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武疆 《科技信息》2013,(19):276-277,316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体系的组成部分,医学院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医疗卫生方面人才的任务。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在医学院校课程教学中开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借鉴普通高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具体目标,从正确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涵义的角度出发,分析挖掘医学院校微生物学教材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及内容。  相似文献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政治课三维目标之一,在政治课教学中,适当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必须的。同时情感教育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3.
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重要领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描述了从感性世界到理性世界的不同侧面,也体现了从主观到客观、从个体到社会的层次递进性.其分类体系是参照凯尔曼的态度转变“三阶段说”建立的.其具体目标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可以采用无结构的参与观察法、档案袋评价法和论文题评价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蒋娌 《科技资讯》2012,(12):190-19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情感因素进行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形成良好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自主高效课堂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策略是要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的内容,合理使用评价方式,科学实施评价。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要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多数人只倾心于认知技能的目标制定和实施,而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看得可有可无。以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重要,难把握。这些做法和认识培养出的是高分低能,人格不完善的学生。情感质量的低劣比知识的贫乏具有更大的危害,发展智力绝对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社会性情感为代价。罗杰斯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人参与实践过程中对各种经验的体验结果,这种体验,一方面取决于他自己在参与实践过程中直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机体体验;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因教师、父母、同学对自己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产生的积极的或消极的体验。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6.
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这个目标的落实也是检验教师对课程理念把握重要标准。教师应准确把握其内涵,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突破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防止流于表面,更要防止不恰当扩大,导致新课堂变味。  相似文献   

7.
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要素构成。官兵对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态度也同样包含这三个要素。优化官兵对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行为意向,有助于他们对军人核心价值观形成积极的态度,进而提高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细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而且明确地把四个方面的目标并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目标。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很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教师要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装在头脑中,有意识地、自觉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教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细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而且明确地把四个方面的目标并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目标.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很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教师要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装在头脑中,有意识地、自觉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教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仅仅限于考试成绩而是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去考虑。  相似文献   

11.
赵秀枝 《科技信息》2009,(12):232-232,230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新课程标谁的一个维度。通过挖掘素材、适时正确地引导、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等方式可以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仅仅限于考试成绩而是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去考虑.  相似文献   

13.
池旭明 《科技信息》2011,(5):225-225,247
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它不仅是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本文通过巧妙设计讨论话题的做法,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物理课程目标的沿革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分析了新中国历次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的变化,阐明了物理课程目标变化的原因,构画出我国物理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学生发展的转变轨迹;并探讨了3方面的问题:一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层面讨论物理学的教育价值;二是通过对我国物理课程目标沿革的反思,讨论我国物理必修课程目标的合理定位;三是基于我国各地情况差异大、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性以及学生个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现实,探讨物理课程目标多样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朱子敬 《科技信息》2011,(16):I0265-I0265
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增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人为割裂的情况发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值得我们去探索。  相似文献   

17.
陈日娇 《科技资讯》2012,(25):204-204
物理学史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分析物理学史对提高高中生学科素养的作用,并探索出如何有效地利用物理学史来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能够协调、平衡地发展。这就要让学生眼里不能只有知识,而且还应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受到方法的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的熏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认知与情感、认知与态度、价值观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较多偏重于学生逻辑认知层面的开发,偏重知识学习,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积累。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情感教学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提高外,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并将它列为三唯教学目标之一,摆在与认知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可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要想搞好情感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教学中存在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