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壳聚糖与柠檬酸复配涂膜液对草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草莓分别进行壳聚糖1%-柠檬酸2 %、壳聚糖1%-柠檬酸3 %、壳聚糖1%-柠檬酸4 %、空白对照4种方式涂膜处理,于4 ℃下贮藏5 d,对其采后生理指标(颜色、硬度、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能减缓草莓贮藏过程中的褐变程度,延缓草莓果肉的软化,降低草莓的腐烂率;壳聚糖处理的草莓样品组的呼吸强度分别由32.65,33.59,32.31 mL·(kg·h)-1升至69.98,62.42,64.63 mL·(kg·h)-1,而对照组的呼吸强度升至83.98 mL·(kg·h)-1,其中壳聚糖1%-柠檬酸4 %涂膜液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黄冠梨贮藏期果皮极易褐变问题,采用抗坏血酸和壳聚糖涂膜处理方法,研究黄冠梨果皮褐变发生规律,明确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抗坏血酸和壳聚糖涂膜两种处理均降低了果皮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其中壳聚糖涂膜处理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最低;两种处理均提高了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且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果,并以壳聚糖涂膜处理效果最佳,但与抗坏血酸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黄花梨果实为试材,采用浓度0%,0.5%,1.0%,1.5%,2.0%壳聚糖溶液浸泡黄花梨果实1min,在室温下贮藏16d,研究了壳聚糖涂膜处理对黄花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相比,4种壳聚糖涂膜处理均可不同程度降低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抑制果实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从而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其中1.0%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果实贮藏16d,其腐烂率和失重率分别为12.8%和3.34%,而对照的分别是27.3%和6.46%,与对照的差异显著,果实品质好,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4个蓝莓品种"灿烂""巨蓝""顶峰"及"布里吉塔"果实为试材,研究0.5%壳聚糖涂膜结合4℃冷藏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0℃贮藏相比,4℃冷藏显著降低了4个蓝莓品种果实腐烂率,延缓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可滴定酸(TA)、维生素C(Vc)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有效延长了保质期.0.5%壳聚糖涂膜降低了"灿烂""顶峰"与"布里吉塔"3个品种的果实腐烂率,延缓了4种蓝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了丙二醛累积,而对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巨蓝"除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物流流程中荔枝的品质变化展开试验分析,获得了常温物流、不完整冷链物流和完整冷链物流条件下,荔枝果皮褐变、果皮色差、果皮花色素苷、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pH值、果实失重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温度波动将对荔枝品质造成破坏,此外,表皮褐变检测法较为适合在物流现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可食性壳聚糖复合涂膜包装对鲜切莲藕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0.5%、1.0%、2.0%)分别添加0.5%淀粉、1.0%氯化钙(CaC12)和1.0%抗坏血酸(AsA)作为涂膜剂,在(4±0.5)℃保存条件下对鲜切莲藕进行涂膜处理,测定鲜切莲藕贮藏过程中失重率和腐烂率、总糖含量、维生素C、褐变强度(B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有效降低鲜切莲藕的水分、维生素C等成分的损失,延缓鲜切莲藕褐变的发生,从而延长鲜切莲藕的货架期,且2.0%壳聚耱涂膜处理对鲜切莲藕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九成熟的夏黑葡萄果实为试材,探讨不同质量分数(1.0%、1.5%、2.0%和2.5%)的壳聚糖涂膜和复方丁香提取物处理对采后葡萄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2.5%壳聚糖和复方丁香提取物涂膜处理后均能有效延缓采后葡萄果实中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多酚含量的下降,并在一定的贮藏时间内可抑制纤维素酶的活性.壳聚糖涂膜相对于复方丁香提取物处理在保持果实品质方面的效果较好,尤其是1.5%左右的壳聚糖涂膜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草莓为对象,通过连续多次测定贮藏期内草莓的失重率、腐烂率、感官评价、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和抗氧化活性等指标,比较壳聚糖、海藻酸钠、魔芋葡甘聚糖等3种常用多糖保鲜材料的保鲜作用及特点.结果表明3种多糖对草莓贮藏期内的多个生理生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有效延长草莓货架期.其中壳聚糖保鲜作用最好,魔芋葡甘聚糖对草莓有机酸的维持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一种天然、高效、无毒的新型抗褐变剂(KH—1)用于防止速冻荔枝果皮变褐的试验结果,新鲜荔枝经KH—1处理三分钟后,速冻冷藏三个月,解冻后其果皮保色时间可达24小时以上,裂果率为4%,果肉品质和风味保持良好,通过测定贮藏期间果皮多酚氧化酶活性和果肉中糖和维生素C等的含量,表明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其它技术措施处理的速冻荔枝。  相似文献   

10.
以成熟油桃为材料,采用浓度分别为0.5%、1.0%、1.5%、2.0%的壳聚糖(CTS)溶液浸泡lvain(即涂膜),在室温(10~15℃)下贮藏20d,研究CTS涂膜处理对果实贮藏期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对保持油桃硬度、减少油桃失重和腐烂、延缓油桃Vc、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减少都有明显作用;与清水处理相比,1.0%CTS涂膜处理明显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增加了果实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保持了果实较好的硬度。提高了油桃果实贮藏品质.此方法与其他油桃贮藏方法相比,更加简单、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用于荔枝涂膜保鲜的多糖类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及其结晶度在荔枝常温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自制涂膜保鲜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对涂膜保鲜材料进行衍射实验,测定涂膜保鲜材料的结晶性能,选择结晶度最小的涂膜保鲜材料进行荔枝静态保鲜和动态保鲜实验,静态保鲜;经过保鲜处理后的荔枝鲜果装箱,放在实验室贮存;动态保鲜,模拟商品的实际贮运条件,用普通货车运输,车箱温度35-45℃,到达目的地卸车入库贮藏;两种实验的贮藏温度26-36℃,平均湿度约82.5%。结果表明,涂膜保鲜材料的分子量越小,浓度越大,贮藏时间越长,结晶度就越大,乙酰化能降低材料的结晶度,取代度越高,结晶度越小,贮藏过程中涂膜保鲜材料结晶度增大,导致膜破裂,是引起荔枝果皮褐变。影响涂膜保鲜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静态保鲜期可达10-15d,动态保鲜期可达7-10d,好果率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2.
荔枝果皮褐变机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果蔬褐变的几种假说和有关荔枝褐变机理及防褐保鲜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褐变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究魔芋葡甘聚糖与乳清蛋白复合涂膜对琯溪蜜柚的保鲜效果,为琯溪蜜柚的采后保鲜提供参考。将魔芋葡甘聚糖与乳清蛋白复配,制备成复合涂膜保鲜剂,对琯溪蜜柚进行涂膜保鲜,以无包装处理为对照,于常温下贮藏。通过测定琯溪蜜柚在贮藏期间的粒化指数、失重率、总糖、呼吸强度、乙醇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分析魔芋葡甘聚糖-乳清蛋白复合涂膜对琯溪蜜柚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常温贮藏120d时,魔芋葡甘聚糖与乳清蛋白涂膜组与无涂膜包装的对照组相比,可以减少果实失重,保护细胞膜,降低呼吸强度,抑制蜜柚的生理代谢,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延缓粒化发生,其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能达到PE膜包装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超声协同钙浸渍处理对樱桃番茄贮藏过程中理化品质和番茄红素的影响,阐明了超声协同钙浸渍提高樱桃番茄品质特性的原因。采用质构仪、色差计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了樱桃番茄贮藏过程中硬度、色泽和番茄红素含量的变化,同时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了樱桃番茄贮藏过程中番茄红素结构特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钙浸渍处理可促进钙离子渗入到果肉组织中,有效延缓贮藏期间樱桃番茄硬度的下降,同时抑制果实褐变指数、失重率和腐烂率的上升,维持番茄果实较高的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超声协同钙浸渍对樱桃番茄全反式番茄红素含量无显著性影响。核磁共振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钙浸渍处理有效抑制了樱桃番茄贮藏期间全反式番茄红素、5-顺式番茄红素和9-顺式番茄红素的氧化,维持了其结构完整性。超声协同钙浸渍技术可较好地维持樱桃番茄贮藏期间的营养和品质,研究结果旨在为超声协同钙浸渍技术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单一和复合护色剂对冻藏双孢蘑菇片防褐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护色剂浸渍后的冻藏双孢蘑菇片多酚氧化酶活性由低到高顺序为:L-半胱氨酸、Na2S2O5+柠檬酸、Na2S2O5、Na2S2O5+L-半胱氨酸、柠檬酸、对照,过氧化物酶活性由低到高顺序为:L-半胱氨酸、Na2S2O5+L-半胱氨酸、Na2S2O5+柠檬酸、柠檬酸、Na2S2O5、对照,即0.15%L-半胱氨酸处理对冻藏双孢蘑菇片的防褐变效果最好;此外,经过L-半胱氨酸处理的双孢蘑菇片可溶性固形物流失量最低,细菌总数最少,且不引起亚硫酸盐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