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从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变水头大流量标准装置流体流动的基本微分方程,运用Runge-Kutta方法求出了在水柜直径D=10m,8m,5m;水柜高度H_o=20m;试验管道直径d=1.2m等条件下用变水头大流量标准装置校验电磁流量计的一次近似解。计算结果表明,在阀门开启一段时间后,变水头大流量标准装置中水柜液面高度随时间成二次方关系变化;水柜液面下降的速度及试验管道中液体流量随时间的变化率为常值。利用上述特性有可能使用变水头大流量标准装置检定大口径流量仪表。本文对使用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讨论了变水头大流量标准装置的一些其它特性。  相似文献   

2.
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已进入最后签定合同阶段,我院已有一批项目获准,还有一批正在落实,已列入的项目有: 1.气液两相流量计; 2.变水头流量标准装置的研究; 3.流体粘性及速度分布对仪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哲  陈亮  雷崇武  陈成 《河南科学》2019,37(7):1116-1121
为探究不同形式变水头作用下无黏性砂土的管涌特性,选取12种不同的变水头形式,利用自行研制的管涌三轴仪选择向上管涌的方法模拟管涌实际.通过管涌试验分析了变水头的周期和振幅对渗透系数和累计涌砂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形式周期和峰值的正弦水头条件下,土体渗透系数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时间后,渗透系数趋于稳定;管涌相同的时间,渗透系数值随着正弦水头周期的减小而逐渐增加,随着峰值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土体抗渗性能下降;土体管涌3 h后,不同周期和峰值正弦水头条件下的渗透系数在常水头渗透系数线两边呈近似对称分布.土体管涌3 h内累计涌砂量随时间的增长基本呈线性增长,变水头周期越小峰值越大,累计涌砂量越大;通过扩大系数α,得到土体管涌3 h后的变水头累计涌砂量公式和马鞍形状的拟合曲面图.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荷载对粘性土渗透系数的影响,研制了荷载作用下粘性土渗透系数量测的新型室内试验装置——变水头压力渗透仪,该装置同时具备土样制备、渗透系数测量及位移量测等功能.利用该装置对不同初始压实度粘性土进行了相关试验,测定出不同荷载条件下土体的渗透系数值.通过Origin 8.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荷载与渗透系数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变水头渗透试验测试过程中需要人工值守读取测压管的水位变化、渗透液温度、渗透时间等参数,并进行渗透系数计算等烦琐工作,测试结果人为影响大、误差大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变水头渗透试验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由给水控制装置、数据采集处理装置、供水水箱和管路等组成,系统软件采用MicrosoftVisual Basic.Net工具开发,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Access2003。通过对水泥土试样和不同密实度的黏土试样进行渗透系数测定,证明该系统能实时精确地采集水头压力、渗透液温度等参数,并进行数据处理,输出渗透系数,实现了在无人值守的条件下完成试样渗透系数的测试,提高了测试精度,减少了烦琐的劳动。  相似文献   

6.
流函数是势函数即水头之外用来描述地下水流场的另一类函数。同水头相比,流函数能直接给出地下水流线的位置,因而在研究地下水污染问题时特别有用。本文着重从应用角度介绍了有关流函数的基本理论,并用实例说明如何从水头解在得流函数的解析解,及如何应用水头解的算法和计算机程序来计算非均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流函数分布。本文对三维流中的流函数也作了适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微机保护控制是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微机保护的特点基础上。对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的数据采集、开关量的输入输出回路等硬件组成、软件实现方法和装置抗干扰防护做了详细的阐述。该保护控制装置不仅能够满足变电站保护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还能与其他功能单元协同工作,实现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土的渗透性是土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渗透系数是反映土体渗透性的重要参数,准确测定土体的渗透系数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应用价值。通过变水头试验,分析了变水头管横截面面积、起始水头高度、记录水头高度变化的时间间隔、温度等因素对测定渗透系数的影响,并得到渗透系数随孔隙比和干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前应对变水头管的横截面面积进行校订以减小误差;当起始水头高度为110、120、140cm时,渗透系数随着记录水头高度变化的时间间隔增大而减小,且曲线形式相似,当起始水头高度为100cm时,渗透系数随时间间隔的增加变化不大,因此,建议起始水头高度设置在100cm;为降低变水头管内水分蒸发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建议记录水头高度变化的时间间隔宜小于150min;渗透系数与初始孔隙比和干密度的拟合关系均符合二次型函数。  相似文献   

9.
变截面通道内超音速两相流极限升压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变截面通道内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装置的极限升压能力计算数学模型.计算及研究表明:极限升压能力随变截面混合腔喉部直径、被升压的低压水流量和蒸汽喷嘴压比增加而降低,随环形水喷嘴间隙的变化出现了最小值;计算得出变截面超音速汽液两相流装置的极限升压能力可达26;在设计升压装置时应尽可能选取较大的蒸汽喷嘴压比和较小的环形水喷嘴间隙。同时给出了变截面混合腔喉部直径的设计原则。研究结果对变截面通道内超音速汽液两相流升压技术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洪峰过境堤基发生管涌时内部细颗粒运动及迁出规律,采用变水头模拟洪水,对间断级配无黏性土进行室内管涌试验。以常水头下管涌规律作为对照组,使用彩砂追踪管涌过程中细颗粒的迁移,依据试验结果对不同细颗粒含量和不同孔隙比试样的渗透系数、细颗粒流失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变水头作用下,细颗粒在下降段存在逆流运动;细颗粒流失主要集中在下游,相同试验条件下,变水头流失的细颗粒比常水头多,迁移通道贯通范围大;细颗粒含量越大,孔隙比越小,在水头循环后最大破坏水力梯度差越大,细颗粒流失越严重。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流体力学能量方程实验时,运用SWP-D80巡检仪接收传感器的信号,采集转换后传送到计算机上,在计算机上保存实验数据,绘出能量方程的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通过实验,表明了采用巡检仪进行实验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实验时间,而且具有较高的先进性和准确性.同时,运用计算机绘制出水头线,使图形结果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2.
基于虚拟仪器的流量测试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虚拟仪器的流量测试仪是在传统流量测试仪的基础上,克服了传统流量测试仪的缺点,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测试仪器.虚拟式流量测试仪以秦氏模型理论为基础,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到流量测试领域,从硬件部分、软件部分、仪器面板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流量测试仪的设计方法,将不同的流量测量方式模块化,用虚拟控件取代传统硬件,用虚拟仪器数字量的和显示取代传统流量测试仪的电路运算和表针显示,从而能实现流量的多线程远距离测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腰轮流量计的排量随转子角位移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腰轮流量计输出脉冲与流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据此对由非线性效应引起的误差进行了兮析.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使用小型体积管快速检定腰轮流量计的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如何提高腰轮流量计的示值精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以Z-80CPU为核心的智能化三通道心脏监护系统。系统在Z-80CTC定时器的统一指挥下,每隔5ms顺序地对三床病人的心电信号采样、数据处理、分类报警、送记录和由DMA高速数据传送器件送CRT进行推移式显示、冻结显示,从而完成三通道实时心电自动监护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低功耗涡街流量计适用于电池供电并具有温度补偿的单相流体测量功能,是适合于脉冲、频率传感器输出的两线制、低功耗二次流量测量显示的标准工业仪表.该流量计采用超低功耗TI公司的MSP430F449系列单片机设计,具有电池充电、液晶显示、多输出方式和掉电数据保护存储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微型机和单板机的联机接口,它将TRS-80与TP-801组成一种多功能的联机系统,实现了双机资源共享,可以直接为单板机开发软件、EPROM编程、EPROM中的Z-80目的码反汇编和扩展单板机的内存。  相似文献   

17.
科氏流量计的时变信号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实际应用中科氏流量计流量缓变的特性,首先建立频率、幅值和相位均按照随机游动模型变化的改进时变信号模型,其次采用一种跟踪信号频率变化能力更好的陷波算法对信号进行滤波,以求其频率;并采用自适应谱线增强器从含有噪声的信号中提取出基频信号;然后通过短窗截取,采用修正的滑动DTFT递推算法实时计算两路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和时间差,求得质量流量.仿真及实测结果表明,研究方法不仅可以跟踪变化的频率和相位,而且在测量小相位时具有较高的精度,整套算法计算量小,可用于科氏流量计的实时信号处理.  相似文献   

18.
反汇编程序的任务在于快速.准确地将目的程序生成汇编语言源程序.本文讨论了一种在IBM-PC机上运行的Z-80反汇编程序的设计方案,其中包括输入Z-80目的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结了一种热示踪法测量流体流量的原理及热示踪流量计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利用脉冲状热流体通过固定距离所用时间来间接测量流体流量 :首先由一个热激励器在周围流体中产生脉冲状热流团 ,热流团随流体运动过程中经过一个特殊的温度传感器阵列时 ,流体的温差将引起传感器的信号突变 ,形成标记脉冲 ;通过判断标记脉冲出现的时间可以确定流体平均流速 ,进而得到流体流量 .针对引起流量测量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实际应用要求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表明 ,该方法适用于层流状流体 ,尤其适用于较高粘度流体的流量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