模型,分析模型中真实网络节点和虚拟网络节点的映射实现原理.通过ICMP协议包实验研究虚拟与真实网络之间数据包的转换过程及其网络仿真性能.结果表明,这种网络仿真模型可将真实网络和虚拟仿真网络模型有效结合,并具有较好的仿真性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Winpcap的网络数据捕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站安全问题日益得到关注.文章针对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在分析了网络嗅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描述了Winpcap捕获数据包的程序流程并做了一个网络数据捕获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嗅探器结构简单、捕获数据快,对网络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闫宏丽 《晋中学院学报》2006,23(6):19-20,28
嗅探器是入侵检测系统中信息收集部分的一个很重要的组件.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的网络接口截获送往目的地为其他计算机的数据报文的技术,它通过套接字从网络上读取数据包并解析数据包报文头中各字段的意义,从而分析数据帧以及所使用的协议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动态路由协议(RIP)是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而GNS3是一款优秀的具有图形化界面可以运行于多平台的网络虚拟软件。通过GNS3在原理与概念抽象以及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同时结合Wireshark软件的强大数据包分析功能,对RIP协议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和试验,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凌湘  曾彬 《科技信息》2010,(22):219-219
网络和网络速度的发展给网络监测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普通PC上基于Linux实现的数据包分析相关的系统,如协议分析软件,入侵检测系统,简单防火墙等,在面临高速链路的情况下越显力不从心。本文调研了传统数据包捕获方法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分析了在用户空间实现的常规方法中存在的对数据包捕获性能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能为提升数据包捕获效率的提升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网络仿真软件.但是,网络仿真软件中的简单模型并不能精确地反映真实的网络环境.因此,路由协议性能的评估必须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文章首先分析了自组网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AODV),然后利用Linux操作系统网络过滤器和可加载模块的功能,给出了一种AODV路由协议的实现方案.最后,在Lmux操作系统上实现了AODV路由协议,并通过视频业务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网络中间层驱动技术,设计的驱动程序间接绑定硬件网卡设备,在协议驱动层和微端口驱动层之间虚拟成一个网卡.控制端通过发送网络访问控制文件给被控制端实现网络访问的集中控制,由被控制端进行网络数据包过滤处理,实现了分布式网络访问控制,其优点是减轻了网络访问控制服务器的负荷.  相似文献   

9.
利用现有的移动代理模型结合J-Sim的技术特点,借鉴主动网络的思想,在J-Sim平台基础上通过扩展数据包、协议、添加移动代理模块的方法实现了移动代理网络仿真软件. 仿真实验证明,该仿真软件能够有效地仿真移动代理的行为和分析网络的性能,可以作为研究移动代理网络的仿真工具.  相似文献   

10.
张莹  昌彦君 《实验室科学》2011,14(4):130-132
IRIS软件是一款嗅探工具,能提供良好的监控和分析数据包平台.在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教学中应用IRIS软件分析截获的数据包,辅助学生理解诸如网络体系结构、数据在网络中的传递、协议及报文格式等多种抽象概念,增加学生的实验兴趣,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升专用网在无线信道环境下的整体性能,该文对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 SPF)协议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主要包括单区域机制、相关数据包简化、状态机简化以及协议关键参数设置。仿真结果表明:在恶劣信道环境中,路由表平均计算次数可减少81%,协议带宽平均损耗可降低80%,而网络稳定工作时间可延长2倍。针对O SPF标准协议的优化设计简单可行,适应于专用网自身特点,可有效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2.
数据包的构造与解析是协议一致性测试中的关键技术。在对协议一致性测试原理、特点和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定义协议一致性测试中的相关概念,建立协议一致性测试中的相关规则,提出一种数据包的构造、发送、捕获和解析的方法,设计数据包构造、发送、捕获和解析算法并对其进行分析。数据包构造算法可依据协议标准规定的消息格式,为每个数据包字段依次赋值;数据包发送算法是通过网络适配器,根据待发送数据包的名称、类型和发送序列,实施数据包的发送;数据包捕获与解析算法是通过网络适配器捕获原始数据包,设置并编译过滤规则,对捕获到的数据包按照协议标准说明进行解析,与预期构造的数据包进行比对。由于设置了过滤规则,有针对性地捕获数据包,因而,提高了数据包的捕获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虚拟机迁移停机时间段内数据包的丢失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异步缓存协议,保证了虚拟机通信的可靠性和有序性,使虚拟机迁移过程对应用程序完全透明.为了解决虚拟机跨局域网通信问题,引入overlay虚拟网络模型,并针对虚拟网络效率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合式的虚拟网络架构,解决了现有虚拟机在线迁移不能跨局域网的限制.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4.
SnifferProPortableAnalysisSuite是一个便携式的网络故障与性能管理的有力工具 ,它能够自动地帮助网络专业人员维护多拓扑结构和多协议网络 ,查找故障 ,快速解决问题 ,优化网络结构 ,极大地简化了发现和解决数据通信网络问题的过程 ,并显著地降低其网络操作成本。SnifferPro合并了网络协议专家分析系统、高级协议解码自动追踪并排除实际网络性能出现的问题功能 ,能自动实时监视网络 ,捕获数据 ,识别网络配置 ,自动发现网络故障及报警并指出网络故障的位置 (出现在OSI的第几层 ) /性质 /产生故障的可能原因以及推荐智能的问题处理解决方案。SnifferPro可以对在各种网络以及桥 /路由器上运行的近 40 0种协议进行解码分析 ,广泛适用于各种LAN ,分组 /DDN及FR网 ,ATM网 ,ISDN及INTERNET等网络以及LAN和WAN互连场合的各种测试分析 ,是识别和解决网络性能问题的最佳助手。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协商的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SPIN)数据转发过于复杂、重复转发相同数据包的问题影响了SPIN协议转发时的网络吞吐量,增加了丢包率,缩短了网络的生命周期。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路由信息协商传感器协议D-SPIN协议,其在SPIN协议基础上加入了动态路由表建立算法和验证下一跳id选择性转发策略,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网络吞吐量,减少了丢包率,延长了网络时延。利用NS2仿真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D-SPIN协议比SPIN协议在网络吞吐量、丢包率和网络时延等性能参数上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RADIUS协议认证和授权方法及包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RADIUD(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协议是一种基于client/server的拔号认证协议标准,其主要用途是进行身份认证,授权和计费.介绍了RADIUS协议在网络接入服务器和认证服务器间进行认证和授权的方法,以及数据包的格式.  相似文献   

17.
RADIUS协议认证和授权方法及包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协议是一种基于client/server的拔号认证协议标准,其主要用途是进行身分认证,授权和计费,介绍了RADISU协议在网络接入服务器和认证服务器间进行认证和授权的方法,以及数据包的格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播技术的分层移动IPv6实现和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分层移动IPv6机制的分析,发现在切换时延和分组丢失率性能方面:当发生微观移动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当发生宏观移动时,性能并没有改变. 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多播技术的分层移动IPv6模型. 在分层移动IPv6的基础上,扩展了路由器周期性通告的包头格式,给出了切换过程的具体操作过程,实现了移动节点的平滑切换,减小了宏观切换过程中的时延. 最后应用网络仿真软件NS-2对扩展的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仿真的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对大量实时数据传输的迫切需要,在分析现存各种网络协议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融合UDP协议和令牌总线802.4标准的优点,提出了基于UDP协议和虚拟令牌的实时网络协议.对该协议如何实现"实时性"和"可靠性"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给出了该协议的帧格式及虚拟令牌的格式.最后用一个使用该协议实现的点到点传输的实例,对该协议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