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了固定化微环境对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和紫杉醇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停滞期缩短,细胞膜脂氧合酶活性和脂过氧化产物含量远远高于悬浮细胞,同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显著增加,微环境溶液内紫杉醇含量与悬浮细胞有显著性差异. 研究表明固定化微环境能促进红豆杉细胞紫杉醇含量增加但对细胞膜脂产生了过氧化.  相似文献   

2.
电导率法监测红豆杉细胞的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斐  张姝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28(10):108-109,112
对红豆杉细胞在250mL和2L摇瓶及10L反应器中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应用电导率法监测红豆杉细胞的生长,得出在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的细胞生物与培养液电导率变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对红豆杉细胞在 2 5 0mL和 2L摇瓶及 1 0L反应器中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 .应用电导率法监测红豆杉细胞的生长 ,得出在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的细胞生物量与培养液电导率变化的相关性 .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红豆杉悬浮细胞为植物细胞的模型,研究了低频脉冲电场对植物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的影响.不同生长时相的红豆杉细胞在不同时间的脉冲电场作用下,其生长和紫杉烷积累的情况表现出明显差异.对数前期的细胞经30 min的电场诱导后,细胞生长没有明显变化,但紫杉烷的含量提高了近30%.并发现, 脉冲电场和补糖的组合策略能更有效地促进细胞积累紫杉烷.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8L规模的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应用该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红豆杉细胞,经30d培养,细胞鲜重达26g/L,干重细胞紫杉醇含量达1.17×10-3g/g,建立了细胞生长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生物反应器适合红豆杉细胞的生长、代谢和产物合成.  相似文献   

6.
种子细胞的生长时相和紫杉醇生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在生长周期不同时相的红豆杉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接入含来自红豆杉树皮的真菌诱导子的生产培养其中,紫杉醇的生产和种子细胞的生长时相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来自对数生长后 稳定前期的细胞,胞内紫杉醇分别为26.8μg.g^-1和58.1μg.g^-1;来自稳定后期的细胞对诱导子反应最敏感,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Fe3O4纳米颗粒在突变细胞系的中的毒性问题,采用不同浓度Fe3O4纳米颗粒处理含有核苷酸剪切修复基因XPF突变的原代XPF细胞与HeLa细胞.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证实了Fe3O4纳米颗粒对XPF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了一定的细胞毒性,说明Fe3O4纳米颗粒不适合应用于有核苷酸剪切修复基因突变的人群.RT-PCR的结果发现CHEK1,RPA1,RPA2和RPA3的转录在XPF细胞内较明显地增加,说明了Fe3O4纳米颗粒通过改变XPF细胞内这些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其分裂和生长.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Chitosan(聚氨基葡糖)对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PAL(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及Taxol(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影响.种胚来源的红豆杉细胞培养在改良MS液体培养基中,于培养的第18d添加不同浓度的Chitosan.Chitosan浓度为100~1000mg·L-1时对红豆杉细胞PAL活性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且诱导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诱导作用下PAL活性在16h达到峰值;Chitosan浓度在100mg·L-1时对红豆杉细胞的生长基本无抑制作用,增产效果最显著(约为对照组的10倍),Chitosan可作为Taxol合成的诱导子.  相似文献   

9.
气升式反应器中红豆杉细胞培养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设计了8L规模的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应用该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红豆杉细胞,经30d培养,细胞鲜重达26g/L,干重细胞紫杉醇含量达1.17×10^3g/g。建立了细胞生长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生物反应器适合红豆杉细胞的生长、代谢和产物合成。  相似文献   

10.
红豆杉细胞在反应器中培养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及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红豆杉细胞,得到细胞生长和紫杉醇合成动力学曲线.经过反应器动力学的比较,结果表明红豆杉细胞较适于在机械搅拌式反应器中培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红豆杉悬浮细胞高密度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0g/L起始糖浓度,通过在细胞对数生长后期补料的方法成功地在250mL摇瓶和1.5L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了细胞高密度培养,经20d培养,细胞干重超过25g/L。在反应器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紫杉烷的产量较低。通过高密度培养,明显增加了细胞量,还可以提高反应器中紫杉烷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对红豆杉细胞在5L通气机械搅拌式反应器中的培养过程及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经24d培养,细胞生物量增加3倍,紫杉醇含量可达细胞干重的1.035×10-3.建立了描述细胞生长过程的模型,采用分段多项式函数逼近关联u与um的函数F(s),建立了描述产物合成的动力学方程,采用多项式函数逼近关联产物合成速率与细胞生长速率的函数,确定了部分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3.
在已克隆的盐藻(Dunaliella salina)3-磷酸甘油脱氢酶GPD基因的基础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了经高盐、厌氧、磷酸盐以及氧化等不同外界胁迫条件下该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同时监测了盐藻细胞甘油合成的动态变化.对比酿酒酵母的GPD基因,发现D.salina GPD基因受高渗诱导,同时D.salina细胞内可能存在多个形式的GPD基因.  相似文献   

14.
L E Theill  J L Castrillo  D Wu  M Karin 《Nature》1989,342(6252):945-948
  相似文献   

15.
稀土对红豆杉细胞内游离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Fura-2/AM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稀土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剂量,以及红豆杉细胞不同生长时期和在钙通道阻断剂存在的情况下,红豆杉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对红豆杉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随作用时间和剂理的不同而改变,细胞不同的生长时期对稀土的敏感程度不同,引外发现稀土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振荡是由于胞内钙库释放和胞外钙内流所致。  相似文献   

16.
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及细胞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从红豆杉(Taxuschinese)的嫩茎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探讨了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和平板培养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所实验的3种培养基(MS,B5,White)中,虽然都能诱导红豆杉幼茎产生愈伤组织,但以MS培养基较好,其中MS+2.4-D1mg/l+NAA0.5mg/l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98%.MS和B5液体培养基均可作为红豆杉单细胞悬浮培养的培养基,普通平板培养法培养红豆杉单细胞的植板率只有0.03%,有待改进其它平板培养法  相似文献   

17.
过量咖啡因(Caffeine, CAF)对真核细胞有毒害作用.Elp3是组蛋白乙酰转移酶Elongator复合物的催化亚基,其缺失会影响Elongator的功能,进而使酵母产生对CAF敏感表型.为研究酿酒酵母CAF耐受性,以不同浓度CAF处理野生型、elp3⊿及转入完整和部分缺失Elp3的elp3⊿菌株,检测其敏感性,并通过RT-qPCR和ChIP实验研究了热激胁迫下SSA3的表达.结果发现常温下各菌株生长均随CAF浓度的增加而减缓,且elp3⊿细胞CAF耐受性下降更显著;高温处理使elp3⊿菌株对CAF更加敏感;在elp3⊿菌株中转入两保守功能域缺失的Elp3,其咖啡因耐受性并无明显变化;无论热激与否,elp3⊿菌株SSA3表达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Elp3直接参与热激胁迫下SSA3的转录延伸.研究表明Elp3基因缺失和高温处理均可使酿酒酵母的CAF耐受性降低;Elp3两保守功能域为其参与CAF胁迫反应所必需;高温协同处理下elp3⊿菌株CAF耐受性的显著降低可能与此条件下SSA3等应激基因表达受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碳分纳米氢氧化铝悬浮液的流变行为与纳米粒子团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碳分获得了微观粒度200 nm×20 nm(长度×厚度)的氢氧化铝。研究了碳分悬浮液的流变行为,在低和高剪切速率下分别表现为胀流型非牛顿流体和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同时低剪切下为时变性胀流型流体,而高剪切下触变性不明显。研究表明悬浮液内氢氧化铝存在稳定的网络结构,并可以在一定的温度和剪切破坏后保持和恢复,黏度在切应力接近结构破坏强度时发生震荡。通过流变分析,表明网络结构是悬浮液复杂流变行为的成因,也是碳分氢氧化铝粒子生成和稳定存在的根本原因。悬浮液黏度是颗粒数量、粒度分布的函数,是得到碳分反应制备纳米氢氧化铝团聚动力学的重要参数,其中η0min分析是可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