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电力供需矛盾加深,各国开始寻求解决方法,其中方法之一就是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风能作为新能源之一,在我国的资源十分丰富。随着风能发电技术的成熟和风电成本的降低,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的风能发电将在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的比例,风电产业将出现大发展。但这同时也面临着人才匮乏和自主创新不足的问题,这就要求发展我国的风电教育。本文分析了目前风电教育现状及上海电力学院风能发电课程开设的基础条件,为风电教育的发展提供部分建议,并坚信风电教育必将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8年2月中国工程院启动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项目设置6个课题,根据可再生能源课题的安排,风能组的工作是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风能资源家底,从战略的角度对风能市场、产业、技术和应用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我国风能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技术路线、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文章简要介绍了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风能是安全、清洁、充裕,能提供源源不绝,稳定的能源。风能产业的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且发展速度最快。本文结合我国风能发展现状,针对如何持续发展风能产业、如何培育风电市场、如何技术创新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4.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从分析以美国、欧洲、亚洲市场为代表的全球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现况为切入点,剖析了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呈现的特点,同时指出我国的风电产业正遭遇"成本高-电价低-市场小-投资少-相关产业滞后-科研投入不足-成本难以下降"恶性循环的瓶颈,应采取更为积极而有效的策略,促进未来在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及新市场的开拓。  相似文献   

5.
李代红 《科学管理研究》2011,29(6):72-75,79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模式,鉴于我国能源产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必要开辟一条新的能源发展路径.从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6.
风能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在油价暴涨、能源趋紧的今天,人们期待风电能"扛"起缓解国家能源紧张的"大旗"。本文就我国风能的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风能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蒋国旗 《科技信息》2013,(9):205-205,2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产业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逐渐凸显出来,成为我国未来能源产业的发展瓶颈。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力能源产业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足发展。农村要发展,如何发展,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产业的发展支撑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煤炭供应的日趋紧张及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9.
赵建柱  李景春 《科技信息》2011,(17):I0026-I0027
本文简述了山西省煤炭能源现状,资源的有限性、带来的环境破坏等问题,介绍了国内外风能利用现状及发展规划,山西省的风能资源状况、风能利用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了风能热利用的可行性,并指出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山西省能源、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际能源普遍紧张, 已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节能降耗、开发新能源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逐渐为人们所关注。 发展新能源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已经被我国提上重要日程。 我国新能源产业如何才能早日驶上快车道, 探索在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2013年上半年石油行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出发,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石油行业的运行态势与趋势特征,并从石油行业结构优化角度分析了我国石油行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分析认为:2013年上半年,我国石油行业整体回升态势较弱,行业景气指数处于底部平稳运行,但经济运行的内在增长动力有所增强;2季度我国天然气生产同比增长12%,石油产业结构转型和能源结构优化卓见成效;新机制下国内原油价格基本与国际接轨,呈现"U型"波动趋势,2013年初到3季度末,国家动态进行了5次下调,5次上调;未来石油行业低碳经济发展与油品升级,对外依存度的扩大,信息化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建是我国石油行业主要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政策调研的方法,梳理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下的低碳技术发展形势。研究发现,中国未来面临的减排压力较大,发展低碳技术势在必行。但是,由于受国际经济利益博弈格局的影响,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实际低碳技术转移效果很差,未来也很难实现突破,所以发展自主研发的低碳技术产业是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应积极提升低碳技术专利质量、完善研发模式并实现技术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和战略手段,对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建筑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在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服务的同时,也应重视行业知识产权的发展。我国建筑业正值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国际上知识产权战略兴起的热潮,必须大力推动行业知识产权发展以应对国际竞争。本文基于知识经济和创新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为探讨研究建筑业知识产权的发展,概述了建筑业知识产权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建筑业知识产权发展的现状,对建筑业知识产权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析,并进行了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建筑业知识产权良好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对中国太阳能的资源条件和产业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太阳能光热、光伏发电的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和市场现状,指出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多能互补等将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 2019更新版》反映了美国政府和业界对人工智能最新发展的战略判断,是美国推进人工智能前沿研发的纲领性文件。研究了美国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计划2019更新版对其原有战略方向的转变、提出的新的战略方向,分析了值得关注和研究应对的几个战略方向,提出了中国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和开展国际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优化电源结构,由煤占主导地位的电源向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等协调发展的趋势进行转变,保证电力工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阐述了我国的能源形势与电源结构问题,分析了我国的电力可持续发展与电源结构调整,指出优化电源结构重在技术突破和电力工业发展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17.
Renewable energy (RE) has been attached high attention around the world due to its carbon-free and indigenous production in a sustainable way. China enjoys plenty of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particularly the wind, solar, hydro- and biomass energy, which could be a sound basis for a large-scale exploitation. This report examin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of promoting RE in China. In order to pave the way for a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RE,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priorities for individual RE technology. In line with thes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 targets and further describes the RE road map by 2020, 2030 and extend to 2050, taking consideration of China' s RE resources, industrial basis and energy demand etc. At last,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recommendations to ensure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 targets.  相似文献   

18.
 能源载体--氢能作为一种典型的新能源形式,具有无污染、热值高、重量轻、资源丰富等优势,被视为21世纪最有希望为人类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清洁能源。从政策制定、产业发展、基础研究以及国际合作等4个方面,综述了中国氢能产业在2019年所取得的进步,分析了面临的问题,总结了经验教训,对未来氢能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生物发酵行业在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在产业升级和产能提升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深入总结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十三五”期间在产业规模、出口情况、科技创新、产业集群、标准体系、绿色建设领域取得的各项成果;从标准法规、核心技术、市场环境三方面剖析了现阶段产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发酵产业的发展机遇,从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菌种水平、推动智能制造、推进绿色制造节能环保、完善标准保驾护航产业发展五方面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十四五”时期,生物发酵产业将继续保持健康平稳发展,以消费需求引领产品生产,提高市场动力,逐步树立生物助推科技、发酵引领未来的理念,实现让生物发酵赋能健康中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