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电信客户"亲友通话圈"定价决策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有向图的蚁群聚类算法对电信客户进行聚类.该算法在构造客户通话有向图的基础上,利用蚂蚁在搜索过程中不断积累信息素,更新有向图,并通过划分强连通分量得到亲友通话圈.通过对真实数据集的测试,算法可以有效、快速地形成聚类,合理地划分亲友通话圈.算法可以针对若干不同的阈值产生不同的聚类结果,选取其中成本最小者,从而获得最大利润,有效解决了通话圈定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单维分割的高维数据聚类算法HDCA_SDP, 该算法利用单维空间能划分数据的性质,对整个数据集进行逐维聚类,解决了传统聚类算法带来的维度困扰问题,对数据集大小和数据空间维数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且聚类结果的精度比传统的高维聚类算法有较大的提高.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处理高维大规模数据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待挖掘数据集规模的不断增长,以往的聚类算法由于需要多次扫描原始数据集而不再适用,现阶段,一遍扫描原始数据集即完成聚类的算法成为了首要的研究目标.但是,现有针对大规模数据集的算法容易受到初始化参数以及原始数据集分布的影响,聚类结果质量不高,并且也不稳定.对此,吸收半监督聚类的思想,提出了基于标记集的半监督一遍扫描K均值算法,该算法利用驻留主存的标记集指导聚类过程,使得聚类效率以及聚类结果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人工生成数据集以及1998KDD数据集上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电信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正在向主动、精确营销模式转变.因此,客户划分显得至关重要.采用数据挖掘中聚类的方法对电信业的客户进行划分,在比较了现有聚类算法计算复杂度普遍较高的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基于空间定位的方法,将客户数据对象映射到特征空间中,并利用空间立方体的某些特殊顶点定位任意数据,通过计算数据点与空间立方体顶点群的距离差异,完成聚类过程.为了适合电信业客户的特殊性质,改进对客户属性数据的处理过程.通过电信客户的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降至 O(N) 级别.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信领域客户流失的问题,提出了改进聚类的客户流失预测模型。根据通信行业中实际客户流失数据的正负样本数量不平衡而且数据量特别大的特点,提出带有不同权重参数的改进聚类算法,并将其用于电信行业的客户流失预测模型中。通过实际电信客户数据集测试,与传统的预测算法比较,证明这种算法适合解决大数据集和不平衡数据,具有更高的精确度,能够取得较好的客户流失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定量分析聚类算法的聚类结果,提出了基于引力概念的聚类质量评估算法.该算法将数据空间中的数据点视为带有单位质量的质点,通过分析聚类结果中数据点之间的引力关系来评估聚类结果的质量.在一个聚类结果中,各类中的数据点之间引力大并且噪音数据受到的引力小,这样的聚类结果视为质量较高的聚类结果.相反,如果类中数据间的引力较小而噪音数据所受到的引力较大,这样的聚类结果就是一个质量不高的聚类结果.在几个不同的数据集上,对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极短的响应时间内得到聚类结果评估值,正确地反映聚类结果的优劣.提出的算法可以引导聚类方法自动发现最佳聚类结果而无需人工干预.  相似文献   

7.
聚类算法是数据挖掘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一种数据划分或分组处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目前其研究已深入到数据库、数据挖掘、统计等领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聚类算法的多样性,使其在很多行业应用中有着不同的应用效果,基于此。本文通过聚类算法三种指标的比较,给出了一种聚类方法应用效果评估的方法.该方法结合电信的案例应用与K-Means、SOM、BIRCH等聚类方法结果的分析,最后得出K-Means方法在电信客户细分中的应用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谱聚类(Spectral Clustering)是建立在谱图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聚类算法.与传统的聚类算法相比,谱聚类能够在任意形状的样本空间上进行聚类且收敛于全局最优解.然而,实际问题中大规模数据集普遍存在,在使用谱聚类对大规模数据集进行聚类时,收敛速度变得十分缓慢,甚至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聚类结果.并行算法是针对大规模数据集进行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基于Hadoop云计算平台实现大规模数据集的存储和处理是目前实现并行计算的一种高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κ-均值聚类方法不能处理大规模聚类的问题,提出一种加速κ-均值聚类方法,称为S_κ-均值聚类算法.该方法在传统κ-均值方法基础上,首先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样本点作为初始工作集,并在初始工作集上进行聚类,求出相应的类中心.然后对剩余的样本,根据其与已得到的类的相似度进行一次性的划分,从而得到划分后的类别.由于该方法只有较小规模的初始工作集需要进行一般的κ-均值聚类,而剩余的大多数数据不需要进行反复迭代就可以直接得到其聚类结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聚类效率,解决了传统κ-均值聚类方法不能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聚类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κ-均值聚类方法相比,S_κ-均值聚类算法的聚类速度得到了明显提高,能够有效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聚类问题.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实验数据的大规模及样本数据形状的复杂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分级聚类与DBSCAN聚类相结合的HL-DBSCAN聚类算法,避免了DBSCAN的聚类算法较大的时间复杂度,适用性更广,更能体现一个聚簇的规律,提高分类精度.通过实验与结果分析,取得较好的聚类结果,证明了该算法在文本聚类处理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k-prototype算法在处理复杂的数据集时,常出现一些纯度不高的簇,影响了聚类质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prototype的多层次聚类改进算法,利用属性自动选择的方法将一些纯度不高的簇进行再聚类,以提高聚类质量.以UCI标准测试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能够明显提高混合型数据集的聚类质量,并且在数据约简方面有良好表现.  相似文献   

12.
We propose a new clustering algorithm that assists the researchers to quickly and accurately analyze data. We call this algorithm Combined Density-based and Constraint-based Algorithm (CDC). CDC consists of two phases. In the first phase, CDC employs the idea of density-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 to split the original data into a number of fragmented clusters. At the same time, CDC cuts off the noises and outliers. In the second phase, CDC employs the concept of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to select a greater cluster to be the center. Then, the greater cluster merges some smaller clusters which satisfy some constraint rules.Due to the merged clusters around the center cluster, the clustering results show high accu racy. Moreover, CDC reduces the calculations and speeds up the clustering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accuracy of CDC i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K-means,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d the genetic clustering algorithm (GCA)proposed in 2004.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DC has better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3.
给出一种将网格技术、密度技术与分形理论的自相似性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聚类算法,利用分形维度变化最小同时是相似程度最大的特点来划分数据集从而得出聚类结果.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快速有效的处理多维大型数据集,识别出任意形状簇的个数,而且可以从数据集中挖掘出一些有用的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实时分析处理的海洋 Argo 浮标剖面观测数据特有的数据密度较高、快速响应且需要识别任意形状簇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可通过单次扫描数据集进行有效处理的低复杂度聚类算法 DBIRCH( Density-BasedBalanced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es)。 该算法通过使用新引入的参数密度阈值修正因子,动态的更新限制 CF(Clustering Feature)树生长的约束系数子空间阈值, 同时结合密度关联思想在不同邻域内多次建立 CF 树且合并, 最终以核心 CF 树子节点为聚类结果输出, 避免了 BIRCH(Balanced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es)算法对参数的过度依赖, 同时因能处理任意形状簇从而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整体鲁棒性, 提高了处理 Argo 剖面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算法的整体吞吐速度。 为测试算法的综合性能, 使用真实 Argo浮标剖面实时监测数据集, 并根据不同的参数对算法做出多组对比实验, 同时使用不同评价指标对算法从运行时间和聚类准确率上进行综合评估, 从全局角度分析该算法在 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BIRCH 及 DBIRCH 3 种不同算法中综合聚类性能最优。 实验结果表明, 在3 种算法中,BIRCH 算法运算速度最快, 但准确率最低; DBSCAN 算法聚类性能高于 BIRCH 算法, 但运算速度最慢; 改进的DBIRCH 算法运算效率略低于 BIRCH 算法, 但聚类准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密度和网格的高效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类已成为数据挖掘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够帮助人们在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信息.目前最具典型的密度聚类算法是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它能够在空间数据库中很好地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并有效地处理噪声,但是它的计算复杂度相对较大.因此,采用划分数据集和聚簇合并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和网格的高效聚类算法DGCA,并通过人工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对该聚类算法进行理论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效率性能和质量方面比DBSCAN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数据挖掘中对数值型数据聚类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特征点选择的聚类算法(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Feature Point Selection,CFPS)。CFPS算法可以克服需要输入聚类数量的缺陷, 算法本身可以找到簇的最佳数量,使聚类的精度和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数值型数据聚类方法具有借鉴意义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聚类分析要求较高聚类质量和快速响应能力,各行业数据仓库中的大量、高维数据对算法的效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CURE算法能够提供高质量聚类结果但不满足联机聚类要求.结合数据仓库数据不定期批量、增量更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增量式CURE聚类算法——InCURE,利用对象的互连性和近似度,保持原算法的动态聚类特性的同时大大缩短聚类时间.5维、20维、50维的大量数据实际测试表明无论低维还是高维数据,InCURE都比CURE具有更高的效率,适合数据仓库环境下的增量式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8.
将万有引力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思想引入到聚类分析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力的聚类算法CABG.该算法可以自动决定目标数据集中的簇的个数,并且能发现任意形状的簇且可以过滤“噪声”数据.实验结果表明CABG可以产生高质量的聚类结果.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并应用到聚类分析中.首先,将状态反馈机制引入到和声搜索算法中,通过判断和声记忆库中"最优"和声和"最差"和声之间的差异,来动态调整和声记忆库考虑概率和移动步长,使算法能够快速地收敛到全局最优解.通过更新和声向量中精度变量对应的聚类中心来最小化目标函数值,获得数据样本的最优划分.其次,提出了一种数据样本真实聚类中心数的确定方法,当输入样本数大于真实聚类中心数时,通过计算能够自动地确定数据样本真实聚类中心数目.最后,应用4种性能指标来比较所提算法与蚁群聚类算法和原始和声搜索聚类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性能优于另两种算法.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一种新的处理海量数据的聚类算法WIDE(window-density clustering algorithm).它通过网格方法将数据之间的相互关联局部化,通过窗口技术来提高算法的效率,通过密度方法提高聚类的精度.以窗口为中介将网格方法和密度方法融合在一起是算法的主要思想.在此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了扩展,在功能方面实现了混合型数据聚类、含障碍物数据聚类和增量数据聚类;在速度方面实现了分布式并行聚类.WIDE算法能够在局域网中的多台计算机上并行工作,效率高,计算复杂度为O(N),且能够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对噪声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