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怀地黄不同品种根部特征和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怀地黄6个栽培品种为材料,初步探讨了怀地黄不同品种的根部性状和品质性状.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测量了怀地黄6个主流栽培品种的块根外观性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并测量不同品种块根的解剖结构,微量元素和梓醇含量的测定分别用荧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怀地黄不同品种梓醇含量、单株块根鲜重和块根中木质部的面积都有明显差异,梓醇含量和块根中木质部的比例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怀地黄为实验材料,对地黄块根膨大速率动态变化及地黄根际土壤中的潜在化感物质阿魏酸、香草酸、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块根膨大速率动态变化呈一双峰曲线,第1个高峰出现在栽秧后70~130 d,第2个高峰出现在栽秧后150~190 d.②根际土壤中的阿魏酸、香草酸、香草醛含量变化与块根膨大速率变化动态相似,对羟基苯甲酸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阿魏酸与地黄块根的膨大正相关;地黄块根膨大过程中根际土壤放线菌、真菌数量均明显增加,根际微生物可能将地黄根系分泌物进行生物转化生成了导致地黄连作障碍的酚酸类化感物质.  相似文献   

3.
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e)是一种重要的常用传统补益中药,梓醇作为地黄中主要的环烯醚菇苷类成分,有文献研究表明其对早老性痴呆以及帕金森症有一定预防和治疗效果.地黄中环烯醚菇苷类化合物结构相似,较难分离.结合梓醇性质及研究文献,采取了以下提取工艺,即生地黄经丙酮回流,丙酮提取物经活性炭柱层析以除去其中大部分糖分,然后再经硅胶柱层析得到粗品,最后重结晶得到梓醇.接着用薄层层析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鉴定测定梓醇.结果表明:进样量为O.25 μg时,实测值为O.245μg,纯度为98%.标准品和样品均呈褐黄色斑,Rf值一致.用小白鼠进行了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分离提取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分离纯化效果,且梓醇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4.
主要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PCR和SRAP技术,从叶绿素含量、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梓醇含量、毛蕊花糖苷含量和T-DNA片段的稳定性和基因组DNA的变化方面,对发根农杆菌转化怀地黄突变体或品系的变异性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怀地黄突变体或品系的叶片形态、植高、叶绿素含量、糖含量、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均有变异,一个SRAP引物组合从其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一个对照中没有的约400bp的DNA片段,T1-T7代突变体或品系中均检测到rolB基因的存在.这些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T-DNA可以诱导怀地黄产生变异,并且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5.
甘薯“渝苏1号”茎、叶、蔓尖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全面确定甘薯新品种“渝苏1号”的品质,我们对其地上部分的茎、叶、蔓尖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生化分析测定.并与优良品种“徐薯18”、“农大红”相应部分进行比较,有的还与块根比较.结果表明:糖类物质、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C等的含量,品种间茎、叶、蔓尖相应部分比较,除少数成分的含量有差异外,一般差异不大并无明显规律性.但同一品种内茎、叶、蔓尖相比,每个品种还原糖、可溶性糖、总糖的含量,总是茎高于叶,叶又高于尖;粗蛋白和氨基酸的含量,总是蔓尖高于叶,叶又高于茎,而且一般比相应块根的含量高;同时,茎、叶、蔓尖不含半胱氨酸;维生素C的含量,总是叶高于尖,尖又高于茎.至于钙、磷、铁的含量,无论是品种间相应部分比较,或同一品种内茎、叶、蔓尖相比,均无明显规律性,但每个品种茎、叶、蔓尖均含丰富的钙、铁、磷,而且含量比相应块根高.  相似文献   

6.
对某钒冶炼厂周边土壤和植被进行现场采样,共采集到高等植物20科29种,土壤样品7个,采用ICP- MS和ICP-OES分析本土植物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冶炼厂周边土壤普遍存在V、Cr和Cd污染现象,重金属V和Cr的污染问题突出.29种植物体内均检测到V、Cr、Cd和Pb,其中V含量相对较高.本土植物蜈蚣草体内重金属V含量最高,其地上部分V积累量为86.51 mg·kg-1,地下部分为814.25 mg·kg-1;野胡萝卜对Cd的富集和转运能力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Cd含量分别为18.56 mg·kg-1和5.66 mg·kg-1.两种植物表现出对钒冶炼导致周边复合重金属污染极高的耐性,可作为钒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先锋物种.  相似文献   

7.
采用HPLC法和SPSS差异分析法,测定比较了地黄9个品系(种)的产量和梓醇、毛蕊花糖苷含量并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种质地黄样品的产量及指标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为繁育推广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怀地黄不同品种块根显微结构与糖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和分光光度计对不同品种怀地黄块根的显微结构和糖分含量进行了研究,并用SPSS 10.0软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怀地黄不同品种块根的显微结构差异明显,且还原糖含量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块根中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均与块根各解剖结构特征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应用显微技术组织化学定位观察,研究了盾叶薯蓣皂甙在花叶盾叶薯蓣营养器官中的积累分布状态以及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之间的薯蓣皂甙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薯蓣皂甙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成熟组织薄壁细胞中,表皮也有少量分布,维管束木质部中无皂甙分布;根状茎中皂甙积累最多,叶和地上茎中皂甙积累较少,须根最少;盾叶薯蓣在营养生长期,花果期,枯萎期的发育过程中,地上部分营养器官皂甙含量呈现出低一高一低的变化趋势,二年生的地下茎适合在秋冬季采收,其药材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调查分析了哈尔滨某排污河道化工区段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Pb、Zn、Cr、As、Ni、Cu和Cd)含量,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当地具有金属耐性的植物(玉米、酸模叶蓼、龙葵和酸模)对受污染的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修复效果,进而调查了这4种植物对重金属赋值形态的影响、富集能力及重金属的转运能力.结果显示,排污河道沉积物受到多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经过两季植物修复后,7种重金属的残渣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并且金属形态逐渐向铁锰氧化态及可交换态转化,结果说明供试植物能够调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重金属在沉积物中与在植物体内具有相同的总含量趋势:Zn>Pb>Ni>Cr>Cu>As>Cd,该趋势也反映出4种供试植物的生物监测潜能.植物对重金属表现出不同的吸收特性,4种植物对Zn和Ni的富集量相对较大,而Cu在植物地上部分的含量普遍较低,Zn和Ni在植物组织中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08.4~543.92 mg/kg和36.8~246.91 mg/kg.总体来说,这4种植物主要将金属元素积累在根部,而非地上部分,表现出对重金属的耐受性.酸模叶蓼、酸模和龙葵这3种植物的地上部分分别积累了高浓度的Pb、Zn和Cd,并且具有较高的转运系数(TF>1),反映出这3种植物对相应的重金属具有植物提取的潜力.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分析对照和经过栽培试验后根际沉积物中真细菌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植物对沉积物中的细菌有明显的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5种黄精属植物的蛋白指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析了5种黄精属植物根状茎和叶的蛋白指纹.结果表明:(1)它们的根状茎均含有38.5、28、18.6kD蛋白质;(2)根状茎和叶的蛋白质种类有很大差异;(3)5种黄精属植物各含有自己特有的蛋白质,它们在本属植物物种鉴定中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海水浇灌下碱谷幼苗碳,氮,叶绿素含量及生物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含海水,含1/15、2/15、4/15和8/15海水的溶液处理碱谷14天,分别测定其根、茎、叶的碳、氮、生物量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碱谷各器官的碳含量在1/15海水处理时,均超过不含海水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高渐飞  周玮  杨艳 《广西科学》2022,29(6):1151-1159
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为传统中药材,为深入了解木脂素类和萜类成分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和积累状况,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其叶、茎、根中的代谢物,基于结构配置解析木脂素和萜类的多样性和丰度。结果显示:在黑老虎植株中共鉴定出3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根(32个,特有13个)>茎和叶(同为24个),3个部位含17个相同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同时,鉴定出41个萜类成分,根(39个)>茎和叶(同为36个),3个部位含34个相同的萜类化合物。黑老虎根部木脂素类化合物丰度(114.62×106)远高于叶(23.37×106)和茎(25.96×106),萜类化合物丰度为根(74.16×106)>叶(37.06×106)>茎(17.36×106),根部与叶、茎相同及特有的木脂素和萜类化合物丰度均较高。日本南五味子木脂素G、乙酰表戈米辛R、Kadcoccilactone F等在黑老虎根中高度富集,在叶、茎、根中都鉴定出Kadcoccilactone Q-R、Kadcoccilactone M等三萜类化合物,表明黑老虎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有机肥对蕨麻生长及块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蕨麻为研究对象,观测了不同有机肥水平对其生长和块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入有机肥对蕨麻基株的复叶数、复叶长度,匍匐茎数量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显著提高匍匐茎的长度、粗度和分株数.有机肥能明显提高蕨麻块根的产量,其中c处理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55.61%;B、D、E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4.09%、21.56%和27.10%.  相似文献   

15.
牡丹花期体内矿质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开花期的牡丹植株不同部位13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器官同一元素含量不同.代谢旺盛的器官富含N、P、K、Mg、S元素,表现为叶>花>新茎>根>老茎,老龄器官富含Ca、Fe、Na等元素,根>老茎>花>叶.(2)不同元素间具有许多显著相关的元素对,以叶、花、花托最多,新茎、老茎次之,叶柄、根最少.  相似文献   

16.
矮牵牛缺氮、缺磷、缺钾植株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巍 《长春大学学报》2007,17(12M):61-63
利用对照的试验方法,探讨了矮牵牛在缺素条件下外部形态和内部生理指标的变化,指出了氮、磷和钾元素不同的生理作用。缺氮处理25d的矮牵牛植株叶色淡绿,下部叶片发黄,叶柄短而纤弱,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植株叶绿素含量减少20%左右;缺磷植株叶片呈暗绿色,部分植株的茎部和叶片出现紫红色,叶子小而狭,叶柄短而纤弱;缺钾植株叶子有缺绿斑和坏死斑出现,叶子变厚,叶柄变短。矮牵牛缺钾植株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根部;矮牵牛缺磷植株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低于根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湿地植物氮素在各器官中的分布特征,探讨湿地植物组织器官氮含量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以白洋淀湿地典型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芦苇各部位器官中全氮含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芦苇地上器官叶片、地上茎和叶鞘的全氮含量随季节变化呈指数下降,在4月份最高,分别为(43.07±2.66),(27.40±4.04),(20.04±3.10)g/kg;而根状茎则呈先减后增再减的动态变化趋势,最大值出现在8月,为(13.34±5.07)g/kg.芦苇地下器官氮积累量大于地上器官.各月份芦苇叶片氮积累量高于叶鞘全氮含量,根状茎氮积累量高于地上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