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双尾鳍船型目前普遍应用于浅吃水肥大型的运输船上,对改善其阻力、推进性能和耐波性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然而在相对较瘦的小型渔船上未见有所应用、作者通过理论分析,在国内提出在渔船上采用双尾鳍船型。本文对浅吃水渔船的尾鳍形状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就设计的两种不同形状的尾鳍船型进行了阻力、推进和耐波性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只要尾鳍合理,可使其阻力、推进和耐波性能优于普通的双桨渔船以及目前渔民惯用的三机三桨推进的  相似文献   

2.
深V型艇与圆舭型艇的阻力和耐波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高速排水型艇深V型和贺舭型在相同主尺度情况下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模型阻力试验结果知,深V型的静水阻力与圆舭型相比,其增加值均小于7%.特别是随着航速增大,两者的阻力差值趋减小.在规则波中迎浪情况下的耐波性试验表明,两种艇型的横摇、纵摇、垂向加速度和失速均有明显的差别.高速排水型艇如果采用深V型,可望获得良好的耐波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5,000吨近洋干货船一组具有相同后体但不同前体的阻力和耐波性船模试验,以考察前体形状对阻力和耐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前体线型“V”形化固然能使纵摇和升降有些改善,但其静水阻力将增加。与此同时,还进行了耐波性的理论计算,将其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良好。可见,耐波性的理论计算在船舶线型设计中不失为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手段。前体剖面形状对耐波性的影响程度在压载时较满载时为小。值得指出的是:首部削去较多的前踵在压载状态将导致该处船底砰击频繁的缺点。  相似文献   

4.
推(拖)船及顶推船是黑龙江水上货运的主要形式,黑龙江水系属宽浅河流,其推(拖)船具有吃水小(0.7~1.3米)、航速较高、便于通过浅滩和急流航段等特点。推拖船性能要求推力大,而黑龙江水系推拖船吃水小、车叶直径受限,所以要解决主机功率与推进效率的矛盾必须先从型线入手。一、尾部型线设计的主要内容船舶型线与船舶的浮态、快速性、稳性、耐波性(横摇阻尼、波上运动特性和砰击作用)、操纵性、装载容积、内部布置乃至施工工艺、航道、使用美观和坞修等都有关系。相同的主要量度,不同的型线,有时性能相差会根大,因此必须认真仔细地设计型线。…  相似文献   

5.
基于三维移动脉动(3DTP)源格林函数,针对安装稳定鳍的小水线面双体船(SWATH),计入两片体之间的水动力干扰、黏性和稳定鳍的影响,建立了SWATH耐波性频域计算方法.通过与SWATH试验模型(SWATH-M)的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进而研究了航速对SWATH-M耐波性的影响,并分析了黏性和稳定鳍对SWATH-M整船所受水动力的贡献.结果表明,基于3DTP的船体运动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船体的运动响应算子随波长变化呈现出双极值.随着航速提高,短波共振区附近的运动响应算子极值增大,而长波共振区附近的运动响应算子极值降低.黏性和稳定鳍对阻尼系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垂荡-垂荡阻尼系数和纵摇-纵摇阻尼系数上,对波浪干扰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垂荡力虚部和纵摇力矩实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需要经常在浅海,内河等养殖区,浅水区水域上航行的用户所设计的一种小方形系数双桨双尾新船型。其船型特点是:双尾鳍向睛延伸至基线,并带舵托,对螺旋桨和舵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船底形态较为平坦,便于座滩。快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船的阻力性能和推进性能在设计航速(Fr=0.384)时都是优良的。  相似文献   

7.
被动式减摇水舱减摇效果的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模型在规则波系列及不规则波中的试验,并结合有关的分析计算,指出被动式水舱的减摇效率与船舶本身的无因次横摇衰减系数μ有关,其规律大体呈线性关系。船舶本身的μ越小,加装水舱后能获得的减摇效率越高。当船舶在高海况下航行时,用减摇效率来评价水舱的减摇效果已无实际意义,应该直接在不规则波中进行试验。如果加装水舱后得到的有义横摇幅值能满足船舶耐波性衡准中限定的数值,则可以认为该水舱达到了预期的减摇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近年来,应用概率统计理论来研究海浪和舰舶运动有了很大发展。为了保证舰船在风浪里有良好的运动性能,必须想法设计出耐波性好的舰船。因此舰舶的耐波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对于舰船在不规则波里运动的理论计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此基础上,▲我们想对装减摇鳍的船舶在不规则波里横摇的理论计算进行些尝试,其原因是,目前看来仅以船型考虑设计出性能良好的船不易达到。特别是对船舶横摇运动更是如此,因此对一些先进的舰船都装有减摇鳍或减摇水舱,减少舰船的横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因而,我们觉得在这方面作些工作还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院造船系在交通部攻关办及船舶总公司组织下相继开展了浅吃水载驳母船、浅吃水运煤船开发研究工作。大连造船厂船研所开发室组织科技人员搜集和研究了国外浅吃水船的开发研究资料,探讨了我国“目前开发浅吃水船的意义及其步骤。”锦州渤海造船厂建造了从我国北方港口至江浙沿海及长江下游的一万五千吨浅吃水运煤船。 随着我国四化建设事业的胜利发展,我国沿海内河的煤炭、石油、矿石以及粮食等运输量越来越大,船舶运输任务日益加重。我国沿海港口及长江等航线水深较浅,发展浅吃水肥大型船,对提高我国水上运输能力及经济效益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10.
模仿金枪鱼的摆尾推进方式,制作了单尾仿生机器鱼.实验测量了机器鱼的航行速度、阻力和系泊状态时尾鳍摆动产生的推力.针对单尾鳍摆动存在的机器鱼的摇艏问题,进一步设计出双尾鳍仿鱼推进器,并将其应用于小水线面双体船,制作了仿生双尾推进的实验平台.在水池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仿生双尾推进不仅解决了单尾机器鱼游动时的鱼体晃动问题,而且还具有优良的推进效率和操纵性能.作为一种新型的仿生推进器,仿生双尾推进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由于江海直达船在珠江水系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这种船要跨江、海两个不同航区航行,应作为珠江水系的一种新的特殊船型来研究.针对这种需要,本文较系统地阐明与之有关的“分段原理”,河道及海区对船舶性能的要求等在船型设计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艏艉附体对单体复合船型水动力性能的影响,以某单体复合船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组合附体及尾板方案开展了水池模型试验.通过不同附体方案的模型静水阻力和耐波性试验,分析了半潜体、艏鳍及尾板参数对单体复合船型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半潜体、艏鳍及尾板对复合船型静水阻力均有影响,但影响机理不同,艏部组合附体使复合船型的耐波性得到大幅提升,尾板对耐波性的改善贡献较小.试验结果能为组合附体和尾板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东海北部、黄海南部刺鲳的资源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5艘深水流网资源信息船1998年8月~2001年3月连续渔捞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刺鲳是本海域深水流网渔业的三大优势种之一(方头鱼占首位,刺鲳和白姑鱼年间变动量相互交替),占年总渔获量的8.68%~27.16%;周年数量分布集中在夏、秋季,全年数量最高值出现在夏末初秋.渔获物重量分布以舟外渔场最多,为49.71%,其次是鱼山、鱼外、沙外、江外等渔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理想流体的势流理论为基础,采用以Rankine源势函数的边界元法。引入微平面三角形来逼近船体表面,并求其几何要素,在三角形面元上布置强度为线性分布的源汇,给出计算实船表面流场各物理量的数值计算方法。经用Wigley数学船型验证,其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渔船柴油机改成高压直喷式C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原理、总体结构组成及控制系统组成,并介绍了控制系统硬件结构组成和软件设计,综合分析了渔船主机改装直喷式CNG-柴油双燃料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以某四筒一简型基础平台为对象,就不同后倾纵倾角(后倾角)拖航组合,采用1:20的模型进行顺浪和逆浪下的拖航试验.通过测定各试验组合拖航过程中平台运动加速度、筒内气压力、筒底水压力以及拖缆力变化,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纵倾角对筒型基础平台拖航基本力学参数的影响,进而得出其对平台拖航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一定的后倾角,可明显降低筒型基础平台拖航时的摇摆以及升沉运动的幅度,但后倾角对提高平台拖航稳性是有限的,与逆浪拖航相比,后倾角对平台顺浪拖航影响较大.对于该四筒一筒型基础平台,在顺浪和逆浪拖航中,当设置1。的后倾角时,平台的拖航稳性和耐波性均最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渔船避碰现状,从避碰认识、信号、行动角度,分析了渔船在避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船员培训,提高船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避碰意识,发挥船员考试导向作用,改善海上安全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省海洋资源的开发,作为我国最大的舟山渔场的产业结构已呈现巨大变化.远洋渔业船队已遍布世界各大洋.目前最突出的生产安全问题是通信技术的支持.本文介绍了解放50多年以来的渔船与基地通讯变革过程,分析利弊,提出更新通讯平台及相关应用,开拓电讯市场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