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银杏外种皮杀虫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活性追踪法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出杀虫活性成分银杏酚和白果酸.银杏酚对萝卜蚜的LD50为0.582 4μg/头,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LC50为2.0613g/L;白果酸对萝卜蚜的LD50为0.332 8 μg/头,对柑橘红蜘蛛、小菜蛾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2.9110g/L、4.6002g/L.  相似文献   

2.
《当代地方科技》2007,(5):16-17
银杏是经历过冰川时期而存活在地球上的特殊植物,继德国Schwabe公司发现银杏叶中含有防治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活性成分——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之后,银杏的研究开发成为国际上近代植物药开发的热点之一。目前,国际上的银杏制品已达30多种,有关专家认为世界上银杏制剂的年销售额20-40亿美元,很多媒体曾宣传中国银杏开发潜力巨大、前景诱人,在国内掀起了银杏开发的热  相似文献   

3.
建立一种高效、准确、稳定的桐叶熊果酸和齐墩果酸测定方法,测定湖南省湘西地区桐叶药材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条件依次为,色谱柱:TADE-PAKAF-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5%醋酸铵溶液(体积比61∶18∶21);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 ℃;进样量:10 μL.结果表明: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分离度为1.73,均符合要求;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对照品分别在0.497 6~9.952 0 μg/mL和0.126 1~2.523 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 9);熊果酸、齐墩果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3%,98.97%;湘西产桐叶含熊果酸4.54~7.07 mg/g,含齐墩果酸2.50~3.20 mg/g.HPLC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是检测桐叶中熊果酸、齐墩果酸含量的科学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银杏外种皮中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报道了一种通过溶剂提取,乙醚和碱液萃取,以及酸还原,由银杏外种皮为原料得到氢化白果酸、白果酚、银杏黄酮类物质的新工艺方法,利用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的定性定量测量和结构分析。初提物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对几种常见菌的抑制率为60%~80%,对几种常见害虫的杀虫率70%~80%。纯化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黄酮类物质对几种菌的抑制率均超过70%,氢化白果酸对小麦白粉茵治疗和保护作用可分别大于80%。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对银杏叶片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温室盆栽方法,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4个银杏品系1年生实生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正常土壤水分条件下,银杏各品系叶肉细胞及细胞核正常,核膜清晰,少数叶绿体中含淀粉粒和嗜锇颗粒,细胞质中含较多电子密度强的黑色物质;(2)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60%的水分条件下,银杏各品系叶肉细胞及细胞核基本正常,核膜基本清晰,叶绿体片层较清晰,叶绿体含少量嗜锇颗粒和淀粉粒,叶绿体外膜、细胞核膜和细胞壁上附着电子密度强的黑色物质;(3)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40%的条件下,银杏各品系叶肉细胞核膜大部分消失,多数叶绿体模糊,片层开始紊乱,所含嗜锇颗粒有增大、增多趋势;(4)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20%的条件下,银杏各品系细胞核膜基本消失或消失,多数叶绿体外膜变得模糊,片层基本消失,叶绿体中嗜锇颗粒明显增多,少数叶绿体中虽含有片层却出现膨胀现象;(5)从各品系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综合情况分析,44号和11号品系耐旱能力强于32号和55号品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超声萃取法萃取银杏外种皮中白果酸的工艺过程。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萃取液中白果酸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提取过程优化的工艺条件。结果 最优工艺条件: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料液质量与体积比为1:30,提取时间为30min,其中乙醇浓度对提取过程的影响最为显。结论 该方法具有省时、节能和萃取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果酸:α-羟基酸(Alpha-Hydroxy Acid),简称AHA,含于水果,糖类及乳制品中,是一种安全的有机酸.目前发现的有甘醇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分别是从甘蔗、酸奶、苹果、葡萄、柠檬中提取.  相似文献   

8.
银杏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中含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对人体具有多种治疗和保健作用。本文对银杏中的活性成分及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银杏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银杏生产和出口的最大国。银杏果实是滋补、保健、药用佳品。银杏叶提取物GBE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首选药物。银杏木材质地优良,是制作高档家具的理想木材。银杏外种皮含有丰富的银杏酸和多糖类物质,其提取物可制成高效生物杀虫剂及医药产品。银杏的高抗逆性,高大挺拔的树形,加之纸扇形的玲珑树叶,成为园林绿化的理想树种。银杏素有“活化石”、“活文物”、“活历书”、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的侏罗纪地层,蕴藏有重要的煤、粘土等矿产,并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早已为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所重视。由于主要含煤地层中所产的大量植物化石,与华北地区一致,属锥叶蕨——风尾银杏(Coniopteris——Pboenicopsis)植物群系(下面简称Co.-Ph.系),时代为早、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1.
利用RACE技术克隆并获得了银杏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GbGGPS基因).银杏GbGGPS基因的cDNA全长为1 641 bp,含有1个1 176 bp的可读框,编码391个氨基酸序列.生物信息学预测GbGGPS蛋白的分子质量为42.51 ku,理论等电点为5.98,N端有叶绿体信号肽,其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蛋白质同源分析表明,GbGGPS含有多聚异戊二烯基合成酶家族中保守的5个特征性结构域和2个富含天冬氨酸的区域.同源建模分析显示GbGGPS序列与薄荷GGPS蛋白的三维结构及活性位点高度相似.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银杏GGPS蛋白归属植物进化支,且与加拿大红豆杉、挪威云杉、北美冷杉的GGPS蛋白归为同一分支.  相似文献   

12.
银杏是树木中的"寿星".它为什么能健壮长寿千年而不枯凋呢?这是由于银杏树的细胞组织内含有α-乙烯醛和多种有机酸,它们具有杀虫灭菌和抵御外伤的缘故.银杏树有雌株、雄株之分,这可从种子加以识别.《本草纲目》中记述道:"其核两头尖,三棱为雄,二棱为雌".在民间也广泛流传着银杏"核圆二棱者为雌,头尖三棱为雄"的说法.银杏种植后,一般在十五至二十  相似文献   

13.
产品推荐     
安利纽崔莱银杏健忆胶囊含银杏叶提取物、DHA和积雪草提取物,经严格的实验室和人群实验证明,能发挥改善记忆力的功效:每粒另含天然β-胡萝卜素、柑橘类生物类黄酮复合物,提供更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胶囊中的银杏叶提取物、柑橘类生物类黄酮复合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和DHA的含量被标准化,确保产品功效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简单、快速的分离测定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HPLC方法,实验采用L16(44)的正交试验设计表,对HPLC分离测定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主要影响因素(甲醇与水相的体积比、水相中乙酸和三乙胺的体积分数以及流动相流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体积比为90∶10的甲醇与含有0.5%乙酸及0.01%三乙胺的水相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可以在16 min内得到有效分离,其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对于齐墩果酸为2.5~340.0μg/mL,对于熊果酸为5.0~340.0μg/mL.将方法应用于女贞子和山楂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加样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  相似文献   

15.
经过较长期的调查研究表明:以贵阳市为核心的广袤黔中高原是贵州野银杏的又一集中分布区. 在北起遵义山塘,南到惠水摆金,西抵六枝、平坝,东达麻江、凯里等,除务川、盘县外的28个县市中,至今保留着野银杏种群126处.其中含野银杏森林群落2处;野银杏森林残存群落10处,野银杏残存树群28处,野银杏残存树丛8处. 胸径150~550cm的孤立木76株(处).以及特大野银杏树桩迹地2处.有头有尾,形成典型性野生群"逆向演替系列".其中含胸径400~550cm的特大野银杏8株.8株特大野银杏的性比式仍为3(♂):5(♀).表明野生群高配额雄株现象从古到今一致未变. 黔中高原为贵州少数民族聚集地,不仅无人工栽植的历史、更无人工营造混交林的先例和技能,进而从反面凸显其野生性质. 黔中高原的自然环境,可视为中国银杏西南分布区的栖息原始地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区银杏花粉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个不同地区百年左右的银杏雄树花粉为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银杏花粉中黄酮和内酯的含量.结果表明:银杏花粉主要含有以山奈素为母核的黄酮醇苷,以槲皮素和异鼠李素为母核的黄酮苷的含量相对较少,银杏花粉总黄酮含量平均为20.44 mg/g;还发现银杏花粉中的内酯成分为银杏内酯A,其含量平均在2.22 mg/g;不同地区间银杏花粉之间的黄酮和内酯含量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地区银杏花粉之间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差异与气候地理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初步筛选出黄酮和内酯含量较高的重庆01、广德01、北京01、康县01等4个单株作为备选的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17.
银杏(Ginkgo biloba)又名白果树或公孙树,是一种极为古老的裸子植物,为中生代晚期冰川时期的幸存者,绵延至今它已在地球上生存了1亿多年,所以有“活化石”之称。我国可谓银杏的故乡,银杏约占世界银杏资源的3/4以上,年产白果约7000~8000吨;银杏干叶2万多吨。现今这种孑遗植物每年以2000~2500万株的递增速度发展着。 银杏叶中含有银杏双黄酮等8种黄酮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方法从壮药青藤仔Jasminum nervosum Lour.的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豆甾醇(2)、β-胡萝卜苷(3)、齐墩果酸(4)、3-乙酰基齐墩果酸(5)、蒲公英赛醇(6)、白桦脂酸(7)、蒲公英赛酮(8)、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9)、2α-羟基齐墩果酸(10)。其中化合物5-8和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苦丁茶(Ilex kudincha C.J.Tseng)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并对不同部位、不同采收时间、不同产地的苦丁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原位预处理-薄层色谱法。【结果】熊果酸、齐墩果酸能够很好地被分离,可以同时被检识。【结论】苦丁茶中熊果酸含量较高,而齐墩果酸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齐墩果酸的紫外光谱分析方法,以香草醛-冰醋酸为显色剂,545 nm为测定波长,用标准比较法考察了齐墩果酸含量的紫外光谱分析条件.结果表明,用0.3 mL 5%香草醛-冰醋酸做显色剂,70 ℃下恒温显色15 min,8.00 mg/L齐墩果酸标准溶液的实验测定值为8.02 mg/L;齐墩果酸在2.00~16.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以质量比计,用本方法测定的八月瓜果皮中齐墩果酸含量为3.70 mg/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1.06%,RSD为1.22%;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实验的RSD分别为0.02%,0.29%,0.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